《魂斷威尼斯》是托馬斯.曼著名的中篇作品,1912年在德國出版,作品蔓延著古希臘埃斯庫羅斯式的古典悲劇精神,描述一位文學家在威尼斯邂逅波蘭少年後驟然爆發的激情,他的理性、尊嚴與知識,在對美和情感的追求中被擊潰。
作家阿申巴赫對於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忽生倦怠,一次與旅人的眼神交匯,勾起了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想法。在那裡,他邂逅了俊美如希臘雕像般的十四歲波蘭少年達秋,從此深陷戀慕之中,無法自拔。
為了多看這位美少年一眼,他一步也不願意離開這座被瘟疫籠罩的城市。這種氣氛呼應了阿申巴赫內心的秘密,滋長了他的激情。他的理智與瘋狂愛戀在矛盾中共存,使他在心中展開對於這種情感的對話和思考。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語: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本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在那裡成了暢銷書。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來的成功給歌德的一生帶來了名譽和財富。
絕大部分的情節是在維特寫給朋友威廉的信中敘述的。
作為一個還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人,維特離開了市民的世界,來到了W城。在那裡,他從在自然中遊盪和練習繪畫中獲得享受,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一天他被邀請參加舞會,在這次舞會上,他認識了公務員的女兒綠蒂,綠蒂在母親去世之後照顧著八個兄弟姐妹。維特先前就知道她已經訂過婚,卻不顧這些,立刻愛上了她。舞會期間下了一場暴雨。兩人想到了克洛普斯托克的同一首詩,並由此意識到了兩人間深深的靈魂的親和力。從此,綠蒂和維特一起度過了很多時光。
綠蒂的未婚夫阿爾貝特出差回來的時候,維特的感情漸漸產生了變化。綠蒂未婚夫的存在使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愛情的無望。儘管阿爾貝特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好心腸的人,他和維特之間的關係仍是緊張的。當維特意識到他對綠蒂的感情因為這種棘手的局面不能繼續下去時,他離開了這座城市,以避開綠蒂。維特為一座大使館工作了一段時間,但事務的死板和禮儀的拘束摧毀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認同社會的上層和貴族的生活。他失望地回到了W城。這時綠蒂已經和阿爾貝特結婚了。
聖誕節之前,維特在阿爾貝特不在時拜訪了綠蒂,並為她朗讀了莪相(Ossian)的作品,他們情不自禁,相互擁抱、親吻。但是綠蒂掙脫了,還發誓永遠不再見維特。這次事件後,維特徹底絕望了。他寫了一封訣別信,並以要旅行的藉口向阿爾貝特借了兩把槍開槍自殺。次日早晨,人們發現他身著他標誌性的藍-黃衣服死去了。萊辛的作品《愛米麗雅.迦洛蒂》翻開著放在他的桌上。由於是自殺,人們無法以基督教的方式埋葬他。
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三個部落間的血親仇殺一觸即發,本尼西為和平奔走各方卻九死一生、幾經絕望。「洞窟幽靈」顯現了!那幽靈是誰?血腥局面能否遏制……
阿拉伯一部落婦女被虜,她們即將被販賣為奴。本尼西協助總督的船長破獲這起大案,可茫茫沙漠哪兒有販奴駝隊的蹤跡?經歷許多艱辛、奇遇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沙漠祕井,由此開始了驚險的救援……
強盜穆巴拉克與貪官野蠻人勾結無惡不作。在埋伏殺手的密林中、在野蠻山民的飛斧前、在狹小的谷地茅屋敵窟中,本尼西與當地百姓智鬥頑敵,終於在風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
一個部落把珍寶沉入銀湖湖底,並為此修築了防禦工事,還給後人留下了藏寶圖,但藏寶圖被人竊走了。為得到珍寶,許多人進行了多次殊死鬥爭,湖底究竟藏有什麼?珍寶最終落入何人之手?
