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作者:南山有龍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平倭開海,下西洋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講武德欽天監

第四卷 平倭開海,下西洋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講武德欽天監

在大明朝,能當官的,首先你得通過科舉考試,想要考試,你首先要讀書。
若是說一群翰林吵起來了,倒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你看看你的恩師彭清,他的性子就很沉穩,做人做事都很妥當,這個世上,單憑拳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你要學學你的恩師,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不再堅持一下了?
金英急得不知所措,我都五十多歲的人了,眼看快退休了,你給我整海上去……
「皇上派咱家出使西洋,那是莫大的榮耀,你們都聽好了,回去之後,把親信之人都召集在一起,這種事,外人想去還去不成呢!」
湯曉鍾也怒了,憑什麼你欽天監來管我文史館的事?
金英若是出海,肯定會帶上這些人。
因為在當時,讀書的成本太高了,普通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下西洋屬於國家大事,關於日期的選定,必須通過欽天監。
比如說,現在皇上最關心的就是下西洋,而欽天監負責擬定的出海日期還沒有報上來。
曹鼐笑吟吟地說道:「卻不知郕王殿下可有更好的主意?」
「起來吧!」
開海的詔書封還,但是,百官也要退一步,允許朝廷效仿祖制,派遣使者出海,宣揚大明國威。
這一次,朝廷似乎很大方,給每個人都提前發了出海補助。
據說,就連三寶太監身邊的隨從洪保,前不久卧病在床,皇上竟然親自去探望。
「臣弟問聖躬安!」
「可是,可是……」
短短三天,糧食的價格竟然足足漲了三成。
於是,從兩人打架,一人勸架,演變成了二打一。
貝琳說完才意識到情況不對,趕忙低下頭來。
朱祁鎮之所以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金英的勢力已經頗具規模。
甚至可能遇到一場風暴,整支艦隊都被覆沒。
當初跟隨三寶太監下西洋的人手,除了年事太高,身體不便的,全部被重新召集起來。
朱祁鎮卻沒想那麼多www•hetubook.com.com,在他眼中,不想成為鄭和的太監不是好太監。
朱祁鎮愣住,還有這樣的事?
「你們師徒二人,聯手去打一個六十九歲的老頭子?」
「可是……」
貝琳只得如實回道:「是翰林院文史館的侍讀學士湯曉鍾。」
朝廷又要下西洋了,自然少不了大肆收購物資。
懷恩趕忙點頭道:「謹記金公公教誨!」
相對而言,宦官們從小凈身,無所牽挂。
「臣欽天監貝琳問聖躬安!」
朱祁鎮點點頭,關於黃曆什麼的,他從來不放在心上,他關心的是準備時間是否充裕。
你是監國,這種得罪人的事,你不去讓誰去?
「臣……知錯了……」
東華門,文淵閣。
文史館的人一看,你們兩個打一個,還是一名六十多歲的老頭子,這不行啊,這是……不講武德!
他很可能是忘記了,當初在奉天殿上,貝琳是怎麼騎著李時勉暴揍的。
「這次是跟誰打起來了?」
「啊?」
可是,看到翰林院文史館拿出來的航海路線圖,卻發現很多地方標註錯誤。
「朕沒記錯的話,湯曉鍾今年至少有六十多歲了吧?」
懷恩顯得有些意外,他自己剛剛從尚膳監抽調過來不久,還沒準備好接受如此重任。
「金公公,我也陪著您出海吧,據說海上風高浪大,您都這麼大年紀了,身邊沒人照看怎麼行啊?」
另則,無論任何年代,長途航海都是一件枯燥且危險的事情。
朱祁鈺也是無奈,只得拿了章程,前往御書房。
這些資料都存在翰林院文史館,彭清本來是打算簡單看一下,可是,這一看卻發現了許多錯誤。
出海遠航的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朱祁鈺反倒有些奇怪,這就同意了?
