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上帝的指紋

作者:葛瑞姆.漢卡克
上帝的指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卅五章 金字塔墳墓說

第卅五章 金字塔墳墓說

時間已過早晨六時。陽光從胡夫王和卡夫拉王的金字塔頂上注下,將金字塔染成了淡淡的粉紅色。曼卡拉的金字塔比另外兩個金字塔要矮上二百英尺,在我和桑莎通過西北角,往周圍沙漠的沙丘方向走去時,它仍然躲藏在陰影中。
這當然是一個可能。但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此種可能性非常小。
由於從幾個附屬金字塔的外表看到的證據,的確有許多曖昧不明之處,使得古埃及學者仍然能堅持己見,主張金字塔為「陵墓,而且只有陵墓一個用途」。這一點令我感到非常不解。
但是,萬一這些意見並非史實的話,怎麼辦?
盜墓者之說縈繞在我腦中不去。我唯一能夠想出支持確有盜墓者說法的「證據」,便是墳墓內空無一物,連木乃伊都一併不見了。但是這說法的前提是,墳墓內必須先有東西,才能夠被盜。其他,尤其是金字塔內現場的所有證據,明白地顯示出來的是,其實從來就沒有盜墓者進入過金字塔,不僅因為縱向坑道太狹窄,真正的寶物無法通過,更因為胡夫王的金字塔有一項非常大的特色:在迴廊或通道或房間的牆壁上,我們看不見任何的碑文或裝飾。卡夫拉王和曼卡拉王金字塔的情形也相去不遠。換句話說,三座外形偉大、令人驚異的金字塔內,竟然沒有一個文字稱頌那理論上永眠其中的法老。
從大金字塔的高點往下俯望,比往上爬,更令人精神緊張。不再需要與地心引力格鬥,所以體力的付出比較小;但另一方面,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而非天空,所以失足的危機隨時在眼前。我們幾個小心謹慎地選擇路線,在巨大的石塊中輾轉、溜滑,往那龐大的基座方向移動,更覺自己如螞蟻一般的渺小。
為什麼胡夫、卡夫拉、曼卡拉要與眾不同呢?難道那幾個金字塔並非要建來當墳墓,而另有更深沉、令人難解的用意?難道基沙金字塔為傳承某種阿拉伯深遠傳統,其實在第四王朝開始前便早已建築完成?難道負責建築基沙金字塔的,是一些很早期便從更高度文明地方來的建築師?
我認為古埃及學家用來證明金字塔為陵墓的證據,同時也可以用來證明它並非如此,而且正反兩論都說得過去。例如,三座大金字塔之間「關係緊密」,以及第四王朝三個法老的名字頻頻在基沙各地出現,過去一直被學者解釋為此三位法老,先後為自己的墳墓而動土興建的,但也不妨解釋成金字塔在埃及王朝建立前便早已存在於基沙高地,而在胡夫、卡夫拉、曼卡拉等法老王即位後,立刻摹仿原先便存在的三座大金字塔,建造了一些比較附屬性的小金字塔,以宣誓自己與大金字塔建造者之間的傳承關係,以便繼承那些無名大金字塔建造者的盛名。
不過,雖然找到通路,但是問題仍然存在。坡道入口處,也就是坡道中最狹窄的一部分,被幾塊碩大而堅硬的玄武巖塞住,路被完全堵死。堵塞工程很明顯地是在金字塔建造時做的。阿拉伯工人在嘗試擊碎那塊硬石卻失敗以後,便著手從周圍硬度比較低的石灰巖上鑿起隧道。經過好幾個星期,總算清除掉進入金字塔最大的障礙,而為前進金字塔舖好了路。
石工記號有可能是衛斯捏造的證據嗎?
終於到達平地。暗夜已經結束,曙光初露,天色逐漸由暗轉明。我們依照先前約定,付給西方的守衛五十埃及磅,並在極度解放與勝利的歡愉中,意氣風發地離開了大金字塔,往西南方幾百公尺外的卡夫拉王金字塔移動。
上述所有的假設,古埃及學者一概無法接受。他們根據的理由也很簡單。儘管第二和第三金字塔的內部,包括卡夫拉及曼卡拉等法老的名字在內,什麼文字記號都沒有,但是學者卻有辦法在大金字塔內部找到一些像形文字的「石工記號」(也就是石塊從切割場出來以前,工人畫的塗鴉),學和圖書者們的解釋,那些記號的意思,就是「胡夫」。
早晨七時,我和桑莎從基沙西南側走進沙漠深處。在巨大的沙丘下,我們席地而坐,瀏覽壯觀的古跡,並享受片刻的寧靜。

