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江戶日本

作者:茂呂美耶
江戶日本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娛樂 庶民旅遊

娛樂

庶民旅遊

江戶初期至中期,庶民能夠長途旅遊的機會大約終生只有一次,而且目的地是現今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根據紀錄,爆發性的大規模參拜旅遊團始於一六五〇年,其後分別是一七〇五年、一七一八年、一七二三年、一七七一年、一八三〇年。一般而言,庶民想參加伊勢參拜旅遊團,必須組織儲蓄會,定期繳納會款,然後每年自會員中挑選出壯年男子和剛成年的青少年,送他們出門代為參拜。某些地區是全體會員都可以參加,某些地區則由當地神官充當導遊。
參勤交代制度化後,宿場便成為客棧聚集小鎮,而除了五大街道,各個藩國也盡心竭力興修次要街道與枝節小道,不但在街道兩旁種植林蔭樹,更每隔一里(四公里)都擱置「一里塚」里程碑,河川也設置擺渡船。總之,連位於深山窮谷的村落都有小道可以連接大道,因而有關旅遊的周邊設施,其實在江戶初期便已經完備了。不過當初旅遊者只限公差武士、工商人員,以及巡禮者。松尾芭蕉於一六八九年到東北地方探訪奧之細道,又深入欠缺宿場設施的日本海沿岸地方,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特例,也難怪後人會懷疑他是幕府密探。
免費的參拜大集團應該算是特殊例子,平常一般庶民想出門旅遊時,當然事事都要花錢。舉例來說,從江戶第一站日本橋出發,沿著「東海道五十三次」(五十三個宿場)來到最後一站京都三条大橋,全程四九二公里(現代高速公路是五〇三公里),身強力壯的男人單程大約需十五天,途中宿泊、交通(馬匹或轎子、渡船)、飲食,再加上土產費用,來回旅費至少要四、五兩。江戶收入最安定的職業是木匠m•hetubook.com•com,月薪是二兩,只要存夠兩三個月的月薪便可以到京都旅遊,應該不算是天文數字。商家下女的年薪也只二兩多,收入當然比不過具有一技之長的木匠,不過商家下女平常吃穿都是雇主提供的,想存錢並不難。
碰到爆發性參拜旅遊團時,一些懷中抱著嬰兒的農家主婦、少女少男、商家奉公者等,便會丟下一切臨時加入行列,跟隨大家狂歡去。這種突發性遊客於事前不但沒有任何旅遊準備,更可能身無一文,不過沿途住民與富豪人家,一聽到參拜大集團將經過時,通常會準備堆積如山的吃食和草鞋免費供客,相當於一種熱病。一七〇五年時,熱病已傳播到東國江戶、西國廣島、四國等地。參拜人數最高紀錄是一八三〇年的四百八十六萬人,當時總人口約三千萬人,換句話說,光是這一年,每六人中便必有一人經歷過最長五、六百公里遠的旅遊。可見江戶中期以後,旅遊對庶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一般來講,老百姓若想無憂無慮周遊全國,最低條件有三:一是國內和平,一是交通發達,另一則是貨幣流通。而這三個條件,江戶時代都俱全了。既然打算長途旅遊,現代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導遊手冊,江戶人當然也不例外。大約一六五五年開始,市面上便已經出現攜帶用導遊手冊,除了介紹五大道沿途的各個宿場,還有標明宿場與宿場間的里程。一六七七年,日本第一本名勝觀光指南《江戶雀》上市;一六八九年,井原西鶴更出版了圖文並茂的《一目玉鉾》,這是純粹給一些無法出門的讀者用來望梅止渴的名勝導遊。
出門旅遊時,無論武士或庶民,和*圖*書都必須隨身帶著身分證。武士的話,可以向所屬大名申請,老百姓則通常請寺廟住持或當地公務員發行。出發前,不但要向左鄰右舍通告,也要照會所有親朋好友,做生意的更不能忘了向往來客戶關照一聲。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會送餞別費來。這種送餞別費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代,只是對現代人來說,旅遊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因而通常只限留學、赴任、遷居等可能將長期無法重逢的例子。想當年,我帶著兩個孩子遠渡重洋到大陸河南省留學時,所有夫家親朋好友都曾為我們母子辦桌擺席,當場收了不少餞別費。
一八一六年刊行的《世事見聞錄》(武陽隱士著)中,也提到當時農民不但都用髮帶束髮,還抹上香油,農婦臉上也擦白粉、抹胭脂,髮髻上更裝飾著銀製髮簪;腳上不再是粗陋的稻草鞋,而是竹皮草履、木屐,身上也不再是蓑衣笠帽,而是雨傘雨衣。有些農民甚至讓理髮師剃前額束髮髻,裝扮與都市人一模一樣。看樣子,除非遭逢天災導致年穀不成,要不然當時的農民應該過得比現代人想像的還要豐衣足食。
