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品三國

作者:易中天
品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結束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 四、逐鹿未必得鹿

結束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

四、逐鹿未必得鹿

劉備的情況又有不同。論家庭出身,劉備的條件比曹操、孫權都好。曹操閹宦之後,孫權出身寒門,他們都被士族看不起。劉備卻是皇帝的同族,又是名儒盧植的學生,這就多少有些政治資本。他又會做人,軍閥混戰的時候,別人擴大地盤,他擴大聲望,也形成了一個被范文瀾先生稱之為「武士強謀士弱」的小集團。所以,儘管也有人看不起他(比如袁術),但許多大軍閥都對他禮遇有加。他投奔陶謙,陶謙表薦他為豫州刺史,後來又託以徐州。他投奔曹操,曹操表薦他為豫州牧、左將軍,而且「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他投奔袁紹,袁紹「遣將道路奉迎」,又親自出城二百里相見。他投奔劉表,劉表也是「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別的不說,曹操與袁紹爭相禮遇,就說明劉備分量不輕。
在這裡,更難轉彎的是蜀漢。要知道,蜀漢可是一貫以「正統」自居的。反倒是原本就非「正統」,也不可能爭到「正統」地位的孫吳比較灑脫,「並尊二帝」的方案也就由他們提出。實際上孫權早就想到了這一天。蜀漢建興二年(公元二二四年)鄧芝第二次使吳時,孫權就說了這個意思。孫權對鄧芝說,如果消滅了曹魏,恢復了太平,我們兩國分治天下,豈不是很好嗎?鄧芝卻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兼併曹魏以後,如果大王不知道天命在哪裡(也就是不肯投降蜀漢),那麼,貴我兩國就只好「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大家都敲起戰鼓來。那個時候,戰爭可才剛剛開始呢!孫權聽了哈哈大笑,說你這話可真夠誠實的!
陸遜的決策完全正確,劉備也未必當真再來。他們,其實也包括孫權、曹丕,大家都明白,魏、蜀、吳三和-圖-書家鼎足之勢已成,誰也吃不掉誰。而且,任何一方坐大,其他兩方就會來制約。交戰雙方一旦決出勝負,甚至還沒開打,第三方就會來插足、來干預。所以,陸遜只能見好就收,劉備就更不會沒事找事。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執政,又派鄧芝使吳,兩家重結盟好。據《三國志.鄧芝傳》,當時鄧芝對孫權把話說得很透徹。鄧芝說,貴我雙方,一家有「重險之固」,一家有「三江之阻」。如果聯合起來互為唇齒,那就「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相反,如果大王投靠曹魏,還想保持獨立,其結果必然是曹魏要來打你,蜀漢也要來打你,江南之地就不會再是大王的了。孫權默然良久,最後不能不承認他說得對。鼎立之時,弱小的兩方只有和平共處,甚至同舟共濟,才能抵擋強大的一方。所以,黃龍元年(公元二二九年)四月孫權稱帝,諸葛亮就不再講什麼「天無二日,人無二君」的空話,毅然遣君祝賀,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承認「東帝」(吳帝)、「西帝」(蜀帝)並尊,還預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盤。
毫無疑問,對於諸葛亮這樣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面對並接受這個現實是痛苦的。曹丕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能向中原士族讓步,搞「九品官人」。孫權也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能向江東士族讓步,搞「吳人治吳」。諸葛亮卻既不能搞「九品官人」,也不能搞「蜀人治蜀」,結果是蜀漢在三國當中最先滅亡。此乃幸也,抑不幸也?
這就讓我想起了另一個人,他就是荀彧。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設想。正是這個設想,使諸葛亮剛一出山就不同凡響。但是,它也給諸葛亮出了難題,那就是一旦和*圖*書這一設想無法實施,又該怎麼辦?事實上,我們只要看一看前面講過的三大戰役,就知道許多事情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這三大戰役有什麼共同特點?就是都以戰爭發動者的失敗告終。官渡之戰是袁紹發動的,袁紹失敗;赤壁之戰是曹操發動的,曹操失敗;夷陵之戰是劉備發動的,劉備失敗。這究竟為什麼?命也?運也?風水也?都不是。是什麼?勢也。時勢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只能是後來那個樣子。袁紹失敗,因為門閥遇到軍閥;曹操失敗,因為南方對抗北方;劉備失敗,則因為在此前提下,吳蜀兩國都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內成「偏霸」之業,不可能再有發展。此即所謂「中原得鹿不由人」。
先說孫權。孫權不是袁紹,他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孫權也不是劉備,他沒有皇族宗室的光環。就家庭出身而言,他有點像曹操。但曹操出身不好,是因為「污濁」;孫權出身不好,是因為「寒微」。不過,孫權可沒有曹操那樣「曾經在中央工作」的經驗,以及「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優勢。他只有一個雜號將軍的頭銜(討虜將軍),和一個不太穩定的割據政權(江東政權),說穿了不過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閥。所有這些,都決定了他只能面對現實,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魯肅的現實主義頗對他的胃口,魯肅的戰略規劃也有條不紊地得到了實施。鞏固江東,鼎足而立,他做到了;奪取荊州,分庭抗禮,他也做到了。他甚至還做到了稱帝建國,只不過比別人晚一些。他也試圖奪取益州,佔據整個長江流域,只不過沒能做到。也就是說,魯肅並沒有白給他做規劃。而且,據《三國志.呂蒙傳》,孫權後來在與陸和圖書遜的談話中,還把魯肅比做最先向光武帝劉秀提出奪取天下、稱帝建國的鄧禹。可見魯肅的立場就是孫權的立場,孫權的路線也就是魯肅的路線。
