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楊麟先生籌備拍攝《去大後方》紀錄片,南師對此事與抗日歷史的談話記錄。
◎內容除了南師個人的所見、所聞、所經歷外,頗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人和事。
◎在輕鬆的回憶言談中,更不時流露出南式的幽默,令人莞薾。
被南師稱為「民族孝子」的楊麟先生籌備拍攝《去大後方》向南師請益,隨後即製成紀錄片,於電視台多次播放,2004年南師於《去大後方》紀錄片前言的談話一併附錄於後。
現今歷史以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人攻擊蘆溝橋為抗戰開始,但事實上,近代日本侵略中國至少要從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開始,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進軍瀋陽,占據整個東三省的「九一八事變」,造成東北青年組織義勇軍對日作戰,或轉往南方圖謀反攻,也是抗日的開始。
經歷過抗日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經歷,南懷瑾先生因有機緣接觸到許多大歷史中的人和事,因此雖然僅只是回憶自己的所見所聞,卻能讓大家對那段期間的中國歷史增加一些不同角度的認識。譬如南先生在書中提到:
.中國這一百年當中,有三個半可憐人,半個可憐人是孫中山,三個可憐人,第一個是袁世凱,第二是蔣介石,第三是毛澤東。
.杜月笙批評蔣介石兩句話,很有道理,這話拿來批評別人也一樣。他說:「蔣委員長不行啊!民主沒有度量,獨裁沒有膽量」。
.能夠發揮抗戰精神的是三部小說:《三國演義》《精忠岳傳》《水滸傳》,一般人都是受這幾部小說的影響,並不是儒家的大道理。抗戰能夠打下來,全民是靠這幾部小說的思想精神所支持的。
.中國實際上不是北伐而統一,是用謀略成功的統一,是用五十萬銀大洋買過來半個中國。
.抗日聖戰一開始宣佈「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必須全民奮起,不惜犧牲焦土抗戰」,這句名言是怎麼寫出來的?
.第一個獲知日本要打美國珍珠港的是當時中國軍統局戴雨農?通知美國後,美國人聽了哈哈大笑?今天美國CIA的特務組織,是受中國戴雨農這方面工作的影響?
今年(2015)適逢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特檢出南師談話紀錄印行,為歷史多留一筆見證。
穿越到了1931,又恰逢日寇侵華,身為男兒自當捨身抗日;
號稱惡魔教官的羅霄,率領麾下虎牙特戰隊穿越到了民國,於是投身抗日洪流之中,開始了抗擊日寇的征途……
龍戰於野、泣血山河,一路殺得日寇抱頭鼠竄,聞其名喪膽……
帶去的裝備用完了?沒關係,咱有超級兵工廠,更暴力更強大的武器將繼續蹂躪日寇!
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槍王:精通各種槍械,槍法精準,一把快槍殺的日寇聞風喪膽。
刀王:刀,百兵之膽,刀鋒所至,無堅不摧。
狙擊之王:讓一顆子彈發揮出其最大價值,射程之內,你的生死由我掌控!
破譯之王:沒有我破譯不了的密碼,有我在,敵人將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爆破之王:給我足夠的炸藥,我能炸沉日本四島。
……
兵王之王:有時間在這裏吹牛扯皮,不如多殺幾個鬼子!
七十七年前,
幾個在山東古城的孩子們,
在國難當頭,懲兇、除奸、保國衛鄉的精彩故事,
他們的作為,
是時代和環境逼出來的?
還是愛鄉愛國的自然表現?
人人都有家鄉,你的家鄉在哪裡?
人人都有少年,你的少年時期又是怎樣打發過去?
不管你身在何地,家鄉,總是讓你留戀懷念的地方……
不管你活了多久,少年時期的回憶,總會讓你微笑、唏噓……
家鄉——是你生根的土地;少年——是你的萌芽期!
那一段「胡天胡地」的經歷中,您將讀到錦繡江山的遼闊雄偉、農夫村婦的純樸寫實、少年頑童的刁鑽精靈……您更將讀到八年抗日戰爭中飢餓流離、死亡血淚的洗禮!作者以流暢生動的文筆,娓娓道出少年時期的真實遭遇,溫暖動人,深刻難忘。
《少年十五二十時》是楊念慈最鍾愛的小說,因為這本書以親身經歷為藍本,是他少年時的縮影,而且不僅僅是記憶的實錄,更展現了小說家的功法,將幾個十五歲左右在山東古城鄉下的孩子,面對強敵入侵,如何懲兇、除奸、保國衛鄉的精彩故事,次第鋪陳開來。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