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

作者:蒙曼
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章 萬物維新 漢魏官制

第十一章 萬物維新

漢魏官制

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時期,田蚡當宰相,此人攬起權來當仁不讓,不停安插親信。武帝最後氣憤不已,質問他:「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意思是,你任命官員任命夠了嗎?我也想任命幾個自己人當官,行不行啊?可見君相衝突有多嚴重。
把這三個特點綜合起來看,就會發現,三省六部制貫徹的是君主集權、宰相分權及行政理性化這些基本原則,符合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所以生命力特別旺盛,不光被唐朝直接繼承,而且一直影響到清朝,真可以說是為萬世法了。
第三、三省制還意謂著決策的程序分工。任何一個詔令,都是在皇帝領導下,經過宰相hetubook.com.com,也就是三省長官集思廣益而成。而且,在宰相形成基本意見後,還需要經過內史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和尚書省執行這三步驟才能真正生效,這種程序分工其實意謂著決策的審慎化。這當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輕率決定,也減少行政失誤。
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開皇元年,隋文帝採取如下作法:
不過,所謂的漢魏官制,既不是漢朝的制度,也不是曹魏的制度,而是把南北朝時期經過歷代政權改革的中央官制整合起來,形成的一套新官制。新官制有何內容?
這可是中國宰相制度的一大變化。中國宰相制度的發https://m•hetubook•com.com展,概略說來,一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第二階段則是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第三階段是明清時期廢除宰相,實行內閣或軍機處的替代體制。那麼,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相比,有甚麼不同?
這其實是把國家對於個人的依賴,轉化為國家對於機構的依賴,這是個很偉大的進步!在此制度變革中,宰相個人的權力下降了,相應的,皇帝的權力上升了。
甚麼是三省六部制呢?
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
為了對抗宰相,皇帝只好不斷發展內廷勢力,提拔身邊人。三省長官,尚書令也好,納言也好和*圖*書,內史令也好,最初不是皇帝身邊的隨從,可是,在三省體制下不一樣了。三省長官共同構成宰相集團,這意謂著,先有宰相機構,再有宰相個人。這樣一來,突出的就不是宰相個人,而是整個宰相機構的權力。
大家一看三省的職能分工即明白,門下省和內史省發出政令,是最高權力機構,相當於全國人大;而尚書省則是最高行政機構,相當於國務院。六部則相當於國務院各部委。三省之間互相配合,共同構成國家最主要的政務部門,而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官職宰相則由三省長官共同擔任。
第一、宰相由具體的個人變成機構負責人。在原來的三公體制下,誰是宰相?是太尉www.hetubook•com.com、司徒、司空這三公。皇帝先任命他們做三公、做宰相,他們再組建丞相府,管理全國政事。這樣一來,是先有宰相個人,再有宰相機構。在這種情況下,宰相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氣燄薰天,經常和皇帝發生衝突。
這段記載涉及內容很多,其中,核心就是三省六部制。
所謂三省,就是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相當於唐朝的尚書、門下、中書三省。其中,內史省負責起草詔令,長官叫做內史令,相當於唐朝的中書省和中書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長官叫納言,相當於唐朝的侍中;而尚書省則負責執行,長官叫尚書令。當然,因為尚書令位高權重,一般情況和_圖_書下都出缺,因此,實際的領導是尚書省的副長官,左右僕射。
置三師、三公及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衛等十二府,以分司統職。
第二、三省制還意謂著決策和行政的分離。在三省體制下,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最高決策部門,主管詔令起草和出台,但是不管執行;而尚書省是最高行政部門,主管詔令的執行,但是不管決策。這種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離其實也是在分割宰相權力,同樣有助於提高皇權。
六部則是尚書省下設的吏、禮、兵、都官、度支和工部等六個行政部門,相當於唐朝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