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於2013年一月辭世。他生前未能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也斯是一個很懷舊的人。他是一位像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一樣的批評家。本雅明苦思於歷史與懷舊之間,也斯也有著同樣的苦惱。也斯的行動如同一個講究美食及生活享受的人一般輕快明朗,但心底卻隱藏著沈重的愁緒。
也斯和日本著名學者四方田,2000年在東京相識之後,多次談起能否對橫亘於彼此生活空間中的市井文化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最終決定以往返書信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構想。他們希望通過比較東京和香港的庶民生活、飲食、以及大眾文化和影像,來思考西方現代化分別在亞洲這兩個大都會中如何被接受、被本地化,民族多元化和國族主義、殖民地歷史又分別在兩個城市中得以怎樣的體現,等等問題。
本書就是他們之間一共交換的十二封書信。這些書信,對於都會、對於食物和離散、對於小島所具有的獨特的地理政治、對於狂熱國族主義的愚昧,都有著洋洋灑灑、極為精準的論述。
朱光潛(孟實)是著名的心理學和美學專家,他的文筆感性十足。最早年的文章就是書信體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寫作當時(一九二八年),留學英、法,隔著空間,由國外向青年朋友娓娓敘說:讀書、動靜、十字街頭、升學與選課、作文、人生等。時空雖然改變,但一代一代的青年仍讀著他誠懇熱切的書信語氣,與他諦締結真摯的情誼。
最初登載在《一般》雜誌上,後集結成冊出版,多次重印。
在六十六封筆鋒帶感情的信函裡,作者與年輕人傾心長談自我追尋與生命意義的諸多問題,帶您穿越心靈的「蟲洞」,到飄浮的時空中去尋找英雄的劇本,從他們的生命輿圖裡剪裁您喜歡且必要的觀念基因,重新編寫在這個塵世舞臺上,即將由您擔綱演出的人生劇本,讓您手中的風笛能吹出生命的神秘之音。
K.華德這位加拿大成功的企業家,同時也是全球性暢銷書作家,以深摯的關愛和豐富的羶驗,寫給深愛的女兒和所有的年輕朋友,最誠懇的生涯箴言。因此,這不只是獻給女性讀者,也是獻給所有青年讀者的書。
書中談到青春與夢想、求職轉業、戀愛與結婚、擔任主管、女性革命、自己創業……以及人生的成績單。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