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文化祭始末
第十二章 試劑危險 生人勿近
「這個機關要在開水中熱十分鐘才能再度使用,明白是什麼了嗎?」金子前輩說道。
栗子的密度比水重,比二氯甲烷輕。因此它沉在水層的底部,又浮在二氯甲烷層的頂部。在不知情的人看來,就像是懸浮一般。
「這樣我們還怎麼試?」附和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這句話等於說是宣告了加鹽提高密度法的失敗。
從那個不自然的懸浮開始,我似乎便意識到了,量筒里的透明液體,未必就是某種均勻的溶液,而是兩種同樣無色透明的液體偽裝的。這兩種液體相互溶解性不高,所以導致了兩種液體因為密度而分層。
「沒記錯的話,把栗子放在溫鹽水中悶五到十分鐘,然後外皮和內皮就都能很輕易地除下來吧。」
金子前輩也只是嘴上說說。他把上塞的量筒交到一個穿白大褂的社員手裡,那個社員便拿著量筒,向化學實驗室的方向回去了。接下來,他又拿出一個碗,說道:「作為附贈,再告訴你一個絕招哦。」
於是,我站在攤位旁邊,思考著應該如何取出裏面的栗子,奈惠則不緊不慢地在我旁邊找了個地方坐下,開始剝栗子品嘗起來。在我注視著栗子的時候,也不斷地有人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來實際試驗「水中取栗」。
有一位男生拿來了一根橡皮管和一個燒杯。他把燒杯放在比裝栗子的量筒更低的地方,然後拿起橡皮管。橡皮管兩頭都有小木塞,看來裏面已經裝好了水。這個辦法應該是想利用虹吸排干燒杯里的溶液吧。
hetubook.com.com
「接下來,我應該怎麼做?」他微笑著問我。「沒錯哦。英二,到劍道社借個放菜的罈子來哦!」
我拿去的第三種無色液體是甲酸。倒進量筒之後,會溶解一部分二氯甲烷。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上層的密度。於是,栗子便能浮起來了。之前加鹽的手法被金子前輩很快制止,相信金子前輩也知道,繼續加下去,溶液實際有兩層的手法便會暴露吧。
溫熱的鹽水制好之後,那些炒毛栗也被放進了鹽水裡。趁著這個機會,我掃了一眼內部,確實沒發現什麼供熱的機關。不過罈子的實際容量和通過外觀目測的容量相比,可以很容易看出少了一截。看來,應該是罈子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有什麼玄機,而這個玄機就是供熱的開關吧。
這是劍道社借來的罈子,那麼,我之前猜測的劍道社料理的加熱方式,不就全錯了嗎?而且,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的話……這包栗子我完全沒心思吃下去了。
那個女生開始操作了。她小心地讓針管避開栗子,伸進了溶液底部。隨著液體的不斷抽出,那個栗子卻並非離水面越來越近,反而離杯底越來越近。最終,那個栗子沉到了量筒底。
「明白!」
說完,金子前輩把回收到燒杯里的液體又倒回原來的量筒,栗子再一次在液體中懸浮起來。
「我可是連周期表都沒記全哦。」金子前輩似乎在反唇相譏。「嘉茂同學至少知道這裏用的是哪些元素吧。」不過說歸說,hetubook•com.com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張紙條給我。上面寫著這個量筒里的材料——水和二氯甲烷。
「不算哦。」金子前輩依然否定了這個方法。「我們的要求是『栗子浮上水面』,現在栗子旁邊一點液體都沒有了,哪裡能浮起來呢?」
「這包栗子給你了哦。」金子前輩笑了笑,又道:「記住,實驗完畢要回收材料和器材哦。」
奈惠開始向金子前輩購買毛栗,我則被另一些東西吸引了注意力。攤位為了突出化學社的特色,裝作料的罐子都是燒杯、燒瓶、量筒和試劑瓶等等。其中有一個量筒,裏面裝著透明的液體,其中懸浮著一顆栗子。
那位社員拿了一個小罈子回來。我摸了摸那陶器般手感的外壁,的確是冷的。金子前輩把那半碗鹽倒進罈子,然後打開龍頭,接了半壇水。
奈惠便是一個把最好的節目留到最後看的人,從她制定的美食巡遊計劃中便能看出來。今天的最後一個目標,便是排名第六的化學社的炒毛栗。化學社的攤位人氣不如劍道社和料理研究社的攤位,因此來到攤位前也不困難。
「可以哦。」
一位化學社社員應聲向劍道社的攤位走去。
「我可是連試劑都沒認全呢。」我有些不滿。「金子前輩至少知道這裏用的是哪些材料吧。」
我打開那瓶試劑,把裏面的無色液體倒進了量筒。
「出局了哦。」金子前輩向那位女生說道。隨即,又把注射器抽出來的溶液倒回燒杯,栗子再次懸浮上來。
我頓時明白了hetubook•com•com。這個加熱方式是用過飽和的醋酸鈉溶液完成的。剛才金子前輩拍打罈子的外壁時,應該就是在使溶液中內置的一片金屬振動,從而引發過飽和溶液結晶放熱。而結晶完成後,只需把溶液放在開水裡加熱,結晶又會變回過飽和溶液。
一位女生拿來了一個注射器。看樣子,她是想把水全部抽干。不過,旁邊的金子前輩提醒她:「之前一位同學也有類似的失誤哦。水要是都抽幹了,栗子也就談不上『浮在水面上了』哦。還有,注射器的針管不能碰到栗子哦。」
我突然又想起來一個問題。
首先嘗試挑戰的是一個男生。他從旁邊炒栗子的佐料罐中找出了鹽,然後準備拿勺子把鹽加進去。看來他是想進一步增加溶液的密度,然後讓栗子浮起來吧。不過他加了三勺鹽進去了,栗子仍然沒有浮起來。
有這麼一個很出名的問題:一盤草莓有好有壞,你會先從最好的吃起,還是先從最壞的吃起,還是什麼其他的吃法?
