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之後,恐懼籠罩全球,人人自危,喪失了自由與尊嚴。恐懼是權力的爪牙,不論強權國家或恐怖組織都可能散播自認神聖的修辭與恐懼,貶低我們的人性。在本書中世界級的文人渥雷.索因卡將以不同凡響的思考告訴我們如何解決文明衝突、維護我們的人性權利。
幾十年前,集體恐懼有一張立刻就能辨識出來的面孔——核子彈。今日,我們的恐懼複雜多了。我們的恐懼是暴政和狡猾無形的力量:「準國家」及恐怖主義所創造出來的。傷害無辜的人即是錯誤,並不難處理;「我比你聖潔」的魔咒只會造成永無止境的紛爭。我們需要下定決心,一致行動,維護人人的基本權利與正義原則,以文明對話取代單方面的獨白魔咒,並將犯錯的狂熱份子繩之以法。
對索因卡來說,籠罩這個世界的恐懼氣氛並不是在二○○一年911事件形成的,而是在一九八九年形成的,當時有架客機在尼日共和國上空被恐怖份子擊落,就在洛克比空難發生前幾個月。恐懼從尼日到曼哈頓,現在則是到了馬德里。恐懼的氣氛已經把地球團團圍住了,而這也是在警告地球上的居民,如今已經沒人可以置身事外。「恐懼」和「權力的行使」有很特殊的關係。我們對權力的恐懼有辦法約束國家領導人(不管是不是人民選出來的)或是已經泯滅了良心而且手裡還拿著一小袋致命沙林毒氣的人嗎?本書主要在探討對權力的癮頭,範圍甚至遠到電腦病毒肆虐的虛擬帝國,因為用電腦病毒也能夠玩弄數以百萬人的命運。
本書十分難得,是從二○○四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第四電台(Radio 4)的「李思講座」發展而成的,索因卡在本書裡探討不斷變化的恐懼面孔:權力和自由間的衝突、令人難以想像的暴行背後的複雜動機、人類尊嚴的意義、比較恐怖份子的狂熱和世界級領袖的態度——然後發現兩者有驚人的類似之處。
《黃禍》發表於1991年,是一本內容非常震撼的政治預言小說,非常值得一看。看到後半段您才會知道黃禍是什麼。
5世紀「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攻陷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黑暗時代
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征,再度威脅歐洲,東歐淪陷桎梏,阿拉伯帝國滅亡
八百年一次的黃禍,是世界的災難?還是進化的動力?
這次即將在21世紀引爆,你我將親眼目睹
若干年後,洪水肆虐、人口過剩引發的糧食危機等經濟問題,導致中國簽下喪權辱國的國際經濟合作協議,政爭浮上檯面,總書記遭暗殺,沿海富庶地區乘機搞獨立,南北戰爭箭在弦上,台灣亦牽連在其中。
核武攻擊成了獨裁者弭平敵人的終極武器,卻也自我毀滅地使中國進入核子冬天的浩劫……
一個有遠見的危機處理專家默默訓練了一群民眾,有組織地帶領人民走出這個廢墟大陸,飢餓的中國人一批批遷移至西伯利亞、歐洲、美洲等地,形成一股無法阻擋的難民黃潮,他們一方面尋求庇護協助,同時也努力研究開發收穫較快的新物種糧食,企圖在大災難的惡劣環境下存活下來。
中國的專政者利用了國際間相互的不信任,誘發了更大規模的國際核戰,大半個地球都被厚厚的輻射塵埃包覆,全面進入核子冬天,全球陷入大飢荒與末世恐懼中……
湧向世界各地的黃潮究竟會為這世界帶來什麼?
人類文明是否就此一蹶不振?