不一樣的陵墓

就這樣,正統學派只因象形文字的書寫方式有問題,就對「庫存表石碑」內記載的衝擊性文字視而不見地一腳踢開,完全不考慮這個石碑為第四王朝時代真品的可能性(就如同新英文《聖經》為從舊有《聖經》版本翻譯而成的一樣)。但就這同一批學者,卻對疑雲重重的「石工記號」中所傳達出的訊息全盤接受,對那些記號中許多啟人疑竇之處視而不見,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打開機關的入口,立刻進入一條如水井一般窄而深的通道,全長一百六十英尺左右,幾乎縱向地穿入地基和大金字塔內部廿層的石灰巖石塊,一直到大甬道的起點,與主要內部走廊系統會合為止。雖然也有學者曾經做過各種大膽的推測,不過我們至今仍看不出來,為什麼古埃及人要在大金字塔內建造一條如此奇特的縱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坑洞的確為古埃及人在建金字塔的同時建造,而非盜墓者在後來挖掘出來的。果真如此的話,是否有可能盜墓者發現這條隱秘的通路,而將王殿及王后殿內的寶物一掃而空?
包圍在無法穿透的謎團中,金字塔世世代代迷惑著我們。我從沙漠中定神凝視,恍惚間感覺金字塔正越過沙丘,大步向我的方向跨越而來——
如此一個什麼碑文都沒有的建築物中,居然會發現這樣的塗鴉記號。
當然還有其他可能性。不過問題的癥結在於,到底是誰、在什麼時候、為了什麼目的,建造了哪個金字塔。我們所知不多,能夠掌握的史實也太薄弱,所以無法支持正統派學者的「金字塔陵墓論」。如果肯誠實面對能掌握的史實的話,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並不清楚金字塔到底是誰建的,也不清楚是在哪個年代建的,更不清楚它們的功能在哪裏。
為什麼大金字塔裏會如此空洞?如果曾經有寶藏的話,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方法消失的?古埃及學家宣稱的法老駕崩後五百年內寶藏便已被竊的說法可信嗎?或者,如現在比較多的證據所顯示的,其實金字塔從一被封死的那一天開始,從來就沒藏有任何寶物?我們已經知道,在瑪門和他手下進入金字塔以前,從來沒有人知道如何經上坡道到達塔的上部,而且,可以確定的是,從來沒有人能夠通過大理石封口的障礙,堂堂進入金字塔。
從這樣一條被廢物塞滿的狹小通道,有可能將傳說中第四王朝最偉大的法老的全部寶藏都搬運出去嗎?

