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失去的勝利

作者:曼施坦因
失去的勝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五章 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的防禦戰 火勢的延燒

第十五章 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的防禦戰

火勢的延燒

我與克魯格晉謁希特勒的結果是一無所獲。希特勒宣佈從其他戰場上或北面集團軍群方面都已無援兵可調。他對於設立統一指揮體系,並由總參謀長對所有各戰場負其總責的建議,反應也極為惡劣。他認為立即作如此的改組,對於戰爭的全面指導也不一定就會有太多的改善。希特勒當然知道,建議設立一個總參謀長來負全責的最後目的,就是要使他不親自指揮作戰,儘管他仍然保留著最後的決定權。他對於這種建議的反對,正好像不願意對於東線指派一個真正總司令是一樣的。
我又強調說明在第聶伯河的前方,集團軍群右翼是不再能夠恢復其地位。在第六集團軍的北冀上,敵人在我們的正面,已經撕開了一個二十八英里寬的缺口,在那裡只有兩個師的殘部仍在苦戰之中。因為我們能運用的只有極小量的裝甲兵力,所以已經發動的反攻是不能有填補缺口的希望。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都一定會被迫撤到第聶伯河的後方去。尤其是集團軍群的北翼情況是已經危險不堪。
我在這次會議中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一再強調集團軍群情況的嚴重,部隊的疲憊,和假使我們北翼被擊敗了,則不僅我們自己,而連A集團軍群的後果也將不堪設想。
不幸,我們未能使希特勒直接從我的司令部中將適當的命令立即發出。可是當我在跑道邊送希特勒飛去時,他還再度說明了其增援的諾言,然後才上機起飛。
讀者也許會獲得一個印象,當本集團軍群的部隊在第聶伯河的前面輾轉苦戰時,其總部人員卻大部份時間都花在與希特勒之間的辯論上。的確,為了力勸最高統帥部當機立斷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又是太遲了起見,我們是曾經花費了許多的神經和精力。我們的幕僚組織是慣於作迅速決定的,我個人對於一再重複訴說這種極明顯的道理也極感厭倦。可是這種奮鬥卻是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之間東線戰役中的決定性因素。
很不幸,俄國人卻不理會這一套。他們不斷進攻,於是情況變得日益緊急。第六集團軍已被透入,在海岸上作戰的部隊有受敵人包圍的危險。因為陸軍總部調往頓涅茨地區的兵力並不足以恢復那裡的情況,所以本集團軍群在八月三十一日下命令叫第六集團軍撤往後方稱作龜甲陣(Testudo)的既設陣地中。(派兵往頓涅茨地區之舉是集團軍群總部所反對的,因為北翼方面正需要此項兵力。)這也就等於是說撤出頓涅茨地區的行動,已經採取了第一個步驟。同一天夜間,希特勒終於准許集團軍群總部自由的逐步撤退第六集團軍和第一裝甲集團軍的右翼,不過他卻還要補充一句說:「必須是情況絕對需要如此,而且也更無其他的辦法。」同時,也命令毀滅在頓涅茨地區中的一切具有軍事重要性的設施。https://www.hetubook.com.com
這完全是一個作戰彈性的問題,我們的意見(以克里米亞和一九四二年冬季戰役的經驗為基礎)與陸軍總部,甚或與其他集團軍群總部的意見,都是具有基本性的差異。在上述那些戰役中,我們總是必須採取迅速和機動的行動,而沒有時間足夠作長期的計畫和準備。希特勒與其他的集團軍群卻都認為如此迅速地執行大規模運動,簡直是不可能的。誠然,因為希特勒曾經命令所有各集團軍,都必須累積三個月的口糧和彈藥,以便補給暫時被切斷時,仍能堅守不動,所以對於這個早已靜態化的正面,要想迅速撤退,當然是更為困難。
