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讀城記

作者:易中天
讀城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章 北京城 三 有容乃大

第二章 北京城

三 有容乃大

所以,城市從來就是開放和兼容的,儘管城市與城市之間,開放程度和兼容程度並不一樣。但再封閉的城市,也比鄉村開放;再保守的城市,也比鄉村兼容。中國古代的城,雖然無一例外的都有城牆,但是這些城牆卻並不妨礙城市的開放,而且似乎更有利於它的兼容。這就好比盤子裝不了甚麼東西,而碗卻更能「容納」一樣。一個完全沒有空間間隔的地方是無所謂容不容的。城牆的建立,恰恰正好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具有「可容性」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城以盛民也」,便說得十分到位,儘管它僅僅只說到了「盛民」。但文化是人創造的。城市既然能夠容納人民,當然也就能夠容納人民創造的文化。
這一特點同樣體現於建築。北京,可能是中國城市中建築樣式最多的一座。城池宮殿、壇社苑林、部院衙署、廟宇觀寺、府邸宅園、市井民居,次第排列,縱橫展開,錯落有致,就像一支和諧的樂曲。以皇宮為中心、縱貫南北的中軸線當然是「主旋律」,但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也並非沒有自己的樂土和家園。甚至那些在別處多半會躲入深山老林的名寺古剎,在北京也進了城。北京是那樣地疏闊、大氣,任何存在都不會在這裏找不到自己的空間。所以,不但人力車和凱迪拉克街上跑沒人感到怪異,便是騾馬大車進了城,也不稀罕。
城市就不一樣了。城市是這樣的一種社區,它的職能和功能從來就不是單一的。而且,城市的職能越多,功能越齊全,它的「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城市也就越「大」。上海之所以「大」不過北京,就因為它的職能沒有北京那麼多,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同理,城市的職能越是多樣,功能就必須越齊全;功能越齊全,城市就必須越能兼容。其結果,便正如天津人所說,「嘛大的林子,嘛鳥都有」,連「市」也最終搬進「城」裏,並與「城」合二而一,成為「城https://m.hetubook.com.com市」。
同樣,開放也是城市的天性。從古到今,城市從來就是作為「中心社區」而存在的。它們或者是全國的中心(首都),或者是區域性的中心(省會、州府、縣城等)。既然是中心,就必須向它的周邊區域開放,既吸收又輻射,既統領又兼容。所以,北京不但「包容量」大,而且「吞吐量」也大。有一個數字頗能說明問題:現在的北京人,有四分之三是1949年以後才進入北京的外地人及其子女。也就是說,不到半個世紀,所謂「北京人」這支隊伍,就換了四分之三的「血」。至於北京向外地「輸」了多少「血」,似乎不好統計,但相信也不在少數。
北京的容量不僅在於建築空間,更在於文化空間。北京從來就是漢胡雜糅、五方雜處的地方。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漢滿蒙回藏、儒道釋景(基督教)回(伊斯蘭教),各路人馬都在這裏出入、匯集、發展,各種文化都在這裏交流、碰撞、融合。北京對此,都居高臨下地一視同仁,決無文化偏見,也沒有種族偏見,甚至沒有其他地方通常都會有的那種執拗頑固「不可入」的「區域文化性」。相反,江南的絲雨北國的風,西域的新月東海的波,都在這裏交匯、集結、消融,共同構成北京博大雄渾的非凡氣象。北京當然是等級森嚴的,但因為空間大、距離遠,彼此之間,也就不會覺得有甚麼「擠兑」。王侯勳貴、鼎輔重臣、學子文士、販夫走卒,各有各的活法,而且在各自的「圈子」裏,也都活得既自在,又滋潤。直到現在北京也仍是這樣:一個外地人,只要他不是「太差勁」,那麼,他到了北京,也就不會感到彆扭,感到「格格不入」。如果他很隨和,還會說幾句普通話(不必太標準),那麼,用不了幾天,他幾乎就會覺得自己也是北京人了。
但,更重要的,還在於北京固有的「兼容性」。