因此,從常理推斷,至少在瑪門以前,應該不會有任何人曾經侵入金字塔內部——當然如果曾經有人發現過其他入口,並且進入金字塔的話,又另當別論。
其中一間被錯誤命名為「王后殿」(Queen's Chamber)(在從上坡道分叉出來的一條水平走廊的尾端),裏面更是空無一物,只是一間非常樸素,但充滿幾何趣味設計的房間而已。
學者們為什麼如此公然地採取雙重標準?是因為「石工記號」傳達出來的訊息與正統學派對大金字塔的見解完全相同,兩者皆認定大金字塔就是胡夫的陵墓;而「庫存表石碑」傳達出來的訊息駁逆了正統學派的理論嗎?
例如,井穴上方出口,牛津的天文學者約翰.格理維斯(John Greaves)一六三八年曾進入過,但僅下了六十英尺就無法繼續了。一七六五年,另外一個英國人,納坦尼爾.達魏生(Nathaniel Davidson),往下走了一百五十英尺後,因遭遇到大量的沙石無法前進,只好退出。一八三零年,義大利冒險家卡維利亞(G.B.Cavg和_圖_書hia)也因同樣的問題,到達相同的深度。但是意志堅定的卡維利亞並不就此知難而退,他僱用了阿拉伯工人,開始清理坑洞中的碎石,希望能夠看到下面的東西。在幾乎要得恐狹室症的環境內猛挖了幾天後,他果然發現了一條往下的縱向通道。
的確還有其他入口。
這種作法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埃及其他的王墓,沒有一個不裝飾得富麗堂皇。走過埃及歷史,沒有一個法老的王墓不是大量地、徹底地被華麗裝飾(例如,路瑟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 at Luxor〕便是如此),而且牆壁上更畫滿了各種儀式性語言和祈禱文,以送死者一路上天,得到永生(例如在基沙南方廿英里沙卡拉〔Saqqara〕地方的第五王朝的金字塔就是如此)。
至少,公元八二零年,瑪門總督和他的手下打開大金字塔時,顯然期待裏面會有許多厚重、大件的寶物。因為在外觀上不如胡夫王金字塔甚多的後期圖坦卡門(Tuankhamen)王墳,打開時都找到許多神像、神器等寶物,怎麼會想到胡夫王墳墓內卻什麼也沒有?卡夫拉的金字塔內也是一樣。如果有盜墓者的話,這兩個墳的盜墓者必定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能把墳墓清得一乾二淨,連一片碎布、一塊陶片、一個不要的人像雕塑、一件遺漏的珠寶首飾,都沒有留下。留下的只是光禿禿的牆壁與地板,和一口連蓋子都沒有闔上的石棺。
在離堵住的通道口下方二百多英尺處,還有一個秘密通道。這個通道深深地被埋藏在基沙高地基盤的地下。如果瑪門當時發現這條可以繞過坡道障礙的現成通道的話,可以省不少時間和麻煩,可惜他當時一心只想到如何破除障礙,將堵塞在坡道上的石塊移走,而沒有先下功夫調查另外一條下坡道附近的地形(不但沒有調查,而且還將那塊地方作為堆積從金字塔中挖出的石頭的垃圾場)。

啟人疑竇的證據

希羅多德看到金字塔的時候為公元前五世紀,也就是金字塔建造完成後的二千年。但是往後有關金字塔的歷史,都是以希羅多德的證言為基準,全盤接受他的說法。直至今日,所有的評論家仍謹遵這位偉大希臘歷史學家的教誨,不敢逾越。儘管希羅多德的敘述得自道聽塗說,但是時至今日,「大金字塔由胡夫王、第二金字塔由卡夫拉王、第三金字塔由曼卡拉王建造完成」的說法,卻已成為不可動搖的史實了。
胡夫(Khufu)、卡夫拉、曼卡拉,在希臘文中分別稱作基奧普斯(Cheops)、基夫拉恩(Chephren)、麥西里努斯(Mycerinus),不論我們用埃及還是希臘名稱呼這些第四王朝(公元前二五七五至公元前二四六七年)的法老王,均以在基沙建造了三座金字塔而為後世所知。至少,二千多年前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在他的名著《歷史》(History)中,認定大金字塔的建造者為胡夫王,從此以後,歷史就這麼決定了。希羅多德至埃及一遊後,將他在旅途中獲得的資訊,寫進這本現存最古老的金字塔相關文獻,並陳述道:

