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短篇小說,結果共21筆

小巷深處/ 陸文夫 /

在陸文夫50年代創作的短篇小說《小巷深處》中,結局裡的女主人公徐文霞並沒有死,但是她卻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男主人公張俊也是),繼續受著精神上的折磨,也許這種折磨給她帶來的威脅比死還要可怕,徐文霞與張俊的愛情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正是作品的內涵所在。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傷痕/ 盧新華 /

1978年初,24歲的復旦大學中文系一年級新生盧新華寫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說《傷痕》。他將自己的作品交給朋友和老師閱讀,反響平平。之後,在一次班級策劃的牆報上,盧新華貼出了這篇小說。令他毫無思想準備的是,在復旦校園,這篇小說被迅速傳抄。牆報欄前人潮湧動。當年8月11日,在反覆醞釀和修改以後,《文匯報》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這篇7000餘字的學生作品。因為《傷痕》,當天的《文匯報》加印至150萬份。一夜之間,「盧新華」這個名字為國人所熟知,「傷痕」一詞很快成為一種文學思潮的名稱,「傷痕文學」也經由這篇小說發軔、命名。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班主任/ 劉心武 /

《班主任》揭露了文革的思想禁錮加諸於青少年心靈的荼毒。發表之後,收到全國各地大量的來信,關切和肯定這篇小說所反映的現實和它的成就。這種情況說明小說反映的現實和刻畫的人物,與讀者有著血肉的聯繫;它的思想力量與人物命運,震動了廣大讀者,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教育詩/ 劉恆 /

教育本身就應該是一首格調優美、意味深長的詩。它給人們以知識、思想、文明、情愫,人們應該詩意的棲息於大地。可這種詩意的尋覓卻總是充滿了曲折和困惑。劉恆發表於1991年的《教育詩》,正是這種詩意的尋求。

從表象看,這是一篇揭示青少年成長和教育的問題小說,但文本深處卻是指向現代人生存的孤獨與精神的迷惘。作品中,既有對高材生「大哥」奉獻青春的不無悲涼的讚嘆,也有對大哥兒子劉星成長道路的反思,還有對兩代人之間那種巨大隔膜的無奈感嘆。在展示教育僵化的背後,埋藏著作者深刻的憂患情懷,以及作者對人性、生存等重大話題的終極關懷。重溫這篇佳作,依然會引起我們的諸多感慨和思考。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在貴州道上/ 蹇先艾 /

《在貴州道上》是蹇先艾的代表作。作家以冷靜的筆調刻劃了貴州山道的險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狀態。人與環境均屬於或處於一種特別而極端的狀況,讀後留給人們的印象自然極為深刻。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