hetubook.com.com先是「容量大」。初到北京的人,幾乎無不驚異於它的容量。那麼大的廣場,那麼寬的街道,那麼多的空地方,該可以裝多少人哪!上海雖然也大,但卻太擠。不要說擁擠狹窄的街道里弄,便是人民廣場,也顯得擠巴巴的,好像人都要溢出來了,哪裏還能裝下甚麼東西?所以有人說,到了上海,除了看見看不完的上海人以外,甚麼也看不到。
城市之所以必須開放和兼容,還因為城市的主要文化功能是「交往」。
但不管怎麼說,北京畢竟是文化生態環境最好的城市。它很像一個自然形成、得天獨厚的大森林,喬木、灌木、奇花、野草,共生於其間,層次分明而又相得益彰,錯落有致而又渾然一體。它是帝王之都,也是文人之鄉和民眾之樂土。如果說,雍容華貴的皇家氣派,勇敢自尊的學人風範,敦厚樸實的民俗風情,曾經共同形成了老北京那種既「典麗堂皇」又「幽閒清妙」的文化品格;那麼,高瞻遠矚的改革開放,居高臨下的兼收並容,獨一無二的文化優勢,便構成了新北京的非凡氣象。
北京的氣派,一言以蔽之曰「大」。
其實,這也是「城文化」的特點。《說文》曰:「城以盛民也」,正是突出了它容量上的特徵。作為可以「盛民」的人工生存環境,城市與鄉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兼容性」。鄉村雖然地域遼闊、沒有城牆,似乎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但其實,鄉村的開放度和兼容性都很差。異質文化很難在這裏得到傳播,外來人口也很難在這裏落腳謀生。鄉村幾乎只相信「土生土長」和「本鄉本土」的東西,對於「外來戶」和「外鄉人」總是持懷疑態度。頑固地保留鄉音土話,便是證明。
的確,沒有哪個社區能像城市這樣充分地滿足人們交往的需求了。因為城鄉這兩個社區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於其居民的異質性程度。鄉村居民基本上是同質的,可以稱得上是「同祖同宗和*圖*書,同種同文(方言)」。而且,鄉村居民還特別看重這種「同質性」,看重「鄉里鄉親」、「土生土長」,或者「吃一口井的水長大的」等等。城市居民則大多沒有這種心態。他們既不可能只吃「同一口井的水」,也不可能只買「同一家店的布」,當然也不會「幹同一樣的活」。他們籍貫不同,出身不同,來歷不同,職業不同,活法也不同,卻共生共存於城市。於是,城市便為不同的人共同地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和交往的機會。
也許,正是這種交往的機會,誘使一批又一批的人「離鄉背井」,來到城市;也正是這種交往的機會,使城市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圍遠遠優於鄉村。
北京是全中國人表演交往的舞台和場所,或者借用日本學者鈴木榮太郎的概念,是全中國人「社會交往的結節機關」,當然是可以而且應該兼容全國的。所以,一來二去,北京話便幾幾乎成了咱們的「國語」(普通話)。
然而,上海再大,也「大」不過北京。上海還得在自己的市名前冠一個「大」字,才成為「大上海」,北京卻大得根本不必自稱甚麼「大北京」。你甚麼時候聽說過「大北京」這種說法的?沒有。北京人不這麼說,外地人也不這麼說。可見在全中國人的心目中,北京之大,已不言而喻,實在不必添此「蛇足」。這可真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城不「大」。北京,大概是中國唯一一座「不必言大而自大」的城市。
然而,北京的這種開放和兼容,似乎還不是或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那種城市與城市、人與人之間自由平等的交往與交流。它似乎還更多地是以一種「天朝帝都」的雍容氣度或「政治中心」的文化特權,居高臨下地吸收和兼容著外來文化和外來人口。較之上海和廣州,它更像一個開明的君主或寬和的老人,以一種無所不包和見慣不怪的從容、淡泊、寬舒和自信,集m.hetubook.com.com天下之大成而蔚為壯觀,但當其絢爛之極時卻又歸於平淡。我們在後面還會看到,「大氣」與「平和」,正是北京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徵,它甚至幾乎遍及於每個北京人,成為北京人的一種「文化性格」。