一九九一年出版的《黃禍》被評論界稱為極具政治性前瞻性的「政治寓言小說」。該書以八九年北京發生流血的「六四事件」,形成無法解開的「六四結」為啟端,以對中國社會政治矛盾交織的獨特分析為脈絡,預示台海兩岸衝突走上核子戰爭,虛構出中國政治勢力互相傾軋、國家崩潰、道德淪亡、社會失控、人民大規模外流、「黃禍」危及全球、世界陷入絕境的恐怖情景。作者稱該書焦點不在政治,絕無「窮國沙文主義」之意,只想展現一個「中國一旦崩潰,『黃禍』會湧向世界」的事實。
看到十年來這些混人以歪曲行公義、以殺伐行和平、以鬥倒鬥臭行和解、以「一個也不饒」行寬恕,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台灣人民何辜,被壞外省人羞辱後又被壞本省人羞辱,六十年一脈相承而不得脫,真是冤孽。幸有「李敖之流」為張大義,濁水溪上,以俟河清,亦海天孤憤也,人之不混者,辛苦識之。——李敖
二二八的主題,今年輪到「轉型正義」,我們建議改成「天下無賊」,因為明年應是「沒完沒了」,後年絕對是「不見不散」(大陸影帝葛優主演之電影名)。每十年的二二八,我們都得再出版此書紀念它,只要它的原貌繼續被藍綠渲染成模糊不清、只要它的真相繼續被藍綠扭曲成訴說不明,悲情一日不走出,我們就不會停;陰影一日不消除,我們就不會止。——陳境圳
《西方的沒落》是20世紀上半葉德國著名哲學家史賓格勒的作品。在書中,作者以文化形態學為模型,以歷史比較的觀相學為方法,參照有機體的生命節奏描述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並在比較視野下揭示了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沒落的命運。「西方的沒落」不是歷史的預言,而是歷史的批判,是對資本主義文明及其賴以確立的歷史理性的批判。
本書成於一九四三年,當時林語堂先生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權政治」作怪。「一感於吾國遭人封鎖,聲援無方。再感於強權政治種族偏見,尚未泯除。三感於和平之精神基礎未立,大戰之宗旨未明,大西洋憲章之適用範圍未定,自由與帝國之衝突難關未破。甚或為帝國主義張目,或倡武力治安,或斥世界平等聯邦而盛倡武力挾制天下。以此國外民眾徬徨炫惑,莫知適從。」如骨骾在喉,不吐不快,於是寫成此書。
本書共分四卷。卷一論「局勢」。陳述當時世界之危局,及第三次世界大戰之伏機。卷二論「道術」,指出道術之淪喪,及以物質主義方術解決危機之錯誤。卷三論「徵象」,批駁二戰戰後和平之各種論著,以見今日思想之癥結。卷四論「治道」,由學術思想上分析了跨度近百年的文化之去向,及推陳人道掃地之史困,並由科學窮極思變之新傾向,透人一道曙光,擺脫唯物論機械論,重立自由意志論。
希臘人都相信,神明吝於讓人類獲得成功,而且會在人處於權力頂峰之時給他來個「狂妄」的詛咒,讓他失去健全的心智,最終導致他走向毀滅。今天我們不覺得神明有那麼大的功勞,我們比較喜歡說這叫自我毀滅
——詹姆斯.雷斯頓(James Reston)
狂妄症候群(Hubris Syndrome)是什麼?
