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以我之眼,見我所見
第十二章 除歲蕎麥麵
「穿白毛領,紅底粉梅花和服的長鄉女士,口味偏辣,她的一份要多放些醬油和辣椒。」
由此,我得出一個判斷,友助的職業是一個流動性強,或是傳播性強的崗位。前者,比如走街串巷的快遞服務員、調查員,後者,比如電視台的播音員、廣告演員等等。唯有這樣,友助的知人才能遍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和各個領域。然而,快遞員和調查員等等,他人不會記住友助;而播音員、演員等等,友助又不會認識這些人群。這兩種思路在融合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友助是一位提供急開鎖服務的技|師。這種行業的准入非常嚴格,以至於人員異常稀少。而需求量又因為人口基數大,而每天都是有著相當數量的。這些需求分佈在霞浦的各地和各行各業,於是,友助因此認識了不少客戶。
這一假設成立的話,那便是這樣一個結論:友助若有癖好的口味,那麼,應該便是甜味了。他又喜歡吃冷食,那麼,冷食和甜味結合,會讓人想到什麼呢?
這樣一來,解釋便可以完全歸結到一方。連清川也並未對友助表示出平常的尊敬,可見友助其人,有著某些令人不快的因素。然而,他認識的人又很多,這便產生了第二個矛盾點。為何與他相識的人明顯地多出一般水平,但又普遍性地不見容於他人呢?
這位聯絡人似乎也沒太記著那位中年人的口味。不過,這也不要緊。
於是,我在廚房的白板上記道:減量無醬油,予白須老者大村,旁有藏青色絨帽。畢竟,進了正殿坐定之後,出於禮貌,帽子是要摘下來的。
「誒,嘉茂小姐已經問過宮司了?」清川再次來到的時候,看到白板上的字,他如此問道。
「戴著藏青色絨帽、白須的大村老先生不喜歡醬油。而且,給他的面的量也請減少一些。」
「清川先生,不如再去問一問宮司,或者打個電話怎樣?」
「啊,是啊,等我一會兒。」這位姓清川的聯絡人轉身打算走出廚房。https://www.hetubook•com•com可是,他的腳步剛踏出門框,又縮了回來。他的臉上寫滿了沮喪。「宮司一直就對我這種容易忘事的性格有些不放心,現在要是再問宮司,我就得挨罵了。」
其一,友助的急開鎖業務是不定時,不定點,不定量的。因此,友助很大程度上沒有規律的進食時間,甚至沒有固定的進食地點。開鎖任務,在早上、中午、晚上都有可能發生,由於不可知的任務安排,友助也不會在工作過程中拿出大段時間來進食正規的三餐。由此,他每一餐的飯量並不大。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應該算是年富力強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習慣了少量多次的飲食規律后,他對這份蕎麥麵的態度,應該也像自己工作之餘緩解飢餓一般,而非其他客人「權為除歲象徵」的態度。因此,他的這一份,用量應該稍微加大一些。
明石同學在組織著送神舞的舞者和伴奏的神樂樂師,奈惠則在事務室那邊。於是,我主要的溝通者便成為了明石宮司。他站在正殿門口,迎接著陸續進來的客人。由於這些客人口味各異,他旁邊的聯絡人不時來到我所在的廚房,對我叮囑著這樣或那樣的口味偏好:
「沒有啊,清川先生問過了嗎?」
在除歲的這一天,可以想象志賀神社的參拜者人數之多,其中不乏與神社方面有著深厚交情的人們。對於這些貴客,明石宮司便會將他們邀請進正殿,奉上一碗蕎麥麵,並邀請他們參加送神舞的觀禮。依然是由於人手原因,在這個時節,我和奈惠被拜託在神社幫忙。
這位中年人穿著厚重的灰黑色風衣,手裡提著的東西應該是充當賀儀的清酒和魚。明石宮司招呼他坐下之後,他便開始與旁坐的人攀談。看上去,他應該人脈很廣。不過旁邊的人似乎並不願意過度地接近他。
