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作者:李連利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章 帝國前奏:貓鼠遊戲中的走私與反走私 第一回 明代九成的商業稅進了誰的口袋

第一章 帝國前奏:貓鼠遊戲中的走私與反走私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朱元璋自開國以來,便對交通問題極為重視。有的朋友認為:交通等基礎建設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共識,沒有必要進行具體闡述。然而,在歷史上,這一點並非被許多人認可,例如非常著名的晚清洋務運動。洋務企業的產品之所以難以盈利,其重要原因就在於交通問題。在這點上,晚清統治者比朱氏父子差得太遠了。
在尚未完成統一之時,朱元璋便對全國的道路系統、郵政快遞系統進行了全盤規劃。道路系統使得長遠運輸、短程販賣成為可能,貨物也由小商品變成了大宗商品。郵政快遞系統無疑使資訊交流變得快捷,在保證邊關信息傳送、政令傳達、民間書信往來的同時,更使得商人間的商業資訊交流有了長足進展。
交通的發達,促進了貿易和商人的迅速成長。然而,由於建國初,朱元璋希望最大化地保障軍事供給,因此,在各方面都加大了政府管控,商業也不例外。儘管實力有限,明初政府仍然對兩件最重要的商品,即茶葉和鹽的運輸、銷售地區和銷售價格作了統一調控。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商人的需要,卻沒有徹底解決走私問題,從而使得明代陸路走私極為猖獗。在這背後,隱藏著明政府妄圖壟斷商業利潤的企圖,而正是這種企圖使得走私問題伴隨了整個明朝歷史。
在陸路貿易發展的同時,明代的海路貿易也斷斷續續地進行著。到了明代後期,隨著葡萄牙在南美殖民地的白銀大量進入中國,中國的商品經濟初步發展起來。然而隨著與北方最大的敵人蒙古修好,明帝國再次忽略了海路貿易。由此,中國喪失了一次成為海上貿易大國的絕佳機會。

第一回 明代九成的商業稅進了誰的口袋

「哈哈哈,既然天下人都在買假冒產品,我買了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李樂正在說話間,突然,眼見前方紅霞一片。李樂仔細一看,發現這片紅霞原來是一大群讀書人,他們個個身穿紅色、紫色的衣服成群結隊地去郊外遊玩。李樂癡呆呆地看著,「這些非男非女的中性人都是什麼人?」
到了明代中後期,陸路交通已經極為發達。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北京為中心修建的六條交通幹線外,南京作為陪都,交通也非常發達。例如寧京線(由南京經徐州、濟寧、德州到北京)、寧太線(由南京經烽煙、蘇州、歸德、開封到太原)、寧西線(南京到西安)等。
下面我們就介紹一個官商鬥的案例。
一百多年後的某一天,有一位正值壯年的書生,走在茂密的山林中,踏著亂石與枯草,並且時不時地捂著屁股。此人身材高挑,用今天的尺子一量,大概得有一米八,瘦削的長方臉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兩腮深凹,兩條細長的眉毛顯得有些女性化,紅紅的薄薄的嘴唇包裹著兩排潔白的牙齒,高高的鼻梁上是一雙鳳眼,顯示出此人必是睿智之人。
開闢商道對於經商意義重大。例如,自唐代開始就出走四方的徽商,不斷地將食鹽、茶葉、木材、布匹、文房四寶等,販往長江沿岸的安慶、九江等交通口岸,在當地收購桂魚、生豬、植物油等特產銷往徽州山區。在這條商路上,有地區當時尚未開發。徽商為此修路、建橋、挖水井等,對當地的生活和經濟、文化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陸二手中的酒盅還未放下,就聽船夫嚷道:「收費站到了,交稅!」「啊!」陸二臉色一變,「船老大,這是怎麼回事兒呀!」「這是京城回家休養的趙公公設的收費站,人家可是京城的人呀,不敢惹呀,交稅吧!」陸二陰沉著臉,從包袱中取出四錢銀子交給了船老大。船老大起身出去,不一會兒回到船艙二人繼續飲酒。
除此之外,就像今天的深圳在十幾年間由小漁村變成大城市一樣,明代京杭大運河的繁榮,也使得一些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成為皇帝心目中重要的地方。例如,因為大運河的徐州段水流比較急,為了行駛安全,政府便修建了一條備用運河,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在運河邊的小村莊夏村逐漸興盛為夏鎮,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開始建城,萬曆十八年(一五九〇)成為運河邊上著名的城鎮。而十七世紀初,皇帝便派了一名親戚坐鎮此地專管收稅。
顧尚書連忙詢問這是怎麼回事,隨從忙說:「無錫首富鄒望的老母親死了,聽說請了一百多位僧人為她超度,來來往往皆用這種轎子接送。」「啊!好有錢呀!」顧尚書發著感慨回到了中。剛一進屋,就見管家慌慌張張地迎了上來,「大人呀,咱們西大街的老宅子被鄒百萬給扒了。」「什麼!」顧尚書勃然大怒,「好你個鄒望,人家怕你,我是尚書我可不怕你!拿著我的帖子去知府衙門告他,不把他法辦了我這尚書白當了!」
