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六回 范陽起兵 二、退守潼關:封常清、高仙芝兩位將軍領兵,卻是屢戰屢敗

第三十六回 范陽起兵

二、退守潼關:封常清、高仙芝兩位將軍領兵,卻是屢戰屢敗

可是,後來發生了兩件事,一下子就讓高仙芝對封常清刮目相看。甚麼事呢?
這個戰略部署是否合理呢?應該說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兩個將軍的人選,也算是第一流的。高仙芝與封常清可都是西北名將,而且,還是一對黃金搭檔。這兩個人的經歷,都非常傳奇。高仙芝是高麗人,長得高大俊秀,跟偶像劇演員似的。少年時就跟隨父親到安西從軍,才二十出頭就已經當到將軍,在西北邊疆威名赫赫,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山脈都留下他的足跡,號稱山地之王。封常清的經歷就更傳奇了。他原本是中原人,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外祖父生活。可是,外祖父不知犯甚麼罪,被流放到安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去充軍。封常清也只好追隨外祖父到安西。不過,外祖父雖然犯罪,但本身也是讀書人,沒事就教封常清念書。這樣一來,封常清雖然在邊陲長大,但是,受的教育倒還不錯。可是,沒過幾年,封常清的外祖父死了,他得自己找飯吃。到哪兒找呢?當時,高仙芝已經當到安西都知兵馬使,每次出門,身邊光是文字秘書就有三十多人,而且個個衣著光鮮。封常清一看,非常羨慕,也想當高仙芝的秘書。就寫了一封自薦信給高仙芝。高仙芝看看自薦信,覺得不錯,面試一下吧!結果一看封常清,高仙芝立刻灰心了。封常清從小營養不良,長得非常瘦弱,這也罷了,關鍵是他還有殘疾。一隻眼睛斜視,一條腿還短一截,走路一瘸一拐的。這面試哪能通過呀?當即就回絕了。可是,封常清不屈不撓,第二天又來了。高仙芝是個懂禮貌的人,也不願意刺|激他,就說,對不起,我這裏文書已經滿員了。沒想到,封常清一聽這話,勃然大怒,說:我看你是個人物,才來找你。沒想到你居然以貌取人,你就不怕失去一個傑出的人才嗎?聽完這段慷慨陳詞,高仙芝甚麼反應?沒甚麼反應,扭頭就走。他說,我這兒不缺人,你還是另謀高就吧!高仙芝是不缺人才,可是封常清缺飯碗啊,怎麼辦呢?封常清就在高仙芝家門口打上持久戰。從早到晚等在高府門口,只要看見高仙芝,就跟他hetubook.com.com求職。這樣待了幾十天,終於有一天,高仙芝實在頂不住,只好讓他當文字秘書,但是,也只是給他一碗飯吃而已,並不看好他。
封常清不是從東都洛陽一路向西撤退嗎?撒到哪裏去了?他撒到陝郡,跟高仙芝會合。本來想在那兒依託大部隊再打,可是一看高仙芝的士兵,封常清更是洩氣。所謂的主力部隊跟自己的差不多,也是拼湊起來的雜牌軍,而且才五萬人,這仗還怎麼打?想來想去,封常清對高仙芝說:「常清連日血戰,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陝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據潼關以拒之。」甚麼意思呢?三層意思。第一,安祿山兵鋒太盛,硬拚不是辦法。第二,陝郡無險可守,以我們目前的兵力,根本守不住,徒然消耗有生力量。第三,陝郡有兵無險,西面的潼關倒是有險無兵,無人把守。潼關可是首都長安唯一的一道屏障,萬一敵人突破我們的防線搶占潼關,長安也就保不住了。因此,我們不如放棄陝郡,利用現有兵力退守潼關。
封常清這個建議,高仙芝怎麼看待呢?我們剛才說過,高仙芝與封常清可是老搭檔了,他太瞭解封常清,也太信任封常清,封常清的判斷不會有錯。現在朝廷只有這麼一點兵力,一定要用在刀刃上。想清楚這點,高仙芝決定,不打了,主動撤退到潼關去。兩個人趕緊組織兵力撤退到潼關,在那裏整修裝備,準備死守。高仙芝和封常清趕到潼關太及時了。事實上,他們剛剛站穩腳,安祿山的先頭部隊就已經到潼關,看看高仙芝他們已經在那裏防守,只好悻悻地撤回去,真是好險啊!
