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政治,結果共12筆

費城風雲: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易中天 /

如果只有獨立宣言,美國就永遠只是一個理想或理念,而不是一個國家;直到現在,把美國各州統一起來的,是《聯邦憲法》,規範著聯邦政府、美國總統和全體國民的,也是聯邦憲法。可以說,是一部憲法締造了一個國家。這樣一部憲法的誕生過程,怎能不讓身處地球另一面的我們深深反思。

如果只有獨立宣言,美國就永遠只是一個理想或者理念,而不是一個國家。沒有聯邦憲法,就沒有美利堅合眾國,我們甚至還可以說,正是一部憲法締造了一個國家。

在1787年費城會議上起草的《聯邦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憲法。據此,美國人創造了一種既民主又共和的體制,並充分地體現了憲政與法治的精神。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是令人驚嘆不已。

《費城風雲》再現了美國《聯邦憲法》誕生的過程,在本書里可以看到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的驚心動魄,領略華盛頓、富蘭克林、麥迪遜等風雲人物的智慧與胸襟,以及各州代表在堅守共同底線的前提下進行的針鋒相對的辯論和最終偉大的妥協。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第三帝國的興亡/ 威廉.夏伊勒 /

《第三帝國的興亡》是全世界最暢銷的反映納粹德國歷史的巨著。它精彩絕倫地記述了被希特勒稱為「千秋帝國」(即第三帝國)從興起到覆滅的全部過程。在短短的12年零4個月中,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國在人類歷史上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災難,留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隨著崩潰的迅速到來,人們繳獲了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記、發言記錄以及納粹黨領導人的電話錄音!於是,一個極端獨裁政權的全部秘密和罪惡活動就在它覆滅的同時全部公之於世了。這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大量的、真實的資料來源。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袁氏當國/ 唐德剛 /

《袁氏當國》講述了袁世凱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國民革命軍政府之間養敵自重以覬覦總統寶座,宋教仁刺殺案的歷史謎團到底暗示了什麼真實背景,孫中山的個性對他改造國民黨以謀求革命有何影響,袁氏當國時期的內政外交如何複雜多變,籌安會「六君子」與袁氏政府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不該遺忘的古德諾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麼?作者唐德剛先生憑藉其一貫的學者氣節,不依風附草,不人云亦云,堅持論從史出,堅持言必有據

上自孫文締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鍔護國運動興起,寥寥數年,此乃袁世凱當國之年,國可謂不興,民可謂不幸。《袁氏當國》記載了從武昌起義到袁世凱病死的幾年中,中國從一個帝制時代,到「民治時代」的紛亂無比的景象。在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中,這段時間除了孫中山先生的所作所為外,其他的是最混亂、最黑暗的,而對竊國大盜袁世凱,我們更是咬牙切齒,但《袁氏當國》就力圖改變這個形象,為讀者重新烹調了一份具有獨特口味的歷史文化大餐。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錢穆 /

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有關方面之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作者的專題演講合集,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鉤玄的概觀與比照,敍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海權論/ 馬漢 /

《海權論》以戰略家的理性與史學家的智慧,總結研究了有史以來的海上戰爭及其影響,提出了制海權決定一個國家國運興衰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諸國海軍的崛起,從而以海軍的「聖經」之譽,躋身於影響人類進程的十六部經典之列。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浮桴記:謀府生涯六載事與思/ 練乙錚 /

二零零四年七月,練乙錚被免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職務之後,帶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心情,放下一切,隻身前往英國學習他喜愛的帆船遠航知識和本領,其後並寫下他任職政府、當董建華政策顧問六年當中所見、所聞、所思,於零五年六月中首先在《信報》刊出;文章共十七篇,凡四萬字,提供了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初年有關政府管治方面的一些有用資料,以及獨特的近距離個人觀感,趣味之餘,對將來研究這一段香港歷史的人而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結集出書之時,除上述文章外,編者還附加了練氏寫的政治遊記三輯、論言論自由的文章兩篇,作為旁徵,亦必可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毛澤東傳 (1893-1949)/ 金沖及 /

毛澤東,一個無人不曉的名字,有關他的文字記載,有如銀河星星,數不勝數,但這本《毛澤東傳 (1893-1949)》,卻依然有著非一般的意義,因為他是官方編寫的。金沖及,一個研究中共歷史的專家,由他編寫毛澤東的傳記,也是極有說服力的。

你可以懷疑他的觀點與角度,但書中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大量的回憶錄,它的史料價值,卻是無容置疑的。而且,一個建國前的毛澤東,他的偉大,他對中國人民的貢獻,也是無容置疑。

這一本《毛澤東傳(1893-1949)》,對研究毛澤東的人來說,絕對是不可不看的參考書。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 吳思 /

明文規定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套不明說的規矩,一種可以稱為內部章程的東西。支配生活運行的經常是這套規矩,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制度,不明白這一點就難免要吃虧——本書作者吳思定義,並以歷史故事闡釋「潛規則」,見解獨到,相當值得一看。

這部以歷史為解讀對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莊亦諧的寫作方式,敘述了歷史上值得人們思考的大大小小的無數案例,在生動、有趣地講述官場故事的同時,作者透過歷史表象,揭示出隱藏在正式規則之下、實際上支配著社會運行的不成文的規矩,並將其名之日「潛規則」,進而指出潛規則的產生在於現實的利害計算與趨利避害。書中對於潛規則的定義、特徵,潛規則陰影下皇帝、官員、百姓的不同處境與抉擇,潛規則盛行的社會土壤,以及潛規則何時會萎縮,均有論述。潛規則現象產生、盛行於我國的封建社會,但它一時還難以消失,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才能最後根除潛規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血酬定律:中國歷史上的生存遊戲/ 吳思 /

★不懂「血酬定律」,別說你了解中國人!

