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讀城記

作者:易中天
讀城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章 廣州市 一 怪異的城市

第四章 廣州市

廣州是市。
廣州市很活很活。
廣州的活力讓人驚異。
用「生猛鮮活」四個字來概括廣州,應該說是恰如其分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這些個性和風格雖然不能測定和量化,卻可以體會和玩味,也大體上可以用幾個字來描述和傳達,儘管不一定準確。廣州的個性和風格當然也不例外。如果說,北京的風格是「大氣醇和」,上海的風格是「開闊雅致」,廈門的風格是「美麗溫馨」,成都的風格是「灑脫閒適」,那麼,廣州的風格就是「生猛鮮活」。
廣州是一個不知疲倦、沒有夜晚的城市。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保持著旺盛的生命活力。無論你在甚麼時候(白天還是晚上)、從甚麼方位(空中還是陸地)進入廣州,都立即能觸摸到它跳動的脈搏,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機。這種「生猛鮮活」是有感染力的。它能使你不由自主活蹦亂跳地投入到廣州一浪接一浪的生活浪潮中去。因此,第一次到廣州的人常常會睡不著,尤其是逛過夜市之後。廣州的夜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能睡得著嗎?
廣州確實是一個「不夜城」。它似乎並不需要睡眠。而且,越是別人需要睡眠時(比方說冬夜),它反倒越是「生猛鮮活」。因此,當歷史在中原大地上演著一幕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時,它多少有點顯得默默無聞。但,如果歷史想要抽空打個盹,廣州便會活躍起來。由是之故,「生猛鮮活」的廣州似乎只屬於中國的近現代。
的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廣州無疑是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個重要角色。近一個半世紀的中國歷史,差不多有半數左右是由這三座城市書寫的。北京的一言九鼎當然毋庸置疑,異軍突起的是上海和廣州。廣州的歷史當然比上海久遠。至少,它的建城史,可以上推至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代(其時秦將任囂在今廣州市中山路一帶建城);它的得名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儘管那時的廣州並非一城一市之名,但好歹州治是在現在的廣州。不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廣州在「天朝大國」的版圖上,還是一個極不起眼的邊鄙小邑,是封建王朝鞭長莫及的「化外之地」,再了不起也不過一個「超級大鎮」而已。然而,隨著古老的中國開始面對世界,走向現代,廣州突然變得令人刮目相看。它甚至昂起倔強的頭顱,向著遙遠的北庭抗聲發言,乃至舉兵北伐。在清政府和北洋軍閥盤踞北京的時代,南海岸的廣州和東海口的上海,輪番成為顛覆北方政權的革命策源地。後來,它似乎一度「退隱」了,只留下「廣交會」這個小小的「南風窗」。上海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繼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廣州則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省會城市。然而,「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當上海成為「褪色的照片」而倍感陳舊落伍時,廣州卻重新顯示出它的「生猛鮮活」,而且勢頭正猛方興未艾。在短短十來年時間內,以廣州為中心,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先後崛起了深圳、珠海、佛山、順德、江門、東莞、中山、南海等一大批「明星城市」,使這塊原先的「蠻荒之地」變成了整個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也成為「淘金者」趨之若鶩的「金山」或「寶地」。儘管這些新興城市有不少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公共設施方面已經超過了廣州,但廣州畢竟還是它們的「老大」,是它們的歷史帶頭人和文化代言人。顯然,要瞭解這個地區活力的秘密,還得從廣州讀起。
更何況,廣州自己,又有多少故事可說啊!
