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失去的勝利

作者:曼施坦因
失去的勝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章 史達林格勒的悲劇 生死的競賽

第十二章 史達林格勒的悲劇

生死的競賽

同一天,集團軍群總部要求陸軍總部立即採取步驟,使第六集團軍向第四裝甲集團軍方面突圍。等到第十七裝甲師完全發揮威力,第五十七裝甲軍仍然還有機會向包圍圈的方向上再進一步。換言之,頓河東岸的戰鬥仍有好轉的希望。不過假使當第四裝甲集團軍一開始發動救援作戰時,第十七裝甲師和第十六摩托化師(後者現在還被牽制在依里斯塔)就能全體參加,則結果就會更為有利了!
艾斯曼固然已經使第六集團軍司令部充分了解當前的情況和集團軍群的意圖,但卻始終未就第六集團軍的任務達成一致意見。當集團軍司令和其參謀長都在懷疑這種作戰的可行性時,我們又如何可以希望這個集團軍司令部能夠執行如此困難的作戰呢?
這個與死亡的競賽從十二月十二日開始,第四裝甲集團軍在那一天向史達林格勒進攻。此處只能加以概括的敘述,因為當時的情況瞬息萬變,而敵人又不斷投入生力軍——特別是坦克。
以下就是他所要說的要點:
艾斯曼少校的任務就是為了想要調和兩個司令部之間的意見,結果卻並不能令人感到滿意。保盧斯本人對於艾斯曼所告訴他的一切,並非毫無印象,但他卻強調指出自己所面臨任務的困難與風險。該集團軍作戰處長和軍需處長也同樣向艾斯曼少校強調說明這種困難,但兩個人卻都宣稱,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應該趁早突圍,而且也完全可以突圍。
同時,我們在齊爾河下游的防線也仍在堅守之中。雖然集團軍群發現必須動用何立德集團軍來穩定那一方面的局勢,但基本可以按計劃頂住。不過,對該集團軍暴露的側面卻仍然存在威脅。
現在至少我們把這個戰鬥中的重要情節略述如下,這都是與其結果具有重要關係的。
至於第六集團軍最後因何未曾執行這個命令,下文再加分析,我與保盧斯以及雙方的參謀長曾經利用新建立的超短波無線電話對此問題作過無數次的談話,而我們的總部與統帥部之間也是一樣。
就何立德集團軍而言,那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證明擋不住這樣的廝殺,而如果同盟國的部隊全線潰退,只靠幾個德國師也很難站住腳跟。更糟糕的是敵人經過第一次突擊,就擊潰了義大利集團軍,結果使頓河集團軍群的側面完全暴露。
若在任何其他的時候,像這樣的意見分歧即可以當作要求調換集團軍指揮人員的理由,不過在現有的緊急情況中,這種行動卻是不在考慮之列的。任何繼任的指揮官或參謀長都需要時間才能進入狀況,而和圖書在這個時候卻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此外,我們也無法獲得希特勒的批准,因為他相信這個人能夠為他守住史達林格勒。
在第六集團軍於十二月一日所提到的「冬季風暴」作戰命令中,所分配給該集團軍的任務如下:準備向西突圍,直到頓斯卡亞沙里特沙為止,以求與第四裝甲集團軍取得接觸。現在這個任務可能更要擴展。第六集團軍應該儘量向西南挺進,直到它實際上與第四裝甲集團軍會合時為止。「冬季風暴」命令中還表面上規定第六集團軍仍應依照希特勒的命令,守住史達林格勒,現在這個新計畫卻暗示它應該分區撤退以便持續向西南突圍。