東海道之旅令旅客最傷腦筋的是靜岡縣大井川,長約一百六十公里,寬約一公里多。德川幕府為了軍事上理由,故意不在河上架橋,也禁止設置擺渡船,因此想渡河的旅客,必須仰賴「渡河卒」,利用台座或是騎在渡河卒脖子上過河。水深不及胯|下時,渡河費是四十八文(一千二百日圓);若是超出胯|下,不及腋下,渡河費是九十文至一百文(二千五百日圓)。水深高達一百四十五公分時,便不能渡河,旅客就得在旅館內無所事事等河水退掉。女性旅客通常搭坐四m•hetubook•com.com人抬舉的台座,一人二千二百日圓,四人便是八千八百日圓,光是渡河費,就比宿泊費昂貴。難怪大名行列最怕雨季河水上漲時節,即便不是雨季,十萬石規模的大名行列想渡河時,大約要花三、四十兩,簡單換算成現代日圓,至少也有三、四百萬。明治三年(一八七〇年),新政府在大井川設置了擺渡船,致使當時所有渡河卒只能改行開墾茶園,這正是現在靜岡縣金谷町是產茶名區的由來。
三代將軍所制定的「參勤交代」,不但令全國交通網急速擴增,也令旅館業逐漸進化。幕府管制下的五大街道是東海道、中山道、甲州街道、日光街道以及奧州街道,德川家康於江戶設置幕府之前,便先整修了這些主要街道,並增強戰國時代以來就存在的「傳馬制度」。所謂傳馬制度是每隔一段距離便設置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宿場」(shukuba),讓傳送公文的公役或運輸軍糧的隊伍,可以在每個驛站休息投宿並更換馬匹。
旅人除了身分證以外,還必須申請「關所」(sekisho)簽證。幕府管轄的五大道沿途有三十五處主要關所,若加上小關所,總計七十六處,而其他各藩國私自設置的海關則稱為「番所」(bansho)。關所和番所設置目的都是監視出入境的可疑人物,只是關所集中在五大道,番所則分散於東北地方、日本海沿岸的北陸諸國、九州地方等。五大道沿途的諸國大名,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便是代代臣服德川家的家臣,因而關所的出入境條件便比番所嚴格許多。
宿場旅館,初期設備極為簡陋,旅客必須自備食物,柴火、烹飪道具等則向旅館採購或租借,https://m.hetubook.com.com當作宿泊費。當然初期也有提供伙食的「旅籠屋」(hatagoya),不過,一路省吃儉用的庶民通常都住簡易旅館,中期以後,庶民荷包綽綽有餘,旅籠屋才遍及各大道。又由於競爭激烈,旅館設備和服務也就節節升高。從日本橋出發,第一站宿場便是品川,當時這兒旅館數多達九十三家,現在北品川車站前的商店街道,便是舊東海道,而聖蹟公園則是本陣遺跡。名古屋熱田宿場旅館數更多達二百四十八家,因為這兒有規模僅次於伊勢神宮的熱田神宮。
旅籠屋分兩種,一種是一宿二餐的普通旅館,另一種是有侍女專門照料旅客身邊瑣事的旅館。不過,江戶時代後期,庶民旅遊風氣旺盛,旅館街便出現了拉皮條無賴,有些旅館甚至讓侍女賣色,於是大坂商人首先組織「優良旅館公會」(「浪花講」),拒絕買|春旅客、賭博旅客、喝酒大鬧等。這組織廣受好評,尤其是女性,可以安心住進大門前掛有公會招牌的旅館。
最嚴格的是箱根關所,鐵則是「入境步鎗,出境女人」,意思是絕對不能輕易讓步鎗過關進入江戶,也絕對不能隨便讓女人過關離開江戶。特別是武士門第女人,對幕府來說是重要人質,因此,她們申請關所簽證時,不但要填寫髮型、服裝、身高、體重等基本人相,連身上有甚麼特徵或黑痣,都必須寫得一清二楚。箱根關所有所謂的「人見女」,正是專門檢查女人身體的海關人員。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出發時走中山道,歸途時再走東海道,便可以突破箱根關所。反正幕府只是禁止武士女人出境而已,對於入境女人則非常寬容。根據紀錄,沒有簽證欲闖關而被判死刑和*圖*書的偷渡者,二百多年之間只有六名,可見政策歸政策,在現場辦公的海關人員其實並非嚴懲不貸。至於男人,通關手續非常簡單,只要身上沒有武器,通常很容易過關。(附記:箱根關所目前正在復原中,預定於二〇〇七年完成。)
假設江戶人的旅遊熱潮是自一七〇〇年開始,那麼,翻閱一下世界史,便可以知道江戶時代的日本,很可能是全球最先進的旅遊國家。十八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期,日本列島以外的國家到底都在忙些甚麼?歐洲烽火相連;美國剛獨立,忙著排擠印地安人,日後又發生南北戰爭;法國鬧大革命;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立場……而江戶人卻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自東京一路遊山玩水直至京都、大坂,應該說是極為幸運的老百姓吧。
來到旅館,首先,侍女會端來一盆洗腳水,幫旅客洗腳。之後是入浴,洗掉一身塵埃後,侍女便會端晚餐過來。這時,旅館主人也會來打招呼。旅客就寢後,侍女還會幫旅客洗襪子、綁腿和草鞋,再掛在房間釘子上曬乾。基本上是二人合住六蓆大房間,八蓆大房間可以住三人。宿泊費大致是現代五千日圓左右。
木匠和商家下女都是大都市居民例子,那麼佔總人口八成左右的農民呢?《甲州街道歷史之道調查報告書第五集》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記載。話說一七三〇年,有位旅人雇了馬夫在甲州街道趕路,來到駒木野(現東京都青梅市)附近,夜幕低垂,馬夫說他家就在不遠處,可以就近到他家過夜。於是旅人便隨馬夫來到他口中所謂的「寒舍」。不料抵達後,旅人才知道馬夫是一家有眾多男僕女僕的富農少爺。原來即便是富裕農家子弟,除了正業外,也會利用自家馬匹賺外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