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脂民膏:董卓

作者:史雙元 劉漢龍
民脂民膏:董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章 邊州游俠兒 2.鬧學

第一章 邊州游俠兒

2.鬧學

王塾師是董卓最後一任坐館先生。其人極方正嚴謹,是臨洮一城頑皮孩子的剋星。董母久聞其名,不惜重金延聘至家,很想借助王先生的嚴厲來降服這位「小魔王」。所以王先生一進門,董母便聲明,聽任先生打罵發落,只要能讓他老實讀書就行。有主母明示,王塾師便雄赳赳地來到塾舍。心想,憑自己歷練多年的治學手段,還怕降不服這十五歲的毛孩子,不上三日,定可將他收拾得服服貼貼。
萬般無奈的董母只好把董卓送到縣學就讀。
小董卓這場惡作劇實在是做得「巧妙」,不要說王先生難究其詳,即使衙門裡的捕快大爺要破此「案」,也得費些心思。董卓在夜裡,只是把王塾師如廁必扶的木棍,悄悄鋸開一道欲斷又連的口子,為了障眼,還在那口子上糊點泥土,真是費盡心機!
頭一兩天下來,董卓果然望風而降,一改往日調皮搗蛋的作風,整日都www•hetubook.com.com是按照先生所言,規規矩矩地讀書寫字,老實得很呢!王塾師見狀,不由沾沾自喜。可是到了第三天,王塾師卻再也笑不起來了。叫董卓寫字,他說手痛,王塾師便把臉板了起來,再讓他背誦昨天所教的《詩經.關雎》篇,這小子不僅一字背不出,居然伸出長舌頭扮個鬼臉。王塾師豈能容忍如此藐視師長的舉動,當即怒喝道:「伸出手來!」說罷從衣袖裡抖出一支尺把長、寸把厚、滑膩膩的蔑板來,只見他右手擎尺,左手按牢董卓擱在桌上的手,運足氣力,「劈哩叭啦」一陣狼抽,只打得自家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方才住手。回頭一瞧,幾乎蹶倒;那小子手心雖然腫得像饅頭一樣高,臉上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看見先生盯著自己,他又伸出舌頭作起鬼臉來。「滾!」憤怒至極的塾師已顧不得自家斯文,大吼一聲。
和*圖*書孝經》是皇上欽定的縣學必讀課目。先生對這一課也講授最勤、最認真。每當先生在課堂上抑揚頓挫地誦講時,座中諸生無不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獨有董卓一點聽不進去,不是呵欠連天,就是伸出腳去絆倒同學。為此,董卓又屢被罰跪在孔聖先師牌前,大承笞責,到後來被責罰得不耐煩了,他就開始了逃學生涯。
光陰似箭,十五年一晃就過去了。轉眼又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俗話說得好,只愁不養,不愁不長,那襁褓中的小桃兒如今已長成小伙子了。
從家塾到縣學,董卓調皮搗蛋的秉性絲毫未改,而且愈演愈烈。
那一夜,董卓躺在臥榻上,翻來覆去,難以入寐,「這手上的疼痛尚可忍耐,這心頭的怨恨又如何可忍!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如何報仇呢?想了半宵,董卓還沒想出什麼妙計。就在這時,他聽見王塾師從窗下經過的腳步聲,「老東西,憋和圖書不住了,又去尿了。」董卓暗罵道。猛然間,他想到王塾師一個奇怪的舉動:昨日如廁出恭,恰好先生也在蹲坑。他大惑不解的是,這王先生很古怪,蹲坑就蹲坑吧,不知為什麼手裡偏攥著一根插在糞坑前的木棍。等到先生整好衣裳,一拐一拐走出溷室,他才明白,這先生足有微疾,不能久蹲,只得借助木棍才可方便。當時他還在心裡竊笑不已。想到這,董卓忽然開竅,一拍腦袋,大叫一聲「有法子了」。
董卓五歲的時候,家中就為他延請了塾師坐館發蒙。無奈董卓一聽讀書便喊頭痛。不知挨了多少回戒尺,更不知在孔聖像前罰跪了多少次,但始終未能把他的心拴到「詩云」、「子曰」的聖賢書上。不上幾年,氣跑了七八位塾師,董卓讀了十年書,無甚長進,胸中的那點文墨,不要說去應試秀才,怕連一個衙門裡的書案也謀不到。
每逢先生責罵他冥頑不馴,孺m.hetubook.com.com子不可教也,他必定在心中反罵一次,「老混球,你才是大笨蛋」,而後,必定要想個極其惡劣的手段來作弄先生一番。
要說董卓愚笨,實在是天大的冤枉,他不僅不笨,而且很有些狡獪伎倆。作弄人的行徑,連一些成年人也自嘆弗如。
當狼狽不堪的王先生被兩個掩鼻的家人扶回書房時,正與朗朗晨讀的小董卓迎面遇上,只見他手持一卷書,口中念念有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儼然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模樣。王先生一下明白過來,這樣的惡作劇一定是這個臭小子設計的。王先生雖然心中有數,卻找不到一點憑據,只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自認栽了,辭館告退罷休。
經此一折騰,小董卓惡名遠揚,臨洮城哪裡還有一個塾師敢上董府應塾。
第二天清晨,王塾師又像往日一樣,急匆匆一路小跑來到茅房和*圖*書,蹲下,扶棍,正待用力,未想到手中的棍子卻一下子斷成兩截,一聲「不好」尚沒喊完,就一頭翻落到糞坑中。等到聞聲趕來的家人把王塾師從糞坑中打撈上來,那先生早已是面如土灰,渾身糞汁淋漓。
這些年來,董府也發生不少變故:董卓出生不到三年,董母又生了一個男孩,取名董旻,字叔穎。董卓剛滿十歲,董君雅卻在外地任上染了時疫,未等送到家中,便一命嗚呼,亡於途中。頂梁柱一倒,家中不免有些淒惶。好在長兄董擢已長大成人,且為人謙恭有禮,文墨精通,被郡守舉為孝廉,眼下正在洛陽太學就讀。董君雅在世的時候,已在郊外購置良田百畝,按時收些土產和租銀,以供家用,一家老小倒也不愁吃穿。只是董卓頑皮異常,他父兄在家時,還有所約束,等到董君雅去世後,董擢又赴京求學,這小淘氣董卓如同卸去籠羈的野馬,越發不受管教,成為遠近聞名的「小搗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