2008年,國際精神科專業期刊《腦》登出一篇震撼醫界與政界的文章。前英國外相大衛.歐文以他精神醫學的專業,加上從政三十年的觀察,發現位居要津的政府首長可能有種「職業病」。只要掌握權力,就可能出現自戀、好動、過度自信的跡象,自詡為救世主,最後與現實脫節。歐文以該篇論文的核心論點,進而完成本部鉅作。
書中檢視百年來各國領袖的身心狀態。老羅斯福與邱吉爾有憂鬱症,但他們各自找到方式克服並繼續領導人民。甘迺迪患有愛迪生氏症,終身與藥物為伍,但他在古巴危機時展現的鎮定令人感佩。艾森豪是第一位公開自己疾病的總統,他中風後人民仍然對他保有信心。相較於此,也有許多領導人對疾病遮遮掩掩,例如尼克森有酒癮,密特朗下台前三年才告知人民他有前列腺癌。
這本書結合醫學、歷史與政治。歐文帶我們回首近百年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一方面觀察各國領袖在面對重大決策與個人疾病交會時的危機處理,另一方面則審視領導人物的精神與心理狀態,了解政治權力會對他們造成毒害,進而明白民主制度是唯一的解藥。
「湖上閒思錄」係錢穆先生探討中西文化比較之著作,在哲學、科學、宗教、政治、社會、人生會合等多方面均有討論。先生自言,『歷史限於事實,可以轉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則寓有價值觀,必雙方比較,乃知得失』。「湖上閒思錄」就人文與自然、精神與物質、情與欲、理與氣等項進行比較,抉隱發微,不尚空論,為治中國文化者所必當研讀。
如果只有獨立宣言,美國就永遠只是一個理想或理念,而不是一個國家;直到現在,把美國各州統一起來的,是《聯邦憲法》,規範著聯邦政府、美國總統和全體國民的,也是聯邦憲法。可以說,是一部憲法締造了一個國家。這樣一部憲法的誕生過程,怎能不讓身處地球另一面的我們深深反思。
如果只有獨立宣言,美國就永遠只是一個理想或者理念,而不是一個國家。沒有聯邦憲法,就沒有美利堅合眾國,我們甚至還可以說,正是一部憲法締造了一個國家。
在1787年費城會議上起草的《聯邦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憲法。據此,美國人創造了一種既民主又共和的體制,並充分地體現了憲政與法治的精神。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蠻荒大陸上的鄉巴佬創造出來,實在是令人驚嘆不已。
《費城風雲》再現了美國《聯邦憲法》誕生的過程,在本書里可以看到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的驚心動魄,領略華盛頓、富蘭克林、麥迪遜等風雲人物的智慧與胸襟,以及各州代表在堅守共同底線的前提下進行的針鋒相對的辯論和最終偉大的妥協。
《第三帝國的興亡》是全世界最暢銷的反映納粹德國歷史的巨著。它精彩絕倫地記述了被希特勒稱為「千秋帝國」(即第三帝國)從興起到覆滅的全部過程。在短短的12年零4個月中,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國在人類歷史上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災難,留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隨著崩潰的迅速到來,人們繳獲了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記、發言記錄以及納粹黨領導人的電話錄音!於是,一個極端獨裁政權的全部秘密和罪惡活動就在它覆滅的同時全部公之於世了。這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大量的、真實的資料來源。
《袁氏當國》講述了袁世凱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國民革命軍政府之間養敵自重以覬覦總統寶座,宋教仁刺殺案的歷史謎團到底暗示了什麼真實背景,孫中山的個性對他改造國民黨以謀求革命有何影響,袁氏當國時期的內政外交如何複雜多變,籌安會「六君子」與袁氏政府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不該遺忘的古德諾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麼?作者唐德剛先生憑藉其一貫的學者氣節,不依風附草,不人云亦云,堅持論從史出,堅持言必有據
上自孫文締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鍔護國運動興起,寥寥數年,此乃袁世凱當國之年,國可謂不興,民可謂不幸。《袁氏當國》記載了從武昌起義到袁世凱病死的幾年中,中國從一個帝制時代,到「民治時代」的紛亂無比的景象。在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中,這段時間除了孫中山先生的所作所為外,其他的是最混亂、最黑暗的,而對竊國大盜袁世凱,我們更是咬牙切齒,但《袁氏當國》就力圖改變這個形象,為讀者重新烹調了一份具有獨特口味的歷史文化大餐。
