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本大明一贅婿

作者:東有扶蘇
我本大明一贅婿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二十三章 捧和踩

第三百二十三章 捧和踩

「你的代號,是什麼?」
能有一個出氣筒轉移朝野民間對朝廷的攻訐,能有一個標杆般的名將提升百姓對朝廷大軍的信心,這無疑是對朝廷極為有利的,就連方黃齊三人也對這種民間風向採取了默許甚至縱容的態度,因為罵李景隆的人多了……就沒人罵他們了。
或許他們不會支持朱棣,但起碼他們不會窮盡心力去對付朱棣。
而此時,被另外一件事分走了精力的錦衣衛,也終於是窺見了一絲苦苦尋覓的蛛絲馬跡。
先不提市井百姓們是如何得知盛庸是當世名將大明戰神的,就說北伐諸將,郭英、平安、吳傑……哪個不是戰功赫赫名聲在外?他們之中資歷最淺的都是大明二代將領,哪裡是盛庸這麼個軍事生涯平平,只靠守濟南一戰成名的將領能比的,吳傑那是開國侯爺,平安更是跟著朱棣打了十幾年的蒙古人,郭英也是戰功赫赫驍勇善戰,真不知道他們聽說金陵城中的這些流言,又該是什麼表情。
若是換了錦衣衛,吃了前些日子那麼大的虧,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牙還牙,什麼投毒、縱火、暗殺通通來一遍,就算死也要從對方身上咬下塊肉來,讓朝廷曉得自己的利害,結果燕王的秘諜司就只敢發發傳單?未免也太埋汰了點。
以後他成了什麼?恐怖組織的頭目?
針鋒相對地進行報復行動,殺幾個錦衣衛的番子或者百戶千戶,除了在對耗中把苦心部署在金陵的潛伏力量消耗殆盡,還有任何益處么?
而就目前的形勢看來,起碼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太悲哀了。
在貢院的角門外,有一家專賣文房四寶的鋪子,www.hetubook.com.com因為這裏離貢院和國子監都近,客源充足,一年到頭的生意還算不錯,掌柜名叫張松,是個高高瘦瘦的中年人,而此刻的他,正賣力忽悠著眼前的客人:
就這?連百姓都不吃這一套了,這些燕王姦細,就只能做這種丟人現眼的事?
如此一來,秘諜司諜子們的種種報復行為都被顧懷一一否決了,他之所以讓諜子們不遺餘力地發傳單,其實目的並不是讓百姓們偏向燕王,因為百姓們從來都不關心真相,他想要的,只是讓金陵里的每一個人,從那天開始真正意識到燕王朱棣的存在,而不是只把他當成遙遠地方戰事的主角。
在燕王傳單滿天飛舞的日子里,市井間漸漸流傳出了一個傳言,彷彿是一夜之間,正在北邊和朱棣對峙的討逆大將軍盛庸就多出了無數擁躉,上到書生士子,下到賣菜小販,個個提起那盛庸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他們的口中,盛庸儼然已經成了大明第一名將,朝廷鼎柱之才,似乎沒有盛庸,朝廷大軍就將不堪一擊,一潰千里,戰局之所以到如今還能穩定,更是全賴盛庸一人。
第二階段的計劃就此展開。
窮酸書生剛走,立馬就有個笑吟吟穿著棉袍的書生走上前來,張松笑呵呵開口:「這位公子,可是要買文房四寶?咱這店裡……」
張松大喝一聲,抬腳一踹,將那書案推倒的同時,身子已經拔向了一側,方向正是那敞開的大門,可年輕書生只是側身一側,就避過了飛起來的書案,等到張松站定身形,他竟已站到了張松面前,而此時那敞開的大門,也和_圖_書走進了好幾個持刀的錦衣番子。
距離那場引發金陵百姓議論紛紛的詩會,已經過去好些天了,原本還熱衷於爭辯朝廷在北邊究竟是打了敗仗還是大勝燕王的市井百姓們熱情漸漸褪去,畢竟他們後來都意識到……打不打敗仗好像跟他們也沒什麼關係。
「呵呵,只是簡單的一頁薄紙,花不了太多功夫,那些印刷坊都不樂意接這活,說要重新雕版不值當,我看貴店倒是清閑,這活真不接?」
……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群眾的惡趣味也是無窮的,有些人只是起了個頭,其他人就自發地添油加醋,將李景隆嘲弄成了古往今來、天下第一的廢物,各種笑話順口溜層出不絕,連幾歲大的孩子都能蹦蹦跳跳地唱著改編的童謠,來諷刺那位窩在府里不敢露頭的無能國公。
朝廷打了勝仗,李景隆就被當作廢物牽出來對比,然後大家嬉笑怒罵一番;朝廷打了敗仗,李景隆就被當作替罪羊牽出來,以證明要不是他也不會到如今境地,百姓們越是對盛庸推崇鼓吹,就越是對李景隆深惡痛絕,而這,也恰好對了朝廷的胃口。
張松咬了咬牙,從書桌角落抽出一柄短刀,書生卻再也沒看他一眼,只是打量著店內陳設,幾個錦衣番子圍了上來,張松看他們步伐穩健,身形挺拔,就知道多半是軍中好手,今日想要脫困,怕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然而事實上秘諜司的許多成員一開始確實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剛剛冒頭,就被顧懷狠狠地按了下去。
裴昔拿著兩張宣紙對比了一下,輕輕笑道:
而對面的那位書生,也收起了笑模樣,薄唇一抿,m.hetubook.com.com眼中透出凌厲的殺氣。
這麼一想當初還真不如死在戰場上。
百姓安了心,朝廷省了力,因為燕王的那些傳單而短暫縈繞在金陵的陰影似乎消散開來,大家都很滿意,唯一不滿意的,大概就是窩在曹國公府裡頭的李景隆。
人人都在說家國天下,但天下該如何他們這些庶民又沒有話語權,所以還是顧好自己的家就得了,操心國家大事有什麼用?真等到燕王打到金陵來再說吧。
還是那句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這江山誰來坐,對他們真的有影響么?
這種想法聽起來悲哀,但卻是金陵百姓們心理的真實寫照,於是這些天秘諜司的諜子們不斷散發傳單,撒在大街、塞到門縫,不斷抨擊朝廷的偽善,揭露戰場的真相,行動是風風火火,卻根本沒在民間引起任何波動,甚至連錦衣衛都一開始如臨大敵,卻慢慢地對秘諜司的諜子們生起了些輕視之心。
張松一怔,失笑道:「客人,小店只賣文房四寶,這印東西的事……」
「這位公子您可瞧好了,這方硯台泥質細膩,色澤淺黃,造型新穎,紋飾又古樸大方,乃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保管您賣了平日用著有面子,若是您要買,我還送您一方漆盒,和這硯台極搭,您看如何?」
說著,他從袖中摸出一張紙來,輕輕往前一推,張松抬起來一看,登時臉色就變了,那張皺巴巴的紙,正是那天詩會上廣為散播的燕王揭帖。
最近金陵總是陰天,已經進了冬天,氣溫也慢慢降了下來,江南的初冬,總是濕冷,這種冷和北方那種大雪紛飛水落成冰不一樣,並不算凍人,但那潮和*圖*書濕、陰冷的空氣總是讓人連呼吸都極為難受。
想到這兒他目中露出些絕望,主官大人的那些話再次出現在了耳側,他緊了緊手腕,一把將刀抹向了自己的脖子。
正看著硯台的客人明顯是個窮酸書生,光看穿著就知家境不怎麼好,但國子監這種地方,想靜下心來讀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文房四寶充門面還是要的,不然怕是沒有同窗能正眼瞧自己,見張松說得實在誘人,那窮酸書生咬了咬牙,便摸出了攥得滿是手汗的一兩碎銀,拿下了這方硯台,張松麻利地打包好,送他出門時還不望勉勵幾句學業,這才看著那書生抱寶貝似的抱著硯台走了,一臉慈眉善目的模樣。
投毒、縱火一類的恐怖襲擊更不能用,要知道這是大明的內部鬥爭,不是異族入侵,皇帝和藩王爭皇位正統,秘諜司的諜子們真做了這樣的事,確實可以讓金陵人心惶惶,但朱棣豈不就此徹底失去金陵百姓的民心?
「找到你了。」
只是這自盡的一刀,還是被那書生給攔下了,他眼裡終於出現了點興趣,輕聲開口:「看來你知道很多東西,你……是那『二十四節氣』的人?」
而李景隆這次也確實不是裝病,他是真的病倒了,從徐州開始,他的心理狀態就開始極度壓抑,回到金陵更是大悲大喜,命是保住了,可他爹李文忠的臉算是被徹底丟光了,如今金陵更是莫名其妙全民聲討他,換了誰能受得了?
如此強大的輿論攻勢,對於一個人的心理摧殘可想而知,面對千夫所指,從回到金陵就閉門不出的李景隆也頂不住了,甚至連府上的下人出門買菜都要偷偷摸摸生怕被人認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被一次又一次拉出來鞭屍的李景隆徹底病倒,而這個消息傳出來,迎來的是百姓們的集體歡呼,有些生猛些國子監憤青的甚至跑到了曹國公府前燒起了黃紙。
書生搖了搖頭,笑道:「不買,只是想印點東西。」
要知道朱棣能撐到現在,除了身邊有顧懷道衍和張玉朱能等文臣武將,以及悍勇的士卒和無能的朝廷等因素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除了朝廷里的朱允炆和百官以及部分唯天命正統為主的讀書人外,全天下大部分士農工商乃至地方豪族都對朱棣沒有強烈的敵意。
秘諜司和錦衣衛的爭鬥,是不能落到檯面上來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正面戰場服務,秘諜司的任務,只是刺探情報和策反人員,如果真搞成了這樣的恐怖襲擊,氣是出了,可後面的影響怎麼辦?
這種突然興盛起來的「造神運動」,一開始確實引起了錦衣衛的注意,但因為這事從根子上來說是有益於朝廷安穩民間的,所以也就沒引起什麼警惕和懷疑,於是在官府不禁的情況下,民間的這種聲音越來越大,甚囂塵上,越來越多盲從的百姓加入了鼓吹的行列,隨著朱棣往北撤軍,越來越多城池被「收復」的消息傳到金陵,盛庸儼然已經被拿著和徐達大將軍等將領對比了。
沒錯,不知道是誰開的頭,李景隆又被拉出來鞭屍了,盛庸「收復」的城池越多,李景隆就顯得越無能,而當朝廷打了什麼小敗仗的時候,李景隆就更是受到無數人的唾罵,畢竟百姓們都一直認為,勝利是因為陛下英明神武,盛庸大將軍驍勇善戰,而輸了?輸就是因為李景隆這個廢物的兩次大敗讓朝廷元氣大傷。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