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非常法史:歷史上的法律趣事

作者:劉典
非常法史:歷史上的法律趣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部分 叱吒風雲法天下 同時玩轉政治、軍事、法律的戰國達人

第三部分 叱吒風雲法天下

同時玩轉政治、軍事、法律的戰國達人

吳起首先以李悝《法經》為藍本,制定頒佈了統一的成文法,將權力最大限度地收歸君主,實行地主階級專政。吳起還提出了「明法審令」的主張,就是要讓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瞭解國家法令,從而使法令得到切實貫徹執行。此舉的目的在於以「法」為武器,保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打擊反對派勢力。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作為法家思想的又一次重要實踐,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法家。商鞅後來在秦國的變法正是總結了李悝、吳起等前輩法家的經驗教訓才得到了「商鞅雖死而秦法不變」的最終勝利,從而為秦王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轟轟烈烈的變法先驅

吳起常勝的背後,不僅僅是魏國日趨強大的國力,更是有科學嚴謹的治軍思想。
「以治為勝」是吳起的治軍名言。吳起不僅是與孫武齊名的軍事理論家,而且是以治軍有方著名的將帥。吳起治軍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軍、恩威兼施,主張依靠嚴格的管理,建設一支紀律嚴明、團結一致的「父子之兵」。這與孫武的「合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軍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百戰不殆的戰爭之神

吳起為魏國河西守,一生之中與大大小小的諸侯打過七十六場戰爭,其中六十四場大獲全勝,十二場打了個平手。不敗,並且一生不敗,這個紀錄也只有孫武能跟他有一拼。後世把他和孫武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此外,吳起又在官吏中提倡為官的要公私分明,不能因為私事妨礙公事;不要受讒言迷惑,要保證忠臣不遭誣陷;不聽隨聲附和的話,不用苟且於世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人。要求官吏們辦事,只要符合道義就大膽去辦,不要管別人是誹謗還是讚揚這一系列措施,嚴厲打擊了保守舊貴族的囂張氣焰。
緊接著,吳起又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來了個戰國版「精簡編制」,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這又是一記對貴族特權的沉重打擊。
史書中誇讚一個人能打仗的時候常常用到一個詞,這個詞叫「孫吳在世」。「孫」,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當然是春秋時期創作《孫子兵法》的孫子了,可這「吳」是誰,很多人就不甚了了。其實這個「吳」就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神——吳起。
楚國爵祿是世襲的,即先輩如有功受爵祿,後代子孫雖無功,亦可承襲享有爵祿;而後來一些在戰爭中立大功者卻無爵祿,極大地傷害了將士的積極性。吳起乃「均楚國之爵,而平其祿,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厲甲兵以時爭於天下」。
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可以從吳起變法的失敗中看到任何時候的改革都必將會受到守舊勢力的頑固抵制,在改革中新舊勢力之間的衝突,也許沒有刀光劍影,但也都綿裡藏針,一個不小心,便是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當今時代需要變革,時代也在呼喚一位如吳起一般剛烈如火的改革者,來撬動這片天空的桎梏,為明天迎來新的希望。
吳起依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戰爭中大獲全勝,就此嶄露頭角,一躍成為政壇新貴。但吳起的得勢引起魯國群臣的非議,一時流言四起。
楚國的守舊勢力極其強大,其中以屈、景、昭三家為首。屈、景、昭等舊勢力的反對,並沒能阻止吳起的變法。
吳起為鞏固勝利果實,開始和_圖_書乘勝追擊。他意識到,那些被奪了爵位或還沒被奪去爵位的舊貴族大都聚居在都城附近,便於相互勾結伺機反撲,破壞變法。為此,他與楚悼王商議之後,向聚居在都城的舊貴族發佈了一條命令,責令他們限時收拾東西,舉家遷居到有待開發的邊區去。這道命令對舊貴族勢力的打擊非常沉重,使他們伺機大舉反攻的機會大大降低了。
魏文侯因吳起善於用兵,廉潔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擁護,就任命他為西河的守將,抗拒秦國和韓國。通過多年的戰爭,特別是公元前三八九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己的秦軍,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大的諸侯國。
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改革家。漢族,衛國左氏人。
後來,吳起被相國公叔使陰謀手段被迫離開了魏國,流離到了楚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楚悼王平素聽說吳起很能幹,吳起一到楚國就被任為相。真可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幾十年間,流轉三個國家,在魏國艱苦奮鬥、所求多年的相位遙不可及,流浪到楚國卻輕而易舉地就當上了相國,我想吳起當時心情一定五味俱陳,難以言明吧。
吳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為了達到出名的目的,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吳起算是我國軍事歷史上一個很牛的將軍了。但最終結局卻死得很慘。看來軍人參政確實不是什麼好事。

