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武則天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武則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九回 誅殺裴炎 三、朝堂立威:李敬業叛亂、裴炎逼宮之後,太后憤怒反擊朝臣

第十九回 誅殺裴炎

三、朝堂立威:李敬業叛亂、裴炎逼宮之後,太后憤怒反擊朝臣

裴炎謀反證據不足,武則天心裡肯定也清楚,那她會怎麼處理這個人呢?最終,她還是以謀反罪把裴炎殺了。光宅元年(六八四年)九月,就在揚州還是烽火連天的時候,裴炎被押赴都亭驛問斬,家財籍沒,親戚流放嶺外。抄家的結果很是出人意料,堂堂首席宰相裴炎家裡竟然一貧如洗,儲存的糧食還不足一石。臨終之前,裴炎對兄弟們嘆息道:「各位兄弟做官都是靠自己奮鬥,我沒有盡一分力,如今卻要因我而被流放邊荒,實在是對不起你們呀!」我想,不管裴炎一生功過如何,就清正廉潔這一點來說,也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宰相了。有那麼多人願意力保裴炎,道理想必也就在這兒了。
裴炎和程務挺兩個人一政一軍,本來是朝廷中最有勢力的人,這兩條大魚都已落網,其餘的人就更不在話下了。凡是對武則天構成威脅的人都一個個過篩子過籮,經過一番清洗,整個朝堂幾乎為之半空。武則天大筆一揮,馬上任命了幾個五品小官當宰相,這可是又創造了歷史新低。但武則天早就知道了,只有小人物才會順從自己,由這些蝦兵蟹將組成的朝廷,再也不會對武則天構成挑戰了。
武則天當上太后之後,想要追尊自己的祖先,建武氏七廟,大臣們都不敢表態,但是裴炎說話了。裴炎說太后給娘家建七廟不合古禮。他還問武則天,說你知道呂后嗎?你看呂后最後下場何其悲慘啊,如果你再這樣搞下去的話,恐怕結局也跟她一樣。這番話讓武則天非常不悅。另外,揚州叛亂爆發以後,有人和-圖-書就給武則天出主意:揚州叛亂打的是匡扶李唐的旗號,那李家宗室肯定求之不得啊,他們萬一勾結反賊怎麼辦?是不是把他們先殺了?武則天覺得主意不錯,可是裴炎又出面反對了。裴炎說人家沒有任何謀反的證據,你怎麼可以無罪殺人?武則天又是很不高興。兩個人的矛盾就這樣逐步深化,到最後量變積累,引起質變,終於走向了決裂。決裂的表現就是裴炎趁著戰爭的非常時期,要求武則天還政於皇帝李旦。
面對著武則天這樣一番凜凜的教訓,大臣是什麼表現?大臣烏鴉鴉全跪下了,給武則天磕頭,說:「唯太后所使。」太后,我們堅定地跟你走。確實,面對著武則天的超強能力與高壓手段,群臣已經沒有還手之力了。那麼,武則天稱帝是否就一帆風順了呢?她下一個阻力又將來自何方?
那麼裴炎和武則天為什麼會從合作走到決裂呢?簡而言之,裴炎的理想和武則天的終極目標發生了衝突。裴炎的理想是當一個權臣,他幫助武則天把不聽話的李顯廢掉,擁立李旦,是希望藉助擁立之功做到大權獨攬。他的意圖是由軟弱的李旦當皇帝,而由他自己掌握實權。在這個理想之中,並沒有武則天的位置。換句話說,他從沒想過改朝換代,更沒有想過要對一個女皇帝俯首帖耳。那麼武則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她的目標就是當皇帝,而且不容許任何人和自己分享權力。這樣一來。在權力的歸屬問題上,兩個人就出現了根本分歧,這種分歧是不可調和的。對於這一點,武和_圖_書則天看得很清楚,裴炎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裴炎剛剛入獄的時候,有人勸他給武則天賠個不是,大事化小,裴炎只是說:宰相下獄,安有全理!堅決不肯妥協。因為他知道,雙方沒有妥協的餘地。裴炎地位顯赫,卻又不跟武則天合作,武則天還怎麼會把他留在朝廷裡呢?所以誅殺裴炎就成為必然的選擇了,謀反只不過是藉口而已。
先看第一個問題,武則天為什麼一定要殺死裴炎呢?分析一下裴炎的地位以及裴炎和武則天的關係就明白了。裴炎是什麼地位呢?他是唐高宗任命的顧命大臣,在朝廷裡德高望重,如果說當時還有誰能夠跟武則天抗衡一下的話,那就非他莫屬。所以日後武則天無論向哪個方向發展,裴炎的態度都相當重要。那麼裴炎跟武則天的關係如何呢?一言以蔽之,正在從合作轉向決裂之中。
請看下回:燕啄皇孫。
第二個問題,武則天為什麼要在揚州叛亂還沒有平定的時候就殺掉裴炎呢?首先,揚州叛亂對於武則天來說是肢體之患,而裴炎逼宮是心腹之患。如果中央出現了反對派,它的危害遠遠大於一場地方的叛亂。其次,只有中央統一了思想,才能投入全部精力去平定反叛。裴炎沒有入獄之前,為了逼武則天還政,故意消極怠工。不肯積極組織討伐。只有把裴炎治罪處決,整個朝廷才能上下一心,全力組織平叛。所以,武則天在叛亂還沒有平定時就殺掉裴炎,臨陣換將,看起來是觸犯了兵家大忌,其實恰恰是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政局的穩定和戰爭和-圖-書的勝利。
