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施耐庵

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子安,字肇瑞,譜名彥端,齋號耐庵,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關於其籍貫,有興化說、蘇州說、杭州說。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眾說紛紜,甚至對有無此人都有爭議。《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其門人。

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浙江錢塘縣尹,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作品總覽,總共2筆

水滸全傳/ 國學古籍 /

《水滸全傳》具體而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財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小說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是一部描寫英雄傳奇的典範。

北宋末年,朝廷腐敗,對外卑躬屈膝,繳納歲貢;對內橫徵暴斂,盤剝百姓,一時間民不聊生。許多有血性的好漢被逼無奈,紛紛佔山為王、落草為寇,他們反抗壓迫、替天行道,演繹了一段英雄傳奇。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水滸傳/ 國學古籍 /

《水滸傳》是元末施耐庵的作品,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是著名的鉅作。《水滸傳》的版本很多,故事也長短不一。依據最完整的故事架構,《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敘述以宋江、李逵、林沖、魯智深、武松、吳用等為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各地受到貪官汙吏、土豪劣紳的迫害之下,紛紛集聚在「梁山泊」,形成一股具有實力的武裝團體,與宋朝相對抗。宋朝雖然派遣了軍隊加以討伐,卻一一吃了敗仗。這時候,宋朝面臨著外國入侵及各處強盜作亂的困境,於是,便用「招安」的方式,收編了梁山泊的人馬,要他們為國家效命。

宋江率領梁山的兄弟,先是征討敵國大遼,然後平定了田虎、王慶的叛亂,建立了很大的功勞。最後,他們奉派去消滅在南方作亂的方臘,經過了幾十次慘烈的戰爭,雖然平定了亂事,但梁山上的兄弟,也都犧牲得差不多了;而立了大功,僥倖生還的少數英雄,卻也在奸臣的陷害下,一一喪生。

《水滸傳》寫的是英雄的悲劇,「義」與「忠」,是小說的兩大主線,前半段在強調各個富有生命活力的英雄,如何在同心協力、義氣相結的友情中,對抗政治、社會的黑暗勢力,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後半段則企圖以理性化的方式,將這股力量,導向於效忠朝廷,為國家奉獻犧牲。實際上,在俠客的生命中,「義」與「忠」往往是相互衝突的。「義氣」的本質,與既定的法律、道德規範,勢必發生衝突;更何況,「忠」字背後隱藏的詭計陰謀與權力鬥爭,也絕非這些草莽英雄所能承受的。悲劇,正是英雄註定的下場。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