裏面空無一物

胡夫——卡夫拉——曼卡拉——根據所有正統古埃及學者的說法,建造金字塔唯一的目的,便是分別作為這三代法老的墳墓。但顯然這種主張有許多不盡之處。例如,一八一八年,當歐洲探險家吉奧維尼.貝索尼(Giovanni Belzoni)打開卡夫拉金字塔中曠闊的停棺室時,發現室內空無一物,不僅沒有棺材,房間裝飾極為樸素,不見任何飾品,僅有一具嵌在地板內的大理石棺,外表打磨得十分光亮,但內部也是空的。棺蓋已被敲成兩半,丟棄在棺材附近。這一切應做何解m•hetubook•com.com釋?
找到石工記號的是英國探險家豪爾.衛斯上校。一八三七年,他強行在基沙的金字塔內開挖,為擴大原來既已存在的空間,將四個連續的狹窄空洞挖掘成隧道。這幾個取名為「減壓室」(relieving Chambers)的房間,位置就在王殿的上方,石工記號就是在這四個房間連接而成的減壓室天花板上發現的。據說,記號的內容如下:

金字塔的迷惑

對古埃及學者而言,這似乎很容易解釋。他們認為在非常早年,或許卡夫拉駕崩後的幾百年之內,盜墓者已經進入過停棺間,把包括做成木乃伊的法老王在內的所有物品橫掃一空。
更令人失望的是王殿(瑪門等阿拉伯人顯然通過壯麗堂皇的大甬道〔Grand Gallery〕後才到達此房間)內,也沒能找到任何能引起一般人興趣的東西。房間內唯一的傢俱,便是一具大理石棺材,大小正好一個人身,也只因尺寸湊巧的理由,這個箱狀石盒後來便被命名為「石棺」。我們可以想像,當初瑪門和他的手下走近這個未經任何修飾的石盒時,內心是何等的失望,因為石盒裏,就如同整個金字塔一般,空空如也。
有關胡夫王的木乃伊遺失的謎團,早在公元九世紀,開羅伊斯蘭教總督卡利夫.阿爾瑪門(Caliph Al-Ma'mun)的記錄中便已有記載。當時他率領一隊石工師傅,從金字塔的北面掘了一條隧道進去挖寶,經過一連串幸運的巧合,找到了這條現代考古學家所稱的「瑪門穴」(Ma'mun's Hole)的通路。瑪門穴可直接銜接金字塔內部幾條通路,其中一條為從北面入口進入金字塔以後,便往下行的「下坡道」(入口的位置在古代雖廣為人知,但是到瑪門時期早已被人遺忘)。更幸運的是,作業時,因石錘、鑽巖機等的振動,致使下坡道屋頂上的部分巖石掉落,而暴露出金字塔內部入口處原來便有的「上坡道」。
與阿里分手後,桑莎與我繼續在沙漠中漫步。繞過第二金字塔的西南角後,我們的眼光被它的頂部所吸引,並且發現,從頂上往下數的第廿二層石塊,石面上仍然保留有原來的覆面石。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從基座往上的數層,每層面積都至少延綿數英畝,所使用的石灰巖塊,每塊大概有廿英尺寬、六英尺高,巨大到幾乎無法攀爬的地步。我後來才發現,這種巨石每塊達二百噸重,需經過一種非常獨特的石工技術切割而成,而基沙一帶的古跡,到處都可散見這種切工。
第十七年
其實在更早的時代,早已有人知道,並針對這一條下坡道做過詳細的調查。希臘羅馬地理學者史特拉保(Strabo),在進入金字塔內地下大殿堂(從金字塔頂點計算大約有六百英尺深)後,曾經留下詳細的記錄。房間的牆壁上還可以看到羅馬人佔領埃及時的塗鴉,顯然當時人進出這房間相當頻繁。但是從西面往下的通路,大約三分之二的地方,有一個秘密入口機關,因為設計過分地精巧,所以一直到十九世紀都沒有被人發現,也因此從來沒有人通過這個機關,進入過金字塔的另外這邊。
伯烈斯特所謂的「後代撰成」,是因為從象形文字的書寫系統,他判定石碑上的文字並不在第四王朝,而在更後的時代中寫成的。所有古埃及學者都同意伯烈斯特的分析與結論。今天學者之間的共識是庫存表石碑,應該是在第二十一王朝,也就是胡夫王朝的一千五百年以後刻成,因此應該把它當作一件歷史幻想來處理。
然而,當瑪門和他的手下進入房間時,卻什麼都沒有發現:既沒有世俗所謂的寶物,更沒有高科技的機器、超越時代的塑料材料、不會生銹的鐵器,更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符咒。
同樣的假設也m.hetubook.com.com被用在胡夫的身上。由於胡夫的屍體在打開金字塔時早已不在,一般古埃及學者的看法,可以大英博物館的喬治.哈特(George Hart)的見解為代表。哈特認為,在胡夫「被埋葬後的五百年內」,盜墓者就已打開了大金字塔,並且竊取了所有「陪葬的寶物」。根據這種說法,盜墓的年代應該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因為胡夫王駕崩於公元前二五二八年。而且這一方面權威的愛德華茲教授更進一步假設:所有陪葬的寶物可能都是從現在我們稱之為「王殿」(King's Chamber)中盜走的,而且被安置在「王殿」西側的玄武巖石棺,「就是以前放置法者遺體的棺材,很可能裏面另外還有一個木製的內棺」。
這條如水井一般的縱穴,就算沒有被碎石瓦礫掩埋,從下到上都非常通暢,但是以它只有三英尺的寬度,以及在好幾個地方幾乎完全垂直的條件下,能夠通過它運出去的,頂多只是古代帝王典型墳墓中寶藏的零頭罷了。
這塊用石灰巖做成的石碑,一般稱為「庫存表石碑」(In ventory Stela),是十九世紀一位法國考古學者奧古斯特.瑪利艾特(Auguste Mariette)在基沙發現的。石碑的文字給當時學者相當大的震撼,因為根據它上面的記載,獅身人面像(Grand Sphinx)和大金字塔早在胡夫繼位以前便已經存在,不可能為胡夫所建造。碑文還提到魔法女神愛瑟絲(Isis),並稱呼她為「金字塔女王」,暗示金字塔其實是為了獻給她,而非為胡夫而建。另外,碑文還強烈暗示,胡夫王的金字塔其實為大金字塔東側三座附屬建築之一。
石工群,庫姆胡夫的白王冠具有強大力量

