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紀實,結果共19筆

聖母峰史詩/ 佛蘭西斯.楊赫斯本 /

在生命中,知識並非一切。科學可能滿足了,靈魂卻不。促成這樁事業的,是人的精神,而非科學。精神永遠不能安息,除非它完成了自己。

──佛蘭西斯.楊赫斯本

一九二四年六月八日,英國聖母峰探險隊隊員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厄文做最後一度嘗試登頂。從英國出發前,有人問馬洛里為何在失敗兩次後還打算登頂,他做了句有名辯辭:「因為山在那裡」。這兩個人「最後一次被看見的時候,正矯健地往山頂攀登」,之後他們消失了……

直到七十五年後,一九九九年五月,馬洛里凍得像雪花石膏般的屍體,才在聖母峰高聳入雲的斜坡上被尋獲。但他身上沒有照相機,沒有筆記,沒有任何證據可顯示他們倆是否早在紐西蘭籍登山家希拉瑞(Sir Edmund Percival Hillary,1919─)和雪巴嚮導丹增成功攻頂前三十年,就已經登上聖母峰頂,是否創下了世上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歷史紀錄……

楊赫斯本這位攀登聖母峰的提倡者和慫恿者,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聖母峰委員會首屆主席,在一九二六年代表聖母峰委員會撰述此書,記述下英國在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和一九二四試圖登上聖母峰峰頂的嘗試。他以真實的角度審視整個事件的原委,完美書寫出這些登山行動整個過程的真實場景,並不偏不倚為這些英勇的功績留下紀錄──那個時代,水土適應的極限及持久缺氧的結果,科學上所知甚少,更還沒有衛星電話、全球定位系統、直昇機、保暖雪衣,以及地圖的指引。這些不平凡的靈魂,無疑達成了早期登山探險成就的極致,也證實了人類挑戰挑戰極限的無畏勇氣。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非洲沉默:珍惜動物悲歌/ 彼得.馬修森 /

知名自然學家暨作家彼得.馬修森,在一九七八年及一九八六年兩度前往塞內加爾、甘比亞、象牙海岸和中非共和國旅行,專事西非洲野生動物生態的調查與觀察。《非洲沉默》便是這兩次深入曠野密林調查旅行的寫實紀錄。

旅程中,馬修森冒險搭輕航機飛越森林與大草原,惡劣的天候與濃密的原始蒼天古木,使得航程險象環生;或在崎嶇不平的紅土路上,搭乘高速汽車橫衝直撞,致使一頭大公牛成為輪下冤魂;或在河上搭船、或在叢林小徑緩緩行進以追蹤大象的糞便。

透過馬修森的雙眼,我們身歷其境般,目睹了森林象群、白犀牛、大猩猩、剛果孔雀,和其他瀕臨絕種的珍貴野生動物,也打破持續近百年「侏儒象」的不實傳說;更分享了他在探險旅程中戲劇性十足的種種遭遇。書中不僅詳實記錄他如何觀察動植物生態,如何與原住民、教士互動,而對官僚體制所造成的窒礙,也有批判性的描述。他並且大膽提出,非洲大陸因政權與經濟的更迭及崩潰,以致人民備受壓迫,生態也蒙受極大的威脅。

《非洲沉默》是一趟引人入勝且主題嚴肅的旅行,它帶領我們穿越非洲飽受蹂躪的荒野;它也是為遭受嚴重破壞的非洲景觀與野生動物所作的強烈而無畏的控訴。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我在黑手黨的秘密生涯/ 約瑟夫.皮斯托尼 理查德.伍德雷 /

《我在黑手黨的秘密生涯》(Donnie Brasco-My undercover life in the Mafia)是一部故事情節精彩驚險的暢銷小說。小說運用大量資料充分暴露了美國黑手黨腐朽殘暴的內幕。美國聯邦調查局隱秘特工,本書的主人公約瑟夫·皮斯托尼為了取得第一手資料,深入黑手黨內部,為打擊黑手黨立下了汗馬功勞。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