不過最後決定第六集團軍態度的卻還是其參謀長希米德少將(Maj-Gen.Sohmidt)的意見。他認為該集團軍此時不可能突圍,並說這種辦法是無異於自取滅亡。他告訴艾斯曼說,「第六集團軍將會在這裡過復活節,你們的任務就是怎樣使其獲得較好的補給。」希米德顯然認定,使該集團軍脫離現有情況,應該完全是統帥部或集團軍群總部的事情,因為受困於此並非他們自己的錯誤,當前主要問題就是應保障其適當的補給。這一觀點可以理解,就理論而言,他也有權堅持。不幸的是環境更具有支配的力量。艾斯曼指出,雖然集團軍群總部已經竭盡全力維持補給,但天氣不好使空運停頓,那卻非其罪也,而且它也無法從帽子裡面變出運輸機來。但是他雖然善於辭令,可是對於希米德而言,卻無異於對牛彈琴。甚至於艾斯曼企圖指出,第六集團軍的突圍對於全盤作戰利益是必要的,這個參謀長也不讓步。
十二月十八日要算是一個第一等的危機日。
一方面想在頓河東岸發動和維持一個攻擊作戰,而另一方面,上述的危險卻日益增加,所以現在冒的風險前所未有。我不能夠相信希特勒在此時已經充分認清了局勢的嚴重,否則他應該會採取較果斷的措施,至少應該設法增強第四裝甲集團軍,以加速對史達林格勒的援救。可是事實上,卻誠如柴茲勒爾所云,「他除了遇事掣肘以外,毫無建樹。」我們可以舉例如下:他把第十七裝甲師控制在錯誤的點上,使其在最緊急的階段中未能投入戰鬥;他又控制著第十六摩托化師,直到時間已經太遲時才肯放手。希特勒時常批評將軍們和總參謀部軍官們,都只會「計算」而不敢冒險。可是這一次的事實對於他個人的說法卻是一個極有力的反駁。頓河集團軍群在整個南翼www.hetubook.com.com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時,不顧一切地命令第四裝甲集團軍向史達林格勒進攻,這可以算是一個極大的冒險,可是希特勒卻並不熱烈支持它。
所以在十二月十九日的正午,集團軍群用電動打字機向統帥部提出一個緊急呼籲,要求准許第六集團軍撤出史達林格勒,並立即向西南突圍以與第四裝甲集團軍會合(見附錄三)。
在齊爾河下游方面。苦戰仍在進行中,儘管敵人尚未透入我軍的防線。在集團軍群的左翼,卻有一個最嚴重的危機正在形成中,敵人已經開始向何立德集團軍和構成B集團軍群右翼的義大利集團軍,發動一次大規模攻擊。
在這個階段中充分表現出我們裝甲車輛和坦克人員的優秀素質,同時也顯示出我們裝甲兵的英勇和反坦克單位的技巧。第六裝甲師是一個有經驗的老裝甲師,師長勞斯將軍(Gen.Rauss)和坦克專家胡勒爾多夫上校(Col.V.Hunersdorff)都是值得敬佩的(後者不幸陣亡了),該師的坦克和突擊炮也都是齊全的。相反,第二十三裝甲師的命運卻恰好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它僅有二十輛可用的坦克!該師長弗爾曼將軍(Gen.V.Vormann)為我在陸軍總部時的同事,在第一次大戰時曾經負傷五次。
儘管如此,頓河集團軍群總部卻決定不顧任何困難和危險,絕不放棄這個救出第六集團軍的最後機會。它準備發出一個正式命令,免除集團軍司令對於冒險突圍以及放棄史達林格勒的一切責任。我們經反覆考慮打算採取這一步驟。
當第五十七軍在頓河之東柯特尼可夫附近完成了集中之後,自十二月十日起,強大的敵軍已經再度攻擊我們在下齊爾河的正面。現在很明顯,從這一方面抽出第四十八裝甲軍用來從齊爾河頓河之間的橋頭陣地中突出,與第五十七裝甲軍合作的設想,已經不可能實現。
艾斯曼少校同時指出,儘管集團軍群總部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它不相信空運的情況會改善,使得第六集團軍能長期堅守史達林格勒。
當這個要求未能獲得立即的反應之後,在十八時,我又直接命令第六集團軍,要它立即向西南突出(見附錄四)。這個作戰的第一階段仍與十二月一日所命令的「冬季風暴」攻擊一樣。不過於必要時,它應再繼續前進,越過頓斯卡亞沙里特沙,以求與第四裝甲集團軍取得接觸,並使補給縱隊可以通過。
