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三回 醉生夢死 二、國忠亂政:打亂既有的選官制度,激起官怒民怨

第三十三回 醉生夢死

二、國忠亂政:打亂既有的選官制度,激起官怒民怨

工作亂來已經很糟糕了,要命的是,楊國忠為人也特別差勁。怎麼個差勁法?第一就是輕浮。宰相是百官之首,總得有個表率的樣子。就算不像張九齡那樣風度翩翩,至少也要像李林甫那樣不怒而威吧!但是,楊國忠可沒有這種威儀。按照《舊唐書‧楊國忠傳》記載,楊國忠「立朝之際,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頤指氣使」。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還拿選官來舉例子。按照唐朝的制度,選官都是在尚書都堂進行,這才叫為國求才。可是,楊國忠一上任,改了,到他家去。為甚麼到他家選官呢?他想讓幾個堂妹也都見識見識他的威風。於是,虢國夫人姊妹幾人就都在裏面就座,擋了一層簾子,外面就是選官大廳。候選人一進去,這幾位夫人可就議論開了。這個胖,那個瘦,這個傻,那個靈,歡聲笑語,外面聽得清清楚楚,這不是太不拿候選人當回事了嗎?這是給國家選官還是給你楊家選女婿啊?侮辱候選人也就罷了,楊國忠連吏部侍郎也不當回事。兩名侍郎也都是三品官了,從年齡來說比他還大,要從做官資歷來講就更不知強他多少倍,可是,楊國忠對他們呼來喝去,把他們指使得團團轉。眼看著兩個侍郎穿著莊重嚴肅的紫色官袍在自家的院子裏跑來跑去,楊國忠得意揚揚地對虢國夫人說,看看我這兩個紫衣小吏如何?兩個人哈哈大笑,把兩個侍郎差點沒氣死。這是輕狂。
可是,楊國忠一當宰相就不同了。他覺得自己比誰都精明能幹。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以往的程序太複雜、太慢,必須要改革!怎麼改呢?就從提高效率入手。他把吏部侍郎以下的官員統統晾在一邊,自己找來幾個心腹小吏,悄悄在家裏就鼓搗出一張任職名單。名單擬好之後,楊國忠把所有的候選人都召集起來,對著他們按名單順序往下讀,讀一個,問一句,有沒有意見?如果沒有,馬上進入下一個。候選人沒見過這陣勢,倉促之間,有的連自己被任命的官名https://m.hetubook.com.com都記不住,誰能有甚麼意見呢?稀里糊塗就下來了,沒一會兒工夫,全部宣讀完畢,一個意見也沒聽到。吏部審完應該送門下省了吧!楊國忠連這道程序也免了。選官那天,他把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和具體負責人給事中也都召集來了,集體辦公。宣讀完任命決定,楊國忠說:「左相和給事中都在座,就算經過門下省了。」這樣一來,門下省的審核也省了。以前選官都是小半年,這次可好,只用一天就全部結束,楊國忠真是顧盼雄飛,美呀!
再看民怨。老百姓為甚麼也怨他呢?因為他確確實實損害老百姓利益了。其中,民憤最大的是抓壯丁打南詔。我們講過,南詔是雲南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屬於劍南節度使管轄的範圍,而楊國忠正是劍南節度使。天寶九年(七五〇年),楊國忠昔日的恩人鮮于仲通貿然挑起和南詔的戰爭,結果一敗塗地。從那以後,南詔就脫離劍南節度使的控制。這對楊國忠來講真是太沒面子了!當上宰相之後,楊國忠幾次命令攻打南詔,都大敗而回。天寶十三年(七五四年),楊國忠急了,調集兵力,再次進攻南詔。兵從哪裏調呢?從中原地區調。這下,中原可騷動起來了,為甚麼?因為中原老百姓沒人願意當兵。唐初的時候,實行府兵制,中原很多老百姓都是府兵,頗有點尚武精神,可是自從開元十一年張說改革,府兵制變為募兵制,邊疆普遍建立節度使防區以後,打仗就成了邊疆節度使手下職業軍人的事,中原老百姓一輩子生活在和平環境裏,從生下來就沒看過打仗,現在突然徵兵,誰願意去呢?再說了,古代北方人對南方特別害怕,都知道南方有瘴氣,非常厲害,能夠致命,所以一聽說征雲南,馬上謠言滿天飛,都說是有去無回,這樣一來,更沒人願意去了。都不願意去怎麼辦呢?楊國忠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拿來戶籍,三丁抽一,抽到就得來報到!就和抓壯丁一hetubook.com•com樣。有人被抽到了,可是實在不敢冒這個險,怎麼辦呢?乾脆自殘了。