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牛棚雜憶

作者:季羡林
牛棚雜憶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錄四 季羡林年譜

附錄四 季羡林年譜

受聘為泰國東方文化書院國際學者顧問。
一九八七年(七十六歲)
一九六五年(五十四歲)
獲中國作家協會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頒發的「彩虹翻譯獎」;
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講學。
一九六〇年(四十九歲)
《大唐西域記校註》及《大唐西域記今譯》獲陸文星—韓素音中印友誼獎;
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四十五歲)
率領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訪日贈書代表團回訪日本。
譯自梵文的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Pancatantra)中譯本出版。
獲北京大學五〇五「中國文化獎」;
《簡明東方文學史》獲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首屆優秀著作獎。
一九五七年(四十六歲)
一九七九年(六十八歲)
為北京大學東語系第一批梵文巴利文專業學生授課。
受聘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
作為對外友協代表團成員,前往印度訪問;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和論文《新博本吐火羅語A(焉耆語)〈彌勒會見記劇本〉一.三一/二一.三一/一一.九一/一.九一/二四頁譯釋》,同時獲一九八六年度北京大學首屆科學研究成果獎;
被印度瓦拉納西梵文大學授予最高榮譽獎「褒揚狀」。
受聘為江西人民出版社《東方文化》叢書主編。
一九八四年(七十四歲)
一九八一年(七十歲)
論文《佛教開創時期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鬥爭」——提婆達多問題》,獲北京大學科學研究成果獎;
六歲以前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
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兼任哥廷根大學漢學系講師。
《羅摩衍那》(六)、(七)出版。