然而,與這一點相矛盾的便是其他人似乎對這位中年人敬而遠之的態度。照理說,人與人之間的關和圖書係總是相互的,極少出現單方面親密,另一方卻厭惡的情形(就算這位中年人身上存在著一些個例,但他攀談的對象人人如此,便也不能用這種特例來解釋了)。同時,他和清川的關係也值得懷疑。倘若,他們的交情親密到可以直呼其名的程度,清川就算健忘,事情的主次之分料來也與常人相同,他不至於記得普通客人的口味而忘記與自己深有交情之人的癖好。
因為他人從自我觀念出發,是不願意與友助過多接觸的,從友助主動接觸時他們的虛與委蛇便能看出。因此,友助認識這些人的原因,便是他的職業,使他與這樣或那樣的人有所接觸。明石宮司所請來的客人,來自霞浦市的各個地區,來自各行各業。然而,友助認識其中大部分的人,可見友助所從事的職業,他所承擔的業務範圍遍布整個霞浦市,並且,各個行業的人都需要與友助所從事的工作有所接觸。
其二,友助在工作之餘,可能會進食家庭攜帶的飯菜,也可能在便利店購買散裝食物充饑。然而,即便是友助的家庭,在友助這個年紀,也該有了子女。家庭中,為了照顧子女,肯定是不會遷就友助的返家時間進食的。也就是說,友助只能從家中帶出非即時製作的剩飯剩菜。加上沿路的奔波,很可能在友助進食時,飯菜已經涼了。而便利店售賣的散裝食品,自然也是常溫或低溫保存的。所以,這裏可以得出第二條線索,友助的日常飲食大多以冷食為主,為他準備的蕎麥麵可能需要用冷水降溫。
於是,我又記道:減湯多辣油,予紅粉梅和服女士長鄉,另附面紙。辣味的東西湯水過多,容易沖淡味道,另外,吃辣者出汗必多,很可能需要額外的面紙。
當然,這裏存在這樣一種解釋:明石宮司知道清川與這個中年人交情頗深,因此,他在其他人到來時,詳加叮囑清川這些人的口味,而在中年人到來時,他默認清川記得住,而沒有再行強調。不過,這個www.hetubook.com.com假說需要明石宮司同樣與這個中年人比較熟稔,才能成立。再看中年人帶來的禮物,只是一般的魚和清酒,看來二人之間的交情並沒有什麼特殊性。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兩個彼此有些衝突的細節:這個中年人在落座后,便開始與旁邊的人攀談。從這一方面來看,他的人脈很廣,認識的人不少。這一點的旁證,是清川對他的稱呼。清川在之前的幾次聯絡中,使用的是「大村老先生」、「長鄉女士」這樣保持矜持與尊重的叫法,而對於這個中年人,他的稱呼是「友助」,典型的男性名。看上去,他們兩人的關係比較親密,以至於互相之間的習慣稱呼是直呼其名,便如我與奈惠一般。
於是,我在白板上記下了我經過一番胡思亂想后的結論:加量冷卻,予灰黑風衣中年友助,另附甜果醬少許。
當然,我所在的位置並不是我的家中,這一碗蕎麥麵的食客自然也不是我。這裡是明石同學的家——志賀神社。如果現在依然是我的家中,我頂多是比照去年的用量,進行大幅度的削減。畢竟無論鹹淡,都是自己消受。但事實上,我卻在為正殿里的參拜客人們製作著除歲蕎麥麵。要是在這個關節上出了差錯,不但志賀神社在面子上過不去,我也不好意思去面對明石同學了。
「我私底下問了問友助自己,他說,多加點量,配一點甜東西,能涼一些就更好了。」
果糖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甜度增加,這是冰鎮水果之所以風味上乘的原因所在。恐怕,友助的癖好,便是用低溫的食物,配合低溫下更甜的水果醬進食吧。
「穿灰黑色風衣的友助,對了,就是你剛才送過來時宮司搭話的那個。他也有個特殊口味,宮司叫我叮囑你來著……誒,等等,是什麼呢?」