出將入相的政壇達人

戰國初期,楚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楚聲王竟至為「盜」所殺。而此時北方三晉正在興起,國力強大,對楚步步緊逼,楚國處於十分困窘的境地。
值此內和-圖-書憂外困之際,吳起整頓政務,休養生息,加速恢復國力的同時,也施展了一系列改變舊有秩序的政令,史稱「吳起變法」。
魯國有些人在魯王面前中傷吳起說:「吳起是個殘暴無情的人。他小時候,家資十全,他想當官,從事遊說活動沒有成功,以致家庭破產。鄉鄰都恥笑他,吳起就殺了三十多個誹謗他的人。逃出衛國而東去。他和母親告別時,咬著臂膀發誓說:『不為卿相,不復入衛』。此後他就在曾參門下學習。過了不久,他母親去世,他竟然沒有回家。曾參為此很鄙視他的為人,和他斷絕了關係。吳起這才跑到各國,學習兵法奉事魯君。魯君對他有懷疑,他就殺了自己的妻子以爭取做將軍。魯國是個小國,一旦有了戰勝的名聲,就會引起各國都來圖謀魯國了。而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用吳起,就是拋棄了衛國。」魯君因而疑慮,就辭退了吳起。
吳起曾經在孔子弟子曾參門下求學,在魯國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四一二年),齊國進攻魯國,魯國國君想用吳起為將,但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對他有所懷疑。吳起由於渴望當將領成就功名,就毅然殺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傾向齊國,史稱殺妻求將。魯君終於任命他為將軍,率領軍隊與齊國作戰。
吳起的軍旅生涯充滿了傳奇。
吳起任西河的守將,威信很高。魏國選相,很多人都看好吳起,雖然最後被半路殺出來的田文拔得了「頭籌」,但是並不影響吳起在魏國數一數二的政治影響力。
天上沒有白掉下來的餡餅,吳起得到的這個相位也是一樣的。吳起走馬上任,立刻意識到了時局的嚴峻。
然後,吳起向楚國世世代代執行的分封制提出了挑戰,準備以此削弱奴隸主貴族和*圖*書的勢力。他做出規定:凡受過分封爵位和領土的貴族,只要爵位已傳了三代,就要將爵位、俸祿、土地一併收歸國有;他又著手廢除了一大批國君遠房親戚的宗室譜籍,取消了這些人的世襲特權;對於那些堅決反對變法,代表保守舊勢力的大臣,吳起則採用「蠶食」的辦法,慢慢地降低他們的職位,漸漸地收回他們的權力,以期將權力最終集中於君主,從而達到鞏固王權和維護地主階級統治的目的。
吳起治軍,言出法隨,賞罰嚴明,「愛兵如子」,與士卒同甘共苦。在魏軍與中山國的戰鬥中,有一個士卒生了毒瘡,吳起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就用嘴把毒瘡中的膿血吸出來。這位士卒的母親聽說後痛哭流涕,說他的丈夫從前也生過毒瘡,吳將軍為他吸出膿血,他以死相報,戰死疆場;現在兒子又將以死相報,不知又要身亡何處。
在魏軍與秦軍的一次戰鬥中,吳起尚未發令衝鋒,魏軍中一個士兵就衝向敵陣,並且斬獲敵軍兩個首級。返回魏軍陣地後,吳起立刻下令處以死刑。執法官說這個士卒作戰勇敢,請求不要殺掉。吳起惋惜地說:「他的確很勇敢,但是沒有按照命令行動,只好殺了他。」吳起的以法治軍、恩威兼施的治軍思想和實踐,被後世將帥視為治軍準則和行動楷模,並不斷豐富和發展。
吳起離開魯國後,聽說魏文侯很賢明,於是向魏國表達了善意。文侯問大臣李悝說:「吳起為人如何?」李克說:「吳起貪榮名而好色,但是,他用兵司馬穰苴也不能超過他。」這樣魏文侯就任命他為將軍,率軍攻打秦國,攻克五座城邑。

吳起之殤

吳起認為,軍隊有沒有戰鬥力,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以治為勝」。他認為,「治」和-圖-書由「法」生,令行禁止,紀律嚴明,軍隊才能做到平時秩序井然,戰時威武雄壯,前進後退都有節度,左右運動服從指揮,雖然處於絕境仍能陣勢不亂,雖然分散行動也能保持戰鬥序列;將領與士卒同安樂,共危難,軍隊「上下同心」,「發號佈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這樣的軍隊,就會所向無敵,「投之所往,天下莫當」。否則,「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於用」?
正在吳起的變法大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楚悼王突然暴病身亡。吳起只好將變法的事情暫時停了下來,為楚悼王治喪。以屈宜臼、陽城君等為首的舊貴族勢力乘此時機,相互聯絡,在吳起最大後台已經倒下的情況下,集結了大批私人武裝攻進了都城。吳起死於舊貴族勢力的瘋狂反撲之下,他所進行的變法也就此夭折,所有被廢除的舊制度重又恢復了起來。楚國又回到了混混沌沌之中,以致最終走上了滅亡的道路。
吳起在楚國的改革卓有成效,使楚國國力大增,由弱變強,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併了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了秦國。諸侯都害怕楚國的強大,為後來稱雄戰國奠定了基礎。
吳起變法雖然失敗,但變法卻在楚國貴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吳起變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在楚國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促進了楚國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化。
吳起變法的兵鋒直指當時的爵位世襲制。
與此同時,吳起在政府機構中大力推行「法治」,對那些貪贓枉法、目無法紀、一心只知搜刮民脂民膏、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貪官污吏,一律予以法辦。此舉使官吏逐漸廉潔起來,為楚國樹立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