那麼,魯肅和諸葛亮的立場又是什麼?魯肅的立場就是輔佐孫權,先成就「霸業」,再成就「帝業」。諸葛亮的立場則是輔佐劉備,先成就「霸業」,再「興復漢室」。前期目標是一樣的,終極目標卻不同。所以魯肅和諸葛亮能夠成為朋友,卻不能成為同志。這正如孫權和劉備可以結盟,卻又各走各的道路,而且最終會要翻臉。翻臉,當然是兩國利益衝突所致;道路不同,卻是另有原因。
然而五年過去,不要說鄧芝,就連諸葛亮也不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這話了。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諸葛亮已經意識到,三國鼎立已成為不可改變的既成事實,而「興復漢室」則至少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豈止是不容易。在我看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註引《魏略》,陳群和桓階勸曹操當皇帝的時候,就說過「尺土一民,皆非漢有」的話。漢王朝既然連一寸土地一個子民都沒有,怎麼能夠復興?
作為漢末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一,夷陵之戰頗多不解之謎。比如田餘慶先生的《〈隆中對〉再認識》一文,就說劉備的戰爭部署和指揮意圖都「令人難解」。又比如諸葛亮對於此戰態度史無明文,史家只能揣摩猜測。再比如這場戰爭的結局也出人意外,大獲全勝的陸遜主動撤兵,戰敗了的劉備居然還要再戰。據《三國志.陸遜傳》,劉備敗走白帝城後,東吳許多將領爭相上表孫權,認為劉備必能擒獲,主張乘勝追擊。陸遜與朱然https://m.hetubook•com.com、駱統則認為曹丕正在調兵遣將,名義上是幫助吳國討伐劉備,實際上包藏禍心,因此決定撤出戰爭。這對於蜀漢原本是好事,沒有想到劉備反倒嘴硬。據《陸遜傳》裴松之註引《吳錄》,當時劉備寫信給陸遜,說現在賊人(魏軍)已經到了江陵,朕也要再次東進,將軍您看行嗎(將軍謂其能然不)?結果被陸遜搶白了一通,說你們的傷還沒有養好,就不要再來送命了吧!劉備這才講和。
還是先從夷陵之戰說起。
軍閥們看重劉備,當然是因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號召力。尤其是袁紹死後,反曹擁漢的士族和名士,能夠寄希望的也就是劉備了。諸葛亮對孫權說,劉備「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雖然誇張了一點,卻也不全沒影兒。諸葛亮自己的選擇就是證明。他選擇劉備,除了因為劉備三顧茅廬、表現出思賢若渴的極大誠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劉備是宗室。眾所周知,諸葛亮是要「興復漢室」的。這樣一個「歷史使命」,當然最好由宗室來完成,甚至也只能由宗室來完成。有一位宗室來牽頭,起碼可以仿效光武帝的成例。然而這時原來的幾個宗室州牧,劉焉、劉繇、劉虞都死了,劉繇和劉虞還丟了地盤。劉焉的兒子劉璋雖然接任了益州牧,卻不成器,益州也非進取之地。可選擇的只有劉表。可惜劉表是個胸無大志氣度狹小的人。那麼多的中原士人避難荊州,卻只見他安撫不見他重用。相反,寄人籬下的劉備威望卻高得多。所以,諸葛亮寧肯選擇劉備,並為他做出「先得荊州,後奪益州,跨有荊益,以圖天下」的戰略規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按照諸葛亮的這個設想,劉備完全可以成霸業而https://m.hetubook•com.com興漢室,成為光武帝之後的又一位存亡繼絕的人物。
事實上在吳蜀兩大陣營中,諸葛亮與魯肅的關係也最好。惜墨如金的《三國志》說魯肅去世「諸葛亮亦為發哀」,絕非閒筆。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兩人惺惺相惜的深情厚誼。這種友誼,是他們在促成和維護孫劉聯盟的過程中結成的。它來自相互的理解和工作的默契,極為難得。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在兩個思想境界相距甚遠的人之間竟會有這種友誼。實際上亮、肅二人政治理念不同,並無關乎品質和境界,而是政治立場所致。也就是說,正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立場,才會各有各的判斷和理念,卻又不妨礙他們成為盟友、朋友,甚至戰友。
這也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件大事。因為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所謂「三國」才在名分上成立了。儘管曹魏並不承認蜀漢和孫吳,孫吳和蜀漢也不承認曹魏,但吳蜀雙方卻是互相承認的。也就是說,他們雙方都不再拘泥於所謂「正統」,公然承認天底下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帝,這實在是破天荒。
最早明確指出這一「殘酷」現實的是魯肅。前面講過,魯肅在他建安五年(公元二〇〇年)的「榻前對策」中,就明明白白告訴孫權「漢室不可復興」。可是七年以後,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談話時,卻還說「漢室可興」。甚至到了蜀漢建興五年(公元二二七年),曹丕都已經死了,諸葛亮北伐前上《出師表》,還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號召。有人據此認為諸葛亮的境界高於魯肅,也有人據此認為諸葛亮實在是不識時務,其實都不對。魯肅並不是境界不高,而是目光敏銳;諸葛亮也不是死不開竅,而是有所追求。也就是說,他們一個面對現實,一個富有理想,但都值得我們敬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