看來這個問題可以解答了,如果以下的方法可行的話。我到化學實驗室里找出一個相同規格的量筒,然後通過比對,找出了一個能塞住量筒口的木塞。接下來,我拿著那個木塞和一瓶試劑回到了攤位上。
「抱歉,能讓我試試嗎?」我向金子前輩詢問道。
金子前輩見我注意到那個量筒,便道:「那是我們設置的一個挑戰項目哦。如果能不用任何道具接觸栗子,讓栗子浮上水面,就免費送一包炒栗子哦。」
這次我摸的時候https://www.hetubook.com.com,外壁奇迹般地變得溫熱起來。這個罈子難道是有什麼內置的熱源嗎?
攤位前揮舞著鍋鏟的化學社社員依然保留著幾分化學社的特色:戴著邊框粗黑的眼鏡,手戴橡膠手套,穿著實驗室操作員的白褂裝束。我不禁憂心起來,穿著這套裝束,會不會把實驗室裏面沾上的某些危險品給炒進栗子里去?
我和奈惠走出教學樓,門口那邊,各個社團展賣食品的攤位依然十分火爆。植野前輩的美食推薦TOP10中,第一名是第二日限定的冰淇淋,並且只在教學樓的教室里售賣,因此今天的人氣賣品自然便是排名二三的料理研究社和劍道社的作品了。誠如此言,上午便水泄不通的這兩個攤位,下午依然人潮湧動。不過,因為大部分人都奉行著要麼把美味留到最後,要麼最先去嘗試美味的主義,所以現在的人流並不如上午那般火熱。
「不用擔心,這是文化祭的cosplay服!絕對沒拿進過實驗室里!」揮舞鍋鏟的社員旁邊,另一位著裝類似,負責裝袋稱重收費的社員推了推眼鏡,打消著我寫在臉上的顧慮。「我雖然是化學社長,但元素周期表都還沒背下來哦。所以不用擔心我們會往栗子裏面加什麼奇怪的元素啦。」
「猜錯了哦。」金子前輩拍了拍罈子的外壁,對我說道:「再摸摸看?」
這位男生的操作很流利,裝栗子的量筒中的溶液很快被虹吸現象排到了地勢更低的空燒杯里,那個栗子也留在了燒杯里。那個男生向金子前輩詢問:「這樣算
www•hetubook.com.com不算成功了?」
「這是在做什麼,水不是越加越多了嗎?」有人議論道。
這一點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來說,如果真的是因為液體的密度和栗子的密度相同而形成懸浮,那麼懸浮在液體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有可能。然而兩次被抽出的液體倒進去之後,栗子並不是停留在當時的位置,而是都有上浮或下沉的動作。這代表著什麼呢?
「拿出鐵架台,放在石棉網上,拿酒精燈加熱吧。」對方是化學社的成員,這麼回答得了。
「元素周期表,那些元素我倒是作為練習記憶力的素材背過……」我小聲地嘀咕著。
看來,眼前這位分裝栗子的人就是金子彥雄前輩了。不過化學社社長背不出一張元素周期表,這是很正常的事還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呢?
金子前輩拿出小半包食鹽放在碗里,對我說道:「知道怎麼快速剝開栗子嗎?」
「不用再加了哦。」金子前輩制止了那位同學。「否則接下來我們拿什麼炒毛栗呢?」
沒有理會他們的議論,我用木塞塞住了量筒,然後,開始搖晃。便如我所預料,在靜止之後,栗子浮了上來。
「拿涼的哦!」
栗子懸浮在液體中,那麼液體和栗子的密度就是差不多的。那麼應該就是利用某種能以較大比例溶在水裡的溶質調節溶液密度,達到和栗子的密度相近讓栗子懸浮吧。一般來說最容易想到的是鹽,如果用鹽溶液的話,用電解的方式應該就能讓密度降下來。然而這個方式一個上午並沒有人嘗試成功,那麼,這個溶液未必是氯化鈉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