雖然希特勒對於我對其領導能力的暗示批評,很平靜的接受了,可是毫無疑問,他對於這次會晤很不滿意。儘管如此,這次會晤的結果卻是他立即命令中央集團軍群以最高的速度,把四個師的兵力移交給南面集團軍群,從九月十七日開始,並立即使用所有四條鐵路線。同時也允許從西線抽調步兵單位補充我們各師的缺額——一共為三十二個營。
第四裝甲集團軍由於受了其北鄰,中央集團軍群的第二集團軍撤退的影響,其左翼也被迫向後彎折。這又使其正面拉得更長,它本來就已經是夠單薄的。以後由於第二集團軍最南面的軍(第十三)指揮失當,使其退入了第四裝甲集團軍的地區,使後者不僅接管了四個殘破不堪的師,而且還加上了五十六英里長的正面,這是向北面的。目前敵人的攻擊力雖暫時頓挫,但我們可以預料一旦敵人重整攻勢之後,這個集團軍也就會難以久持了。由於該集團軍的北側面又發生了新的威脅,這個危險遂更為增大。
我之所以作上述聲明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想對於東線上的發展,確定事後的責任,而是希望在將來能不失時機的採取必要的行動。
第一裝甲集團軍方面,除了其右翼部份為了配合第六集團軍的撤退起見,已經向後撤回以外,其餘的兵力則仍能繼續據守頓涅茨河的中段。可是集團軍群的北翼情況又再度惡化了起來。
在向陸軍總部的報告中,本集團軍群於九月十四日宣稱,它被迫於次日必須命令其北翼在基輔的兩側撤退到第聶伯河的後面去。第八集團軍早已奉命採取機動的戰術。原先想在第聶伯河的前面,大致在波爾塔瓦的附近,縮短戰線以阻止敵軍前進的觀念,由於希特勒的拖延,遂終於變成泡影了。
至於在第四裝甲和第八兩個集團軍方面,我們希望希特勒的諾言一旦兌現之後,就可以用中央集團軍群撥交給我們的那個軍發動一個反擊,以穩定第四裝甲集團軍北翼的情況。我們也應該可以用現在正向第聶伯河運動的各師,當作這個正面的支柱。於是也就還有在該河前方阻止www.hetubook•com•com敵軍的可能性——大致是在波爾塔瓦的附近。
第八集團軍在哈爾科夫以南地區中,從北面和東面都同時受到攻擊,僅僅在撤回——僥倖距離不大——和縮短其正面之後,才阻止了敵軍的突破。
因為在以後幾天之內,陸軍總部對於南面集團軍群的情況,仍未能採取任何的行動,所以我在九月七日,又發出了一個電報,再把本集團軍群的形勢重述了一遍。我指出敵人已經動用了五十五個步兵師、兩個坦克軍等項兵力來對付我們,這不僅是預備隊,而且大部份都是從東線其他地區中抽調出來的。還有更多的兵力也在運動的途中。所以我再度堅決要求:假使本集團軍群若要想控制當前的情況,則必須趕緊採取決定性的行動。
到了八月二十七日,從哈爾科夫到蘇美(Sumy)之間,已經重建了一條相當完整的正面,這樣遂使集團軍群的北翼的緊張情況可以暫時鬆一口氣。可是此時在頓涅茨地區中的情況卻變得空前的危急了。所以集團軍群總部遂提出了一個籠統的要求:若是任務不改變,則其南翼必須增加更多的兵力,否則就必須給予以行動自由,以便縮短戰線來阻止敵人的攻勢。
這一炮的結果是第二天,希特勒來到了我們設在查波羅齊的總部中,同時也召見A集團軍群總司令,克萊斯特元帥和仍在庫班地區中的第十七集團軍司令羅夫將軍(Gen Ruoff)。
我向希特勒明白的提出了兩個方案:一、迅速將生力軍撥給本集團軍群,無論如何不能少於十二個師,並且從其他比較平靜的正面抽調兵力來調換我們已經疲憊不堪的各師。二、或者是放棄頓涅茨地區,以從集團軍群之內抽調兵力。
本集團軍群自從冬季戰役結束之後,即曾報告說,以其現有的兵力無法防禦其正面,而且又曾經一再要求在東線之內對於兵力作徹底的調整,或者是在東線與其他戰場之間作同樣調整,可是卻從未獲得成功。因為南面集團軍群所負責防禦的地區是如此的重要,而且這也是很明顯可以預料的事實,俄國人的攻勢主力將會放在這一方面,所以這個調整更是絕對必要。
當天下午,我們命令第六集團軍和第一裝甲集團軍改采機動防禦的方式,其目的是一方面維持部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卻在退卻行動中儘量爭取時間。
