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六回 天寶繁華 三、氣盛而微:玄宗倦於萬機,宰相口蜜腹劍

第二十六回 天寶繁華

三、氣盛而微:玄宗倦於萬機,宰相口蜜腹劍

可是,社會財富的總量在一定階段是恆定的,有人多拿多用,就得有人少拿少用。雖然整個社會都在發展,但是,上層社會窮奢極欲,還是反襯得老百姓比較可憐。大詩人杜甫的詩不是號稱詩史嗎?他寫的詩最貼近社會現實了。杜甫有兩首詩非常經典,一首是講開元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是一派多麼和諧的景象。另一首則是講天寶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達官貴人家裏終日飄出酒肉的香氣,而路邊的窮人卻無衣無食,凍餓而死了。雖然「路有凍死骨」誇張了一點,但是,古人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強烈的反差,誰不憤慨呢?
首先,唐玄宗本人對政務沒那麼熱心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叫做「倦於萬機」。我們說過,開元盛世的出現是和唐玄宗的勵精圖治分不開的。開元初年,唐玄宗為了選一個好宰相,常常是夜不能寐,任用蘇頲和張嘉貞的決定不都是在半夜做出的嗎?可是,到了天寶年間,唐玄宗再也沒有那麼勤政了。天寶三載(七四四年),他曾經對高力士講:「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別看高力士是個宦官,他還是比較有政治眼光的,並不想慫恿天子荒疏政事。聽了玄宗的論調,他馬上說:「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和圖書;彼威勢既成,誰敢覆議之者!」甚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天子出巡可是自古以來的規矩,非如此不足以瞭解民情。所以,陛下絕不能不出長安。另外,天下的權柄,可不能交給別人。一旦交給別人,就會養成別人的權威,到那個時候,陛下想收回來都困難了。按說,高力士說的可都是好話,按照玄宗從前的做法,都應該痛痛快快地接受,甚至當成至理名言貼在御座旁邊才是。可是,這一次,唐玄宗不但沒有聽進去,反而非常地不痛快,臉色當即就變了。高力士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一看主子的臉色變了,趕緊跪下來磕頭說:「臣狂疾,發妄言,罪當死。」玄宗一看高力士嚇成這樣,趕緊安慰他,還賜他一杯酒。可是,雖然也喝了酒、也喊了萬歲,高力士還是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從此再也不敢在玄宗面前議論政事了。開元初年的時候,宋璟曾經送給唐玄宗一幅畫,畫的是《無逸圖》,取的是《尚書》裏的故事,提醒皇帝隨時勤政、不要懈怠,這幅畫玄宗在內殿一掛就是二十多年,但是,就在開元末年,玄宗忽然說這幅畫舊了,得換一換。於是,他換了一幅山水圖。其實,我們一看就明白,不是畫舊了,而是唐玄宗的心態變了。
正因為有這麼多問題,所以,中唐的詩人,也是政治家的元稹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期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天寶之際……和_圖_書氣盛而微。」所謂氣盛而微,是說社會還在向前發展,但是,精氣神已經衰落下來了。那麼,這樣一個繁華與腐朽並存的時代,還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不過,儘管天寶年間看起來到處都是花團錦簇、盛世繁華,讓人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甚麼情況呢?
