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830),約卒於高宗紹興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150-1155)之間。為我國偉大的女詞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皆為出自她詞中的名句。
她的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家中藏書甚豐,母親是王狀元拱辰的孫女,她生長在這種學術氣氛濃厚的家庭裡,使她成為我國文壇上偉大的女詞人。年十九,與太學生趙明城結婚,明誠之父為當代名政治家趙挺之。婚後初期的生活極為幸福,把整個生活建築在學術的基礎上。中期金兵入侵,宋室南遷,政治上的混亂,加上喪夫之痛,使她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打擊,晚年寡居流浪的生活,嚐盡了人間的一切痛苦。
因此,她個人生活境遇的變化,在她作品中反映出明顯的情調。早年的歡樂,表現出熱情浪漫天真活潑;中年的黯淡,表現出纏綿婉約而傷感;晚年的哀苦,表現出嚴肅與凄苦,而入於深沉的憂鬱,造成她在藝術上最高的成就。她的詞以淸遠俊逸著稱。後人集其文為七卷、詞六卷(見宋志),然原本今皆不傳。
塞外江南的寓意,因愁予詩而明朗;臺灣鄉土的意識,在愁予詩中落實為山嶽、海灣、村莊。
此書收鄭愁予赴美以前全部作品為一巨冊,包括坊間各種詩集已錄及未錄之作,刊於一九七九年,風行海內外二十多年。
《詞人之舟》是一本溫暖有情味的詞人詞作欣賞入門,全書共收溫庭筠、李後主、蘇軾、朱淑真、吳藻等十三位詞家的作品,又以附錄介紹了卓文君與花蕊夫人二位才女。書的前面有一篇「詞的簡介」,使讀者對詞有一個預先的通盤認識與瞭解。諸篇個別詞人的文章裏,先敍作者生平背景,再選取作品若干做具體的賞論。琦君論詞採取了對照與比較方式對詞進行解析。深入淺出,細膩詳盡,行文流暢,保持其散文的一貫清新風格,文中並時時穿插文學掌故,頗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詞人之舟》是一本「入門書」,也是一本文學評論作品,適合於各種不同程度的讀者閱讀。
《詞人之舟》初版於民國七十年四月,由純文學出版社印行。三十二開本,二四八頁,共介紹八位詞家。自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一日起,作者將增補爲十三家詞人的《詞人之舟》一書交由爾雅出版社印行,特此說明。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