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作者:大衛.逵曼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篇 島嶼通 白蟻的剋星

第二篇 島嶼通

白蟻的剋星

究竟是什麼樣的機制,控制休眠狀態的轉換?某些種類的無尾蝟生殖速率高,而代謝速率卻低,牠們是如何做到的?而體溫和代謝速率間有什麼關係?代謝速率和飲食之間呢?就解剖學和生態學的觀點來看,這類白蟻的小掠食者與鼩鼱很相似,然而兩者的身體對能源的利用方式卻迥然不同。為什麼?
史迪芬森飼養了相當多種的無尾蝟,但若以無尾蝟的多樣性來看,他所蒐集的只算差強人意而已。之所以受人矚目,多樣性是部份原因。牠們的奇特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在許多不同項目上都奇特不已hetubook.com.com(依據分類學家的記錄,單只Microgale這個屬就包含至少十六種,如考氏稻田蝟、杜氏稻田蝟、瘦小稻田蝟、首領稻田蝟、短尾稻田蝟等等)。
第四類有極長的尾巴,其攀爬和跳躍能力可以用「枝椏間的攀爬者及跳飛者」來形容。即使在馬達加斯加,這樣的形容還是挺神奇的。
史迪芬森連珠炮似點出這些問題,我已準備花上一兩個小時洗耳恭聽,畢竟無尾蝟生理學是目前生物學探究領域中,最具魅力的課題。再者,我也想知道牠們的特殊生和*圖*書理究竟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結果有點令人失望,史迪芬森還沒找到答案。他所有的只是滿腦的好奇、一屋子的無尾蝟、黏答答的雙手,和兩年的時間可以思索。他把這隻白蟻的小掠食者放回箱中,無尾蝟一下子就躲得無影無蹤。
第二類在地面覓食,同樣是短尾、不會跳躍,但具備些許攀爬能力。
第一類是穴居,短尾,跳躍能力差。
分類學家再依解剖學和生態學特性,把牠們區分為四類。
無尾蝟獨特的生理包藏著一些有趣的問題。舉例來說:某一種無尾蝟只要約四十天齡就能生育,和-圖-書為什麼牠們成熟得如此之快?反之,又為什麼其他種的無尾蝟生育成熟需時較久?某一種無尾蝟一胎能生產三十二隻小無尾蝟,這對哺乳動物而言實在是罕見的特例。為什麼這種能如此多產?相反的,又為什麼一些種類的無尾蝟,一胎只能生一、二隻?牠們有一些能把代謝速率減到極低,有一些則不能;有的可以減緩代謝速率,進入休眠狀態,有的則辦不到。同樣是無尾蝟,不同種類之間竟有如此的歧異。
還有一種學名為長尾稻田蝟(Microgale Iongicaudata),從學名可知牠的尾巴非常長。其他分別長得像鼴鼠(mole)、刺蝟,還有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水棲稻田蝟(學名為Limnogale mergulus),以小型河獺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史迪芬森是極少數曾在野地看過這種水棲稻田蝟的科學家,他告訴我,為了擁有這項殊榮,他曾經和另一個傢伙整晚守在河岸旁,像白癡一樣拿著手電筒,同時還得忍受無數隻蚊子的瘋狂攻擊。和*圖*書https://m•hetubook•com•com
第三類在地面覓食,長尾巴,攀爬能力佳。
史迪芬森打算在馬達加斯加待兩年,好多劈幾條腐木,多蒐集一些無尾蝟,方便日後研究牠們在生理學的一些獨特處。
這隻小哺乳動物的臉像胡蘿蔔,深色小眼睛,灰色毛,看起來跟鼩鼱(shrew)有點像。但牠不是鼩鼱,牠的學名是Geogale aurita,一般管牠叫穴居稻田蝟。史迪芬森在一旁喜孜孜地補充說:「牠是白蟻的剋星,喜歡藏身於腐木中。事實上,我就是利用牠這種習性,劈開腐木,好不容易才捉到這隻稻田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