在這次會談中,我又再度告訴希特勒說,自從他上次親臨我們總部之後情況已經大變了,並且強調的說明,在我們北翼上的危機,可能不僅將使這個集團軍群全軍覆沒,而且這整個戰場也都會同歸於盡。我再補充說,這個危機就是中央集團軍群不肯將兵力移交給我們的後果。因為事實上,南面集團軍群對於陸軍總部這一類的命令,一向都忠實的服從,所以我們不了解其他的集團軍群為什hetubook.com.com麼不應該這樣做——尤其是假使第四裝甲集團軍崩潰了,則專憑那一點兵力也還是不足以幫助中央集團軍群守住它的正面。我說,照我看來,統帥部所自認為緊要必需的命令,居然不能執行,這才真是不能忍受的。假使各集團軍群都敢抗命,那還得了!無論如何,我確信自己的命令是一定可以貫徹的!(希特勒之所以未能使中央集團軍群執行其命令的原因有二:一、他對於縮短正面的需要未作適時的考慮。二、並未不顧一切的反對,而要求立即執行。)
假使在幾個星期以前,即能獲得此種行動自由,那麼本集團軍群就可以用較經濟的方式來打這個南翼方面的戰鬥了。它不僅可以抽調兵力以供北翼方面的使用,並且還能縮短戰線以阻止敵軍的前進,甚至還可能在第聶伯河的前方站住腳跟不動。現在固然已經太遲了,但卻仍然使其南翼得免於覆亡。不過能否在第聶伯河前方建立一條戰線,卻不免頗有疑問。
對於像縮短中央集團軍群正面這樣的激烈建議,希特勒固然表示礙難照準,但是他卻也承認對於南面集團軍群有作決定性增強之必要。在總參謀長的建議之下,他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立即在其與第四裝甲集團軍的分界線上,集中一個軍的兵力,共為兩個裝甲師和兩個步兵師。這個措施的目標即為防止我們北翼被包圍。
情況的日益嚴重,而希特勒對於增援問題也仍未作任何決定,使我於九月三日不得不飛往東普魯士的大本營去晉謁希特勒,我要求克魯格元帥與我一同前往,因為我希望與他採取聯合行動,以使我們的兵力獲得適當的分配。同時也更希望使全盤的領導問題能獲合理的解決:例如取消最高統帥部與陸軍總部在東線的重複。在前一天,我又寫了一封信給柴茲勒爾將軍,要求為了在東線的決定點上作真正集中的努力起見,必須終於要採取某些行動。從南面和中央兩個集團軍群互相連接的側翼上的發展情形看來,我認為為了預防起見,應在基輔的前方集中一支強大的兵力。假使必須等待西方盟軍在歐陸登陸之後,才來決定增援問題,那麼在東線方面就可能會太遲了。而且無論如何,從西方國家海軍兵力和船舶運輸的分配上,也可以不太難於猜得其一般的意圖。柴茲勒爾告訴我,當他把這封信呈給希特勒看的時候,希特勒不禁勃然大怒,認為我是故意賣弄聰明,並且為了在戰爭日記上爭取立場。我覺得這真是一種太幼稚的想法。
次日即已證明這些諾言是無法兌現了。俄軍已經開始攻擊中央集團軍群的左翼(第二集團軍),獲得了一個局部性的突破,迫使該集團軍向西撤退。在第四集團軍地區中,敵人也進攻得手,使該集團軍群又發生了另一次局部危機。八月二十八日,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克魯格元m.hetubook.com.com帥來談了一次之後,即再也不曾聽到從其轄區中抽調兵力的消息了。現在北面集團軍群也宣稱連一個師的兵力都不能調動了。至於說到其他的戰場方面,希特勒首先想等候發展,並看英國人現在是否將在巴爾幹登陸,這種想法不僅是不可能,而且也不重要。
我的結論是說,現在第四裝甲集團軍能否退過第聶伯河,已經頗有疑問。本集團軍群自然將會竭盡其全力,以使這個行動可以順利推進,但我們卻堅持所有四條鐵路線都必須同時使用,以便四個師能從中央集團軍群方面,迅速趕到我們北翼上,這樣也許還來得及恢復那裡的情況。(這樣又必然要求中央集團軍群要撤回到第聶伯河。)我說,整個東線的命運都決定在這一點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強大的兵力送達基輔地區。
我要求總參謀長轉告希特勒,在這樣環境中,我們必須承認敵軍有突破達第聶伯河渡口的可能性,包括在基輔的那一個渡口在內。因為最高統帥部的決定常常改變,諾言常常不兌現,所以認為必須向希特勒提出抗議,因為話說得太直率,只好以書面來表示。我在這裡所以還引述出來的原因,是因為它足以表現出來最高統帥部與南面集團軍群之間的歧見。
