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車大劫案

作者:麥克.克萊頓
火車大劫案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部 火車大劫案 第四十六章 調查過程簡述

第四部 火車大劫案

第四十六章 調查過程簡述

直到劫案發生近一個月後的六月十七日,才首次出現重大的進展。由於法國警方的堅持,將英國船運公司運到奧斯坦德的保險櫃和東南鐵路線車上的保險櫃,分別運到位於巴黎、漢堡、倫敦的製造商處,拆開來檢查鎖內的機械裝置,因而發現查布保險櫃的鎖內部有掩飾不了的刮痕,以及金屬銼屑、油脂、蠟的痕跡。其他的保險櫃則沒有挑開過的痕跡。
面對這份語意不明的訊息,威廉.哈朵斯頓爵士宣佈,一定因為法國海關有什麼愚蠢的延誤,並預料在下午茶時間之前就會水落石出。而畢生厭惡一切法國事物、從不稍加掩飾的布瑞福先生,則認為是那些齷齪的法國佬把金條錯放到別處,現在想把他們的愚蠢怪罪到英國人身上。至於押運那批金條到福克斯通、還親眼看到金條安全裝上渡海汽船的亨利.佛勒先生看到簽名「凡尼勒」是個不熟悉的名字,於是推測那封電報可能其實是某種玩笑。畢竟,這陣子英國及盟友法國之間的關係正日趨緊張。
但由於缺乏新進展,火車大劫案逐漸令人感覺冗長乏味,最後更讓人們變得明顯厭煩。之前大家經歷一段沉迷在反法國的放縱歡快情緒中,也歷經對歹徒的譴責與喝采,然後見識到銀行家、鐵路局主管、外交官、警方的種種無能,現在一般大眾開始期待能重新拾回他們對銀行、鐵路、政府、警方等體系的基本信心。簡而言之,他們希望犯案歹徒遭到逮捕,而且要快。
沒多久,威廉爵士就接到一封來自奧斯坦德的長篇電報。
英國報紙刊登了有關這個劫案的每個謠言、道聽塗說,以及種種推測,其他主題的新聞報導也動不動就與這案子扯上關係。因此當維多利亞和圖書女王於八月拜訪巴黎時,媒體就好奇這樁劫案會如何影響她在巴黎所受到的接待(結果顯然毫無差別)。
接下來,澄清的電報迅速往返於英吉利海峽兩岸,起初是詢問,後來成了強烈的要求。到中午,情況似乎是從英國多佛駛至奧斯坦德的汽船沉沒,而金條則在這起不幸事故中遺失。然而等下午過了一半,大家終於搞清汽船的航行沒有出任何事故,但其他一切卻更令人深感困惑。
到了一八五五年十月,火車大劫案再也引不起英國人的興趣了。整件事歷經一套盛衰榮枯的完整循環,從一開始被當成驚天動地的大話題、令人執迷不已,到最後成為一樁困惑而丟臉的事件,幾乎所有人都巴不得忘掉算了。
將近晚上十點,這些銀行主管終於勉強冷靜下來,威廉爵士對布瑞福先生說:「我應該通知部長,你去通知蘇格蘭場吧。」
到了倫敦的下午茶時間,哈朵斯頓暨布瑞福銀行每個重要主管的辦公桌上,都堆著高高一疊海內外電報,辦公室小弟被派去各個主管家裡通知他們的夫人,說這些主管因為有緊急公事待辦,無法回家吃晚飯了。早先那種平靜無波的鎮定和對法國人無效率的鄙視,此時已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逐漸疑心那批黃金真出了什麼事。而且事情愈來愈明顯,法國人也和英國人一樣急——柏納先生已經親自搭下午的火車趕到奧斯坦德港,以便第一手調查當地的狀況。柏納先生是出了名的性好隱遁,他決定跑這麼一趟,顯然事態非同小可。
此時才有人想到,東南鐵路公司的行李車廂曾遭到另一樁竊案,就發生在金條失竊的一個星期前。這明顯暗示該鐵路公司整體上管理散m•hetubook•com.com漫,使得一般大眾更懷疑金條劫案就發生在倫敦到福克斯通的列車上。雖然後來東南鐵路公司雇用偵探蒐集這項劫案乃法國歹徒所為的證據(很快就證明毫無根據),但人們的看法已經非常確定,而且媒體開始將這樁竊案稱之為「火車大劫案」。
柏納暨菲爾斯銀行,巴黎
接下來幾天的事態發展可想而知。英國人懷疑法國人,法國人懷疑英國人;每個人都懷疑英國鐵路公司的人員,而這些人員又懷疑英國汽船公司的人員;至於汽船公司的人員,則懷疑法國海關的官員。
此時,各個可能想得到的單位都收到巴黎銀行、法國鐵路公司、英國汽船公司、英國鐵路公司、英國銀行這些相關公司的大量電報,多得令人眼花撩亂。隨著時間愈晚,電報的措詞變得愈加嚴厲,內容也愈荒謬。整個混亂情勢達到最高點時,東南鐵路公司的福克斯通經理發電報給同樣位於該城的大英船運公司經理詢問:「凡尼勒先生是誰?」船運公司的經理立刻回覆:「不容你出言無禮。」
一八五五年七月到八月間,火車大劫案仍是報章和街談巷議的轟動話題。儘管沒有人搞得清楚事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但這個案子明顯的複雜性和大膽程度,很快就讓人堅信作案的一定是英國人。之前有嫌疑的法國人現在已經被認為能力太有限又膽小,根本想不出這麼精明的計畫,遑論付諸實行了。
倫敦時間七點時,大部分銀行職員都下班回家了,主管們的悲觀心情也不再隱藏。威廉.哈朵斯頓爵士暴躁地亂罵人,布瑞福先生呼吸間有股琴酒味兒,佛勒先和圖書生臉色蒼白得像個鬼,川特先生則雙手不斷顫抖。大約晚間七點半,辦公室內曾有片刻的興高采烈,因為由法國人前一天在奧斯坦德簽署的海關文件送來了。上頭寫著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五點,柏納暨菲爾斯銀行指定的代表人雷蒙.凡尼勒先生簽收了十九個封緘好的保險盒,根據文件上的記載,裡面是哈布氏銀行所裝的一萬兩千磅金條。
發信地:奧斯坦德
英國警方趕到法國去,法國警方則趕到英國來,中間還夾雜著兩家銀行、兩家鐵路公司、一家船運公司所雇用的一堆私家偵探。各個單位都懸賞給提供消息以逮到劫匪的人,於是英吉利海峽兩岸很快就得到多得令人昏頭的線報和謠言。