★《潛規則》作者另一經典作品,以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探討中國歷史生死存亡的演進法則。

★吳思為「繼黃仁宇之後,最富創見的歷史作家」,大膽剖析華人社會中的存亡法則,獲國際筆會「自由寫作獎」高度肯定!

★《血酬定律》於2009年4月重出簡體新版,高居當當網歷史類暢銷書榜。新版增寫前言,總結「血酬定律」的三個要點,並正式提出「血酬史觀」的概念。新版增加〈潛規則與正式規則切換的祕密〉〈灰牢考略〉兩篇文章。

人類社會是一連串弱肉強食、趨利避害的過程,

人命財產皆有價,而且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就是「血酬」。

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換取自己的安身立命?

貪官奸商土匪的威逼超過什麼限度,你才會捨命反抗?

一切的權謀算計,都在追求血酬的最大化。

不懂這個道理,別說你了解中國人!

歷史源遠流長,時代不斷更迭,唯一不變的是求存求榮的渴望。從皇帝到庶民,從巨富到窮人,各階層無不依據自身的利害考量,奉守獨特的生存策略。

「血酬定律」直指中國歷史上不曾明說的潛在規則,剖析治亂興衰的歷史表相之下,血酬的法則正操控著一切:

不同朝代的性命價格

貪官汙吏的斂財絕技

商賈巨富的抗害手段

市井小民的反抗策略

書生才子的求財之道

盜匪土霸的獲利模式

綁票勒贖的利害計算

作者以犀利的論述,平易幽默的行文,揭開檯面底下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無論身處什麼階層,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掌握不明說的規則,熟悉利害相權的算式,才是你在渾沌紛擾的世界中,求存求勝的必備護照!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貨幣戰爭/ 宋鴻兵 /

為什麼你不知道美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

為什麼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

為什麼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線部隊的傷亡率?

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

通過描摹國際金融集團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雲覆雨的過程,這本書揭示了對金錢的角逐如何主導著西方歷史的發展與國家財富的分配,通過再現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在政治與經濟領域不斷掀起金融戰役的手段與結果,這本書旨在告誡人們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

隨著中國金融的全面開放,國際銀行家將大舉深入中國的金融腹地。昨天發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會在中國重演嗎?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國富國窮/ 戴維.蘭德斯 /

世界上邦國林立,為什麼富的這麼富,窮的這麼窮?五六百年前,地球上只有歐洲和中國兩個最發達的經濟文化中心,為什麼在隨後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二者之間卻拉開了越來越大的差距?在歐洲,為什麼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能先後稱霸全球,爾後又逐一衰落?為什麼美國、日本能後來居上?

20世紀後期,為什麼又有一批國家能夠急起直追,迎頭趕上,而另一些卻陷於窮者愈窮的境地?

《國富國窮》批判和發展了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基本觀點,將地理、歷史、科技、哲學、宗教、國際政治和傳統文化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多層次地分析了財富創造、國家興衰更替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人類應該吸取歷史教訓,創造性地走出一條「人——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新路。

《國富國窮》因其主旨宏大,思想精深,而被譽為《新國富論》。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黃仁宇 /

這一本集子收錄了黃仁宇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過的三十三篇歷史文字,發表的時間自 1987 年年初到 1989 年夏天。所包括的內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點則在具體表彰中國歷史有它的特色,前後連貫,通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各篇雖大致以人物傳記之體裁主,所紀事之影響遠逾當時人之人身經驗,積累之則與我們今日之立場仍然有關。

自明朝至現今的一段,原擬定也照同樣體裁敘述,只因歷史的進展成螺線式,愈至後端積累的分量愈重,內容也更複雜,其安排不容易保持文藝副刊的風格及篇幅的限制。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系列史論,的確完全擺脫了既往的學術論文體制;他往往抓住某個歷史事件即一路鋪延而下,在濤濤的時間黑流中,一一還原事件的面貌。黃仁宇的理想是希望高中程度的讀者,就可自在的閱讀這些著作。不過這種寫法,他自謙不一定是最好的、唯一的,他說這只是一個起點,但願能改變以往的寫史觀念。黃仁宇衷心期盼別的歷史學家能尋出更好的形式。

黃仁宇在他的歷史著作中,一再揭櫫「大歷史史觀」,提倡以「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的條件重新檢歷史。他自述此一史觀即是:作者及讀者,不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其重點在將這些事蹟與我們今日的處境互相印證,也不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題發揮,而應竭力將當日社會輪廓,盡量勾畫,才不至於因材料參差,造成偏激的印象。黃仁宇的這種嶄新觀念,實際上全由生活煎熬所致,其學術成就,事實上是因命運的困蹇躓踣得來的。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