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河殤》論

作者:崔文華
《河殤》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河殤》筆談錄 《河殤》觸到了我的傷心處

《河殤》筆談錄

《河殤》觸到了我的傷心處

這不是什麼故事片,怎會如此激動?原因是第三集中有關知識分子的幾句議論,觸到了我傷心處。我看到張衡墓時,想到我今天的「巢」。張衡因其官小,墓的規格不高。我雖不是當代張衡,可也是四所大學的教授,可也同巴金、謝晉等一起被評選為上海市十大文化新聞人物,和-圖-書只是因為我的官小,至今全家都擠在一間「巢」裡。最近有兩報一刊約我寫「書齋」雜感,我無法動筆。我哪裡有書齋?我有的是書「災」——有書無處放。我寧可死後不留「墓」,也希望活著時有個「齋」。一個沒書齋的小書生,看到死後沒有墓的老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生,怎能不流淚呢?
鄧偉志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我看《河殤》時,彈出了眼淚。
按馬列觀點,考察一個階級、階層的社會地位,看它對社會生產力的作用hetubook.com.com如何。科學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最先、最多的同現代化生產相聯的階層,是先進生產力的載體。不把知識分子放在應有地位,現代化如何實現?當然,有些人看《河殤》時不舒服,那是可以理解的。討所有人喜歡的影片是沒有的。我想講一句:看電視時不舒服是沒多大關係和_圖_書的。不要以為熒光屏上的知識分子舒服,就以為知識分子真的舒服了。關上電視機以後,本來舒服的仍然舒服,本來不舒服的仍然不舒服。不要過高估計電視的輿論監督作用,不要過高估計文化手段的文化功能。在官本位殘餘不殘的情況下,事情就是這樣。
《河殤》第三集觸到的我的又一傷心處是m.hetubook.com.com,解說詞中的有些觀點同我三、四年前發表的《淡化當官心理》,十分相似。可我的文章發表以後,一直在受批評。不是怕受批評,而是覺得有些批評者,尤其是口頭批評者,很可能壓根就沒看過我的文章,或者沒看懂我的文章,可說是在瞎批。「萬里他鄉遇故知」,如今在螢幕上遇到了知音,我怎能不激動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