「啊?二三兩?要知道二三兩銀子,那可是農民要一年不吃不喝才能積攢下來的呀。這麼貴重的東西,咱們買它作甚。」李樂一口回絕。李來聽罷,沉思一會兒,又道:「那就買個胡四銅爐或趙良璧錫器,一兩銀子就行。少爺,人家大門大戶都買這些東西,咱們如果沒有,還不讓人家笑話。」
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在南京金鑾殿上,朱元璋看著跪在地上的一個彝族女子。此女年紀不到,不到三十歲,長得秀麗端莊,儒雅中透著一股倔強。她就是著名的彝族女首領奢香夫人。她十四歲(一三七五)嫁給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靄翠病逝,奢香代其幼子襲貴州省宣慰使職。
「哎呀,少爺,您真是讀書讀死了。龔春、時大彬兩個人是現在做瓦瓶最好的兩個人,他們做的瓦瓶光滑如玉、細膩溫潤非常好,每個都能賣到二三兩呀!」
張家、王家在聯姻的同時,還與大學士馬自強家聯姻,而馬自強的兄弟馬自修也是大商人。三家聯台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鹽業市場。以至於御史永郜為此憤怒地說道:鹽法之所以敗壞,就是被權勢之家所壟斷。因此,官商家族成為明代非常明顯的特徵,也是商人與官員進行爭鬥的後臺。
李樂聽罷,只是輕聲歎了一口氣,「回吧」。整晚李樂都沒有睡著,他在輯轉反側間,苦想著:如此下去,世人不知道簡樸,全都追逐奢華,仁義禮智信將何處所存。讀書人本來應該安守清貧,可如今也追隨時尚,唉……
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全國的貨物稅和通行稅總計五千二百萬貫鈔。該年鈔和銀子的比價是一貫折合〇.〇〇五兩,因此,折銀為二十六萬兩。
「啊?『首飛山』,我呸,怎麼和收費站諧音呀。」陸二和船老大、陸炳等人上了,岸。此刻,陸二再一看京杭大運河上的船隻更少了,他不禁問道:「船老大,前往A處,還有多少個收費站呀!」「陸老闆,這個我還真不好說,收費站天天都在增,剛才經過的那個收費站,上次我路過的時候還沒有呢。保守估計還有十處吧!」「啊!」陸二一聽,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朱元璋聞聽霍然站起,朗聲笑道:「奢香夫人此舉於國有大功,休說一個馬曄,就是十個,我也殺得!」
萬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有個叫陸二的人見街坊有人因為經商致富,便決定利用家鄉的資源去A處賣燈草(即燈芯的原料),他雇了一艘船把燈草放到船上直奔A處而去。
在邊疆地區,朱元璋也進行了大規模的道路修建,例如,在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建立了大寧都司,在轄境內修了四條主要交通幹線,其中一條由北京豐臺途經順義驛、密雲驛、石匣驛(今密雲東北)、古北口、青松驛(今河北灤平),至興州中屯衛(今河北承德市西灤河)。
明代四通八達的交通,使商品貿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例如,以北京為中心修建了六條交通幹線。它們分別是:京遼線(北京通州到遼寧瀋陽、開原)、保成線(河北保定到四川成都)、保桂線(河北保定到廣西桂林)、鄭昆線(河南鄭州到雲南昆明)、德廣線(山東德州到廣東廣州)、德福線(山東德州到福建福州),而以南京為中心同樣修建了六條交通幹線。
值得一提的是明帝國對於海南島的道路建設。明代整個海南島沒有開通主要交通幹線的地區不過二百里而已,這對於五百多和*圖*書年前的明朝來說著實不易。

明代九成的商業稅進了誰的口袋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明代稅收機關人員、徵收種類越來越多。每個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多達上百名,如果加上相應的保安隊伍,每個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多達數百人。徵稅的品種,包括奢侈品(如絲織品、高級瓷器)、進口商品(香料等)、日常用品(草鞋、手絹、西瓜、大蔥等我們今天常見的東西),多達兩千種。對這些商品都作了細緻的稅收規定。例如:
「這鄒望就這麼大的能耐?」「嗯,是呀。您不知道,無錫有三大富,這三大富平日裡交結廣泛,就是京城裡的達官顯貴們都與他交好。自從抓了鄒百萬之後,那兩個大戶也給我捎信來,如果不放了他,全無錫所有商人都要罷市罷業。」「這麼厲害呀!」「是呀。您還不知道呢,聽說他們還發了話,您的家人只要在無錫買東西,無論是蔬菜水果魚肉布匹,所有商人都不會賣給您!」