六十多年後,白居易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叫《新豐折臂翁》,裏面就描述了一個自殘的逃兵。這個逃兵為了不去雲南,半夜偷偷用大石頭把自己的右胳膊砸折。赫赫有名的開元天寶時代竟然發生這樣的慘劇,這個盛世可就要打折扣了。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自殘,好多人還是硬著頭皮去,去的結果怎麼樣呢?又是一敗塗地。前前後後,連病死帶戰死,唐朝在雲南損失了二十萬兵力,這就是二十萬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啊!要知道,唐玄宗雖然尚武,也打了很多場戰爭,但是,基本都是在邊疆地區,由職業軍人進行的,而且勝多敗少,對老百姓生活影響不大。可是這場戰爭,真真切切讓老百姓感受到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中國傳統社會重男輕女,可是,眼看著兒子養大了當炮灰,老百姓又覺得生女兒好了。為甚麼?杜甫《兵車行》說得很清楚:「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這可是天寶年間老百姓第二次覺得生女兒好。第一次是楊貴妃得寵,老百姓說「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卻為門上楣」。兩次「不重生男重生女」,這可不是甚麼進步,恰恰意味著天寶年間社會出問題了。
楊國忠治國的無能已經讓很多人對大唐王朝失去了信心,但是讓人不解的是,青年時代銳意進取的唐玄宗果真糊塗到這個地步嗎?大唐的官員們為甚麼不揭發一下楊國忠呢?唐玄宗為甚麼會縱容楊國忠呢?
事實證明,他做不了。沒過多久,就搞得官怒民怨。當官的為甚麼不滿意他?首先因為楊國忠工作亂來。舉一個例子。大家知道,官僚制度的基礎就是選官制度,楊國忠當了宰相後,兼任吏部尚書,負責六品以下官員的選拔。他一上任,就把選官工作搞得一塌糊塗。怎麼回事呢?本來,按照唐朝制度規定,官員的選拔過程非常複雜。首先是吏部侍郎組織人員對候選人進行筆試和和圖書面試、對候選人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判,然後是三注三唱。甚麼叫三注三唱呢?所謂「注」,就是根據考試的表現以及資歷、聲望等條件擬出官職。然後,把所有的候選人都集中到尚書都省,當眾唱名公佈,這就叫做「唱」。注唱之後,如果候選人對吏部擬派的官職不滿,或者群眾有甚麼意見,可以向上反映,由吏部進行調整,再次唱名公佈,這就是二注二唱了。二注二唱之後,如果還有不妥,仍然可以向上反映,吏部再進行調整,第三次唱名公佈。這就是所謂的三注三唱,有點像現在的官員任命公示。三注三唱之後,吏部的名單就算確定了。但是,這還不算完,還有第三道程序,就是由吏部把最終名單提交給門下省審核,審核沒有疑問,再上交皇帝報批。因為要走這麼多程序,所以每次選官都要從春到夏,用小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樣做雖然耗時比較多,但是,因為選官一方面關係著官員本身的切身利益,一方面也關係著國計民生,所以寧可鄭重其事。也正因為這樣鄭重其事,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官員的品質。
按說,宰相當到這個分上,楊國忠該有壓力了吧?完全沒有。楊國忠過得特別快活。怎麼個快活法?首先,楊國忠一舉貪污了三千萬匹絹帛,差不多把國庫都搬家裏去了。第二,他和堂妹虢國夫人私通也差不多公開化。本來唐玄宗不是給楊貴妃的三個姊姊和一個堂兄都賜了豪宅嗎?楊國忠當宰相以後,也把自己的宅子和他們建到一塊,「晝夜往來,無復期度」。在自己家裏放肆一點也罷,兩個人在大街上也公然打情罵俏。按照《新唐書‧楊國忠傳》的說法就是「居同第,出駢騎,相調笑,施施若禽獸然,不以為羞,道路為恥駭」。別看唐朝相對開放,但是,開放並不等於放蕩,一位宰相,完全無視人倫,做出這麼傷風敗俗的事來,老百姓還真是看不慣,都管楊國忠叫「雄狐」。不過,楊國忠可不管這些議論,每次扈從皇帝去華清宮,楊國忠都和和_圖_書貴妃的三個姊姊、一個哥哥走在一起。前面高高飄揚著楊國忠的劍南節度使旌節,後面是五家合成一隊,鶯歌燕舞,一路招搖,香味飄出幾里地遠。這是去的時候,從華清宮回來的時候呢?唐玄宗也都要五家一塊臨幸。想當年,李林甫臨死想讓皇帝看一看他都做不到,現在,到楊國忠家,唐玄宗都流連忘返了!
