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作者:大衛.逵曼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篇 亞馬遜刺蝟 初步的實驗結果

第七篇 亞馬遜刺蝟

初步的實驗結果

那麼,最小的臨界面積到底是多大?如果這個問題真有解答,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輕鬆找到答案的。
森林剛被孤立不久之後,鳥類就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現象:細網捕捉到鳥類的機率頗高。意味著保護區裡鳥類族群的密度增高,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孤立的森林地帶,暫時發揮了救生船的功能,乍看之下似乎擠滿了周邊伐墾區裡逃出來的鳥類。果真如此的話,鳥類族群的增加不會持久,因為保護區的生境無法負荷。事實果真是這樣,一年之內,十公頃保護區內鳥類的密度即回歸常態,而且密度還低於一公頃保護區。
首先最明顯的是,兩個保護區裡的大型肉食動物都不見了:美洲虎、豹,還有虎貓(Margay cat)都不再出現。為什麼?除了電鋸和火焰可能把牠們嚇跑之外,還有一個生態上的理由:兩個保護區都太小了,不足以提供這些大型肉食動物充分的保護與食物。
這些改變牽涉到植物的問題。沿著保護區周圍生長的樹木,從不曾像此刻那樣暴露在陽光、乾旱及強風中,因而導致樹葉乾枯、天生的淺根結構遭受不尋常的壓力,於是這些樹木開始接二連三地死亡,而每次樹木死亡,就會形成和圖書一個新的縫隙,讓陽光和風又有機可乘。而那些能忍受強光的生物,例如農場裡的野草,就開始入侵。熱風使得濕度降低、保護區內溫度升高、乾燥的樹葉在林中隨處亂堆。十公頃保護區中央附近,未倒的死樹急遽增加,令人難以置信。除了陽光與風的壓力之外,有些植物的生理時鐘完全混亂了:一棵成熟的樹一反常態地,比它的同類早了六個月開花,因為此時只有這棵樹反常開花,所以仰賴種子為生的動物,把這棵樹大部分的種子都吃掉了,整片區塊也開始日漸稀疏。
他們以寬刃刀將小片林地邊界外的低層植被清除乾淨;用伐木機與電鋸把樹砍倒,至於殘留的碎木屑與小樹枝,則讓它們風乾幾個月之後再燒掉,燒完之後就把火弄熄,僅留下兩小片森林,彷彿木炭海中兩個直線排列的孤島。這兩座「孤島」中的一座就是一二〇二號保護區,也就是洛夫喬伊在飛機上指給我看的那個十公頃區塊。當時我的胃咕咕作響,完全不知自己正親眼目睹科學史上這麼著名的一個樣本。
至於某些性喜陰涼的蝴蝶數量亦銳減,有些則完全消失;同時,喜好日照的蝶類數量則增加了。就麥克阿瑟與https://m.hetubook.com.com威爾森的看法,這代表了翻轉。不過,雖然蝴蝶種類數不增不減,但蝶類生態系翻轉的情況,仍然預示著某些有害的改變。
「小時候人人都知道我是始作俑者,」洛夫喬伊加上這一句:「我老是跑第一,常惹麻煩。」他停了一會兒,沉浸在若有所思的笑容裡。「顯然這種始作俑者的習性還延續到現在。」
「我這個人有種癖好,喜歡一馬當先,」洛夫喬伊說:「然後再把別人拉過來,繼續把事情做下去。」說到這,他做了個修正:「把別人拉過來『幫著』把事情做下去。」
這項田野工作的第二階段立刻展開。比爾格等人帶著他們的細網和捕獸器從野外回來,這次他們要研究的是森林受到孤立之後的結果。早期的結果發表於一九八三年與一九八四年,由洛夫喬伊、比爾格及幾位同事共同執筆;他們發表的結果極戲劇化,但不算驚人。
此間的生態系正逐漸凋零、生物逐漸絕跡、生物鏈被截斷,連氣候情況都已經惡化。這些早期資料顯示的教訓是錯不了的,一小塊亞馬遜雨林在孤立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維持下去,若要自給自足的話,那樣的面積還不夠大。