為了便於記憶,這些商路圖書還將一些地名編成歌謠。例如有一首《水程捷要歌》說的是從徽州到杭州的水路里程:一自漁梁壩,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縣,茶園六十有,九十嚴州府,釣臺桐廬守,撞梓關富陽,三浙瓏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朱元璋之後的歷代皇帝都對交通非常重視。例如永樂皇帝不但繼續增加關內道路設施,對關外也非常重視。永樂七年(一四〇九)在黑龍江地區建立奴兒干都司,修建驛站四十五處,在黑龍江、吉林地區共修建了六條主要交通幹線。
商業的高度發達則直接促進了城市發展,例如淮安因為運河而興盛,它被荷蘭大使霍姆(Pieter van Hoom)在康熙三年(一六六四)稱為「中華帝國的第八大城市」。
到了隋煬帝時期,京杭大運河開始被大規模地開鑿。隋大業元年(六〇五)朝廷動員了百萬民翠開鑿了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並且改造了邗溝和江南運河的諸多河道。大業四年(六〇八)又開鑿永濟渠,將運河連接到了今天的北京市宣武門、和平門一帶。自此,才有了京杭大運河一說,據說全長二千四百公里。
大運河不但對經濟非常重要,對國家安全同樣非常重要,每年從運河運往北方九邊、災區、國有糧庫、市面的糧食就在千萬石以上。如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為三百五十四萬石,宣德六年(一四三一)為五百四十九萬石,正統元年(一四三六)為四百五十萬石……上述數字僅僅是稻米的數量,其他糧食,如粟米豆麥等尚未統計。
顧尚書與鄒百萬的衝突
省會城市間直達的一級公路至少有兩條,省間的二級公路至少有四條。例如,北京到北直隸各府:A經通州、三河、玉田、豐潤、永平府(今盧龍縣一帶)、山海關通關外;B經良鄉、涿州、安肅(今河北徐水)、保定府、慶都、新樂(今新樂東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欒城、趙州(今趙縣)、內丘、順德府、沙河(今南和縣)、邯鄲入山西;C經良鄉、涿州、新城(今新城縣東南)、任丘、河間府、獻縣、阜城、景州,至山東德州;D經順德府、廣平府、肥鄉、大名,至山東觀縣、臨清。
朱元璋面帶殺機:「馬曄如此害我,我絕不輕饒!」
交通幹線將整個中國連在了一起,而水路交通的發展同樣不容小覷。自朱元璋統一中國之後,便大力開河、修整河道,特別是對京杭大運河的利用更是被認為是歷代最充分的。在公路、水路交通大發展下,中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顧大人,並非我不願幫您。跟您說實話吧,今天來拜訪您,您知道我為什麼要騎馬而來嗎?」「不知道。為何?」「您不知道呀,今天衙役轎夫聽說是來您這裡,紛紛說病了不來呀!」「啊!」顧尚書呆若木雞,「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看來真是如此呀!我堂堂一尚書今日敗矣!」
此人一邊走,一邊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說罷,長歎一聲:「唉,想我已經七天沒刷牙(中國式牙膏牙刷產生於宋代)了!終於到了,這貴州龍場好難走呀!」
手挑龍簾掛金鈎,有一位無道昏王要下揚州。這昏王,水路旱路他不走,在這平地挖了一道溝。河裡頭沒有水,這船兒沒有法兒走。文官拉縴他不用,武官拉縴他不准。傳下了聖旨:挑選黎民下了河溝。挑下了十五六歲的桃花女,十八九歲的大學究。男女對面拉一處啊。昏王就把這寶箭抽,箭射龍繩分了左右,姑娘小子兒摔了跟頭。男女對面摔一處啊,又是恨來又是羞。將船拉到了揚州去呀,昏王他臨死時變成了牛。這老牛老馬刀下死,大塊肉來它上了秤頭。
京杭大運河並非一次性修成。春秋吳王夫差於西元前四八六年開鑿邗溝(從今揚州市到淮安市),將長江和淮河貫通,戰國時期的梁惠成王於西元前三六〇年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溝通黃河和濟水),魏惠王又於西元前三六〇年開鑿了鴻溝(溝通了黃河和淮河)。
陸二端著酒杯的手在顫抖,他的心在滴血。這時,又聽有人高聲喊「收費!」陸二哎呀一聲,手中的酒杯噹啷一聲掉在了地上。「這可如何是好啊?賠了,賠了!」就在他手足失措之際,船老大一拍他的肩膀,「喂喂,陸老闆,咋了?不是收費站到了,是『首飛山』到了!您上岸休息休息吧。」
由朱元璋對奢香夫人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對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有著深刻認識。
藥材每斤、白小碗每十五個,稅鈔、牙錢鈔、塌房鈔各二百文;荔枝、圓眼、冬筍、松子、桐油、柏油、黑砂糖、蜂蜜每斤,臘胭脂每兩,土粉、土硝、鹼、松香、墨煤、麻、肥皂末香槐花、膠棗、雞頭、螃蟹、蛤蜊每十斤,乾兔、雞、鴨每隻,白茶盅每六個,甘蔗、藕每十根,竹箸每一百雙,竹掃帚每十把,蒲席每領,雜毛小皮每張,氈、帽每個,草鞋每十雙,稅鈔、牙錢鈔、塌房鈔各一百七十文。
