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社會性動物

作者:伊里亞德.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挫折─攻擊性 frustration aggression
群體思想 groupthink
人們如何認識自己和社會;特別是人們如何選擇、解釋、記憶和運用社會資訊來做判斷和決定。
睾丸激素 testosterone
在消費者做決策時,一個與其他可能的選擇相比較劣的、用於使別的可選物在比較中顯得更好的可選物。
通過完成一個攻擊性的行動,觀看他人參與攻擊性行為,或者幻想自己參與攻擊而達到「散發怒氣」的目的,它能減輕積聚的性能量並由此減少進一步攻擊性行為的可能性。
我們對一個人良好的或不好的總體印象會影響到我們對這個人目前和將來預期的推論,這種偏見就是暈輪效應。
作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而非製造痛苦的攻擊行為。
闡述的可能模式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因變數 dependent variable
抹煞人性 dehumanization
人們對自己的成功做本性的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做情境歸因的傾向。
設身處地以別人的方式體驗其經歷的事件和情感(如:快樂、悲傷)的能力。
一種緊張的狀態,當一個人同時持有兩種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認識(觀點、態度、信念、意見)時,這種狀態就會發生。
當解釋個人自身的行為時,強調情景因素的作用,而把他人的行為看做是天性使然的傾向。
通過先暴露給人們少量與其立場相反的觀點來防止人們試圖改變他們的態度的過程。
實驗者為了觀察那些是否會影響其他變數而改變的變數;這是研究者預測的將會引起一些其他變數變化的變數。
人們(一)對另一個人情況的預期,(二)這種預期影響人們對待這個人的方式,(三)這又導致此人以一種人們最初的預期的方式來行動,以上情況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人們在做決定時只要可能,就會通過採用心理捷徑保存認知能量。
手段性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第二獲得 secondary gain
對於生存的本能,由弗洛伊德提出。
暈輪效應 halo effect
個體不認同的群體
對一個已經被遺忘或抑制的過去事件的回憶,例如性騷擾;圍繞這種記憶的準確度有很多爭議。
在一個物體和一個人對此物體的評價之間聯繫的強度;可接近性用人們能說出對一個問題或物體的感受的速度來衡量。
目擊一起危急事件的旁觀者越多,他們之中有人會給予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虛報低價 lowballing
對過去的創傷性經歷的記憶,客觀上這個經歷是不存在的,但人們相信它發生過。
來自他人使我們順從的影響,這是由於我們把他們看做指導我們行為的資訊來源:我們順從是因為我們相信他人對模糊情境的解釋比我們更正確。
對一個人的感情和關注的清楚的陳述,不帶有對他人的指責、責怪或者判斷
犯錯誤效應 pratfall effect
所有的受試者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一個實驗的任何一部分的過程;通過隨機分配,研究者能相對確定受試者的不同人格或背景能平均分配在各條件下。
一種通過把事物歸於喜歡或不喜歡的類別而做決定的快捷辦法。
當一個人陳述一種與自己的信念或態度相反的觀點或意見時,所發生的認知不協調的過程。
外在理由 external justificationhetubook•com•com
生本能 eros
基本的歸因錯誤 ultimate attribution error
我們從文化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的社會行為方式。
輕微的懲罰 minor penalty
(全書完)
在一個實驗的最後,把研究的目的和確切發生的事情解釋給受試人的過程。
激|情的愛 passionate love
解釋期 debriefing
啟發式判斷 judgmental heuristics
內在理由 internal justification
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的錯誤會增加他的吸引力,這種現象就是犯錯誤效應。
一個事物看上去比自身更好或更壞取決於與之相比較的事物的品質。
目的在於造成身體或心理痛苦的行為。
敵意性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
一個少數的群體成員經歷到的疑懼,他們會以一種態度來行動,這種態度證明文化刻板的存在。這通常導致他們表現的有效性減少。
本性歸因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情感或行為通過人群迅速地傳播。
友情的愛 compaionate love
先入效應 priming
真誠 authenticity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杏仁核 amygdala
對與自己不同民族的群體成員的憎恨或消極的態度,而這僅僅由於那些人屬於這個群體。
來源於憤怒並且目的在於使人遭受痛苦或傷害的攻擊行為。
我們通過觀察和仿效他人來學習社會行為(例如:攻擊)的理論。
對人們的行為原因高估來自於內在的本性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傾向。
自我中心思想 egocentric thought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人格特質的知覺。
背景和劇情或者一個實驗被設計用於增加實驗的現實性,通過製造一個情景來達到這一目的,在此情景中,受試者(參與者)並不準確地知道他們行為的哪個方面在被人研究,因此能自然地表現而不受影響。