光有先遣部隊還不夠,還得有主力部隊。封常清走後,玄宗又任命兒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率軍東征。這支軍隊由皇子掛帥,可以看出玄宗的重視程度。為了組建這支軍隊,唐玄宗把家底都拿出來了。長安城裏的禁軍,剛剛從各個藩鎮趕來勤王的軍隊,還有臨時招募的市井子弟全都編進軍隊裏,一共湊了五萬人,這也就是中央當時能拿出來的全部兵力了。這五萬人由高仙芝率領,駐紮在陝郡,就是今天河南的三門峽市西邊,準備增援封常清。hetubook•com•com
可是,到這個時候,戰爭發展的形勢可是與朝廷當初的判斷相去甚遠。當初封常清說要「挑馬棰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獻闕下」。現在呢?不僅沒能打到安祿山的老家去,反倒丟城失地,退到離長安不遠的地方。相反,安祿山那邊倒是一路凱歌行進。剛才我們不是說過天寶十四年年底安祿山占領洛陽了嗎?就在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舉行盛大儀式,在洛陽當了皇帝,定國號為大燕。
第一件,有一次高仙芝奉命出征,把封常清留在軍部。回來之後,發現封常清已經把捷報寫好,而且,捷報裏面敘述高仙芝在哪個地方駐紮、哪個地方迎戰、採用甚麼謀略、獲得甚麼戰果,都清清楚楚,簡直像他親眼看見的一樣。就算高仙芝自己寫,也不可能寫得比這更好。這說明甚麼事呢?說明封常清頗有謀略、懂得用兵。從此,高仙芝就高看他一眼。每次出征,都讓封常清當留後,相當於代理節度使。
既然上上下下都很樂觀,那就開打吧!唐玄宗從華清宮回到長安,馬上進行戰略部署。既然封常清說可以「計日取逆胡之首」,唐玄宗當即任命他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到東都洛陽招募士兵,抵抗安祿山。可能有人要說,這范陽、平盧節度使不是安祿山嗎,怎麼又任命給封常清了?很簡單,這是激勵封常清,現在這兩個頭銜固然是個虛職,但是,你能打敗和_圖_書安祿山,虛職就可以變成實職。封常清接受任命之後,馬上就到洛陽,準備向東迎戰安祿山。這算是唐朝派出的先遣隊。
這個時候,長安和洛陽,可就各有一位皇帝了,一個是統治四十多年的大唐皇帝唐玄宗,一個是新登基稱帝的安祿山;唐玄宗這邊是兵敗如山倒,而安祿山那邊則是凱歌高唱、捷報頻傳。那麼,大唐王朝是不是氣數要盡了呢?
就在留後這個崗位上,又發生了第二件事。封常清不是出身低嗎?眼看高仙芝這麼抬舉他,有一個人不服氣了,誰呢?高仙芝乳母的兒子。這傢伙仗著和高仙芝關係特殊,根本不把封常清放在眼裏。有一次,封常清在前面走,他騎著馬從後面一溜煙就過去,根本不下馬。這不是無視長官嗎?封常清回到節度使使院,就把他召來,說:我起自寒微,你當然清楚得很。但是,如今節度使信任我,讓我當留後,你這樣輕視我,我的工作可就不好開展了。我只好借你的命用一用,來整肅軍容。說完把他拿下,痛打六十大板,打死了。高仙芝的妻子和乳母在外面拍打大門,連哭帶喊,封常清根本不理。等高仙芝回來,封常清再見到他,連提都不提這件事。高仙芝呢,也不再提起,但是心裏對封常清更加肅然起敬,這傢伙,不僅有謀略,還有威儀,是個當將軍的料啊!於是就不斷地提拔他。再到後來,高仙芝調離,封常清就繼任安西節度使。由此可見,這兩個人都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封常清敢於擔當,高仙芝心胸開闊,兩個人都是百戰餘威,可以說是大唐最有力的兩位將軍。另外,他們兩人長期合作,相知甚深,讓他們配合作戰,應該效果最好。所以,唐玄宗對他們也寄予厚望,高仙芝出發的時候,唐玄宗甚至親自送行。