明政府對吏役們的所作所為並非沒有察覺,也數次明文禁止這種行為,然而,基層政府的運作要靠他們,而他們不徵稅就沒有收入來源,那他們的積極性從何而來?所以,最和*圖*書終還是老樣子,役吏們仍然無法無天,商業稅徵收的地點越來越多,直到明朝滅亡。
奢香夫人聞聽,思考了很久,回答道:「萬歲自登基以來,廣開道路,以便世人通行。今我皇如此天恩,我必帶族人將貴州修得四通八達,與內地交通自此無礙。」
明朝初期,朱元璋要求不對日常生活用品徵稅(喪葬用物及舟車絲帛之類免稅,又蔬果飲食畜牧諸物免稅),到了中後期幾乎對所有東西都徵稅。很顯然,稅收對民眾生活的負面影響很大。再加上明朝施行政府官員低薪制度,特別是吏役沒有薪水,這種制度的負面作用比我們今天某些行業的「低底薪高提成」更甚。
奢香夫人聞聽,喜極而泣:「萬歲皇恩浩蕩!」
他們逐漸開闢了數條商路,其中一條就是:由徽州(今安徽黃山市)經祁門、石臺向東,經過三縣交界的仙寓山櫸根嶺之後,沿石臺邊境進入東至縣,過了雞頭嶺後走設源到排篷的三建橋。由此分道:一路經過大蜈蚣嶺走洋湖,向西到東流縣,向北從小路嘴、雁汊到安慶或沿江上行至武漢等地;一路經小蜈蚣嶺過葛公、高嶺、尚合、徐村,到達東至縣城,再翻過縣城西的梅山通往福建、廣東。
「不行不行,我們讀書人應該儉樸持家。那些奢侈品給人帶來的無非是感官享受,它只能給那些內心空虛的人充門面,像我這樣自信的人根本用不著那些東西。」
扒下了牛皮蒙大鼓,一掛掛在了鐘鼓樓。萬歲皇爺心歡喜,封他一個是定國的猴(侯)兒。剩下的骨頭沒有用處啊,睹博場裡色子投。仨一群倆一夥,圍著色盆內呢樂悠悠。這個叫三那個嚷六,三也不成六也不就。你咋這麼賤骨頭!
朱元璋聽罷,微微一笑:「奢香夫人,我一定為你做主,以『開邊嫌,擅辱命婦』的罪名捉拿他。但馬曄也是朝中大臣,今我抓他為你申冤,爾有何報之?」
第三類是抽分(特別商品稅,工部徵收),即對木料、竹子、麻、桐油、鐵、煤、木炭、釘子、銅線等製造船隻等交通工具所用的物品進行徵稅。收稅站一般在北京、南京、淮安、正定、蘭州、廣寧、荊州、太平、蕪湖、杭州等地。除了北京有四個收稅站外,其他地區都是一個。
商人在給民眾帶來生活方便的同時,對當時的基礎建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商人對於當地建築業、交通業的投資首先是為了自己經商方便,但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卻不容忽視。例如商人對於商路的開拓,給百姓出行也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陸二燒燈草
然而,萬不可被假象迷惑。真實的稅收則遠不止二十六萬兩。因為上述徵稅的弊端,真正進入中央財政的稅收不及真實稅收的十分之一。據黃仁宇先生估計,每年光在京杭大運河上運輸的棉布價值就高達五十萬兩。而棉布只是十種大宗商品中的一種而已,況且棉布與木材、食鹽、糧食等相比,其每年運送的數量要低得多。因此,全年實際上的商品貨物價值,估計一千萬兩是沒有問題的。那麼,保守估計,每年僅貨物稅就可以徵收三十三萬兩,比全國的商業稅收還要多,即使我們承認十分之一這個數字,那麼,其餘十分之九的稅又跑到了誰的口袋裡去了?
這個京東大鼓段子叫做《隋煬帝下揚州》。可以說,隋煬帝的過很大,但功也非常大,將他與桀紂放在一起,實在與歷史真實不符。之所以為其鳴冤,就在於他開鑿了大運河,使中國的水路交通為之大變,一千三四百年來對中國經濟發展起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因為海陸交通路線的開闢,明政府又大規模地開發交通工具、構建交通設施、完善交通管制機構,這些直接促進了大規模的商品流動,海上貿易的發展還使得明朝的商品如茶葉、絲綢、瓷器等遠銷到歐洲。
更為嚴重的是,走私經濟下許多商人的財富在短時間內膨脹,不但使稅收出現問題,更使「官鬥不過吏,吏受制於商」這種現象成為常態。因為官一般是外派的,而吏則是當地人,官要是想做事只能靠吏,而吏的收入則需要搜刮民脂民膏,這樣商人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吏的「老闆」。到後來,商人甚至到了影響地方政局的地步,而這又加強了「白銀帝國」的負面因素,從而使晚明亡於商人的證據更加充分了。
李樂是一位傳統的儒家子弟,對信仰很執著。然而,這種人畢竟是少數,根本無法阻擋社會潮流。因為商人勢力大增,他們開始由順從風俗,逐漸變為影響甚至引領風潮。明代中後期的商業非常興隆,商人出售的產品逐漸超越了日常用品的範圍,奢侈品增多,逐漸引領了社會時尚甚至影響了民眾的生活。
商人把控中央級的朝政可以說是在天啟、崇禎朝非常明顯。但早在嘉靖年間,一些地方政權就已經被商人壟斷,地方政府官員在某種程度上也要聽命於富商巨賈,無錫鄒望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案例。
交通發達之後,商品流通更加方便快捷,由此帶動了城市發展。在各個交通幹線上興起了一大批交通中心城市,而這些城市因為商品、人員的增多,其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好。例如,天津、臨清、濟寧、徐州、淮安、揚州、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廣州、西安、襄陽、重慶、成都等地。