儘管我們堅決認為有必要立即允許第六集團軍衝出史達林格勒,和圖書可是希特勒仍拒絕批准——同時其總參謀長又告訴我們由於義大利集團軍崩潰,所有正在調動中的兵力都已經奉命向B集團軍群方向增援。在此時還要研究史達林格勒能否繼續堅守,足以證明統帥部並未——或不準備——認識情況的嚴重。
齊爾河戰線上的緊急情況,而更危急的是集團軍群左翼的情況,都顯示出第四裝甲集團軍在頓河以東援救第六集團軍的作戰,只能繼續一個極有限的時間。此外,這個裝甲集團軍能否一直衝到實際上的包圍圈上也頗有疑問,因為敵人正在不斷投入生力軍以阻止他們。不過基於同樣的理由,第六集團軍在現在突圍的機會卻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要好一點。第四裝甲集團軍與第六集團軍能否會合,就要看後者今後能否積極參加這場戰鬥而定。當它一開始向西南突圍時,敵人就不能再繼續抽調其包圍兵力,於是第四裝甲集團軍又可以繼續向包圍圈前進。
在那一天第五十七裝甲軍獲得了一個值得敬佩的成功。它居然渡過了阿克塞(Aksai)河,向北挺進達到了米希柯伐(Mishkova)河,其矛頭實際上距離南面包圍圈已在三十英里以內!救兵的接近使第六集團軍可以突圍的機會終於來到。假使第六集團軍現在開始突擊,而第四裝甲集團軍則仍繼續向北進攻,或至少能吸引敵人的兵力,敵軍就面臨兩面夾攻的情況,這至少有希望建立足夠的接觸,使第六集團軍獲得其繼續突圍時所需要的燃料、彈藥和食品。為了這個目標,集團軍群總部已經集中了一支運輸縱隊,裝載了三千噸的補給品跟在第四裝甲集團軍的後面前進,並且還加上牽引車以便拖救第六集團軍炮兵中的機動部分。只等坦克打通一條道路之後,即使是暫時的,這支運輸縱隊也準備冒險直向被圍的集團軍衝去。
於是第五十七裝甲軍就更有趕緊行動之必要。當該軍還正在下火車和作最後集中時,敵人已經企圖來攻,在粉碎敵人此項企圖之後,該軍遂能於十二月十二日越過出發陣地。在它的側面,東面為伏爾加河,由羅馬尼亞第七軍負責掩護,西面為頓河,由羅馬尼亞第六軍負責掩護。這次攻擊顯然使敵人受到了奇襲,因為他們似乎沒有料想到會來得那樣快,所以該軍的最初進展頗為順利。不過敵人這次卻不採取防禦的戰術,他匆忙從史達林格勒地區調來生力軍,一再反攻以奪回我方坦克所佔領的陣地,並且企圖用其數量占優的裝甲兵力來包圍我們的小單位。雖然累次擊毀強敵,但直到十二月十www.hetubook.com.com七日為止,第五十七裝甲軍還是未能獲得任何決定性戰果。到了這一天,第十七裝甲師也終於能夠參加頓河東岸的戰鬥。經集團軍群總部一再要求,陸軍總部終於下放了這個師的支配權。可是這個師的位置是在集團軍群左翼的後方,所以必須要經過很遠的行軍,並從波特門金斯卡亞(Potemkinskaya)的橋樑上渡過頓河,然後才能參加東岸的戰鬥。
當第五十七裝甲軍正在頓河東岸企圖爭取決定性戰果時,敵人卻在西岸加強努力,以使德軍在齊爾河的防線總崩潰。尤其是已經完全了解了我們設在齊爾河與頓河交點上的橋頭陣地(包括頓河橋樑在內)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自十二月十二日起,這裡已經成為俄軍累次大舉進攻的目標。到了十二月十四日,我們被迫必須放棄並爆破該橋。到了十二月十五日,齊爾河下游正面的戰鬥就顯然只有幾天好打了。
