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春秋名君

作者:宮城谷昌光
春秋名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宋襄公

第一部

宋襄公

看到愛子居然想將儲君之位禪讓給兄長,宋王顯得很吃驚,於是差人將目夷叫了進來,把儲君(襄公)的禪位之意告訴了目夷:
不久,管仲離開了人世,齊桓公也撒手人寰,果然齊國的公子們開始各顯身手去爭奪王位,齊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在宋襄公的幫助下,公子昭順利地逃到了宋國,為了履行對管仲的諾言,宋襄公決定全力幫助公子昭。
「之後,中原再也不會遭受楚國的欺負了!」
在獲悉宋軍來犯的消息後,本來為爭皇位打得頭破血流的齊國四公子重新站在了一起,聯合起來迎戰宋軍,但由於長期的內戰已使得齊國軍隊疲憊不堪,根本無法抵擋宋軍的攻擊,很快宋襄公揮師進入齊國的都城,並輔佐公子昭登上了齊國國君的寶座。
當時在位的是楚成王,這一次他沒有再拒絕。
管仲的深謀遠慮是大家公認的,他深知在齊桓公百年之後,他的子嗣們勢必會圍繞著繼承權展開混戰,如果有誠實仁愛的宋襄公作為公子昭的後盾,將有利於他順利登上齊國國君的王位。
——您認為在我百www•hetubook.com.com年之後誰可擔當大任?