這位愛乾淨的人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被後人稱為「心學」集大成者的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可是明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最著名的大學子。今天,有許多人甚至認為,他是繼孔子之後的第二大哲學家。然而,如果沒有一百四十多年前一位叫奢香的女人,恐怕他從北京來貴州的路將更加難走。
明代中後期國內貿易隨著交通的發達,以前南北貨物難以大規模交換的現狀被徹底改變。南方以賣方身分出現在北方市場,主要供應絲織品、瓷器、棉布、木料、紙張、漆器、有色金屬、皮革等。北方輸出的商品大多是棉花、羊毛紗線。
陸二並沒有當回事兒,命手下人出面交稅。他懂法,稅率是三十稅一。船上的草價值八兩銀子,交稅二錢六,再加上各種費用四五錢銀子夠了。隨後,陸二便叫小夥計陸炳拿了壺酒,端上一盤牛肉準備小酌一番。酒剛斟上,船老大走了進來,「陸爺,稅款交了。」「船老大,來來來,坐下,www.hetubook.com.com咱們喝口!」船老大笑了笑,也坐在了船艙內。
由於稅收的多少與吏役的收入掛鈎,因此,他們在積極徵稅的同時,必然勒索剋扣,甚至對一些戰略物資強行徵稅。明政府不得不在成化五年(一四六九)規定:對於執行政府任務的運糧、運物資的漕運軍船不得徵收船鈔。起初,吏役們還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漕糧等徵稅,只是對漕運糧船上的船員所帶的自備糧草、燃料徵稅。但其後,隨著吏治的腐敗,吏役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
沉思良久之後,陸二顗抖著說:「陸炳,你去把船上的燈草全都放到岸上來!」「為啥?」船老大和陸炳都非常好奇。「燒了吧!」「燒了?咱們辛辛苦苦的……」「別說了,你們想想,前後二十多處收費站,光收費站就要去了我們八兩多銀子,除去往返船費、吃住、買草的錢,如果我們再繼續走,那可就賠大了。如果想不賠就得把這船燈草的價格提高到二十兩,而A處的價格是八兩,你們說我們能賣得出去嗎?總而言之都是賠呀,倒不如燒了它,我和陸炳從陸路走回去。這樣的話,也許就只賠個一兩。唉,早知買賣這樣,我就不做了!」
「哪呀,他們買的都是假的,樣子一樣而已。比如何得之扇面吧,那真的扇面可以用數載,是用宣紙、真竹做的,假的用的只是普通紙、竹篾而已。」
二人舉杯欲飲,就聽船夫高喊「收費站到了,交稅!」陸二一愣,「船老大,怎麼又到收費站了?」「哦,對了對了,這是王知縣設的收費站。」「哦,陸炳,你去交吧。我跟船老大喝酒。」二人對視而笑,「唉,這年頭只要是能跟官府靠上邊兒,他就能收稅!」「是呀,是呀。來來,咱們喝一口!」二人一飲而盡。
在這些商品中,有三大商品對於明朝的經濟乃至國家安全產生了巨大影響。限於篇幅,本書僅對鹽茶貿易進行介紹,對於絲綢布匹貿易的情況留待以後介紹。
為了讓商人能夠在目的地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瞭解當地風俗,更重要的是瞭解當地的基礎建設、物產,從而更有利於經商活動,這些商路圖書往往對風土人情、酒店旅館、治安狀況等都有詳細的記述。凡是商旅外出所需的常識,諸如山川險夷、物產出處、行程風險、水旱碼頭、牙儈好壞、門攤課稅、名勝古蹟,乃至轎夫船戶是否可靠,沿途食宿是否衛生,皆有記述。
奢香回到貴州後,便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後開闢了兩條驛道,打通了貴州通往雲南、四川、湖南的交通幹線。朱元璋為此大呼:「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明中央政府和皇帝本身為了某項事務,也往往強行向商家無端徵稅,美其名曰「捐獻」。例如成化元年(一四六五)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吳琛就建議對通州、徐州的船隻徵收「濟漕」費,也就是要求商家無償幫助官家的漕運。理由就是為了國防建設,「國」好了他們自然就好了。
第二年,他又頒詔,把元朝的「站」一律改稱為「驛」。每攻占一個地方,朱元璋便要求工兵隊伍迅速修路修建驛站。這其中,既有軍事原因,更有對日後經濟建設的考慮。
這樣,南北大運河全線貫通,連接起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濟水六大水系。自此,京杭大運河被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稱通惠河,長八十二公里;通州到天津稱北運河,長一百八十六公里;天津到山東臨清稱南運河,長四百公里;臨清到山東棗莊市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五百公里;臺兒莊到淮安稱中運河,長一百八十六公里;淮安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一百八十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三百三十公里。