那麼,讓我們走進廣州。

一 怪異的城市

的確,包括廣州在內,遠離中央政權的嶺南,歷來就是中原文化的「化外之地」。
然而,改革開放在廣東首先獲得成功,又仍有地域方面的原因。
在中國,也許沒有哪個城市,會更像廣州這樣讓一個外地人感到怪異了。
乘火車從北京南下,一路上你會經過許多大大小小城市:保定、石家莊、邯鄲、鄭州、武漢、長沙、衡陽等等。這些城市多半不會使你感到奇異陌生,因為它們實在是大同小異。除了口音不大相同,飲食略有差異外,街道、建築、綠化、店面、商品、服務設施和新聞傳媒,都差不太多。只要你不太堅持自己狹隘的地方文化習慣,那麼,你其實是很容易和這些城市認同的。
廣州,是連接過去(化外之地)和現在(經濟特區)的中介點。
因此,儘管它的「生猛鮮活」是屬於現在時的,它的故事卻必須從古代說起。
嶺南文化的真正「北伐」,是在今天。
但顯然,它又遠非是「地域」的。
當然是在中國,只不過有些特別罷了。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普天之下,真是何處不在粵語文化的浸淫之中!毫不奇怪,人們對於有著經濟優勢的地域及其文化總是羨慕的,而文化的傳播和接受又總是從表層的模仿開始的。當我們學著廣州人穿T恤、喝早茶、泡酒吧,大聲地歡呼「哇」時,我們不是在學廣州,而是在學「先進」。似乎只要兩指在桌上輕輕一扣,就成了服務員不敢慢待的廣東「大款」,也就加入了現代化的潮流。看來,一種文化要想讓人刮目相看、趨之若鶩,就得有經濟實力作堅強後盾;而粵語文化的大舉北伐並大獲成功,則又首先因於這個地區經濟上的成功。
慧能無疑是使北方人對嶺南人刮目相看的第一人。他得到禪宗衣缽後,連夜逃出湖北,回到嶺南,隱居十幾年,後來才在廣州法性寺(原制旨寺,今光化寺)脫穎而出,正式剃度受戒為僧,以後又到廣東曹溪開山傳教。不過,慧能開創的禪宗南宗雖然遠播中土,風靡華夏,成為中國佛教第一大宗,也使「嶺南人」大大地露了一回臉,但他傳播的,卻並不是「嶺南文化」。佛教和禪宗的主張,是「眾生平等,人人可以成佛」,怎麼會有「地域文化」的特徵?我甚至相信,慧能的弟子們到中原去傳教時,說的一定不是「嶺南話」。
北伐的先遣和_圖_書軍雖然是T恤衫、牛仔褲、迷你裙以及唱碟、雪櫃等新潮商品,但讓文化人最感切膚之痛的還是那鋪天蓋地的粵語。今天,在中國一切追求「新潮」、「時髦」的地方,包括某些邊遠的城鎮,飯店改「酒樓」(同時特別註明「廣東名廚主理」),理髮店改「髮廊」(同時特別註明「特聘廣州名美容師」)已成為一時之風尚。在那些大大小小的「酒樓」裏,不管飯桌上擺的是不是「正宗粵菜」,人們都會生硬地扣指為謝,或大叫「買單」。「打的」早已是通用語言,「鐳射」、「菲林」、「派對」、「拍拖」等粵語音譯或廣東土著名詞也頗為流行。一些內地傳媒也開始頻繁使用「爆棚」、「搶眼」之類的字眼,並以不使用為落伍、為土氣。至於「芝士圈」、「曲奇餅」之類大人們不知為何物的食品,更早已成為「中國小皇帝」們的愛物。
結果,一個外地人到了廣州,往往會連飯都吃不上,因為你完全可能看不懂他們的菜譜:豬手煲、牛腩粉、雲吞麵、魚生粥,這算是最大眾化的了,而外地人便很可能不得要領。至於「蠔油」、「焗」、「煀」之類,外地人更不知是怎麼回事,因而常常會面對菜譜目瞪口呆,半天點不出一道菜來。有人曾在服務員的誘導下點了「牛奶」,結果端上來的卻是自己不吃的「牛腩」,其哭笑不得可想而知,他哪裏還再敢問津「瀨尿蝦」。
以「擋不住的誘惑」風靡全國的廣州廣東文化,其真正魅力無疑在於其中藴含的時代精神,而不在其文化本身。人們爭相學說粵語,並不是因為他們突然發現粵語有多麼好聽;人們爭相請吃海鮮,也並非因為大家都覺得海鮮好吃,何況內地酒樓的海鮮也未必生猛。人們以此為時尚,完全因為這個地區在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成了國人羨慕的「首富之區」,這才使它的生活方式和名詞術語沾光變成了時髦。因此,是改革開放成全了廣州廣東,而不是廣州廣東成就了改革開放。可以肯定,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廣州仍將只不過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南國都市,頂多和武漢、成都、西安、鄭州、南京、瀋陽平起平坐罷了,儘管它有好看的花市、好喝的早茶、好吃的粵菜和好聽的廣東音樂。但,在改革開放前,有多少人真把它們當回事呢?