北京就不會給你這種感覺。北京雖大卻不擠。北京的交通雖然也堵得厲害,但最擁擠的地方也仍能給你開闊之感,因為那地方本來就很大。其實,這也正是北京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一個特點:寬鬆、疏闊、大處著墨、縱橫揮灑,充分表現出帝都京師獨有的那種「大氣」。不要說9平方公里偌大一個宮城才住了皇帝「一家人」(所以金庸小說《鹿鼎記》那個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一進皇宮便驚歎:「這麼大的院子,能裝多少姑娘」),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當然不是現在看到的),也疏落有致、頗多空間。老舍先生說:「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周圍都有空閒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這是說得十分地道又十分在理的。北京和上海(浦西)城市建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寸金之地的上海,首先考慮的是儘可能地利用地皮節約成本,而滿不在乎的北京,則「透氣孔」特別多。景山、北海、什剎海,天壇、地壇、日月壇,陶然亭、紫竹院、龍潭湖、玉淵潭,哪個城市能有這麼多公園哪!甚至你根本也用不著上甚麼公園。過去自家的小院,現在小區的街心,就足夠你遛彎兒、會鳥兒、練功夫、找樂子的了。住在這樣的城市裏,不管怎麼著,也不會覺得「憋氣」。
北京,幾乎是可以容得下全中國人甚至全世界人的。
難怪「大上海」在「不大」的北京面前,也不敢「裝大」。一般地說,上海人都不大看得起外地人,卻惟獨不敢「小」看北京人。上海作家王安憶就說得更絕。她說就連北京上和_圖_書海兩地的風,都有大小之別。「颳風的日子,風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蕩蕩地行軍,它們看上去就像是沒有似的,不動聲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氣卻變成顆粒狀的,有些沙沙的,還有,天地間充滿著一股嗚聲,無所不在的。上海的風則要瑣細得多,它們在狹窄的街道與弄堂索索地穿行,在巴掌大的空地上盤旋,將紙屑和落葉吹得溜溜轉,行道樹的枝葉也在亂搖。當它們從兩幢樓之間擠身而過時,便使勁地衝擊了一下,帶了點撩撥的意思。」(《兩個大都市》)
的確,北京不管怎麼看,都讓人感覺比上海大。
北京並不是中國唯一的大城市。除北京外,中國的大城市還有天津、成都、武漢、瀋陽等。但這些大城市,不管是論人口,還是論地盤,都比不上北京。唯一可以和北京「較勁」的是上海。上海的人口就比北京多。而且,隨著浦東的開發和建設,地盤也不見得比北京小。更何況,上海的「大」,還遠遠不止於此。比方說,它是(或至少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口岸、金融中心、工業基地、商貿市場、利稅大戶,甚至全國最大的文化城和人才庫。1949年前上海的報刊和出版社之多,1949年後上海向外地輸送技術力量之多,可都是全國第一。正因為上海如此之「大」,所以才被稱為「大上海」。在中國,有幾個城市的市名前曾被或能被冠以「大」字呢?也就是上海吧!
有機會,還要有條件。這個條件,就是作為交往重要工具之一的語言,必須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這才有可能成為人際交往的「硬通貨」。「城裏話」比「鄉里話」好懂,原因就在這裏。除北京外,中國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方言」。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省會的方言總是相對地、縣的方言好懂,而地、縣的方言又總是相對鄉村的方言好懂。也就是說,由於城市的開放性和兼容性,連社區的語言也相對開放和兼容,這才讓外地人覺得相對比較「好懂」。
北京的「大氣」,就大在這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