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本大明一贅婿

作者:東有扶蘇
我本大明一贅婿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

那份奏摺如今就擺在朱允炆麵前的桌上,每一次目光掃過它,朱允炆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臉在啪啪作響。
朱棣未免也太不是個玩意了。
無論如何,朝廷削藩就算有違情理,但也是實實在在地在法理範圍之中,朱棣能做的只有逆來順受,起兵造反終究是大逆不道。
一道道目光集中在了兵部尚書齊泰的身上,身為兵部的一號人物,又是削藩計劃的實際提出者之一,于情于理,這個時候都該他先開口。
「陛下,燕逆狼子野心,起兵謀反,實屬大逆不道,陛下當祭告天地宗廟社稷,書諭諸王削燕逆屬籍,以此震懾諸王,同時派遣大軍,號諸王軍隊……予以一同平叛。」
但事已至此,過多糾結朱棣做事的風格也沒什麼用,北平周圍已經糜爛一片,平叛肯定是要平叛的,重點是該怎麼平。
於是在顧懷加入后,王府里的三個人打了一個完美的擦邊球……事實上老謀深算的朱元璋當年意識到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己的兒子極有可能起來造了自己孫子的反,畢竟藩王鎮九邊是他決定的,年少的朱允炆繼位也是他決定的,知子莫若父,自己的那些個兒子是個什麼德性他很清楚,所以他制定了一套極為複雜的規定,用來制約藩王,幾乎斷絕了他們起兵的可能性。
七月十一,攻破居庸關,佔據開平、懷來。
禮部的活兒什麼時候輪到兵部尚書來進言了?出兵計劃就一句輕飄飄的「早日出兵,諸王協同」?
戰報是昨日晚間送到金陵的,眼下已經近八月了,鬼知道北邊兒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太快了……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提前在御書房知道內幕的方孝孺等人還好,畢竟是他們和年輕天子一起下的決定先行動手,但朝廷百官對此事根本一無所知,在他們看來,燕王還是那個剛剛離開金陵,為求自保不得不裝瘋賣傻的無賴之人。
七月十七,m.hetubook.com.com燕逆為防大寧駐軍從松亭關偷襲北平,設反間計使松亭關內訌,一力出兵的守將卜萬下獄,大寧遂被夜襲。」
事出突然,齊泰雖然任了兵部尚書,但一個讀書人,真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戰事,準備也未免有些不足,但同殿的同僚和天子都看向自己,是萬萬不能猶豫的,也只能硬著頭皮出列拱手:
造反需要理由嗎?需要,非常需要。
對朱棣而言尤其如此,他是藩王,不是貧農,造反的對象還是經過法理認可的皇帝,還是開國太祖親口指定的下一任皇帝……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朱棣都是理虧的,藩王被壓迫要家破人亡這種事情又沒多少百姓能共情,所以一個理由實在是很必要的,就算騙不了朝中的官員和統兵的將領,也能騙騙老百姓和自己。
當然還有更打臉的東西……從朱棣一系列的情況來看,為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準備了很久,士卒、武器甲胄、糧草戰馬都十www•hetubook.com.com分充足,但他還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
七月初七,燕逆于北平城外大敗宋忠,開平、懷來駐軍一戰而沒。
信息不暢的壞處就體現在這裏,七月初燕王起兵,但到七月底朝廷才能開始對這一系列事情進行反應,當然這一點也得怪在北平布政使頭上,他的職責本就是看緊燕王,同時也有臨機決斷之權,但誰知道他會死得那般蠢?
七月初九,攻破薊州,遵化、密雲叛附。
七月十四,永平府叛附。
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朱棣和道衍許久……在造反這項活動中,理由看起來似乎無關緊要,更重要的是地盤兵力之類的,但實際上,理由雖然不是必需品,沒有一樣能造反,但如果不想被天下人唾棄,就一定要有一個能敷衍過去的口號。
大殿中的氣氛重得讓人有些呼吸不暢……宦官念戰報的聲音也讓人平白多了幾分煩躁,那位年輕天子應該也是這般想的,在聽到北平附近最後一支有和圖書可能平叛的軍隊被燕王偷襲攻破后,他臉上的陰沉神色已經無法掩飾了。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想必就算朱允炆不答應這份奏摺,他們也會搞出來個「衣帶詔」之類的玩意兒,反正能糊弄老百姓就行。
簡直荒謬至極……決定削藩之前,朝中也不是沒有大臣認為會出現這種起兵造反的情況,但誰也無法料到,情況居然這般糟,聲勢居然這般大!
「七月初六,燕逆完全控制北平。
這個規定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詔,但這一點在燕王府三人看來,是不難解決的……當顧懷提出這個想法后,朱棣充分發揮了不要臉的本領,把當初在金鑾殿上的說辭又拿出來說了一遍,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居然還和道衍一起把這些東西寫成了奏摺,公然上奏了朝廷,向朝廷要人。
這話一出,文官們還沒什麼反應,武將勛爵的隊列里頓時傳出一片嘩然之聲,老天爺,燕王都造反了,堂堂兵部尚書不討論出兵的細節,反而要www.hetubook.com.com先把燕王的爵位給削了,這是在想什麼?
宦官誠惶誠恐地退下,朱允炆抬起目光:「燕逆反書至都,北平易手已成定局,諸卿可有進言?」
怎麼才過去這麼點時間,一座北平城就已經易手,而且還被燕逆把整個北平周圍掃清,兵力達到了近十萬之眾?
但問題並不僅僅在藩王那兒,天生勞碌命的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朝中也可能有奸臣作亂,所以他又規定危急時刻諸王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帶兵,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金鑾殿上一片靜默,只有戰戰兢兢的年輕宦官在念著北邊的戰報,所有人都微微低頭,不敢去看坐在上方的年輕天子的臉色。
這就是往日戲言「諸王不過土雞瓦狗耳」的天子寵臣?!
朱允炆握著扶手的手背青筋凸顯:「夠了。」
若是大同宣府兩個九邊重鎮出了問題,再加上遼東,燕王就要佔據整個幽燕之地了……難道還要重演當年宋朝時候金國南侵的一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