不經意間,朱祁鎮一抬頭,卻發現貝琳臉上有些不對勁。
一支遠航艦隊動輒數千上萬人,漂泊在海外,思鄉之情日積月累,就會像于謙說的那樣,成和*圖*書為隱患。
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很簡單。
能讀得起書的,至少是個士紳階層。
按理說,這是好事,因為有三寶太監這樣的先例。
朱祁鎮糾結了半晌,這才想起來,還沒問什麼事呢。
「回皇上,湯侍讀今年六十九歲。」
朱祁鎮知道他的來意,便說道:「日期選好了?」
曹鼐、高轂、張益三人端坐一旁,看著滿臉糾結的朱祁鈺。
懷恩卻沒考慮這麼多,只是驟然接起這麼重的擔子,有些不適應。
現在距離十月二十六還有兩個月,應該是足夠了。
大明不乏有能力的文臣武將,若是讓他們出海,就算去了,也不一定會全力以赴。
「欽使人選的話……」
於是,他便派人去催,而且頗有成效,這邊剛催完,就看到貝琳入宮了。
我們三個已經夠辛苦了,現在該你出馬了,去吧,我們在背後支持你!
彭家便是江南世家,自宋到元,其家族一直有出海的經歷,而且將這些資料保存了下來。
「去一次不就有經驗了嗎?」
正是靠著這份才能,他才能進入欽天監。
每個人都代表著一個家庭,他們不在,這個家就失去了主心骨。
總之,將他留在京師,比帶在身邊有價值的多。
話已至此,金英也不敢再說什麼,只得俯首稱是。
其他日常用品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以至於整個京師都出現了通貨膨脹。
「免禮!」
可是,一群翰林打起來了,那就不一樣了。
與此同時,朱祁鎮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似乎對朱祁鈺的提議頗感興趣。
貝琳趕忙解釋道:「皇上,當時臣是去勸架的,是湯侍讀先動的手,而且,翰林院文史館的人以多欺少,圍攻我師徒二人,臣奮力抵抗,才帶著恩師殺出重圍!」
皇上和百官意見不合,我們內閣夾在中間容易嗎?
這些資料在當時來看,無非是一些天文、地理、遊記之類的雜文,和八股取士沒有任何關係,拿出來也沒幾個人看。m.hetubook•com.com
朱祁鈺不由得張大嘴巴:「讓我去說?」
金英苦笑道:「你放心,咱家身邊不缺人,但是皇上這裏,只有你留下最合適。咱家不在的時候,你一定要牢記,咱們是做奴才的,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這點本分!」
雖然三寶太監已經去世,可是,當初下西洋的班底還在呢,咱家一輩子在深宮大院,連大海長啥樣都沒見過,你讓我去幹啥?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無奈地說道:「有問題可以討論,甚至可以爭論,但是,你不要動不動就打人,這樣不好!」
是對是錯和你有啥關係?
可是彭清不同,他天資聰慧,自小便開始接觸這些古籍,對天文地理,堪稱精通無比。
誰知道出去了還回不回得來!
朱祁鎮這個鬱悶,當初你在奉天殿把人家七十多歲的李時勉給揍了,還是騎在人家身上揍,那時候念在你有功,也就算了,怎麼還打架上癮了?
每天上朝之前要做大量準備工作,下了朝要回司禮監批閱奏摺,平時還要留意皇上的吩咐,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
接下來,京師又忙碌起來。
金英也發現的情況不妙,趕忙解釋道:「皇上,奴婢……奴婢沒出過海,沒有經驗啊……」
郕王殿下,咱家可沒得罪你吧,怎麼就給發配出海了?
這句話換個說法,就是……你行你上啊!
三人面露微笑,用善意的眼光看著朱祁鈺。
因為他們都有父母妻兒,心中都有挂念,在海外,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家。
「至於人手,所有的內侍你隨便選,想帶多少人都可以!」
如此也好,既然他們喜歡認乾爹、干爺爺,那就跟著你們的乾爹、干爺爺出去給朕賺銀子去!
金英歷經四朝,看人的眼光很准。
既然發現了問題,便當場指了出來,可是,文史館的人不幹了,你誰啊,你說錯就錯了?