一九八九年(七十八歲)
在正誼中學讀過半高中後,轉入新成立的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在此期間,開始hetubook.com.com學習德語。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散文集《季羡林選集》由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
(北京大學李錚編)
一九五一年(四十歲)
散文集《朗潤集》、《羅摩衍那》(二)分別出版。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獎。
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授予「從事語言文字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小學畢業後,考取正誼中學。課後參加一個古文學習班,讀《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晚上在尚實英文學社繼續學習英文。
一九九六年(八十五歲)
當選中國亞非學會副會長;
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印度、緬甸。
一九七八年(六十七歲)
一九五四年(四十二歲)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自一九七三年起,著手偷譯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Ramayana),至一九七七年,終將這部一萬八千七百五十五頌的宏篇巨製基本譯完。
一九四六年(三十五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參加「國際東亞學術討論會」;
至一九九七年底《季羡林全集》總三十二冊已出版十六冊。
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五十五歲至六十五歲)
一九九一年(八十歲)
高中畢業。同時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後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表散文十餘篇,譯文多篇。
率領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赴聯邦德國參觀訪問;
在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屆年會上當選為會長;
應邀前往伊拉克參加「巴格達建城一千八百周年紀念大會」;
主編的《東方文學作品選》(上、下)獲一九八六年中國圖書獎:
受聘為香港佛教法住學會《法言》雙月刊編輯顧問。
參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籌備組工作。學會成立,當選和-圖-書為會長;
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被山東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柳城師範學院分別授予名譽學術委員會主任、名譽校長、名譽院長。
十二月中國外國文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中國語言學會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赴曼谷參加泰國華僑崇聖大學揭幕慶典,被聘為該校顧問;
以後幾年,繼續用德文撰寫數篇論文,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
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主持的《大唐西域記校註》出版;
一九九七年(八十六歲)
一九二三年(十二歲)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學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上)、《朗潤瑣話》、《精品文庫.季羡林卷》、《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季羡林卷》、《東方赤子》分別出版;
一九三七年(二十六歲)
應邀參加「緬甸研究會(Bunna Research Society)五十周年紀念大會」;
應邀參加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國際敦煌吐魯番學術討論會」;
受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翻譯獎」評委會委員;
一九八五年(七十四歲)
(Tagore by firside)中譯本出版。
一九八六年(七十五歲)
一九九五年(八十四歲)
一九一八年(七歲)
《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羅摩衍那》(三)、(四)分別出版。
受聘為河北美術出版社大型知識畫卷《畫說世界五千年》十套叢書編委會顧問;
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前往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國家會議」。
主編的《東方文學史》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任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
一九一七年(六歲)
一九八三年(七十二歲)
一九五五年(四十四歲)https://www.hetubook.com.com
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和北京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一九八五年,北大與社科院分別辦所後,繼續擔任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至一九八九年底。
《一八五七~五九年印度民族起義》出版;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獲中國比較文學會與《讀書》編輯部聯合舉辦的全國首屆比較文學圖書評獎活動「著作榮譽獎」。
《羅摩衍那》(五)出版。
(全書完)
一九三四年(二十三歲)
一九五三年(四十二歲)
離家去濟南投奔叔父。進私塾讀書,讀過《百家姓》、《千字文》、《四書》等。
一九八〇年(六十九歲)
作為第六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中國代表團顧問,隨團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斯圖加特參加「第十六屆世界史學家大會」;
《人生絮語》、《懷舊集》、《季羡林自傳》、《人格的魅力》、《我的心是一面鏡子》、《季羡林學術文化隨筆》分別出版。
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編委會副主任兼任南亞編寫組主編;
一九六二年(五十一歲)
一九九四年(八十三歲)
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一九三五年(二十四歲)
當選為中國亞非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
主持校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譯作《羅摩衍那》獲中國第一屆國家圖書獎;
參加中國教育代表團,前往埃及、阿爾及利亞、馬里、幾內亞等國參觀訪問。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被選為六屆人大常委;
初中畢業;
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第二次會議上,被選為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哥廷根大學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Die Konjugation des finiten Verbums in den Gathas des 和_圖_書Mahavastu.
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印度與世界文學國際討論會」和「蟻蛭國際詩歌節」,被大會指定為印度和亞洲文學(中國和日本)分會主席;
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參加在蘇聯塔什干舉行的「亞非作家會議」。
一九九〇年(七十九歲)
大學復課,原擔任的東語系系主任同時恢復;
應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校長宋還吾先生的邀請,回母校任國文教員。
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
進濟南新育小學讀高小三年,課餘開始學習英語。
一九八八年(七十七歲)
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翻譯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婦》、《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麼美麗,多麼新鮮啊!》等,先後在山東《國民新聞》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報》上發表;
一九九三年(八十二歲)
日本侵華,佔領濟南,輟學一年。創作《文明人的公理》、《醫學士》、《觀劇》等短篇小說,署筆名希道,在天津《益世報》上發表。
一九五八年(四十七歲)
獲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一九二六年(十五歲)
一九二〇年(九歲)
受聘為《神州文化集成》叢書主編;
《賦得永久的悔》獲魯迅文學獎;
一九六四年(五十三歲)
當選為「中國亞洲團結委員會」委員;
專著《羅摩衍那初探》出版。
一九九二年(八十一歲)
北京大學東語系舉行「季羡林教授執教四十周年」慶祝活動;
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從事民間文藝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轉入新成立的山東省立濟南高中。
譯自德文的卡爾.馬克思著《論印度》出版。
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主編纂。先後擔任《傳世藏書》、《百卷本中國歷史》等書主編;
應聘為哥廷根科學院《新疆吐魯番出土佛典的梵文詞典》顧問。
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畢業論文的題目是:The Earlyhttps://m•hetubook.com.com Poems of Hoelderlin.
一九二八~一九二九年(十七歲至十八歲)
被推選為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譯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Kalidasa)的著名劇本《沙恭達羅》(Abhijnanasakuntala)中譯本出版。
當選為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今併入臨清市)官莊一個農民家庭;
散文集《天生心影》出版;
譯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的劇本《優哩婆濕》(Vikramorvasiya)中譯本出版。
譯自德文的德國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短篇小說集出版。
論文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出版;
一九三〇年(十九歲)
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應聘為中國書院導師;
當選為中國亞非學會第三屆會長;
進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附設小學。
一九五九年(四十八歲)
組織翻譯並親自校譯的《〈大唐西域記〉今譯》出版。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印度簡史》出版。
一九八二年(七十一歲)
譯自英文的印度作家梅特麗耶.黛維(Maitraye Devi)的《家庭中的泰戈爾》
一九四一年(三十歲)
回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系主任職任至一九八三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除外)
中國南亞學會成立,當選為會長;
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
清華大學與德國簽訂了交換研究生的協定,報名應考,被錄取。同年九月赴德國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師從瓦爾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當選為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
應聘為寶山鋼鐵(集團)公司寶鋼教育基金理事會顧問。
十二月被任命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一九二九年(十八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