瓦特隨身攜帶價值一萬多美元的黃金住進了旅店,一夜之間,黃金不翼而飛;來自印第安部落的一塊像一張紙大的皮子,竟是人命關天的求救信;在一場印第安決鬥中,老鐵手出奇制勝;各路人馬殺奔藏金潭,黃金卻另有所屬……
強盜頭子梅爾頓把一批德國勞工騙到一座神祕的礦井。老鐵手深入虎穴,救出了遇難同胞……梅爾頓的侄子與大富翁之子亨特長得真假難辨,由此引出一場爭奪遺產的奇案……
茫茫北非沙漠風暴肆虐,生活於當地的阿拉伯人備受匪幫、猛獸和風沙的侵擾,遊俠本尼西(老鐵手)與當地居民一同經歷了無數的驚險,風光、氣候、民風、民俗和獨特的宗教場面都引人入勝……
亨利槍和獵熊槍,是老鐵手最珍貴的武器。這部《老鐵手》將為你講述一個個撲朔迷離、驚心動魄的探險故事……
《荒原追蹤》中寫「和平煙斗」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阿帕奇酋長溫內圖為了報殺父之仇,追蹤者兇手桑特。
老鐵手橫跨大路,想抓捕銀行家之子大騙子吉布森。
科曼奇部落和阿帕契部落在荒原上大戰,血流成河……
一條鐵路將向西部延伸,「老鐵手」和「三葉草」來到印第安人領地,在部落間的衝突中,阿帕契人的酋長「好太陽」飲彈身亡,美麗的姑娘「麗日」追求文明與愛情被人殺害,年輕的溫內圖踏上了復仇之路……
異域的風情、獨特的文化、險象環生的故事,揉神話、探險、懸疑和哲理於一體,這些構成了卡爾.麥小說的永恆魅力。
這將是最完美的香水。 以少女的絕妙體香為基底,含苞待放的芬芳為主幹, 他將用這瓶香水,把她們的美永永遠遠地收藏……
對葛奴乙來說,每一次都是戀愛,但是他愛的不是人,他愛的是香味,而且還只因為那香味將屬於他,所以他才愛。謀殺只是為了要永遠的擁有,永遠擁有他所愛的那種沒有感覺、沒有生命的「香味」……
他是一個嗅覺天才,世界上所有氣味全都逃不過他靈敏的鼻子,他能夠輕易辨別出最細微的氣味分子,在氣味的王國裡,他就是主宰,所有味道都要向他俯首稱臣。
可是,他聞不到自己的氣味。因為他身上沒有味道,沒有絲毫屬於人類獨有的、生命力的味道,就像他那冷酷的鼻子。香氣臭氣對他來說都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細小分子,不值得特別區分。直到那一天,那名紅髮少女的幽香氤氳飄來,是如此美妙、如此神聖,連他的偉大王國都黯然失色!他必須收集這香氛,使他的王國臻於完美;他必須把少女最珍貴最柔弱的部分,以最真實的存在保留下來……
徐四金以才華洋溢之筆,塑造出主角葛奴乙集天才與瘋狂於一身的經典形象,把慾望與人性、邪惡與優雅糅合至最完美的境地!他更透過對氣味的描述,讓你看到、聞到、嚐到、摸到、聽到他寫的一切,堪稱當代最偉大的文字藝術家!
本書收錄的《茵夢湖》是傅成馨改寫德國現實主義作家施篤姆的同名小說。
《茵夢湖》(Immensee)全篇由一位獨居老人的回憶開始。故事是講一對青梅竹馬的男女,經過童年若有似無的純愛。某天,少年要出門求學,卻羞於道出那句其實已在內心重複過千百遍的「我愛你」、只說留下一個「秘密」,等待回來的時候解開。然而,兩年後,他回到了家鄉,看到的結局卻是深愛著的那個她已經嫁作人婦(友人之婦)。多年後,主人公應邀去友人在茵夢湖的庄園,舊日的戀人相見卻是一片惆悵。小說譴責了包辦婚姻,不僅主題鮮明,而且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
《白馬騎士》(White Horse Rider)敘述一個堤防監督官(堤長)的故事:他出身小農,本來身份財力都不足以當堤長,但他有數學天分,後來在老堤長家做事,與小姐戀愛,因結婚而得以繼承堤長一職。他耿直熱心,常憂心舊堤防設計不良,主張重蓋他新設計的堤防,但得罪村人。最後風暴中舊堤防潰堤,他騎著白馬目睹自己的妻女被洪水吞噬,遂策馬衝入波濤而死。他設計的新堤防百餘年都還在。後來每遇暴風雨,村人便會看到騎著白馬的幽靈出沒巡堤。
士兵李維回想起來,那是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教室裡,女老師正講授《可蘭經》,學童端坐在椅子上聆聽。寧靜的景象轉換成東倒西歪的課桌椅,乾枯的深褐色血跡;滿布槍眼的黃褐色粗糙牆面;女教師死前驚恐的雙眼,以及曾試圖躲進木桌下、顫抖哭喊的孩童……他和三名戰友衝進了這間教室,沒有原因地開槍掃射,而戰友們甚至還盲目地相互射擊致死!
