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希薇亞.普拉絲

希薇亞.普拉絲(Sylvia Plath),一九三二年生於美國波士頓,一九六三年自殺身亡。以半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瓶中美人》(The Bell Jar)、詩集《精靈》(Ariel)及《巨神像》(The Colossus)享譽文學界,並於一九八二年榮獲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普拉絲詩作以自白風格著稱,早年已顯露寫作天分,八歲時即於報上發表詩作。一九五○年獲獎學金進入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就讀,主修英文,得遍各種寫作獎項與獎學金,一九五三年暑期獲得至Mademoiselle雜誌擔任客座編輯的機會,《瓶中美人》以此段經歷為藍本,同時也反映了普拉絲精神崩潰的個人歷程。一九五五年以最高榮譽(summa cum laude)自史密斯學院畢業後,普拉絲獲獎學金至英國牛津大學就讀。

表面看似順遂的普拉絲,終其一生無法揮卻幼年喪父的陰霾,收錄在詩集《精靈》中的詩作〈爹地〉(Daddy)也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於史密斯學院就讀期間,普拉絲即曾服安眠藥意圖自殺。於牛津大學就讀期間,邂逅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兩人於一九五六年結為連理,婚後育有一子一女,一九六二年因休斯外遇而分居。普拉絲死後,休斯繼承了著作處理權,先後將其詩作及日記編輯出版。

二○○三年,以普拉絲與休斯之戀為題材的電影Sylvia(台灣片名:瓶中美人)上映,由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主演。

二○一三年,普拉絲逝世五十週年,美國出版商紛紛以出版追思這位自白派才女詩人。Faber &Faber出版社出版普拉絲詩選,並重新設計發行《瓶中美人》及《普拉絲日記》五十週年紀念版。Harper、St.Martin's Press及Scribner等出版社皆分別有普拉絲傳記問世。

作品總覽,總共1筆

瓶中美人/ 外國小說 /

透過故事主角艾瑟.葛林伍德,女詩人普拉絲以動人的意象,宛如詩篇的文字,揭露了幾欲令人窒息的成長經驗。十九歲的艾瑟即將遠離校園,踏入社會;她才華洋溢、功課優秀,又有機會到紐約時尚雜誌擔任實習編輯,年輕的生命正要展現新的色彩。

然而周遭女友放浪行骸,無法與她契合心性,憧憬的愛情也只不過是一場欺騙的遊戲,連創作生涯也因申請寫作班遭拒而頓失重心,虛無感自四面八方襲來,生命只剩下一連串無意義的動作。

艾瑟猶如脆弱的天使,純淨的心靈無法負荷人世的虛偽與不平,所以冷眼看人,更自殘羽翼。她終日晃蕩,生活不知以何為繼……

此書出版後一個月,普拉絲本人,這位曠世才情的女詩人即自殺身亡。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