然而廣州卻不一樣。
改革開放以前,外地人www•hetubook•com.com第一次進廣州,感覺往往都很強烈。第一是眼花繚亂,第二是暈頭轉向,第三是不得要領,第四是格格不入。你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對於你來說完全陌生的城市。它的建築是奇特的,樹木是稀罕的,招牌是看不懂的,語言更是莫名其妙的。甚至連風,也和內地不一樣:潮乎乎、濕漉漉、熱烘烘,吹在身上,說不出是甚麼滋味。如果你沒有熟人帶路,親友接站,便很可能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因為你既不大看得懂地圖和站牌,又顯然聽不明白售票員呼報的站名。也許,你可以攔住一個匆匆行走的廣州人問問路,但他多半會回答說「muji」,弄得你目瞪口呆,不明白廣州人為甚麼要用「母雞」來作回答。即便他為你作答,你也未必聽得清楚,弄得明白。何況廣州人的容貌是那樣的獨特,衣著是那樣的怪異,行色又是那樣匆匆,上前問路,會不會碰釘子呢?你心裏發怵。
似乎誰也無法否認,廣州和廣東文化已成為當代中國最「生猛鮮活」也最強勢的地域文化。
有句話說:「千里同風不同俗」,廣東卻是連「風」也不同的。大庾、騎田、萌諸、都龐、越城這「五嶺」把北方吹來的風擋得嚴嚴實實,而南海的風又吹不過五嶺。於是嶺南嶺北,便既不同風又不同俗,甚至可能不「同種」。嶺南人顴骨高,嘴唇薄,身材瘦小,膚色較深,與北方人在體質上確有較明顯的區別。再加上語言不通,衣食甚異,這就難怪北方人只要一踏上粵土,便會有身在異域的怪異之感了。
當然,最困難的還是語言。廣州話雖然被稱作「白話」,然而一點也不「白」,反倒可能是中國最難懂的幾種方言之一(更難懂的是閩南話)。內地人稱之為「鳥語」,並說廣州的特點就是「鳥語花香」。語言的不通往往是外地人在廣州最感隔膜之處。因為語言不但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一個人獲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一個人,如果被一種完全陌生的語言所包圍,他心裏是不會自在的。幸虧只是「鳥語」啊!如果是「狼嚎」,那還得了?
一句話,過去的怪異,已變成今日之時髦。
1992年,鄧小平在他著名的南巡講話中曾感慨萬分地說,當年沒有選擇上海辦經濟特區是一大失誤。其實,這不但是時勢所使然,也是地勢所使然,甚至可以說是「別無選擇」。在當時的m.hetubook.com.com情況下,顯然只有廣東,才擔當得起這一偉大實驗的責任,也才有可能使這一實驗大告成功。不要忘記,我們是在一種甚麼樣的歷史條件下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在那種歷史條件下,全面啟動改革的進程是不可能的,以北京、上海為先行官也是不可能的。可以全面鋪開的只有農村的改革,而可以並應該對外開放的也只有廣東、福建兩個省分。這兩個位於東南沿海又相對貧困的農業省分,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不大,一旦失敗也不會影響大局,繼續閉關自守卻既不現實,也甚為可惜:港澳台的經濟繁榮近在咫尺,咄咄逼人,而且放棄與之合作的機會,放棄對其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的利用,也等於坐失良機。
於是,外地人就會納悶:我還在中國嗎?
