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作者:大衛.逵曼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篇 從稀有到滅絕 旅鴿的絕跡

第四篇 從稀有到滅絕

旅鴿的絕跡

旅鴿族群減少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大約是在一八八〇年代。一八八八年左右,鴿群飛行時,已經不能再遮蔽天空,而野外最後一隻旅鴿則死於一九〇〇年,從那時起,要看旅鴿只能到動物園去。至於史上記載,最後一隻旅鴿(名叫瑪莎)活到一九一四年,在牠死之前,人類已經殺掉好幾十億隻旅鴿,卻沒有人研究過牠們的身體構造、行為及生態。www.hetubook.com.com瑪莎一死,牠的遺體奇貨可居,正好印證了物以稀為貴的道理。瑪莎代表著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度是數量最多的生物,竟然絕跡了。
兩百年前,分佈於北美東半部的旅鴿,數目多得令人難以想像。可是短短幾年內,旅鴿族群竟從三十億銳減為零。牠們遭遇的第一個問題顯然是貪婪的人類過度捕殺。乍https://www.hetubook.com•com看之下,原本數目龐大的旅鴿,似乎沒有經過「稀有」這個階段就直接滅絕了。這樣的印象並不正確,事實上,拜人類之賜,旅鴿成了稀有鳥類,在數目稀少的情況下,牠們無力承受其他的打擊。
如果我們接受海樂迪的說法,那麼,旅鴿絕跡即是因為人類獵殺導致其數目稀少,稀少到與牠的社會生態不合。
旅鴿m•hetubook.com•com是高度群居的動物,一大群同伴擠在一起會讓牠們覺得舒服、安全、且方便求偶。牠們仰賴集中的食物來源,如大量的橡實、山毛櫸實之類的堅果。
一九八〇年時,生物學家海樂迪(T.R. Halliday)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旅鴿享盡同類群集的益處,如果不能大群聚居,就只有死路一條。覓食、禦敵需要好幾百萬隻眼睛;孵育後代、照https://www.hetubook•com•com顧幼雛也需要眾多同類相助。一旦少於某個數目,成群飛行、覓食就缺乏保護;交配、築巢的步調也會因此錯亂,鳥群不再能自給自足,整個旅鴿族群也就開始衰弱。
此外,牠們常一大群集體行動,其棲息的窩巢,範圍甚至可以綿延兩百平方英哩。當牠們成群飛行覓食或尋找築巢地點時,往往會遮蔽了整片天空。
談到稀有與滅絕的關係,就不能不談旅鴿(passewww•hetubook•com.comnger pigeon,學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牠曾與「稀有」兩個字沾不上邊,如今卻已絕跡。
一直到現在人們還在想,數目這麼龐大的鳥類,到底是怎麼滅絕的?有科學家說,群居固然保護旅鴿免受天敵侵擾,卻給了人類可乘之機——一次可以屠殺好幾千隻。不過,造成旅鴿滅絕的最終原因至今仍舊不明,沒有人能提出科學證據,只能提供可靠的猜測。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