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脂民膏:董卓

作者:史雙元 劉漢龍
民脂民膏:董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章 東都弄權 3.位極人臣

第六章 東都弄權

3.位極人臣

「老娘不必擔心,咱董家的好日子正才開始,離頂尖還早著呢,您就等著享受榮華富貴吧!」說到這裡,董卓忽然又想起一件事:「老娘,孩兒今日得到一注寶物,待我取來孝敬您老人家。」
「這些寶貝可是人間罕見的,這一次為何太后與先帝合葬,工匠兵卒打開文皇帝的陵墓,發現裡面寶物堆積如山,便取了若干獻給我,孩兒不敢自專,特地揀了幾件獻給老娘。」說罷,董卓就要去取寶物。
今日朝會,無甚要緊事要商議,見百官皆唯唯諾諾,董卓便喝令退朝。歸來府中,便逕往老太太的居處請安問禮。
「相國大人,一點薄禮,不成敬意,聊充賀儀,萬望笑納。」周瑟、伍瓊說畢,即令隨行捧上禮品呈給董卓。
「娘,孩兒手下猛將如雲,我若不愛惜將士,那幫隴西子弟又怎會追隨我南征北戰!再說,孩兒公忠為國,做了不少好事嘛。前不久,我領著群臣,把前朝的一樁大冤案翻過來了——當年靈帝昏庸無能,誤聽讒言,把陳蕃、竇武等黨人盡行誅殺,連親屬也發配遠方。我不僅給那些已死的黨人平反昭雪,建祠弔問,還給活著的黨人恢復了官爵,連他們的子弟也都委以重任;說來您老人家或許不信,這些黨人的家屬,前數日還要為我建生祠,感謝我的大恩大德!」
「咳!這靈帝又不是什麼好皇帝,那墓裡的東西還不都是搜刮來的財物,其中也有孩兒往昔進貢的東西,如今天道好還,物歸其主,他的不義之財,我們樂得享用,何報應之有?既然老娘忌諱那些東西,孩兒也就作罷。」
「相國大人,」伍hetubook.com.com瓊欠身施禮道:「吾等以為,桓、靈二朝,宦官用事,黨獄屢興,英俊下沉,清流貶竄,天下怨望深矣!今相國立朝,不用宦者,平反黨獄,盡矯桓靈弊政,海內稱幸,正人加額。天下名士,無不寄厚望於相國,若大人能順應人心,盡數擢拔天下名彥於朝,不惟朝廷有望,且可搜羅人才於門下。相國,此乃是萬世不沒之宏業也。」
名士們接到徵召令,大都即時就道。只有鄭玄、申屠蟠不肯就征。好在董卓此刻心情舒暢,對不願就征者也予以寬大處理。
「老人家還是一副當家過日子的模樣,諸事先問平安否,如今孩兒當政,天下能不平安?前幾天,匈奴南單于那邊出了點亂子,吾差牛輔領一路人馬去征討,今日來報,亂已平定。」
「噢,二位有何事見告?」
「好!好!還有那小皇帝好嗎?」
接著,董卓又任命尚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人孔伷為豫州刺史,東平人張邈為陳留太守,穎川人張咨為南陽太守。
「桃兒,休得取笑娘。今日外頭可平安?朝中可有什麼為難之事?」
但董老太太沒想到,這孩兒也讓朝廷給自己弄個封君做做。據說這封君也不是一般官員的家眷可得到的,相當於長公主,也就是說相當於皇帝的姐妹。而且,桃兒還告訴她,這個封君不是虛銜,有實際領地,就在關中池陽縣,那裡有三千戶的老百姓是她的子民。為了使她相信,昨日桃兒還領來兩個身著官服的年輕後生,告訴她,這就是老太太池陽封邑的家丞、家令,和_圖_書日後,封地內的大小事宜就由老太太命令他們去辦理。活到八十歲,托兒子的福,當了官,封了地,怎不令董老太太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桃兒,總是叫人怕也不濟事,你為何不能多交些朋友,周濟周濟人家,讓人家愛你,敬你,豈不更好!」
「娘,您就安享清福吧,這外頭的事由孩兒作主,不必勞動您老人家。若是到了要您老人家操心的田地,孩兒還做什麼相國,不如回家抱孩子呢。」董卓有點不耐煩了。
「二位大人如此客氣,叫我怎敢當。」董卓一眼掃去,見禮物頗為豐厚,心中暗喜,笑吟吟地說:「然吾若卻之不受,就是見外了。董乙,收下禮物,再傳我的話,備宴待客,我要與兩位大人暢飲一番。」
「娘的苦心,孩兒怎能不知,只是孩兒已不是逃學調皮的頑童,娘,您或許不知,如今孩兒可威風哪!」說著,臉上露出沾沾自喜的神色,「別的不說,自從孩兒做了相國,進皇宮比逛店肆還自由自在。現在我見小皇帝,不用引見,不施拜禮,挎著劍,挺著肚子,大搖大擺,娘,您說,我威風不威風?」
「咳!誰人敢說我呢?要是有人敢說,那倒好了!如今這幫朝臣,個個都是軟蛋,他們見了我,就像綿羊見了老虎,躲都躲不及,誰還敢吭一聲!」
「什麼寶物?」