結果是眾所周知的:廣東闖出了發達和繁榮,福建則要相對滯後一點。比如同期成為特區的廈門,其經濟發展速度就不如深圳(但廈門卻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獲得了成功)。究其原因,除台灣對廈門的作用和影響遠不如香港之於深圳外,廣東有廣州而福州遠不能和廣州相比,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可惜,這個因素似乎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事實上,如果沒有廣州,僅僅只有香港,深圳也不會如此成功。因為特區的成功不僅有經濟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而廣東文化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廣州來創造和代表的。這是廣州和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的不同之處。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並不代表華北文化、江浙文化、廣東文化或閩台文化,它們有許多並不屬於這些文化的個性的東西。北京、上海、香港、台北的文化,是超越於華北文化、江浙文化、廣東文化或閩台文化的,甚至還有某些抵觸之處(比如南京人和杭州人就不喜歡上海人)。廣州卻是深深植根於廣東文化的。廣東人現在可以不喜歡廣州這個城市(太擠太嘈雜),卻不會不喜歡廣州文化。事實上,廣州代表的,是廣東文化中現在看來比較優秀和先進的東西,然而福建文化中的這些東西卻有不少要靠廈門而不是福州來代表。可以說,正是廣州,以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圍,為整個廣東地區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廣州的秘密,比深圳等等更值得解讀。
更為狼狽的是,外地人到了廣州,甚至可能連廁所也上不成。因為廣州廁所上寫的是hetubook.com.com「男界」、「女界」。所謂「男界」,是「男人的地界」呢,還是「禁止男人進入的界限」呢?外地人不明所以,自然只能面面相覷,不敢擅入。
廣州話聽不懂,廣州字也看不懂(儘管據說那也是「漢字」)。你能認出諸如「嘸」、「咁」、「嘅」,見過「啫」、「叻」、「啱」之類的字嗎?就算你認識那些字,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詞。比方說,你知道「士多」、「架步」是甚麼意思嗎?你當然也許會懂得甚麼是「巴士」,甚麼是「的士」。但懂得「的士」,卻不一定懂得「的士夠格」(決非出租車很夠規格的意思)。至於其他那些「士」,比如甚麼「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貼士」、「曬士」之類,恐怕也不一定懂。最讓人莫名其妙的是「鈒骨」。前些年,廣州滿街都是「鈒骨立等可取」的招牌(現在不大能看見了),不明就裏的人還以為廣州滿https://www•hetubook•com.com街都是骨科大夫,卻又不明白療傷正骨為甚麼會「立等可取」,而廣州的骨傷又為甚麼那麼多?其實所謂「鈒骨」,不過就是給裁好的衣料鎖邊,當然「立等可取」;而所謂「又靚又平」,則是「價廉物美」的意思。然而廣州人偏偏不按國內通行的方式來說、來寫,結果弄得外地人在廣州便變成了「識字的文盲」。聽不懂,也看不懂,「真係(是)蒙查查(稀裏糊塗)啦」。
於是,在中原文化被視為華夏正宗的時代,嶺南文化當然也就會被視為「蠻族文化」,嶺南人當然也就會被視為「蠻野之人」。直到現在,不少北方人還把廣東人視為茹毛飲血的吃人生蕃,因為據說他們嗜食活老鼠和活猴子,自然離吃人也不太遠。即便不吃人吧,至少吃長蟲(蛇)、吃蛤蟆(青蛙)、吃螞蚱(實為禾蟲)、吃蟑螂(名曰龍虱,實為水蟑螂),吃貓吃狗吃果子狸吃穿山甲,吃各種北方人不吃的東西。這就不能不使北方人把廣東人視為怪異而與之劃清界限。據說,當年六祖慧能向五祖弘忍求法時,弘忍便曾因他是「嶺南人」而不肯收留,說:「汝是嶺南人,怎生作佛?」誰知慧能答道:「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一句話,說得湖北人(一說江西人)弘忍暗自心驚,另眼相看,不但收留了慧能,而且把衣缽也傳給了他。
當然,更重要的還在於行動。如今,廣州人或廣東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已越來越成為內地人們的仿效對象。人們仿效廣州人大興土木地裝修自己的住房,用電瓦罉煲湯或皮蛋瘦肉粥,把蛇膽和蛇血泡進酒裏生吞,大大地抬起了當地的蛇價。這些生活方式當然並不一定都是從廣州人那裏學來的,但廣州的生活方式無疑是它們的「正宗」。總之人們的「活法」開始與前不同。除學會了喝早茶和過夜生活、跳「的士高」和說「哇」外,也學會了炒股票、炒期貨、炒「樓花」和「炒更」,自然也學會了「跳槽」,「炒」老闆的「魷魚」和被老闆「炒魷魚」,或把當國家公務員稱為「給政府打工」(廣州人自己則稱之為「打阿爺工」)。顯然,廣州文化或以廣州為代表的廣東文化對內地的影響已遠遠不止於生活方式,而已直接影響到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其勢頭比當年上海文化之影響內地要大得多、猛得多。如果說,上海人曾在全國造就了許許多多「小上海」,那麼,廣東人卻似乎要把全國都變成「大廣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