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有關方面之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作者的專題演講合集,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鉤玄的概觀與比照,敍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海權論》以戰略家的理性與史學家的智慧,總結研究了有史以來的海上戰爭及其影響,提出了制海權決定一個國家國運興衰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諸國海軍的崛起,從而以海軍的「聖經」之譽,躋身於影響人類進程的十六部經典之列。
二零零四年七月,練乙錚被免去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職務之後,帶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心情,放下一切,隻身前往英國學習他喜愛的帆船遠航知識和本領,其後並寫下他任職政府、當董建華政策顧問六年當中所見、所聞、所思,於零五年六月中首先在《信報》刊出;文章共十七篇,凡四萬字,提供了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初年有關政府管治方面的一些有用資料,以及獨特的近距離個人觀感,趣味之餘,對將來研究這一段香港歷史的人而言,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結集出書之時,除上述文章外,編者還附加了練氏寫的政治遊記三輯、論言論自由的文章兩篇,作為旁徵,亦必可讀。
毛澤東,一個無人不曉的名字,有關他的文字記載,有如銀河星星,數不勝數,但這本《毛澤東傳 (1893-1949)》,卻依然有著非一般的意義,因為他是官方編寫的。金沖及,一個研究中共歷史的專家,由他編寫毛澤東的傳記,也是極有說服力的。
你可以懷疑他的觀點與角度,但書中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大量的回憶錄,它的史料價值,卻是無容置疑的。而且,一個建國前的毛澤東,他的偉大,他對中國人民的貢獻,也是無容置疑。
這一本《毛澤東傳(1893-1949)》,對研究毛澤東的人來說,絕對是不可不看的參考書。
明文規定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套不明說的規矩,一種可以稱為內部章程的東西。支配生活運行的經常是這套規矩,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制度,不明白這一點就難免要吃虧——本書作者吳思定義,並以歷史故事闡釋「潛規則」,見解獨到,相當值得一看。
這部以歷史為解讀對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莊亦諧的寫作方式,敘述了歷史上值得人們思考的大大小小的無數案例,在生動、有趣地講述官場故事的同時,作者透過歷史表象,揭示出隱藏在正式規則之下、實際上支配著社會運行的不成文的規矩,並將其名之日「潛規則」,進而指出潛規則的產生在於現實的利害計算與趨利避害。書中對於潛規則的定義、特徵,潛規則陰影下皇帝、官員、百姓的不同處境與抉擇,潛規則盛行的社會土壤,以及潛規則何時會萎縮,均有論述。潛規則現象產生、盛行於我國的封建社會,但它一時還難以消失,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才能最後根除潛規則。
★不懂「血酬定律」,別說你了解中國人!
★《潛規則》作者另一經典作品,以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探討中國歷史生死存亡的演進法則。
★吳思為「繼黃仁宇之後,最富創見的歷史作家」,大膽剖析華人社會中的存亡法則,獲國際筆會「自由寫作獎」高度肯定!
★《血酬定律》於2009年4月重出簡體新版,高居當當網歷史類暢銷書榜。新版增寫前言,總結「血酬定律」的三個要點,並正式提出「血酬史觀」的概念。新版增加〈潛規則與正式規則切換的祕密〉〈灰牢考略〉兩篇文章。
人類社會是一連串弱肉強食、趨利避害的過程,
人命財產皆有價,而且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就是「血酬」。
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換取自己的安身立命?
貪官奸商土匪的威逼超過什麼限度,你才會捨命反抗?
一切的權謀算計,都在追求血酬的最大化。
不懂這個道理,別說你了解中國人!
歷史源遠流長,時代不斷更迭,唯一不變的是求存求榮的渴望。從皇帝到庶民,從巨富到窮人,各階層無不依據自身的利害考量,奉守獨特的生存策略。
「血酬定律」直指中國歷史上不曾明說的潛在規則,剖析治亂興衰的歷史表相之下,血酬的法則正操控著一切:
不同朝代的性命價格
貪官汙吏的斂財絕技
商賈巨富的抗害手段
市井小民的反抗策略
書生才子的求財之道
盜匪土霸的獲利模式
綁票勒贖的利害計算
作者以犀利的論述,平易幽默的行文,揭開檯面底下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無論身處什麼階層,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掌握不明說的規則,熟悉利害相權的算式,才是你在渾沌紛擾的世界中,求存求勝的必備護照!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