伍瓊的一席話,董卓聽了頻頻點頭。其實,董卓自秉政以來,就奉行著威逼與懷柔相兼的政策,封賞蔡邕,平反黨獄,就是給天下名士一個笑臉。他深知僅有高壓政策是不能成大事的,必須以懷柔拉攏文士作為輔助手段。自古成m.hetubook•com•com大事者,誰人沒有使過牢籠物望,結歡名士的手段呢?董卓說道:「二卿所言甚善,正與吾意暗合。吾久有擢拔名士列朝的夙願,只是苦無同氣者呼應。既然二卿有意,吾豈敢不從。然沙汰穢惡,顯拔幽滯,若非公忠體國、見識卓茂者,難堪其任。二卿見識高明,尚書鄭泰、長史何顒亦是海內讚譽的名流,爾等四人同心協力,共辦此事,二卿以為何如?」
董卓正說得好好的,見老太太落下了眼淚,好生詫異,本想勸慰一番,就在這時,府中長史趨至門首稟報導,尚書周瑟,城門校尉伍瓊,攜著禮品,來府上祝賀老太太封邑之喜。董卓聞報,忙辭別老娘,前往中堂會客。
「不是老娘多管閑事,一則聽俺桃兒說些朝中故事,打發點時光,二則為娘雖是個婦道人家,但到底也是七老八十、見過世面的人,有些事也可以為你出點主意。」董老太太故意調轉話頭。
董老太太見勸說無效,只好長噓短嘆抹起眼淚來。
「桃兒,你這個不聽人勸的倔脾氣就是不肯改,日後就怕要吃這倔脾氣的虧。」聽董卓語帶衝撞,董老太太也有點不大高興了。
這些人都不是董卓的親朋故舊,而得以擢拔遷升,頗令時人讚許,稱其推賢進能,有古仁人之風。相比之下,董卓的親朋故舊,並沒有獲得顯要之職,大都仍是將校而已。
「罪孽,罪孽!先帝陵寢中的陪葬寶物怎可擅拿!桃兒,你難道就不怕報應。行行好,千萬不要把那些東西拿到我的房間來。」
名士們一到洛中,董卓立即接見、委官、設宴:荀爽先受拜為平原相,剛走m.hetubook.com•com到宛陵,又被召回京城,升遷為光祿勛,視事才三天,又進拜為司空。自其被徵召到榮登三公,不過九十三天,把前次蔡邕的升遷速度也刷新了。另外,陳紀被任為五官中郎將,韓融被拜為大鴻臚。
「桃兒,這事做得很好。其實不是為娘囉嗦,實在是為娘有點擔心,覺得家中諸事太順,太旺,怕『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呢。」
「瞧,您老人家真會操心,問了大的,又問小的。告訴您,由孩兒坐鎮朝廷,那小傢伙吃得飽,睡得香,能不好嘛?再說,如今服侍皇帝的都是一幫良善子弟,不像前代那些個太監,盡把皇帝往壞路上引。老娘,您就少管閑事吧!」
當然董卓是不會虧待手底下的弟兄的。
「這可不好!你見了娘尚要請安施禮,怎能見了皇帝不跪不拜呢?縱你有天大的功勞,這君臣之禮,還是不能廢的!」董老太太聞言又驚又怕,「難道就不怕別人說你?」
這正是周瑟、伍瓊巴之不得的美差,焉有不從之理。
董老太太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快八十歲了,朝廷還封她個池陽君過把癮。吃慣了邊城的風沙,臨老身體倒也很硬朗,耳不聾,眼不花,腳底下也很有氣力。每日不用人扶還能繞著新造的相國府走好幾圈。儘管這府邸要比臨洮老家的舊屋不知大多少倍,她一邊走,一邊看,一邊笑,一點也不覺得累。
但開心歸開心,董老太太畢竟是閱盡人間酸甜苦辣的「老人精」,看著這府上差役成群、金銀滿倉,一派烈火烹油、錦上添花的氣象,比皇宮大內還火旺。老太太覺得這有點太「過」了,莊戶人家還提防個刮風下雨,不敢太見m.hetubook.com.com富。咳!這桃兒也是五十上下的人了,怎不知盛極必衰的道理呢?知子莫如娘,那桃兒自小生成的三樁毛病,爭強好勝,貪圖財色,下手狠毒,幾十年下來,不僅一點沒改,如今恐怕是做到絕頂的份上,想來已結下許多冤家,如今你勢大,人家敢怒不敢言,一旦牆倒眾人推,那就大禍臨頭了。想到這裡,董老太太拿定主意,等桃兒來請安,一定要勸導幾句。
老太太不得不承認,這桃兒確實混出人模狗樣了。你瞧,他現在多威風:才當了兩個月的太尉,皇上賞賜的節符,斧鉞還沒有用舊,由宮內撥來的虎賁將士還沒輪值一遍,桃兒又升官了,聽說官位要比太尉還高,叫做什麼相國,這個官可是了不得的大官,據說只有四百年前,那位斬白蛇起家的高祖皇帝在位時,把這個職位賞給了勞苦功高的曹參當了一回。從此以後,歷朝天子就再捨不得把此職賞給臣下了。老太太也明白,如今桃兒要當什麼官,還不是隨他自個兒選。
「娘,看您一身誥命之服,精神得很啦!」董卓請安已畢,站在董母身邊,笑著打趣道。
不數日,四人便向董卓報上一封待征名士的單子。董卓接過單子一瞧,那上面開列的人物果然都是海內聞名之士,有黨獄案中的中堅人物陳實的兒子陳紀,韓韶的兒子韓融;名儒鄭玄、申屠蟠,其中處士荀爽最為董卓欣賞,這位荀處士不僅學識好,名聲也極佳。董卓覽罷,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按名單徵召赴京任職。
「董相國,酒宴就免了吧。」周瑟拱手說:「吾與伍校尉前來相府,一則是為相國升遷,老太太封君賀喜助興,二則有事稟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