此外,無hetubook.com.com尾刺豚鼠(Paca)、鹿、白唇西貒(white-lipped peccary)等中大型的獵物也同樣消失了,因為糧食不足,以及其他種種「不足」,這些細節尚不得而知,他們目前知道的是,這些生物在此已經找不到牠們需要的東西了。
在比爾格統籌帶領之下,生態系最小臨界面積計畫逐漸發展茁壯;其他的科學家也到此參與田野工作。大部分的時間洛夫喬伊都待在華盛頓的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辦公室裡,從那裡發號施令、提供援助。
十公頃保護區內的第三種靈長類是紅吼猴(red howler monkey),這種動物的優點是牠像牛一樣吃樹葉。不過話雖如此,牠們還是面臨了困境;最初的時候保護區裡有八隻,到了一九八三年只剩下五隻,後來在森林地上居然還看到一隻年輕公吼猴的骨骸。
兩個保護區裡的鳥禽種類也持續萎縮,不僅數量減少,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還日漸絕跡,特別是食蟻鳥類。所以,保護區裡時常可見整列大步行進的兵犧嚇得昆蟲落荒而逃,而一些低飛鳥類就靠這些昆蟲維生。有些食蟻的鳥類本領高強,會以各種不同方式覓食,有些則不然,牠和圖書們只有一項功夫,完全靠補食兵蟻維生,非螞蟻不吃。
靈長類族群也受到影響。在被孤立之前,十公頃的保護區內有一群金臂小狷猴(golden-handed tamarin),但是孤立之後不久,牠們就從樹上跑下來,翹起尾巴穿越伐墾區離開了。另外有兩隻鬍鬚僧面猴(bearded sakis)也發現自己被孤立在一片十公頃的森林地中,牠們是生活在樹頂上的動物,不習慣在地面上行走。對這兩隻僧面猴來說,這樣孤伶伶留在這個小「島」一定難過極了。這種動物習慣群居,習慣穿過森林在廣大的區域裡游走,習慣吃水果和種子,而這兩隻僧面猴卻沒辦法這樣,因為保護區裡只有一棵樹結了果實,而且早就被牠們吃得一乾二淨了。之後,牠們也不見了,先是一隻不見,再來另一隻也消失了;可能兩隻都餓死了,也可能被逼急了,雙雙逃出另謀生路,沒有人知道牠們的命運究竟是如何。
好幾天前,我們就已經搭乘小飛機,看過整個實驗區了。後來,我們又徒步回到該區。我們走入小徑,離開被砍得光禿禿的地區,深入人跡未至的森林,貼近地欣賞壯闊豐富的生物群像。我們穿過林野,陽光從綠葉間灑落,https://www.hetubook.com.com只有蟲鳴與梟叫劃破寂靜。巨嘴鳥棲息在樹頂上,沙沙作響。蜂鳥與閃蛺蝶在陽光灑落的樹間空隙中飛翔。寄生植物、藤莖、以及剪葉蟻排成長長的隊伍,在地上的低層植被間穿梭行進。機警的蜥蜴、青苔與蕈類展現著鮮豔的色彩。我們在營帳裡的吊床上過夜,不時聽到吼猴嘶嘶的叫聲,讓黑夜充斥著母夜叉合唱團的高歌。晚餐和早餐我們吃卡德拉達(caldeirada,這是一種香氣濃郁的巴西魚湯,用淡水魚和芫荽葉做的);我一邊吃著,洛夫喬伊一邊拿一堆資料「餵」我,我能吞下多少他就「餵」多少。現在我得喘口氣消化一下。
瑪瑙斯北方的森林中,劃定了二十多個牧場。他們搭起簡單的帳棚,全面性的生態研究展開了。首先要解答的問題是:畫出來的這些區塊,在還沒被孤立之前,住的是哪些動物跟植物呢?為了找出答案,這些研究人員佈下天羅地網捕捉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利用望遠鏡觀察靈長類,用盡所有的技巧收集並確認該區動植物界的所有成員。至此,預算增加了,支援的工作人員也增加了,愈來愈多的伐木工人與見習生到此協助收集資料。一九八〇年乾季時,兩塊孤立的區塊誕生了,面積各是一公頃和十公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