可是希特勒還是不能接受我們現在認為無可避免的建議,即將中央集團軍群撤到第聶伯河一線,於是才能抽出足夠的兵力來控制南翼方面的情況。總參謀長的呼籲和南面集團軍群的抗議,都不足以感動他。在最後一個備忘錄中,我們曾經說明希特勒所害怕的俄軍對中央集團軍群所將要發動的攻擊,其目的只不過是阻止我們集中兵力而已。我們又更進一步說明,無論就作戰或戰爭經濟的立場上來看,中央集團軍群向第聶伯河一線的撤退都不會有嚴重的影響。
為了找到必要的兵力來支持這個北翼起見,我建議中央集團軍群的正面應一口氣撤到聶伯河一線。這樣可以使其正面縮短一/三,於是所節省出來的兵力就至少可以轉用在東線的主要點上。
陸軍總部回答我說,請暫勿下達命令,等希特勒在九月十五日與我作了另一次會談後再作決定。我回答說,除非我能與他作一次私人性的談話,僅准總參謀長列席,否則任何的會談也都是毫無意義的。
此外,當我要求應有更多的師以求確保第聶伯河渡口時,他也允許設法滿足我的要求。最後,為了想獲得較多的兵力起見,他又決定撤退庫班橋頭陣地,那是早已沒有任何作戰價值了。照克萊斯特元帥看來,這個行動到十月十二日即可完成。
希特勒在這整個討論中都能完全保持著客觀的態度,儘管他不斷地對一切技術的細節都要發表意見,但卻仍同意本集團軍群應獲得強力的支援,並且允許儘量從北面和中央兩集團軍群方面抽調援兵。至於說到從其他較平靜地帶抽和*圖*書調兵力來調換疲憊的各師,他認為一兩天之內即可以斷定有無此種可能性。
統帥部仍然不曾採取行動,以使中央集團軍群在我們的北翼上遵照其諾言,來集中其兵力,而敵人又不斷調集新的部隊,所以第四裝甲集團軍遂有從北面受包圍,並從基輔被迫向南撤退的危險。這樣的發展不僅足以使我們無法在第聶伯河的後面建立一條新的防線,而且更使本集團軍群立即有被包圍的危險。
很不幸,第二天卻使我們又大感失望了。當希特勒臨走時,還堅決表示將立即命令四個師向第聶伯河一線增援,可是這個命令卻終於不曾下達。此外,中央集團軍群對於在右翼集結一個軍的行動,也已經發生了延遲。究竟能否使用這些兵力,在什麼時候可以使用,和到底有多大的兵力似乎都是不無疑問的。
希特勒現在在原則上,承認本集團軍群的右翼有撤回到美利托波爾─第聶伯河一線的必要,雖然他仍然希望新的自行突擊炮營能扭轉危局,足以避免這種撤退。照慣例一樣,他總是以為技術資源之使用即足以阻止某種發展,事實上,卻必須要有幾個師的兵力才夠。
當我回到集團軍群總部之後,就立即命令我們所有各集團軍,於九月十五日黃昏起,向一條從美利托波爾(Melitopol)起,沿著第聶伯河達基輔以上某點,然後再沿著傑斯納(Desna)河走的線撤退。
相反,本集團軍群自從「衛城」作戰之後,兵力就只是日益減少,而每當一個危機發生時,卻從未能獲得適當和適時的增援。
結果希特勒決心親臨俄國南部召集一個臨時會議。地點是在文尼察(Vinnitsa),過去他在那裡曾設立大本營。在這次會議中,我和我的集團軍司令,以及一位軍長和師長,都曾向希特勒慷慨陳詞,說明當前的情況,尤其是部隊的條件,他們早已是疲兵久戰,以一當十了。我特別指出在總數十三萬三千人的死傷數字中,一共只獲得了三萬三千人的補充。儘管敵人的戰鬥力也可能已經相當的減弱,但是他們卻獲得大量的補充,所以仍然能夠繼續採取攻勢。此外,他們也更從其他地區不斷抽調援軍。綜合現有的情況,我堅決認為以現有的兵力不能再守住頓涅茨地區,並且就德軍整個南翼而言,其最大的危險也是在本集團軍群的北面側翼上。從長期的觀點來看,第八和第四裝甲兩個集團軍將無力阻止敵軍向第聶伯河的突破。
至於說到把中央集團軍群撤回到第聶伯河游,以抽調兵力的建議,希特勒卻認為在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撤退如此遙遠的距離。在這種大規模的運動尚未完成之前,泥濘季節就會追上我們,正好像在阿內爾突出地中的撤退是一樣的,將會損失太多的裝備。所以他認為最多只能希望撤退到一條中間線上。那卻當然達不到我們想要獲得人力的目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