「哼,儉撲現在被人看做是陋習呀。就是那些貧民、農民都買這些東西,咱們能不買?」

引領風尚的明代商人

早在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朱元璋稱帝的第二十二天就下令整頓和恢復全國的驛站,將南京公館改為「會同館」,在全國各地設立水馬驛站、郵局(遞運所)、快遞局(急遞鋪)。
到元代,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元世祖下令開鑿會通河(山東運河),起自東平,至臨清抵達御河,全長二百五十多里,建閘門三十一道,共用民工二百五十多萬人。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在郭守敬的建議下,忽必烈再次動用二百八十多萬人,開鑿了從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全長一百六十多里。
例如,萬曆之前製鞋一般都是婦女的工作,萬曆年間則有了男人從事製鞋業。那時,南京橋夫營的鞋業非常發達。以前的鞋非常笨重,後來出現了比較輕巧的蒲鞋。一位姓史的外地人來到了南京,他用黃草編的鞋非常漂亮,富貴之家爭相購買,之後平常人家也買這種鞋穿。
奢香修路
上述這些商路圖書,除了為商人帶去便利外,更彌補了正史的諸多不足,提供了不少正史沒有收錄的行程路線圖。例如《明一統路程圖記》收集水路路線一百四十三條,陸路路線一百條,除了南北二京至十三省驛路外,又收錄了水路路線一百二十七條,而且標注了各個驛站之間的距離,非常便於客商使用。
第二天早上,一夜未睡的李樂擦了擦眼淚,不禁吟出一首詩來,詩曰:昨日到城廓,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儘是讀書人。
此外,重複徵收嚴重,例如從河西務到北京這一河段上就有三個收稅站。
李來一看樂了,「這些人是去參加虎丘書會的。」
在萬曆、崇禎年代,由於水路交通的大發展,國內貿易、國際貿易的興盛,中國逐漸形成了十五大城市,它們是:北京、南京、杭州、鎮江、廣州、福州、蘇州、上海(當時稱松江)、淮安、揚州、臨清、濟寧、揚州(主要是今天揚州下轄的儀徵市,當時稱儀真)、蕪湖、景德鎮。城市的發展又帶動了官與商的合流,最終到了萬曆年間幾乎到了「無官不商」的地步。東林黨主要成員的出身雖然大多為中小商人家庭,但他們對於商人的同情是毋庸置疑的。那個時期,四分之三的進士、舉人是商人出身。
然而,統治者希望借著專賣這一形式壟斷利益,由此便迫使各種走私現象大範圍出現。當朱元璋鐵腕父子相繼去世後,明代皇帝們面對走私更是手足無措,從而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在流失中,老晉商、徽商、粵商等相繼崛起。可它hetubook•com•com們的出現非但沒有使走私問題得到解決,反而使得問題越來越複雜化。
「顧大人,卑職實在是挺不住了呀!這全無錫的商人如果罷市的話,朝廷知道了,不但我吃不了兜著走,就是您恐怕也要挨批評呀!」
第二類是船鈔(通行稅,針對交通工具徵稅,戶部徵收)。宣德四年(一四二九)明政府開徵船鈔,之前則徵收通行稅。明政府在南京到淮安、淮安到徐州、徐州到濟寧、濟寧到臨清、臨清到通州這五段,對運載能力在一百石的船隻,每過一段行程徵收稅款一百貫鈔(折銀一.二五兩)。收稅站設在揚州、淮安、臨清、河西務、九江、杭州、滸墅關。徵收船鈔後,除了臨清外,其他大部地區都不再徵收通行稅。
倒楣的隋煬帝

陸路交通四通八達

如果不是明代人周輝,在他的《金陵瑣事》中記載下陸二的故事。今人恐怕很難明瞭明朝後期貪官污吏對小商人的壓榨有多麼嚴重。萬曆年間,是明代商業受到壓制比較嚴重的時期。即使如此,因為前後皇帝們或無所作為或治國有方,商業並沒有因此衰落,仍然螺旋式上升著。明朝後期中國商業的發達的主要表現為:東南沿海發達的走私經濟和海盜經濟、邊關的貿易、鹽茶產區的走私經濟、江南絲織棉貿易、京杭大運河沿線貿易。
你一言,我一語,家長里短話不盡。就在這時一人高呼「交稅!」陸二手中的酒杯猛地往桌上一放,「這咋又到收費站了呀!」「你不知道,這是前邊正規收費站臨時增設的臨時收費站。」「臨時多久了?」「好像臨時了七八年了吧。你是第一次做生意,所以不知道!」「這、這,唉,沒辦法,交吧!」
皇家田莊的宦官們見徵稅大有甜頭,便紛紛私設徵稅點。為此,弘治十五年(一五〇二)明中央政府明令禁止此惡行。
男不男女不女的明末讀書人
嘉靖年間,無錫有三大富人,分別是鄒望、華麟祥、安號桂。顧尚書榮僖公因為「丁憂」回轉家中,一日乘坐官轎正行進在路上。突然,轎子後面一陣驚擾。顧尚書掀開轎簾一看,只見一頂極為華麗的轎子飛快地奔來,後面還跟著一溜這樣的轎子,飛快地超越了顧尚書的轎子。顧尚書仔細一看,不禁大驚失色,轎子裡的人全是和尚。
第一類是貨物稅(商稅,針對貨物徵收)。洪武年間除了農用工具和教育用品不用繳稅外,其他都需要繳稅。收稅額度是商品售價的三十分之一。稅收收繳是除北京、南京、鳳陽這三個都城外,當時的一線城市都由朝廷委派的稅收人員負責,二線城市以下則歸各省負責。地方商稅是小部分上繳國庫,大部分留做地方財政支出。