問題是這麼搞行不行呢?完全不行,簡直是胡鬧嘛!這些候選人有的是才高八斗的新科進士,有的是精明強幹的基層能人,都指望著吏部官員能根據他們的才能授給一個合理的官職,為國家效力。沒想到,他們的筆試成績也不算數,面試成績也不算數,以前的功勞業績也都不算數,他們能當甚麼官,全憑小吏一張嘴。這還有甚麼公正可言啊?而且,小吏能有甚麼見識呢?又沒有道德,又沒有水準,讓他們擬官,只能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賄賂原則,二是資歷原則。先看誰賄賂的錢多,如果錢是一樣的,再看誰資格老。這樣一來,選上的或者是肯行賄的有錢人,或者是資歷深的庸才,真正的才俊之士反倒要靠邊站。當年李林甫選官,雖然沒有甚麼獨到眼光,但畢竟還尊重程序、按部就班。現在楊國忠在眼光上絲毫沒有比李林甫高明,又不遵守制度,最後的效果只能比李林甫還差。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就是「資格差謬,無復倫序」。面對這樣不公平的選官制度,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怎麼辦呢?有人乾脆隱居了。當時有個叫張彖的,中了進士,但是沒當上官。別人都勸他去謁見楊國忠,走走後門。但是,張彖說了:「吾輩依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吾輩得無失所恃乎!」直接隱居去了。有一句話叫「國有道則顯,國無道則隱」。有本事的人都隱居了,這意味著他們對國家失去信任。不過,光是隱居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還有人投奔邊疆節度使。因為當時邊疆節度使有一定的自主用人權。既然在中央找不到出路,有些人就去了邊疆。這意味https://www•hetubook•com•com著人才流失啊!
楊國忠為甚麼這麼放肆呢?他自己說得很清楚:「吾本寒家,一旦緣椒房至此,未知稅駕之所,然念終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極樂耳。」換句話說,他不是不知道自己有問題,恰恰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問題太大了,索性得過且過。當年,武則天晚年,二張兄弟得寵的時候,不是有人在弟弟張昌儀家大門上寫「一兩絲能得幾時絡」嗎?張昌儀回答:「一日亦足。」這樣看來,楊國忠跟這個舅舅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信奉在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輕狂之外,楊國忠還霸道。楊國忠不是不學無術嗎?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兒子跟他一樣,也不認識幾個字。本來以楊國忠當時的能量,給他安排個官不成問題,可是,楊國忠還偏偏想讓他考個功名、拿個學歷,算是正途出身。考甚麼呢?進士太難,就讓他考明經科。可是,就算明經只考背書,他兒子也不會,差不多交了白卷。這可讓當時主管考試的禮部侍郎達奚珣犯難了,讓他過吧,實在太差;不讓他過吧,哪敢啊!怎麼辦呢?達奚珣想來想去,決定還是讓他過,但是,真實情況得和楊國忠交代一下,至少讓他搭個交情。第二天,達奚珣就讓他兒子在楊國忠上朝的路上等著。看見楊國忠過來,達奚公子就趕緊湊上前去。楊國忠一看是達美珣的兒子,心想肯定是來通報兒子高中的消息來了,就高高興興地停下馬來。這時候,達奚公子悄悄對楊國忠說,我父親說令郎的考試其實不合格,但是,也沒敢讓他落榜。楊國忠一聽這話,勃然大怒,說,我兒子何愁不富貴,哪輪得著你們這幫鼠輩買好!說完揚長而去。達奚珣的兒子一看這陣勢嚇壞了,回去趕緊跟他爸爸說,楊國忠倚仗權勢、目中無人,還是給他兒子個高分算了。沒過兩年,楊國忠的兒子就已經升任戶部侍郎,這時候,達奚珣也從禮部侍郎調任吏部侍郎。結果,楊國忠的兒子還到處跟人說,我升官太慢,你看人家達奚珣升得多快呀!爺兒倆都這麼霸道,別的官員能服氣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