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六回 范陽起兵 三、臨敵殺將:宦官監軍邊令誠反誣陷,封常清與高仙芝自縊而亡

第三十六回 范陽起兵

三、臨敵殺將:宦官監軍邊令誠反誣陷,封常清與高仙芝自縊而亡

請看下回:潼關失守。
拿著皇帝的敕書,邊令誠得意揚揚地來到潼關。當時,高仙芝出去視察部隊了,就先召見封常清,向他宣佈皇帝的命令。封常清說,敗軍之將,甘心接受懲罰,還請使者轉交皇帝一份遺表。這個遺表寫的是甚麼呢?他說:「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尚猶殺敵塞路,血流滿野。臣欲挺身刃下,死節軍前,恐長逆胡之威,以挫王師之勢。是以馳禦就日,將命歸天。一期陛下斬臣於都市之下,以誡諸將;二期陛下問臣以逆賊之勢,將誡諸軍;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許臣竭露。臣今將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後,誑妄為辭;陛下或以臣欲盡所忠,肝膽見察。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則冀社稷復安,逆胡敗覆,臣之所願畢矣。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這一封遺表,真是感人肺腑。短短一、兩百字中,他講了四層意思。第一,我之所以戰敗,不是因和-圖-書為不努力打,而是因為敵我力量對比太懸殊。第二,我為甚麼不在陣前以死殉國呢?是恐怕大將死在陣前,更長了敵人的志氣,並不是我怕死。第三,如今我死不足惜,只是希望陛下吸取教訓,不要輕視安祿山。只有不輕敵,才有克敵制勝的希望。第四,我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無論生死,永不變節。把這封遺表交上去之後,封常清引頸受戮、從容赴死。而封常清正是李林甫當年所反對的文人將領,但是,即便在被冤殺之前,封常清考慮的還都是國家的利益。這種文人將領的風骨和見識,又豈是李林甫所能達到的?
恰恰相反,殺高仙芝和封常清是安史之亂開始以來唐玄宗犯的第一個大錯誤。為甚麼這麼說呢?首先,唐朝損失實力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不僅軍事經驗豐富,而且跟安祿山交戰這麼長時間,是唐朝最瞭解敵情的將軍。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下子殺死兩名瞭解敵情的將領,當然是唐朝的一大損失。第二,唐朝也損失了人心。高仙芝和封常清儘管戰敗,但是,他們一直從國家https://www•hetubook•com•com角度考慮問題,從來沒有考慮個人私利。當初主動請纓如此,退守潼關還是如此。
這時候,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歎息道:「封二,你從寒微到顯赫,我都是見證人啊!當初是我提拔你當了我的判官,後來你又代替我當了節度使,沒想到今天我會看到你死,更沒想到我們倆會死在一起。」兩位將軍,就這樣同日斃命。
任何人都知道,臨陣殺將是兵家大忌。唐玄宗為甚麼一定要這麼做?一般人可能都覺得他是受到宦官的蒙蔽。是不是呢?在一定程度上是的。但是,唐玄宗也並不是沒有機會知道事情的真相。封常清在東都洛陽失守後,曾經派出三撥人趕赴朝廷,向玄宗彙報敵情、彙報形勢。可是,唐玄宗連面都不見。退守潼關後,封常清又親自到朝廷彙報,結果,唐玄宗還是不見他。這樣一來,就等於玄宗自己放棄瞭解情況的機會,只能任由宦官左右。為甚麼唐玄宗會這樣心浮氣躁呢?我想,首先是因為他太急於求成。唐玄宗已經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他萬萬想和*圖*書不到晚年會出這樣的問題。正因如此,他也就特別急於迅速平定禍亂,維護自己的聲威。因此,當封常清說「計日取逆胡之首獻闕下」的時候,他會一廂情願地相信;同樣,當這個承諾不能實現的時候,他也會不計後果地勃然大怒,甚至根本不想聽任何理由。第二,唐玄宗此時的心態也變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安祿山叛亂之前,唐玄宗是一味信任邊將;但是,一旦叛亂爆發,他又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無原則地信任邊將轉為無原則地猜忌邊將,在邊將與宦官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寧可袒護宦官。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只聽邊令誠一面之詞,就輕率地做出殺人的決定。這樣看來,不是宦官殺了兩位將軍,而是唐玄宗的急躁、輕信和專橫殺了兩位將軍。可是,殺人難道能解決問題嗎?
既然安祿山前方受阻、後方不穩,只要封常清和高仙芝能夠死守潼關,封常清所說的「事有順逆,勢有奇變」,沒準兒就可以發生。但是,就是這個初步利好的局面,給毀在一個宦官手裏。怎麼回事呢?唐朝本來就有宦官監軍的傳統,高仙芝和*圖*書出發時,唐玄宗也奉送他一名監軍叫邊令誠。這個邊令誠可不是甚麼好人。眼看前線那麼緊張,他居然還向高仙芝提各種各樣的私人要求。高仙芝哪有心思管,就沒怎麼搭理他。這下子邊令誠可生氣了。監軍不是有向皇帝彙報將領表現的權力嗎?邊令誠回到長安就告高仙芝與封常清一狀,說「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陝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這是甚麼話呀?封常清和安祿山血戰若干天,誰能比他更瞭解安祿山呢?他要是不說安祿山強大,讓大家都去貿然應戰,那不是害了唐朝嗎?而高仙芝放棄陝郡,那是為了確保潼關的安全,保住潼關就保住了長安,這難道不比那幾百里地重要嗎?一句話,邊令誠這就是赤|裸裸地誣陷。那麼,面對邊令誠的告狀,唐玄宗是甚麼態度呢?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唐玄宗勃然大怒,根本也不分辨甚麼是非曲直,直接派邊令誠拿著敕書去軍中斬殺高仙芝及封常清。
然而,朝廷只看結果、不問緣由就殺死這兩位將軍,這難免會讓將士們心寒。更重要的是,這時候,潼關防守急需人才,這兩個將軍死後,會由誰www•hetubook•com•com來接替他們的崗位呢?
封常清死後,屍體放在一張草蓆上。一會兒,高仙芝從外面回來,一看見高仙芝,邊令誠馬上帶著一百名長刀手跟上來,對高仙芝說:「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來到封常清陳屍的地方。邊令誠宣示敕書說,陛下說你不戰而退,還盜用軍糧,讓我對你就地正法。聽到這話,高仙芝真是太悲憤了。他說:「我撤退,這是我的罪過,讓我死我也沒話可說;但是現在頭上是天,腳下是地,中間是士兵,你要說我私自截留軍糧和皇帝的賞賜,那可就是天大的冤枉了。」當時被招募的新兵都在外面,高仙芝大聲對他們說:「我在京師招募你們從軍的時候,雖然得到一些東西,但是連置辦裝備都不夠,我是希望能帶領大家打敗安祿山,然後再得高官重賞。可是,現在陛下說我盜用軍糧,如果你們也認為我盜用,那我也沒甚麼可說的;但是,如果你們認為我沒有盜用,就替我喊一句冤枉吧!」士兵一聽,都連聲大喊,將軍冤枉啊!聲音震天動地。不管皇帝承認不承認,做為一位將軍,能得到將士這樣的推戴,高仙芝覺得死也值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