裴炎被殺了,可是,事情還沒有就此結束。俗話說,拔出蘿蔔帶出泥。裴炎逼宮,有那麼多人為他鳴冤,這些人都是武則天權力進一步發展的隱患,她絕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朝廷裡。很快,上表給裴炎鳴冤的胡元範、劉景先和另一名宰相郭待舉都被貶出朝廷。朝堂上一下子少了三個宰相,文官馬上都噤若寒蟬了。
在這些被殺的所謂裴炎同黨中,有一個人的經歷最富有戲劇性了。誰呢?此人名叫姜嗣宗,是武則天派往長安的使臣。派他去長安的目的,是為了聽聽老臣劉仁軌對裴炎一案的意見。劉仁軌當時已經八十三歲了,是經歷過唐太宗和唐高宗兩朝的老臣。高宗末年政府班子東遷洛陽之後,劉仁軌留守長安,掛起來了。雖然如此,劉仁軌畢竟德高望重,現在裴炎謀反這麼一個大案出來,武則天還是要向他通報。姜嗣宗是一個小人,見到劉仁軌,馬上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說完了仍覺意猶未盡,又補充了一句:「嗣宗早就看出此人心存異志,果不其然!」這句話讓劉仁軌聽得直反胃。劉仁軌也不支持武則天當皇帝,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阻止武則天前進的腳步了,那麼就給朝廷除去一個小人吧。他決定逗一逗姜嗣宗,就問:「原來你早就知道裴炎有意謀反?」姜嗣宗哪裡猜得透劉仁軌的意思,馬上回答道:「那當然,我早就看出他圖謀不軌了!」劉仁軌笑著誇他:「真是後生可畏呀!裴炎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我還有一封信想交給太后,你替我帶過去吧和_圖_書。」姜嗣宗興匆匆地回洛陽覆命去了。武則天展開信一看,只有一句話:「嗣宗知裴炎反,不言。」這句話把武則天逗笑了,她馬上把姜嗣宗叫到跟前說:「劉僕射還專門提到你了呢。」姜嗣宗那叫一個興奮啊,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可是武則天一下子沉下臉來說:「他說你早知道裴炎謀反,卻知情不報!」可憐的姜嗣宗還沒回過神來,已經被拉下朝堂,推出去斬首了。這就是武則天對小人的態度,用他們,但是並不欣賞他們,一旦用完,毫不留情。
前面說過,裴炎跟武則天通力合作過好幾次了,先是幫她廢黜了太子李賢,後來又幫她廢掉了皇帝李哲,改立李旦為帝。這一階段可算是二人關係的蜜月期。可是在新皇帝李旦又被武則天軟禁起來後,裴炎和武則天的關係就發生了改變,變得矛盾重重了。什麼矛盾呢?
文官搞定了,還有武將。當時揚州叛亂還沒有見分曉,為謹慎起見,武則天對軍方的清洗要稍遲一點兒。光宅元年十二月,揚州叛亂剛剛平定,武則天就對武將動手了。其時,裴炎的好友大將程務挺,正統領軍隊在前線與突厥交戰,武則天一道敕旨,立刻就地處斬。程務挺大家並不陌生。就在這一年年初,他率領羽林軍入宮,為武則天順利廢黜李哲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他抗擊突厥戰功卓著,已經成為唐朝鎮守北方的擎天大柱。在程務挺的成長過程中,裴炎幫了大忙,所以裴炎下獄之後,程務挺寫了封密信給武則天,為裴炎求情。這封信馬上就讓武則天在心裡給程務挺判了死刑。和圖書任何統治者都會對手握軍權的武將懷有戒心,何況是處境微妙的武則天。兵強馬壯的程務挺如果心存異志,陣前倒戈,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揚州叛亂剛剛平定,武則天就以勾結裴炎謀反的罪名把程務挺給結果了。
她質問群臣:「你們拍拍腦袋想一想,你們這裡有誰也是顧命大臣,比裴炎還牛?或者說你們有誰是將門貴種,比李敬業還牛?還有你們有誰特別能打仗,比程務挺還牛?這三個人那也算是人中龍鳳,一旦對我不利,我碾死他們就像碾死一隻螞蟻一般。所以你們都捫心自問,如果覺得自己比他們還厲害,好,接著跟我鬥,如果自己掂量掂量覺得還不如他們的話,那就洗心革面好好伺候我,不要最後落得被天下人恥笑!」
既然裴炎是一個合格的宰相,又沒有真的謀反,我們就不免產生兩個疑問了。第一,武則天為什麼一定要殺裴炎呢?第二,武則天為什麼一定要在揚州叛亂正緊張的時候就殺掉裴炎呢?
處理完裴炎一案,光宅元年也隨之結束了。這一年給武則天的印象太深了,李敬業叛亂,裴炎逼宮,一個個考驗接踵而至。回想起自己參政以來走過的歷程,再想想剛剛經歷的驚濤駭浪,武則天真的憤怒了,難道天下人就這麼容不得自己上升嗎?她登上紫宸殿,向群臣訓話:「我跟著高宗二十多年,殫精竭慮,為天下操心,你們這些人的富貴,不都是我給的嗎?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都是拜我所賜嗎?可是現在握兵造反的這些人,恰恰就出在你們這些公卿之中,你們對我怎麼會如此負心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