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但不是知道得太遲,就是已不復記憶,於是我們為已失落的過去悵然不已。善於「文壇憶往」的林海音女士,在《城南舊事》中,寫出她童年居住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眼睛,觀看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每一片段都像一張張膠卷,每一故事,一如一部動人的電影。這也是林海音自己最喜愛的作品。
《城南舊事》是描寫舊北京社會風貌的小說,它曾被搬上電影銀幕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描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裡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舊事》包括五個短篇小說,即《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冬青樹》是林海音的第一本文集,整個收錄的文集,主要為林海音針對家庭、倫理、婚姻、兒教等有感而發的作品。
像是呼應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家庭喜劇風格,《冬青樹》是林海音以其最擅長的率真幽默筆觸,刻畫政府遷台後小公務員「窮開心過日子」的生活實況。作家用慧心寓教於樂,充分發揮小品輕喜劇的極大張力,在當時「戰鬥文藝」的大氣候籠罩中,獨樹一格;溫暖真摯歷久彌新。
《燭芯》是林海音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包括《燭芯》、《某些心情》、《燭》、《金鯉魚的百襇裙》、《瓊君》、《我們的爸》、《要喝冰水嗎?》、《蟹殼黃》、《晚晴》九篇短篇小說。
林海音擅長寫舊時代的女性,筆端對上一代婚姻制度下犧牲自苦的女性充滿同情;她也關注現實人生,像是對當時外省人與本省人聯姻多有描繪。
《五鳳連心記》可以當成《城南舊事》的續篇讀,是《爸爸的花兒落了》之後的孤兒寡母的一次上當經歷。主角是能說善道、活脫是天生好演員的靳先生,令人印象深刻。
林海音描寫這類小人物,除了語言生動,特別的是她並不喜用一般世俗價值去評判他們,而同情他們為生計奔走的境遇,甚至感激他們為小說人物的童年增添了趣味。
《綠藻與鹹蛋》是一本短篇小說集,裡面選錄了「綠藻與鹹蛋」、「標會」等13篇短篇小說,多是林海音搬到台灣後的生活小品。
小題材孕育了林海音的大抱負,她伸展觸角、多方取材,嫻熟的挪用象徵鋪排情節,結構巧妙更成就了引人入勝的戲劇性。在《綠藻與鹹蛋》中,多篇別開生面的教育小說,首開同類型先例,深切的人道關懷,透過洗鍊文筆,悲敏而不流於濫情。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