在頓河兩岸,與死亡之間的競賽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決定性階段!集團軍群能否使頓河大河灣中的情況再繼續穩住幾天,好讓第六集團軍不錯過這最後一次機會呢?只有不再浪費一個小時,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同時,這個命令又規定如有必要時,在「冬季風暴」攻擊之後,還應繼之以一個第二階段的作戰。當接到了「雷鳴」(Thunderclap)的代字命令之後,第六集團軍即應立即繼續向第四裝甲集團軍前進,並同時分區逐漸撤出史達林格勒地區。為什麼暫時保留這個代字命令的發出,其原因是為了使兩個集團軍的行動和運輸縱隊的通過在時間上有完善的配合。更重要的,是集團軍群總部還要嘗試說服希特勒收回其死守史達林格勒的命令,因為當「雷鳴」命令發出之後,一切責任當然是應由集團軍群總司令自負,而與該集團軍司令無關,可是只要希特勒的命令還存在,集團軍司令就會感覺到有所顧忌,不敢行動。
我們與敵人之間,現在開始要作生死的競賽了。我們自己的目標是要救出第六集團軍,但是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卻不惜用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來作孤注一擲。
這個競賽就是要決定,是否在敵軍迫使我們停止這個作戰之前,第四裝甲集團軍的援兵能夠與第六集團軍在頓河的東岸會合呢?敵人可以擊破我們在齊爾河的脆弱防線,或是本集團軍群的左翼(更可能包括B集團軍群的右翼在內),以使他們居於可以切斷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的一切後方交通線的位置上。
希特勒在這個階段中,雖仍然拒絕讓第m•hetubook•com•com六集團軍撤出史達林格勒,但他卻並不能阻止集團軍群總部至少要作如此的準備。十二月十八日,我派了我的情報處長,艾斯曼少校(Maj.Eismann)飛入包圍圈,把我們對於突圍行動的意見告訴第六集團軍,那在最近的將來就毫無疑問會變得具有必要性的。
在頓河以東,儘管第十七裝甲師已經趕上了,但是第五十七裝甲軍卻仍然不能夠迅速衝到史達林格勒的附近,形成便於第六集團軍突圍的條件。相反,該軍卻有被迫採取守勢的可能,因為敵人正在從包圍圈上不斷抽調兵力向它反攻。
儘管該集團軍司令可能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戰術家,思路也比較清晰,但是他的參謀長的個性卻比他強硬。結果,保盧斯本人在其影響之下,也就宣稱突圍是根本不可能的,並指出放棄史達林格勒是「元首的命令」所禁止的!
本集團軍群正在頓河東岸進行援救第六集團軍的戰鬥,所以在左翼方面當然無法再作一個決定性的戰鬥。因此只能儘量拖延時間。所以負責那一方向的何立德集團軍,奉命使用必要的預備隊遲滯敵軍,集團軍群總部准其向後縮短戰線,但卻應隨時注意與B集團軍群的右翼保持連續的關係。
但是同時,在頓河的大河灣中,又發生了一個新的危險。十二月十五日就有明顯跡象,足以表示敵人企圖向頓河集團軍群的左翼與B集團軍群的右翼發動攻擊。次日敵人就發動了局部攻擊。最初我們還不能完全了解敵人的意圖,因為他可能是像過去的老辦法一樣,先到處試探,然後再作決定的突破,又可能只是阻止我們從這個地區抽調兵力去向頓河東岸的戰場上增援。不過不久以後,我們的無線電竊聽卻發現了一個新集團軍的番號(第三近衛集團軍),這暗示敵人有作深入突破(可能直搗羅斯托夫)的意圖。
次日,十二月十九日,又使我們感覺到在頓河東岸的情況有好轉的希望,可能不久兩個集團軍即能合作,以將第六集團軍救出史達林格勒。
集團軍群在頓河以西的情況,就十二月十九日而言,也還可以勉強支撐到讓第六集團軍有向西南突圍的機會時為止,暫時還不會有決定性的發展迫使我們停止頓河以東的作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