當然,這隻是一句場面話。清川記不記得其他東西並不要緊,現在的關鍵是要製作蕎麥麵,這是不能耽擱的。清川也必須趕快回到明石宮司那邊,否則,他在這裏耽誤的時間hetubook.com.com過長,明石宮司同樣會懷疑和說教。於是,我打發清川回到明石宮司那邊繼續聯絡(當然,他也不敢向明石宮司提起這個問題,我也不指望他提供額外的線索),然後,我在調製蕎麥麵的同時,揣度起這個問題來。
去年的歲末,我的父母醉心於研究事業,已然泡在大學中沒有返回,今年依然如此。這一天晚上,我依然得自己準備除歲的蕎麥麵。當然,由於去年放多了鹽,那碗面的味道讓我銘心刻骨,以至於今年的這一碗,我對鹽的用量謹慎到了以至於想用天平稱量的地步。
蕎麥麵的製作任務還很繁重。我也無暇繼續觀察這個人,匆匆分發完現有的面后,我拿著空托盤又返回了廚房。正在製作下一批時,聯絡人又出現在了門口。
做好若干份蕎麥麵之後,我便將之用托盤端進正殿,按照之前記下的線索,找到相應的客人並送上。這時,我看見明石宮司正在門口迎接著一位中年人。
其三,假設友助有著某種口味的熱切嗜好,那麼,他在進食商店中的散裝食品時,必然會使用這種口味的調味品。家庭的飯菜可以針對他的口味特別製作,商店中的食品便只能是大眾最為接受的鮮而淡的口味。友助的不定時工作,使他不可能每次都能趕上時間,帶出家裡的飯菜。所以,他需要口味癖好時,就必須搭配調味品進食商店食品。他攜帶的調味品中,醋、醬油、料酒等液態品裝在瓶里,味精、鹽、糖等粉狀物則裝在塑料包或紙包里。這兩種包裝,家庭用的大瓶不適宜次次外出攜帶,而超市裡也不會販售這種僅供幾餐分量的小包裝調味品。
推理出這些情報后,就應該考慮友助的特殊口味了。從急開鎖這個行業入手,我似乎可以做出以下的幾點判斷。
然而,客戶卻也因此認識了友助。畢竟,現在的人心,總是對他人有些防範的。出於迫切的需要,請來友助提供急開鎖服務,但在事後,總是不免多了一些憂慮,擔心友助會在自宅無人時再度m.hetubook•com•com到訪,順手牽羊。當下,友助與不少人在這裏相會,他們心裏的戒備尚未被完全消除吧。
因此,這個矛盾的假設便成立了。而解除矛盾的關鍵,在於破解一方證據的可信度。從這個人單方面地找他人攀談,而他人則儘可能與其保持一定距離的表象上來看,這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並不親密。而由這一推測來破解清川的稱呼的話,就應該這麼解釋——友助是這個中年人的姓,而不是名。清川這樣稱呼,是比起一般客人,更為不敬的稱呼。
就算明石宮司因此說教你兩句,錯也是出在你身上啊。我看著一臉畏縮的清川,心中如是想道。不過,神色和語言上,我卻並不能露出這般神色。因此,我的回答是:「就算不記得詳細,清川先生有沒有大致的線索呢?」
於是,這個假設最終將口味指向了一種可能——醬狀調味品。比如黃油、果醬等等。這些調味品在超市裡,有著幾克一包,用小塑料盒包裝,用於快餐店等場所的規格。而這種規格,又可以讓友助在閑暇進餐時,用購買的餐點中的餐具配套進食。超市裡出售的醬狀調味品,除了番茄醬,剩下都或多或少帶有甜味。若是友助在事實上喜歡配合番茄醬進餐的話,他便不會選擇清酒作為年禮。畢竟,清酒的口味和番茄醬相衝,平日里喜歡進食番茄醬的人,碰清酒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如此看來,友助被人避忌的原因僅僅是被人戒備嗎?恐怕並不盡然。眾人性格各異,單純是自發地戒備友助的話,恐怕並不能達成如此一致,排斥友助的默契。那麼,友助還有著某項表現出來的,被人排斥的習慣。由於他進來時,面貌和衣裝並沒有問題,那麼,問題便只能出在他的言行上。結合職業的關係,以及他落座后四處找人搭話的表現,不難推想,他喜歡將客戶找他進行急開鎖服務的經歷四散傳播,不顧顧客的保密性。而急開鎖總是讓人與嚴格的保密性聯想到一塊,或許正是因此,他的顧客雖然多,但並不為他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