秘密坑洞

上面說的,都是正統的而且是主流的學者的意見。這些學者顯然毫不懷疑地認定他們的意見就是史實,並在世界各地的大學中廣佈他們的學說。
以上便是石工記號發現的過程。不過,這一切的發生也未免太過巧合了。就在一次大型考古活動快要結束之際,大家正需要一些證據,來證明挖掘行動投注下的大筆鈔票是值得的時候,衛斯便端出了他的當代最大發現,無可反駁地證明了:蓋大金字塔的是胡夫法老。
顯然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比較小的第三金字塔上。我和桑莎一面思考著這個問題,一面前往這個為祭祀曼卡拉王而建的小金字塔。最先踏入這個金字塔內的歐洲人,是一位名叫豪爾.衛斯(Howard Vyse)的英國上校。他在一八三七年進入停棺室時,看到的只有空無一物的玄武巖石棺,木棺蓋上有人形的浮雕,棺旁殘留著少數的骨骸。所有人都理所當然地將那些骨骸視為曼卡拉的遺物。但是我們利用現代科學的驗證,發現骨骸和木棺蓋,都是公元早期金字塔年代後二千五百年的產物。也就是說,在金字塔時代的許多年後,有人「闖入」金字塔,並將死者埋葬在那洞穴中(在古埃及歷史中相當常見的一種行為)。至於那玄武巖的石棺,則可能屬於曼卡拉王。這種假設是否屬實,現在已無法證實,因為衛斯將石棺從西班牙運送回英國時,船隻中途翻覆,石棺也因此沉入海底。既然根據衛斯的記錄,石棺被發現時為空的,因此大家再度假設法老的屍體已被盜墓者移走。
石工記號的象形文字中,有好幾個寫反的,還有幾個無法辨識意義,另外,還出現文法和拼字的錯誤。
胡夫的名字,除了減壓室以外,大金字塔的任何地方都不曾看到。
庫姆胡夫
只有在五個減壓室的上面四個中,找到文字記號。因此,問題意識旺盛者不禁要懷疑,如果最下面的減壓室也是衛斯發現的話,他是否也會順便發現上面有文https://m.hetubook.com.com字記號(事實上,最下面一間是在衛斯七十年前,由納坦尼爾.達魏生發現)?
基奧普斯,據說在位五十年後駕崩。其弟基夫拉恩成為新法老,並同樣地建造了一個金字塔——除比其兄的金字塔矮四十英尺外,一切規模照舊。——基夫拉恩在位五十六年後,王位由基奧普斯之子麥西里努斯繼承——麥西里努斯留下的金字塔比其父王在規模上要小甚多。