心理學家哈利伯格調查士兵們的心理狀態,並分析血液,雖未驗出曾注射毒品或神經氣體的跡象,但血液卻含有高濃度腎上腺素。此外,四人全都是模範士兵,其中一名死者兩天前才剛輪調,完全沒有任何預謀的可能!最詭異的是,唯一倖存的李維堅稱自己是在追捕恐怖份子!然而,他無法解釋自己失序的行為,僅記得在掃射前,眼前世界變成一片火紅,某種不安的情緒被激起,彷彿被魔鬼附身般……
◎一個同時令情聖和音樂才子神魂顛倒的妙齡少女!
◎一部充滿音樂、藝術、浪漫和愛情的小說!
站在彷若人生終點的舞臺上回望,
女人與愛情,擄獲與追求,
像是一曲又一曲循環不止的旋律。
而現在,最後的音符即將奏下……
我們總是看不清所愛的人的樣子,
雖然他們的身影模糊,
卻因我們眼裡的崇拜而終致難以忘懷。
一七八七年,布拉格,秋。
伯爵小姐安娜.瑪麗亞又一次從夢中驚醒。
又夢到他了。安娜最近總是在夢中見到他,那名面容模糊的男子。頭戴一頂白羽毛帽,佩一把有兩蛇交纏的劍,而他的手上,一枚刻著獅頭的戒指正閃閃發亮。男子闖入她的房間,一把緊緊地攫住她,唐突的舉動令她恐懼卻也心跳不已。
那名男子是誰呢?她有預感那是真實存在的人,只是她現在奉父親之命,住進山上的修道院,無法離開半步,只好靠來訪的侍女約翰娜,為她帶來一些外面世界的新消息。這天,她聽約翰娜說宮裡有位從威尼斯來的訪客,他高大幽默,還戴著頂綴有白羽毛的帽子……
一七八七年,布拉格,秋。
賈科莫.卡薩諾瓦從矇矓中醒來。
一時之間,他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窗外傳來的樂聲才提醒他,自己正暫住在伯爵的宮殿裡。偶爾,卡薩諾瓦會想起自己意氣風發的過往,所以當他見到莫札特那齣以風流情人唐璜為主角的歌劇時,便不由自主地投射出年輕的自己。
為了幫助莫札特塑造出最完美的角色,卡薩諾瓦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喬裝晚宴,邀請所有歌劇成員參加,同時,將有一位神祕嘉賓與會。晚宴當天,他意外發現伯爵小姐安娜就是那位祕密參加的人,而安娜眼神中對他的傾慕,令他靜止已久的心又跳動了起來……
在《懺情者的告白》裡,主角卡薩諾瓦就像是引領整本小說的主要聲部,從他將自身經歷與情感投射自莫札特的歌劇角色「唐璜」(後改為唐喬凡尼)開始,漸次地引導天真的伯爵小姐安娜、音樂才子莫札特、劇作家達.彭特等劇中角色加入。
他們跟隨著卡薩諾瓦的腳步,一步步重塑風流情人唐璜的完美形象,雖然此時的卡薩諾瓦已是中年,但情聖昔日的魅力與風光卻彷彿也在讀者眼前重現了。
伯爵小姐安娜可說是另一個主要聲部,她未經人事的青澀,不但令卡薩諾瓦心蕩神馳,就連音樂才子莫札特也將之奉為謬思女神,間接促成了整齣歌劇的完成。
《懺情者的告白》是一部成功融合史實與故事的小說,在掩卷之後,讀者心中充滿了這是否為真實故事的疑惑,卻又不禁折服於作者歐泰爾完美描述的功力,十八世紀的布拉格就如同書中《唐喬凡尼》的曲韻繚繞不去!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