不過,唐玄宗本來也不是那種事必躬親型的皇帝,他喜歡選一個好宰相,然後委任責成。只要宰相好,政治局面也不會太壞。可是,天寶年間的第二個問題恰恰是宰相也失去政治理想,只知道顧權保位。當年,唐玄宗任命姚崇當宰相的時候,姚崇說了,請您先答應我十個要求,答應了我就做,不答應我就不做。姚崇為甚麼那麼硬氣呢?因為他有政治理想,當宰相,就是要為國家謀發展、為天下人謀福利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宰相這個位子不要也罷。可以說,對於姚崇而言,那是社稷為重、官位為輕。可是,天寶年間的宰相李林甫的想法跟姚崇可不一樣。對於李林甫來說,只要能保住宰相的位子,做甚麼都可以。那他是怎麼樣保住位子的呢?首先當然是討好唐玄宗。李林甫花重金把皇帝身邊的宦官、妃子都買通,這些人整天負責向他傳遞情報。所以唐玄宗有甚麼想法,李林甫總能預先知道。每次一上朝,玄宗還沒開口,李林甫就搶先把玄宗要說的話說出來了,玄宗十分高興,心想,從來沒有哪個宰hetubook.com.com相能跟我這麼保持高度一致,莫非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當然,要保住位子,光靠巴結皇帝也不行,李林甫還得防備別人在皇帝面前說他壞話。誰有可能亂說話呢?李林甫覺得,諫官最有可能了,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呀!怎麼才能封住諫官的嘴呢?就在當上中書令之後不久,李林甫專門給諫官訓話了。他說:「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勿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意思就是威脅這些諫官,告訴他們要像儀仗隊裏的馬一樣,做做擺設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亂說話,否則,他就有本事把他們趕出朝廷。諫官一看,宰相都說這樣的狠話了,誰還敢在皇帝面前輕易說話呢?皇帝已經不勤政,宰相再一味地巴結皇帝、排斥不同意見,這政治不就混亂了嗎?那麼這時候,除了政治問題外,還有沒有其他問題直接導致了天寶時期的衰落呢?
第三,開元後期直到天寶年間,不光是政治出問題,社會也出問題了。甚麼問題呢?上層人物奢侈腐化,社會差距拉大了。開元初年的時候,整個社會崇尚艱苦奮鬥。開元二年(七一四年),唐玄宗為了表明自己不追求奢侈享樂,把後宮的金銀器都熔化成金銀塊放進國庫,珠玉錦繡更慘,都被堆到殿庭前,放火燒了,場面簡直跟「虎門銷煙」一樣。在皇帝的感召下,上層人物也紛紛做出節儉www.hetubook.com.com的表示,最極端的是宰相盧懷慎,死了之後都沒錢買棺材下葬,還要靠老僕人自賣自身才買了一口棺材。可是,到了開元後期,乃至天寶年間,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上層人物奢侈腐化蔚然成風。當時管財政的大臣們為了討玄宗高興,專門給他在國庫之外設了兩個內庫,一個叫瓊林,一個叫大盈,還跟玄宗說凡是放在這兩個倉庫裏的都是額外收入,隨便花。唐玄宗有了自己的私人倉庫,那就闊綽了,賞賜起人來就大方得沒邊了。
唐玄宗不是以友愛著稱嗎?雖然不許兄弟從政,但在經濟上從不小氣。所以,玄宗的兄弟都特別奢侈。舉個例子,玄宗的大哥寧王李憲因為當年把太子之位讓給玄宗,身分敏感,從來不亂說話,玄宗對他非常滿意,經常從宮裏給他送去美酒佳餚。李憲一一記錄下來,每年都有好幾百次,差不多天天都有。吃喝方面精緻一點還算不了甚麼,李憲玩得也特別精緻。他喜歡花,後花園裏種滿奇花異草,就怕鳥雀落在花上,把花糟蹋了。怎麼辦呢?李憲想了個主意,在花園的上空拉上紅絲線,密密麻麻跟蜘蛛網似的,絲線上面再掛上金鈴鐺,小鳥稍微一碰絲線,金鈴鐺便叮噹亂響,鳥不就被嚇飛了嗎?當年宮裏的金銀器都貢獻給國庫,現在金鈴都掛在花園裏,可想而知,差別有多大。兄弟如此,女兒和-圖-書也不能落後。開元初年的時候,唐玄宗說了,公主們於國無功,不能太奢侈,所以,只給每個公主五百戶的實封,公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有時候連車馬都備不齊。但是,到了開元後期可不一樣了,公主的實封漲到一千戶,平時的賞賜更是不計其數。日子輕鬆寬裕後,公主們就開始攀比了。攀比甚麼呢?既然她們的一切都是父親給的,那就攀比孝心吧!玄宗不是每天從宮裏給寧王送飯嗎?她們就從家裏給玄宗送飯。當然,給皇帝送飯不能叫送飯,得叫進食。具體進的是甚麼沒留下菜譜,不過根據司馬光的說法,每一盤就相當於中等人家十家的產業,真是窮奢極欲。公主送吃的,玄宗也不能不理會,還得派人迎接。這一來一往,場面可就大了。有一次,一個中書舍人下班正趕上了。只見好幾百個小宦官拿著棍子在前面開路,路人躲避得稍稍慢了一點,棍子馬上就打在身上。這個中書舍人平時運動量也不夠,笨手笨腳的,沒少挨棍子。有道是上行下效,皇室這麼奢侈,民間的富人看著也眼熱了,開始鬥富。當時長安城有著名的四大富人,其中有一個叫王元寶。光聽這名字就像個有錢人。有錢沒處花,怎麼辦呢?寧王不是在花園的上空掛金鈴鐺嗎?王元寶就在花園的地上砸銅錢。他家的花園裏,每一條路都是用銅錢夯實鋪成的。據說是為了下雨的時候鞋上不沾泥。其實還不是錢多了燒的。
請看下回:父納子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