雖然要找出決定性證據來證明衛斯是偽造者相當困難,但是古埃及學者毫不起疑地全盤接受衛斯的說法,也頗令人感到洩氣。根據在開羅博物館中的一塊顯然不像贗品的長方形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記載,顯示胡夫不可能建造大金字塔。但是學者們不但迫不及待地接受了衛斯的說法,而且對凡與衛斯的說法互相抵觸的證據,完全不屑一顧。
理論上來說,經過這麼偉大的發現,大金字塔到底是誰蓋的、為什麼而蓋的等疑問,應該終於有了答案才是。但是,謎底揭曉,謎題依然存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衛斯的證據,有許多令人起疑之處:

被矮化的謎團

這一天是三月十六日,離春分只有幾天。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兩天,不論在地球的那個位置,太陽都會從正東方升起。我面前的太陽,就如同一具巨大節拍器上的指針一般,正確地指出時間在宇宙的位置,從離正東稍微偏南的位置出現,把地平線一分為二後,迅速地向上爬升,將覆蓋在開羅市上空的尼羅河霧氣化於無形。
「庫存表石碑」中的說法不但和正統派學者所編纂起來的古埃及年代史相去甚遠,而且還正面挑戰了過去正統派「金字塔就是王墓,而且它們唯一功能便為王墓」的理論,難怪學者們不願意採信,也不經深入調查,便直接貶低「庫存表石碑」的歷史價值。美國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詹姆士.亨利.伯烈斯特(James Henry Breasted)表示:「如果這石碑是胡夫時代的作品的話,無可諱言的,其意義必定非常重大。但是從內文中不難看出,其文字為後代撰成——」
清除障礙的工作本身的意義非常明顯,它代表過去從來沒有盜墓者能夠成功地打開過入口,金字塔內部應該仍為一片處女地。石工師傅們充滿期待地進入金字塔,準備大大地豐收一場金銀財寶。而或許動機不同,瑪門總督想必也在金字塔大門開放的剎那,迫不及待地進入,以便成為第一個在金字塔內登堂入室的人吧。根據記錄,瑪門阻止金字塔探險隊的目的,並非為增加他原本已經可觀的財富,而是為了發掘遠古文明中不為人知的智慧與技術。根據古老的傳說,金字塔的建造者,在塔內放了很多「堅硬而不會生銹的鐵製工具與武器,可以彎曲但不會打破的玻璃器皿,不可思議的符咒——」。
用埃及名字的胡夫、卡夫拉、曼卡拉也好,用希臘名字的基奧普斯、基夫拉恩、麥西里努斯也好,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不但死後永垂青史,而且他們的名字永遠和這三座世界上最尊貴、華麗、歎為觀止的建築物連結在一起。他們本身也的確與金字塔有密切的關係,不僅因為希羅多德記錄下的傳說中有他們的身形(傳說本身當然有幾分真實),更因為在基沙高地一帶,除了三座金字塔,到處可見到三位法老王的名字,以及和他們的名字關聯的記述與物品,例如包括三座坐落於大金字塔東側在內的六個附屬的金字塔中,裏裏外外都是有關三位法老的記事。
胡夫
胡夫的名字,竟然出現在如此龐大建築物中如此偏僻、不為人注意的角落。
第二金字塔建立在切取巖床而造的平台上,西面與北面形成一壕溝狀凹槽,有的地方深度超過十五英尺。沿著塔西面,往壕溝的南方走去,不需多遠,便可看見四百米外,聳立於沙漠中的第三金字塔。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