「這下子他們死定了,」威廉爵士說,在空中揮舞著那張紙:「如果有任何不法行為,全都是法國人的責任。」不過這麼說太誇張了,他自己也知道。
但這幫歹徒沒落網。官方提到此案可能的新進展時,口氣愈來愈不確定。到九月底,有個匿名的說法提到,蘇格蘭場的哈倫比先生事先已經知道即將有犯罪發生,卻未能防範;哈倫比先生強烈否認這些謠言,但已經有些人呼籲他辭職。在夏天那幾個月業務稍有成長的哈布氏銀行,現在開始歷經輕微的衰退。而以這樁劫案為報導焦頭的報紙,銷售量則愈來愈低。
有關金條如何遺失,各方有種種推測,從最平凡無奇的(兩個法國或英國的小混混逮到一個幸運的機會劫走)到最誇張的(由法國或英國政府最高階官員所精心策動的一場權謀計畫,既可以充實自己的荷包,還可以破壞與軍事盟國的關係)和_圖_書都不缺。偉大的戰爭英雄卡迪根伯爵就表達了他的意見,說這個案子「一定是結合了貪婪及政治權術的高明計畫」。
貴方托運之十九件保險盒昨天五月二十二日十七點整抵達奧斯坦德。承運汽船「阿靈頓號」表示托運品置於奧斯坦德之保險櫃看似完整無缺。五月二十二日當晚有警衛看守。無證據顯示敝國海關曾私開保險櫃且警衛操守可靠。五月二十三日上午敝方代表人打開貴方托運品封緘發現內裝大量槍枝用鉛彈但無黃金。初步調查認為鉛彈係英國製造。重新檢閱封緘疑似先前已被啟封再以高超技巧恢復原狀故一般不易察覺。現通知巴黎警方與政府並提醒所有英國之相關銀行鐵路公司汽船公司及前後所有保全人員。務必通知英國當局並期待貴方解決此一謎團。
威廉爵士對此電報的第一個反應據說是「因為當下的壓力加上時間已晚,招來他一陣火爆又強烈的咒罵」。據說他也大肆批評法國、法國文化及法國人的個性和衛生習慣。布瑞福先生甚至還大聲嚷嚷表示,他相信怪異的法國人喜歡與禽獸親熱。佛勒先生顯然已經傻掉,而川特先生則胸口發痛。

不過,英、法兩國最普遍的共同看法,是認為這個案子乃內賊所為。首先,因為大部分犯罪案件都是內賊幹的。尤其是這個劫案的複雜程度和俐落手法,在在顯示有內部的情報和協助,因此只要是和克里米亞金條運送稍稍扯得上關係的人,全都受到密切的調查,同時也被當局訊問過。警方熱心蒐集情報,得到了一些派不上用場的間接證據:福克斯通港務長十歲大的孫和*圖*書子就被一個便衣刑警跟蹤了好幾天——原因後來沒有人記得清楚。這類事件只是徒增困惑,而且訊問的過程長達數月,隨時只要出現一個新線索和可能性,都會讓急切而入迷的媒體立刻全神貫注。
可想而知,哈布氏銀行一開始的反應是完全不相信有什麼差錯。法國人的電報以英文拍發過來,上頭寫著:「黃金遺失現場」,簽名是凡尼勒.奧斯坦德。
這個發現使得新焦點集中到行李車廂的警衛博吉司,他之前已經被訊問又釋放了。六月十九日,蘇格蘭場對他發出逮捕令,但同一天他和妻子及兩個小孩消失無蹤。接下來警方尋找了好幾個星期,都沒找到博吉司。
路易斯.柏納總裁
但夏天的那幾個月沒有任何新進展,於是無可避免地,大家的興趣也開始衰退。人們的想像力被吸引了四個月。在這段時間,英國人的態度從對法國人的敵意(顯然他們是以某種低級、可恥的手法偷走那批黃金),轉為對英國金融與產業領導人的懷疑(最好的狀況是這些人極度無能,而最壞的狀況則劫匪說不定就是這些人),最後變成對這幫英國歹徒的某種欣賞,認為他們足智多謀又大膽,策劃並執行了這樁不法行動——不論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八月下旬,紐約市警察宣佈抓到劫匪,是幾個美國人,當時英國媒體的反應是擺明了輕蔑而不信。而的確,幾個星期後狀況明朗化,紐約警察搞錯了,他們抓的劫匪從沒去過英國。根據一名媒體特派員的說法,這些歹徒是「心理怪異,想抓住一個出名機會,就算惡名昭彰也無妨,以獲取更多人的注意,滿足他們成為目光焦點的瘋狂渴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