明政府既然如此大規模、大幅度地徵稅,那麼,稅收成績肯定很好了。然而,從數字上看,商業稅並不多,例如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全國的貨物稅和通行稅總計四千六百萬貫鈔。該年鈔和銀子的比價是一貫折合〇.〇〇三兩,因此,折銀為十三.八萬兩。
「陸老闆,前邊有個收費站!」船老大的聲音傳來。「這麼快呀,到收費站了!」「不是,七天前剛設的!聽說是知府劉大人設的。」「哦,交吧。」
然而,這些地區也是受盤剝比較重的地區。例如:京杭大運河除了運軍糧和政府攤派的糧食之外,商業糧食和其他商品的運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商稅主要有四大類。
同時,徵稅時暗中索取、罰款、強迫捐獻等事情也屢禁不止。
第四類是貨物堆放許可稅(門攤稅,對貨主徵收):貨棧、貨攤每三個月繳納一次許可稅,徵收方式是由該地行業協會中的頭面人物(會長)收繳後交給地方官。
除了前面提到的政府(各級、各種權勢人物)的稅收盤剝外,商人中的官僚商人、與官員聯合的巨商富賈和走私者的偷稅行為,都是造成稅收不能進入政府口袋的原因。
「胡說!我不信!」顧尚書連忙派家人到無錫街頭去買東西,哪成想果然各個商家一聽說是顧尚書家的人買東西,無論出多高的價錢也不賣。顧尚書聽聞此言,默默無語。這時,門衛拿著一封信來到會客室,「老爺,剛才有一封信扔到了咱們家的門口,看信封好像是給您的!」顧尚書接過信來一看,直嚇得臉色蒼白:「快!速速命衙役捕快來我這裡保護我!」

封建社會利用得最好的大運河

萬曆年間的蘇州城內,鋪戶興旺、買賣興隆。在各色商鋪之中,許多商人、富家子弟、讀書人、官員流連其間。舉人李樂在書童的幾次催促下,終於放下了書本來到大街上散心休息。書童李來一邊走一邊說:「少爺,今天出來可不能白出來呀,再過幾天就是老太太的生日了,您可得買些東西呀。龔春瓦瓶現在非常有名,不如買一個吧。」「龔春瓦瓶?什麼牌子?」
再比如,上海地區原本沒有夏天穿的襪子,一年四季都是毛氈襪子,直到萬曆年間才開始出現布做的襪子。還有其他一些稀奇事物,直至影響到今天的百姓生活,例如吃河豚等。
奢香開闢的道路人們稱為「龍場九驛」,長達五百六十多公里。在當時,龍場九驛有兩條主幹道:一條由貴陽東北的水東經威寧到雲南昭通,另外一條由貴陽向北經修文到雲南西谷里、西城關、大渡河、歸化再到畢節。洪武二十九年(一三九六),三十八歲的奢香夫人病逝,朱元璋派特使前往參加葬禮,加諡號為「大明順德夫人」。
明朝中後期的一些皇帝曾經對商人勢力進行過抑制,但效果並不好。例如,萬曆年間儘管對商業的剝削比較嚴重,但明代中後期的商業仍然總體上獲得了長足發展。在萬曆時期,商人不但已經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而且在朝中已經培植了強大的代言人勢力。魏忠賢和東林黨的衝突,其實就是皇權與商人勢力的鬥爭。到了明朝後期,特別是南明政權時期,商人(更具體地說是官商)已經把控了朝政。
北京和南京的交通幹線往往合併在一處,例如寧西線和保成線的交合。寧西線,由南京經開封、鄭州、陝州、華州到西安,保成線由河北保定經正定、邢臺、安陽、汲縣、泌陽、洛陽、三門峽、華縣、西安、岐山、寶雞、勉縣西老城、廣元、閬中縣東、三臺到成都。
商人的勢力增強並不僅僅表現在官商一體化以及官商鬥爭上,更體現在商人的生活方式、思想上,商https://m.hetubook.com.com人的經營方向影響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這又是晚明出現社會風氣奢靡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敗明的原因之一。
陸二和船老大就這樣一邊吃一邊交稅,結果一百多里的水路有十來處收費站,陸二為此交了足有四兩銀子。陸二的心拔涼拔涼的。這船燈草價值八兩,收稅四兩,買草和雇船以及路上的花銷也有四兩。這傢伙,自己這次買賣不要說賺錢了,不賠已經阿彌陀佛了。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倒楣的一個帝王,他並非昏君。可不幸的是,他的姨父和姨兄弟們奪了他的江山。更不幸的是,他的姨表姪李世民卻是公認的明君,明君的對立面不是昏君又是什麼呢?其實,隋煬帝於中國歷史有兩大貢獻:一是對抗北方民族取得了巨大勝利,二是為了溝通南北經濟修築了京杭大運河。他的問題是好大喜功,不注意百姓的承受力,造成了民不聊生,一直到今天隋煬帝還在被人咒罵,就如下面這段說唱所表現的。
僅拿明代晉商典型的張家、王家為例。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禮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張四維之所以成為首輔,在政治上,靠的是他舅舅王崇古(兵部尚書、陝西總督),而王崇古的爺爺王馨是河南鄧州學政;在經濟上,則靠其父親張允齡、叔父張遐齡、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誨、二弟張四教、四弟張四象等這些大商人。王崇古的父親王瑤、哥哥王崇義、從弟王崇勳、伯父王文顯、姊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鹽商。