人們精心地進行勸說性的交流,仔細地傾聽和思考理由的情景;當人們既有能力又有動機去細心地傾聽一段交流時這種情景就會出現。
假想的關聯 illusory correlation
錯誤記憶綜合症 false memory sundrome
進化社會心理學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代表性啟發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順從 compliance
水力學理論 hydraulic theory
首因效應 primary effect和*圖*書
非個體意識 deindividuation
一種與攻擊行為有關的男性荷爾蒙。
隨機分派 random assignment
態度既包含認知成份又含有評價─情感成份。
稀釋效應 dilution effect
任何一種使他人受益但並不使助人者受益的行動,並且它常常包含了助人者本身的損失。
研究人們的思想、感覺和行為被他人真實的或想像的影響的方式的科學。
內化 internalization
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當我們的態度不確定或模糊時,我們通過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對他人做推測的理論。
情緒感染 emotional contagion
根據真實的或想像的來自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組內 in-group
免疫效應 inoculation effect
相對剝奪 relative deprivation
內偏愛 in-group favoritism
攻擊性刺|激 aggressive stimulus
可用性啟發 availability heuristic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進行測量以觀察它是否受引數影響的變數;研究者假設因變數會依賴於引數。
那些最近產生的或常常被思索到的想法更可能被我們想起來並由此被運用於解釋社會事務。
一個人為自己的不和諧的行為從外部環境而非自身尋找的原因或解釋(例如,一次酬賞或一次懲罰)。
自我設計 self-schemas
交換關係 exchange relationships
坦率的談話 straight talk
態度 attitude
一種傾向,一旦我們陳述了一個信念,我們就會以一種偏見的態度看待隨後的證據來盡可能證明這個信念是正確的。
挫折以及你無法實現目標的知覺會增加攻擊性反應的可能性。
自我感知理論 self-perception theory
一個人的行為是他或她的人格(本性)而不是情景壓力的結果,這種假設即為本性歸因。
人們會增加對某種他們通過努力獲得的事物的喜愛,這種傾向即稱為付出的努力辯解。
記憶重組 re-constructive memory
對於哪一種是正確的判斷(不涉及評價和情感)
最低限群體範例 minimum group paradigm
我們對另一個人強烈渴望的感情,伴隨著生理的激發;當我們的愛得到回報時,我們會感到巨大的滿足和喜悅,但如果情況相反,我們會感到悲傷和絕望。
認知的吝嗇鬼 cognitive misers
看法 opinion
錯誤的一致效應 false consensus effect和-圖-書
引數 indepednet variable
參與人之間被公平(例如,對於回報和付出的相同比率)的需要所支配的關係。
當一個實驗對受試者有影響,迫使他們認真參與到程式中即使在缺乏生活的現實性時也能有效。
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
一個實驗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景的相似程度。
虛偽 hypocrisy
一種自我意識縮減的狀態(通常由匿名狀態引起),它導致對社會評價關注的減少以及對被禁止行為的限制的減弱。
後見之明偏見 hindsight bias
公有關係 communal relationships
一種對人們解釋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原因的方式的描述。
為了維護自尊而證明自己有理的傾向。
對一群人過分簡單化的概括認為他們具有與一個人的偏見一致的特徵。
在某事件發生之後所遇到的資訊會使我們對這個事件的記憶扭曲,這一過程即為記憶重組。
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一種不道德的戰略,即:一個售貨員說服一個顧客同意以低價購買一件產品,後來又聲稱這是個錯誤,然後提升價格;通常這個顧客會同意以上漲之後的價格來購買此商品。
近因效應 recency effect
以我們過去的經歷為基礎,組織起對自己的認知結構,這會幫助我們理解、解釋和預測自己的行為。
在人們失意或不開心的時候,把敵對行為轉移到他們不喜歡的、可見的並且相對力量較弱的群體上的傾向。
死本能 thanatos
決策的形成 framing
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
基本的歸因錯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行為者─觀察者偏見 actor-observer bias
愛的三角 triangle of love
通過把孩子們安置在一個小的、各種族混合的、合作性的小組中以減少歧視和提升自尊心而設計的教學結構方式。
通過對陌生人以淺層次的標準分類組合而形成的無意義的群體;其成員仍然表現出組內偏愛。
自我辯解 self-justification
一種試圖用達爾文的原則解釋當代社會問題的理論。例如,它斷言:由於我們進化的方式,男人和女人們被相互間不同的特徵所吸引(男人們被女人們的外表吸引;女人們被男人們的機智所吸引)。
態度性啟發 attitude heuristic
把受害者看做非人類的過程,它使人在面對攻擊性行為時降低壓抑感並且使人更容易和更可能繼續攻擊。
利他主義 altruism
拼圖法 jigsaw technique
由對抗的個體們帶來的認知不協調的一個方面,他們的行為與他們所鼓吹的東西相互矛盾。