如此處理,既不算忤逆聖上,百官也能接受。
「臣……知錯了!」
朱祁鈺也明白,當下www.hetubook.com.com嘆了口氣,說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那就……給皇上遞上去?」
朱祁鎮將內閣擬定的章程細細看過,然後說道:「也罷,就按這個來吧!」
貝琳回道:「恩師說,文史館存的海圖,有一部分是錯的,可是,湯侍讀卻堅持認為沒有問題,兩人就此爭吵起來。」
雖然很多太監把鄭和當作偶像,可是,並不是每個太監都能成為鄭和。
貝琳說道:「初步定在十月二十六,臣查過黃曆,宜遠行!」
朱祁鎮:……
現在有了朝廷的承諾,這些人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中的挂念,一心撲到航海事業上。
朱祁鎮聽完他們的遭遇,簡直哭笑不得。
「是不是開海的事有結論了?」
「奴婢……遵旨!」
「你……又和人打架了?」
他早就認定,懷恩聰明伶俐,又懂規矩,可堪大用,這才將他從尚膳監調出來。
金英正在一旁端茶倒水呢,聽到這裏,不由得愣住。
左臉頰微微腫起,眉毛上面還有一道清晰可見的抓痕。
朱祁鈺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將手裡的章程遞過去。
「經臣弟和內閣商議之後,認為我朝海禁已久,雖說今時不同往日,但是想要革新祖制,卻不可急於一時,當徐徐圖之。」
彭清急了,因為這些標註真的有錯誤,若是不及時更正,恐怕會對下西洋的船隊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因此,他堅持己見,最後和侍讀學士湯曉鍾發生了爭吵。
自己此去西洋,前途未卜,若是出了什麼差錯,皇上怪罪下來,說不定懷恩還能從中幫著說幾句話。
金英又看向懷恩,說道:「懷恩,咱家走了以後,司禮監就交給你了!」
司禮監,金英將自己五十八個乾兒子召集在一起。
朱祁鈺看了一眼站在側方的金英,若有所思道:「不如效仿三寶太監,尋一名內侍任提督欽差太監,下西洋正使,總覽西洋事務。」
兩人的衝突一發不可收拾,最後也不記得是誰先動的手,總之,是打起來了。
www•hetubook.com•com此可見,皇上對下西洋看的極為重要,只要能圓滿回程,絕對是大功一件。
可問題就在於,能不能活著回來……
貝琳趕忙上前勸架,可是,湯曉鍾正在氣頭上,便去抓貝琳的頭髮。
並且承諾,船隊中的任何人,無論是何身份,若在下西洋途中不幸罹難,牌位進忠烈祠,其家人由朝廷奉養。
眾人奮起攻之,貝琳和彭清且戰且退,最終逃出了文史館。
曹鼐點頭道:「勞煩殿下了!」
欽天監奉旨擇定日期,當然要知道大致的航海路線,從哪個港口出發,路上如何補給。
在他的印象之中,彭清是個老實本分的人啊,可是……這廝居然和人打起來了?
這些天來,三位大學士夾在皇上和百官中間,終於想出來一個兩全之策。
聯想到他以前的輝煌經歷,朱祁鎮心中突然浮現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而且,宦官和皇帝的關係不是君臣,而是主僕,相比那些文武大臣們更適合完成枯燥危險的航海任務。
而且,還是師徒兩個人打人家一個……
白琳面露猶豫之色,弱弱地說道:「可是恩師也很暴躁啊,就是他為了航線圖的事和湯曉鍾爭吵起來,然後就動起了手,臣去勸阻,可是湯侍讀不依不饒,抓著臣的頭髮不鬆手,臣才,才……還手的……」
關鍵是,還要隨時掌握皇上的喜好,知道皇上需要什麼。
貝琳低下頭來,支支吾吾地不說話。
朱祁鎮正在整理關於南京的資料,看到朱祁鈺到來,便收了起來。
此人的權謀手段自然是比不上王振,但是歷經四朝,積累起來的人脈關係也不容小覷,特別是王振伏誅之後,現在皇宮裡到處都是他的乾兒子、干孫子。
所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出使西洋算好事還是壞事。
朱祁鎮卻好似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說道:「讓內閣擬旨吧,關於出海欽使,你有什麼建議?」
朱祁鈺看著手裡的章程,皺著眉頭,說道:「這……能行嗎?」
「有你這句話,咱家就知足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