附註:宋國簡史

「你放心好了,我會幫助你當上國君的!」
「要設法把宋襄公從盟主的位置上拉下來!」
於是宋襄公集結宋國的軍隊,帶著公子昭浩浩蕩蕩地向齊國進軍。
「自古以來就有利用險惡的地形對敵軍發動奇襲的戰法,我們為甚麼就不能利用有利的條件對楚軍發動攻擊呢?」
第二年,宋襄公率軍攻打與楚國關係非常好的鄰國鄭國,得知鄭國的處境後,楚國立即派軍北上,為了迎擊遠道而來的楚軍,宋襄公領軍來到了泓水河畔布下陣勢,很快的,對岸的楚軍開始渡河,宋軍中負責掌管軍隊的司馬向襄公建議,應不失時機對過河的楚軍進行攻擊。
先秦子姓諸侯國。西周初期,周公東進平定武庚叛亂後,另立歸順周王朝的紂王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建都商邱,統治原商都周圍的殷商遺民。宋國保存的殷商文化傳統最多,被看作古代禮制的典範,受到諸侯尊重。春秋時宋襄公(西元前六五〇年~前六三七年在位)企圖繼承齊桓公霸業,卻受到楚成王(https://www.hetubook.com.com西元前六七一年~前六二六年在位)的玩弄。先是在會盟於盂(今河南睢陽西北)之際被劫持,幸因國內有所防備才獲得釋放。後又在與楚軍大戰於泓之時,因拘泥於古代軍禮而坐失戰機,大敗於楚,傷重而死。終春秋之世,宋國常為晉、楚爭奪的中心,飽受戰禍,故成為春秋後期以「弭兵」為口號的和平運動的發起國,對維持中原地區各國間的相對穩定局面,起著一定的作用。其後,宋國君權衰落,貴族大臣掌握國政。到戰國中期,辟公(宋桓侯)被司城子罕(剔成肝)所取代,即所謂的「戴氏奪子氏於宋」典故的來歷。新建的宋國成為「五千乘之勁宋」,是僅次於七雄的二等強國。後宋君偃於十一年(西元前三一八年)自立為王,即宋康王,康王北滅滕伐薛,南敗楚取淮北之地三百里,東破齊取五城,西勝魏。孟子稱其「將行王政」,但齊、楚等大國則深忌之。康王晚年,儲君出奔,大臣掌權,齊湣王乘機於康王四十三年(西元前二八六年)滅宋,康王被殺。
宋襄公由於從小聰明伶俐,且極具仁愛之心,與兄弟和-圖-書姐妹們也相處融洽,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早在他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宋國國君立為儲君。宋襄公有一次在父親的病榻前,請求父親說:
後人為了記住這場戰爭,特地把宋襄公對付敵軍的方法稱之為「婦人之仁」。
管仲所說的宋公就是本節的主角宋襄公。
目夷大大地誇獎了襄公一番,拒絕了弟弟禪讓儲君之位的要求,再加上目夷本來就是偏房所出(不是正室夫人所生),所以出身正室的襄公自然就成為繼承大統的人了。
當時的桓公由於是眾諸侯國的盟主,因此他可以像周王一樣迎娶三宮夫人(中宮、東宮和西宮),但遺憾的是三宮夫人都沒有為他生出子嗣來,因此不得不選一位地位僅次於三宮夫人的嬪妃所生的男孩立為儲君,當時桓公共有六位嬪妃,嬪妃們是沒有地位差別的,所以她們所生的孩子同樣也沒有尊貴之分。為此事桓公感到頭痛不已,管仲在深思熟慮之後向齊桓公建議,立鄭姬的兒子昭(即後來的齊孝公)為太子,一向對管仲深信不疑的齊桓公,又一次採納了管仲的建議。
主持會議的宋襄公被周王室認定為新的霸主,也就是諸侯國的盟主,https://www.hetubook.com.com而其他的諸侯國的地位自然要比宋國略低一些。從不把其他諸侯國放在眼裡的楚成王,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於是私底下吩咐自己的手下:
為了讓齊桓公放心,管仲還向他建議:將儲君昭託付給宋公。
春秋霸主齊桓公晚年時經常與宰相管仲談論國家大事,有一次桓公問管仲:
在揮兵入齊三年後,宋襄公在鹿上如願召開了眾諸侯國國君會議,當時位於南方的楚國已日益強大,為了表示對楚王的敬意,宋襄公特意向楚王發出了參加此次會議的邀請,但楚王認為如果前往參會,就表明自己向中原各路諸侯稱臣,因此並沒有出席。同一年,宋襄公在盂又召開了第二次諸侯國會議,而且他又一次向楚王發出邀請。
雖然經歷了一場劫難,但宋襄公卻愈發高興起來,他認為這是楚國害怕宋國的原因所致。
整個事情看起來做得非常漂亮。
在襄公即位之後,他立即任命目夷為左師(左大臣),在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宋國逐漸步入了強國的行列。
但是在聚會上,楚成王顯得非常不滿。
宋襄公在位十四年,死於周襄王十五年(西元前六三七年)。
「即使我在任和*圖*書何一方面都比他強,我也不具有他那將一國之君的位置禪讓出來的仁義啊!」
「兄長目夷胸襟寬廣,文武雙全,而且知曉天下蒼生的痛苦,請父親立目夷兄長為儲君吧!」
「不行!那樣太不仁義了!」
宋襄公拒絕了可以改變歷史的建議,他要等楚軍過河列好隊形後再開始攻擊,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強大。戰鬥開始了,但結果卻並非如宋襄公所想的那樣,宋軍慘敗而逃,事後宋國的國民們個個都指責宋襄公:
也正因為這樣,宋襄公有點沾沾自喜,他認為自己在軍事上有一定的能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並因此產生了召集眾諸侯國開會的想法。要知道,當時在齊桓公駕崩之後,眾諸侯國之間的聯繫已經減少了,按理說大家都應該是周王的手下,應該以周王為中心,但當時的周王朝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根本沒有能力解決諸侯國之間的紛爭。各諸侯國也紛紛招兵買馬,個個都以諸侯國盟主為目標,此時的宋襄公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他密令駐紮在會場附近的楚軍起事,逮捕了宋襄公,但由於自己也身處宋國國內,而且宋國的軍民反應很強烈,楚成王只好放了宋襄公,跑回了楚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