明代的大運河主要用於運糧,也促進了商業活動,大運河沿岸的城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運河的興衰影響著沿岸城市的命運。例如,淮安在古代無論是經濟、軍事、政治,還是文化都曾經非常發達,但隨著運河的衰落,淮安也失去了往日的興盛。
與此同時,一些介紹商路的書籍成為商人經商時的必備手冊。例如,《明一統路程圖記》,《天下路程圖引》、《士庶備覽》,《天下四民利用便觀五車撥錦》,《天下四民三臺萬用正宗》,《天下民家便用萬錦全書》,《水陸路程》,《新安原版士商類要》,《士商類要》,《寰宇通衡書》等。
還有嚴苛的懲罰偷逃稅的措施,例如:稅收清單上的商品有一件沒有繳納稅款的話,清單上的所有商品都要雙倍繳納。而且徵稅的隨意性也很大,稅如何徵、哪些該減免完全由徵稅官員做主。
水路交通不比陸路交通,它被大規模建造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水路交通受地形影響很大。因此,凡是水多的地方水路交通自然發達。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居功至偉。而整個封建社會,明朝對於京杭大運河的治理是最好的。
朱元璋看著她,笑道:「奢香夫人此來,難道就是為了告馬曄嗎?」
究其顧尚書失敗的原因,乃在於交通發達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達、商人勢力的強大。商人強大之後,結合自宋代以後出現的「官無封建,吏有封建」的歷史事實,便形成了「官鬥不過商」的情況。吏是當地人,且工資不由財政支出,全靠盤剝百姓和商人賄賂,自然形成了依賴商人的情況。而不僅僅是吏,後期的官與官鬥、皇帝與官鬥,鬥的背後都站著商人。
在陸路交通獲得長足發展的同時,水路交通也逐漸發達起來。明政府對於京杭大運河的利用,被後世認為是利用得最好的,交通的發達極大促進了商品流通,加快了資金流動,為明代商業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

官鬥不過商

果然,沒有多久,鄒望就被捉進了大牢。然而,令人奇怪的事情出現了。鄒望被抓的那天下午,無錫城裡的所有買賣人紛紛罷市要求釋放鄒望。知府一聽連忙放了鄒望,商戶們這才陸續營業。顧尚書見此情景不禁大怒,知府也知道無法交代,連忙來到尚書大人的家中請罪。
事後,馬皇后又在御花園款待奢香夫人。臨走前,奢香夫人又獲得了大量的金銀、絲織品、香料等賞賜。
明朝的道路寬十丈,每六十里設置一個驛站,供傳遞公文、信件的人和馬匹休息,甚至還經常派高級官員專門去修路,先後「遣鳳翔侯張龍等往雲南置驛傳」,「命景川侯曹震往四川治道路」,「命普定侯陳桓往陝西修連雲棧入四川,都督王成往貴州平險阻沿溝澗架橋樑,以通道路」。
水路交通的發達,直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達。交通好了,人們就會願意外出進行商品交換,這樣,對於貨幣的需求就越來越大;交通的建設又帶動了房地產、農業水利設施等的建設,政府為此就要提高貨幣供應量,然而中國是貧銀國,大量的貨幣就需要借助海外貿易從外部引入。海外貿易引起大量貨幣的進入進出,不可能不被政府重視。因此,商業稅的徵收逐漸受到權力階層的關注。但是,明中央政府的商業稅收卻在整個稅收體系的比重一直不高。明代農業稅和鹽稅幾乎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商業稅始終沒有占據主要地位。明朝中後期的商業興隆是有目共睹的,按理說商業稅的比重應該比較高,但為什麼這麼低?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歷史上投資渠道較少,諸如股票、期貨、重工業等投資方向都沒有,因此,鹽茶絲綢等商品走私便成為首選。可以說,明代發達的交通使它成為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的同時,又埋下了日後落敗的隱患。成也交通,敗也交通!對於交通建設,朱元璋可謂是不遺餘力,還發生過一個為了修路而殺開國功臣的故事。
奢香夫人回道:「大明皇帝萬歲!臣自洪武十四年襲宣慰使以來,領兵協助潁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剿滅段氏及蒙元殘餘,統一雲南。我族人願為萬歲效犬馬之勞,萬歲對我等也洪恩備至。萬不想都指揮使馬曄竟對我裸衣笞打。漢人有句話叫,士可殺不可辱,馬曄如此侮辱我,我等族人絕不答應。我與宣慰同知劉淑貞皆為女子,似這等侮辱試問漢族女子該如何?」
「啊?」李樂大吃一驚。「現在的人都這麼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