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福樓貝

福樓貝(Gustave Flaubert,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又譯為福樓拜,生於法國盧昂,法國小說家,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包法利夫人》的作者。

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地區的盧昂,父親是當地市立醫院的院長,頗有名望,深受當地居民的愛戴。法國文學史上的寫實主義大家之一。他的創作理念對日後自然主義流派產生深遠影響,左拉、莫泊桑、屠格涅夫等人皆與其有深入交流,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莫泊桑更是福樓拜的得意門生。

福樓拜的作品以解剖刀般精準銳利的筆鋒著稱,行文力求科學的客觀嚴謹,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三故事》等。其中《包法利夫人》耗時五年寫成,甫問世便轟動當時法國社會,被政府指控為「傷風敗俗」,後由法庭審判無罪,文學性的高度成就更使讓此作品享有「新藝術的法典」之稱。《三故事》則被視為福樓拜晚年最成熟的短篇故事,此作出版後他隨即投入下一部長篇小說《布法與貝丘雪》(Bouvard et Pécuchet)的創作,卻在1880年因腦溢血過世而未能完成,享年58歲。

作品總覽,總共1筆

波法利夫人/ 外國小說 /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資本主義浪潮過後的法國。文本主要描述了一位從小接受過貴族教育的女性——波法利夫人,由於期望所謂的「浪漫主義文學」中的愛情範式,而選擇出軌,先後與何多夫、雷翁偷情,然而最後卻落得債台高築的下場,最後自殺。

據考證,波法利夫人是一個真實社會事件的改編。波法利醫生正是福樓貝父親的學生、外科醫生德拉馬爾,是一名鄉下醫生,德拉馬爾醫生早年喪偶,1839年娶了農場主女兒、17歲的德爾菲娜,也就是艾瑪的原型。

福樓貝在作品裡,除了透過無數的繁瑣細節描寫波法利夫人的心理狀態,書中還展示了法國共和時期的社會風貌。作品在1856年在《巴黎雜誌》上連載,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指控為淫穢之作,詩人拉馬丁告訴他,「在法國沒有一個法庭能定你的罪」。果然後來經法院審判無罪,開始聲名大噪。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