勸導的邊緣途徑 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在做決策時,一個方案是否被提出(或形成)取決於得或失的可能性。
一個https://m•hetubook.com.com與攻擊性反應有關的物品(如:一把手槍),並且僅僅是它的存在就能增加攻擊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感到自己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尊重,我們會很喜歡他們(特別是如果他們最初不喜歡我們而現在喜歡我們)。另一方面,我們在感到失去了人們的喜愛時,會很不喜歡他們。這一理論即為增─減效應。
刻板印象 stereotype
與態度相反的主張 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
根據斯騰伯格的理論,愛的三個組成部分:激|情、親近與承諾。
在一些能具體指明的條件下,你會對你最後聽到的理由尤為印象深刻。
為付出的努力辯解 justification of effort
浪漫的愛 romantic love
當我們深切地關心某人但未必喚起激|情時,所體會到的親密感情。
勸導的中心途徑 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
對整個群體中的人做與我們對這群體的偏見相一致的本性歸因的傾向。
從眾 conformity
認為別的群體中的成員比自己所在群體中的成員有更多的相似之處的傾向。
一種對人、物品或觀點的持久的評價(肯定的或否定的)。
對受傷害的個體加以責備(做本性的歸因)的傾向,通常是被一種把世界看做公平場所的期望所驅使的。
由個體想使自己像施加影響者一樣的渴望引起的,一種對社會影響的反應。
同類效應 homogeneiity effect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一種本能的對死亡的驅使,導致攻擊行為。
增─減效應 gain-loss effect
攻擊性行為 aggressive atction
自尊 self-esteem
刻板印象的威脅 stereotype threat
組外 out-group
登門檻戰術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自我實現的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一旦我們知道了一件事的結果,我們就強烈地傾向於(常常是錯誤地)認為我們可以在事先預見到它。
對比效應 contrast effect
掩飾情節 cover story
當個體缺乏足夠外在理由而抵制住一個渴望的活動或物品的誘惑時產生的不協調,通常這會導致他對這個活動或物品的貶低。
態度的可接受性 attitude accessibility
根據斯騰伯格的理論,圓滿的愛是親密、激|情和承諾的混合。
一種腦力的捷徑,人們根據某事物與一個典型事物相似的程度而對它歸類。
對於那些我們界定為自己的群體中的人的肯定的感情和特殊的待遇,以及對於那些僅僅因為我們界定於自己的群體外的人的否定的感情和不公正的待遇。
個體所確認或感覺自己屬於的那個群體。
認為自己對於事件來說處於比實際情況更中心的地位的傾向。
一種使人們答應一個大的要求的戰略。先對人們提出一個小小的易被人接受的要求,然後再提出一個大一些的請求。
人們對自身m.hetubook.com•com價值的評價就是說,人們認為自己很好、稱職和正直的程度。
由個體對正確的渴望而引起的一種對社會影響的反應。
人們用來迅速有效地判斷的頭腦捷徑。
根據斯騰伯格的理論,這是一種激|情與親密言行的結合。
高估在某一問題上贊同我們的人數百分比的傾向。
認同 identification
譴責受害者 blaming the victim
替罪羊 scapegoat
這個理論認為有兩種途徑在勸導性|交流中可以促使態度的轉變。當人們有動機並且有能力去注意出現在交流中最有關的事實時,是勸導的中心途徑;當人們對議論不加注意並且取而代之地由於表面特徵(如:誰在發表演說)而改變看法時,是勸導的邊緣途徑。
實驗的現實性 experimental realism
一條重要的心理準則,指人們根據某事在大腦中出現的容易程度做出判斷。
資訊的杜會影響 imfortional social influence
相應推論 correspondent inference
附加的不切題的資訊會減弱我們對這個題目的判斷或印象的傾向。
當一個人的行為和溝通與他的感受相一致時。
你覺得你(或你的群體)擁有的比你應有的少,比你所期望的少,或者比與你相似的人少。
宣洩 catharsis
自我保護偏見 self-serving bias
信息源的可信度 credibility of the source
在一些能具體指明的條件下,你對你所聽到的第一條理由印象會極為深刻。
記憶恢復現象 recovered memory phenomenon
對社會影響的一種反應,由個體對獎勵的渴望和對懲罰的恐懼引起。
位於大腦核心部分的與攻擊性行為有關的區域。
歸因理論 attribution theory
通情 empathy
把實際上無關聯的事件之間看做有關係或相關的傾向。
誘餌 decoy
人們主要關心的是對他人需要的回應,這種關係即為公有關係。
圓滿的愛 consummate love
通過改變自身的某些東西(如,一個人的態度或舉止)而減少不協調。
在一次勸導性的交流中,人們並不詳細說明自己的理由,而相反地通過外部的暗示改變了對方的看法。
一種為了維護群體一致而不以現實方式認真考慮事實的思想。
如果一條資訊的來源既是專業的又是可信賴的,就可能給受眾的信念帶來影響。
認知不協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角色 script
未表達的情緒逐步積聚起壓力,並且這種情緒必須表達出來以釋放壓力的理論。
把一個人的行為歸因於這個人相應的特徵或特性的傾向。
生活的現實性 mundane realism
在依從行為之後,一種非預期的、有益的事態,它使這種依從行為更有吸引力。
歧視 prejudice
確認偏見 confirmation bias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