其實也不盡然。這個時候安祿山固然氣勢很盛,但是,唐朝也開始出現一些利好的跡象。甚麼跡象呢?首先,因為封常清的建議和高仙芝的決策,潼關守住了,這就給長安上了一道保險。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安祿山的後方出現問題。我們說過,安史之亂並不是官逼民反的產物。相反,它發生在唐朝全盛時期。所以,當時的老百姓並不恨唐朝。雖然變亂初期,他們在安祿山的淫|威之下被迫屈從,但是,沒過多久,抵抗運動就廣泛開展起來了。從河北到河南,到處都有人起兵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書法家顏真卿。顏真卿別看是文人出身,但是,鋼腸鐵骨,第一個拉起抵抗的旗幟,而且,四處派人聯絡,組織各郡反抗。本來,唐玄宗聽說河北各郡都跟著安祿山跑了,非常傷心,說:「河北二十四郡竟無一義士耶?」後來聽說顏真卿還在抵抗,不禁大為感慨。就是在顏真卿的組織領導下,河北二十四個郡中有十七個郡都重新歸順朝廷,他們推顏真卿為盟主,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抵抗叛軍,安祿山的後方非常不穩。和*圖*書
那麼,他們是否能像唐玄宗希望的那樣,把安祿山消滅掉?封常清一到洛陽,就知道不行了。為甚麼?第一,他的兵太少。他不是說要開府庫、募壯士嗎?現在府庫是開了,可是,並沒有那麼多人來應募,招募半個月,也只招到六萬人。安祿山的兵馬有多少?十五萬。這不是明擺著寡不敵眾嗎?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他的兵戰鬥力太差。全都是市井子弟,打毬可以,打仗就不行了。兵少、兵差也罷了,如果多有一點時間,還可以再招募、再訓練。問題是,封常清還面臨著第三個困境,就是安祿山推進得太快了。我們講過,安祿山是河北道采訪處置使,整個河北地區的官都是他提拔的。所以,他從范陽一路往南打,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按照《資治通鑒》的說法就是:「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進入河南之後,倒是出了他的轄區,而且,為了對付安祿山,唐朝剛剛任命河南節度使,應該有抵抗了吧!有抵抗不假,可是力度太小。這也難怪,自從府兵和圖書制解體之後,中原就沒有武備,好多武器都是現從倉庫裏拿出來,早就朽了,戰士們只好拿木棒當兵器,這能有多大殺傷力呀!武器不行,人也不行。安祿山打滎陽的時候,滎陽守軍倒是抵抗了,可是,他們沒見過戰爭,一聽見安祿山那邊戰鼓敲得震天響,膽子都嚇破了,從城牆上紛紛往下掉,「自墜如雨」。這怎麼能擋得住安祿山的鐵騎呢?這樣一來,不到一個月,安祿山就已經快到洛陽,封常清哪裏還有訓練的時間。所以,仗還沒有打,封常清已經知道沒戲了。
可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是破釜沉舟,準備打吧!怎麼打呢?洛陽以東一百多里有一個重要的關口叫做武牢關,封常清就在那兒安營紮寨,打算依託關口,堅守洛陽。剛剛到牢,安祿山的軍隊就過來了。安祿山的主力可是騎兵,經營了這麼多年,個個如狼似虎,封常清這支剛剛組建起來的步兵哪是他們的對手?連連敗退,很快就退到洛陽城。而封常清這支部隊可就是在洛陽本地招募的,雖說都是市井子弟,為了保衛家鄉,也算拚命了,可是,兩軍的實力相差得實在太過懸殊,將士們雖然英勇阻擊,可是沒有一仗打勝的。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就是「戰於葵園,又敗;戰上東門內,又敗……戰於都亭驛,又敗;退守宣仁門,又敗」。一句話,就是屢戰屢敗。到了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的軍隊已經從四面八方殺進洛陽城。再打下去,好不容易聚起來的幾萬人都要拚光了。怎麼辦呢?封常清只能推倒洛陽城西邊的圍牆,向西撤退。官軍撤走,洛陽也就算失陷了。安祿山縱兵燒殺搶掠,正好那天下大雪,皚皚白雪上到處都是一片一片殷紅的血跡。這時候,大詩人李白正在廬山隱居,聽說洛陽失守,真是五內俱焚。他在《古風》裏寫道:「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想想當年他寫「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時候,大唐是何等風流富貴,如今成了這個樣子,誰能不痛心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