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劉邦:大風歌(上)

作者:王立群
劉邦:大風歌(上)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章 入秦關,謀江山 受命西征

第三章 入秦關,謀江山

陳勝、項梁相繼戰死之後,楚地義軍的實力大打折扣。秦軍章邯兵團遂將主攻目標鎖定為北面的趙國,並在巨鹿城下和當地義軍打得不可開交。趙王歇不得不放下架子,向各地諸侯王公們發出求救信號,於是一時間多支援軍從四面八方向巨鹿圍攏而來。
楚王熊心一生沒做過什麼大事,但卻作了兩個重要的決定:救趙和滅秦。一個北上一個西進,派誰去?誰敢去?誰有能力去?歷史又一次將機會降臨在有準備的人頭上。

受命西征

楚懷王及諸大臣都認為:秦地百姓「苦其主久矣」,如果派一位「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不騷擾秦地百姓,應當可以順利拿下關中。項羽性格太強悍,「今不可遣」;劉邦是「寬大長者,可遣」。
後來的歷史證明,劉邦此次西入秦關的確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個重大機遇。那麼,為什麼獲准西入秦關的是劉邦而不是項羽呢?這裡面有什麼內幕,或者潛規則嗎?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的狀況不容樂觀,秦軍聲勢浩大,正四處剿殺各地義軍,楚軍中願意入關滅秦的人屈指可數,可有兩位將領倒是例外:一是劉邦,二是項羽。項羽是帶著怨氣的,什麼也比不上那段殺叔父之仇,「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但最終,劉邦獲准西征,項羽作為副將跟隨宋義北伐救趙。
在決定派遣劉邦西入秦關之前,楚王熊心和劉邦、項羽等眾將士們訂下了一個盟約:先入關者為關中王。這一約定當然是為了激勵軍隊的士氣,由此看來楚王熊心倒是頗懂管理之道,「關中王」這塊蛋糕對將領們而言誘惑力實在不小。
這就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殺宋義,奪軍權,破釜沉舟,鏖戰巨鹿,滅王離,破章邯……項羽滅了秦帝國賴以生存的兩大主力兵團,一躍成為天下諸侯的領袖。這是楚王和_圖_書熊心始料不及的。再後來,項羽西行入關,分封十八路諸侯,自封為西楚霸王,將楚王熊心「尊」為「義帝」,放逐南方,再派人將其了結。
如此說來,項羽是真殘虐,劉邦是假慈悲。不過正是這樣的假慈悲,為劉邦贏得了眾多粉絲的支持,並為其蓄積了強大的人脈資源。
可是話又說回來,劉邦就真的「仁厚」嗎?翻開劉邦的履歷,也烙下了血腥的屠城印跡,《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劉邦與項羽聯合屠城一事:「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同時,這次屠城在《史記.高祖本紀》也有記載:「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
說項羽太過強悍殘暴,有證據嗎?當然有!「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說的就是項羽曾對襄城屠城,而且「諸所過,無不殘滅」。這在《史記.項羽本紀》是有記載的:「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的確很血腥恐怖。
此時的楚王熊心壓力很大,他面前的兩件大事:救趙和滅秦,都同等重要,他不但兩手都要抓還得兩手都要硬。對這次的救援行動,楚王心知肚明,如果不拉趙王一把,一旦趙國覆滅,整個反秦義軍將深受重創並呈瓦解之勢,秦軍兩大主力定會乘勝追擊,逐一清掃各地義軍,而自己目標https://www•hetubook•com•com那麼大,一定是優先打擊的對象。
而另一方面,滅秦之事也是時不我待,須趕緊派兵西入秦關。義軍起兵旨在亡秦,陳勝手下的周文敗退出關中之後,時局急迫地召喚著一支新兵入關。北伐與西征都勢在必行,那麼,派誰北伐?派誰西征呢?
「長者」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年紀比較大,二是寬厚仁愛。能夠獲准西入秦關的原因雖多,明面上最能說出口的就是所謂的「仁愛」。
楚王熊心與宋義談話後為何如此亢奮?到底是心血來潮還是真遇良才呢?我以為,熊心此時手下不乏良將,項羽就是最好的將領。熊心心喜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竟憑空冒出來一個可以替代項羽的軍事奇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楚王百密一疏。這位「奇才兄」畢竟手無縛雞之力,終究逃不過項羽的利戟,被冠以私通賣國的罪名,成了項羽重奪軍權的炮灰。
屢戰屢勝的章邯兵團和秦軍另一主力兵團長城軍團,奉命聯合執行滅趙的任務,兩支隊伍齊聚中原趙地。新成立的趙國可憐巴巴地困在中間,危在旦夕。這一役畢竟事關未來的發展方向,誰都清楚北伐之戰必將和秦軍一決雌雄,肯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
相比之下,西征雖然也有凶險,但其危險性則小了許多。再hetubook•com•com加上,誰入關滅了秦便可以成為「關中王」,和北伐比起來也算是個美差了。
楚王熊心是劉邦人生中第二個貴人。他像項梁一樣,賞識劉邦,提攜劉邦,在關鍵時刻替劉邦撥開滿天烏雲,引導他走上一條康莊大道。話雖如此,但歷史的機遇畢竟只青睞有準備的人。劉邦醞釀了那麼久的野心只待這一刻安然接招,表面上只是奉命行事,面對重任表現得積極妥當,心裡少不了多多盤算。
不可否認,楚王熊心原本也是一位具有帝王之智的人。司馬遷在《史記.秦楚之際月表》中,首列的是秦帝國紀年,秦亡之後列的便是「義帝」的紀年,此時的「義帝」就是天下默認的共主。項梁戰死之後,熊心抓住各種機會千方百計抑制項羽,努力想要擺脫傀儡君王的身分,希望獲得實際的權力。我們無法定義這樣的企盼是否出自本能,是否徒勞無用,但無疑,劉邦成功地扮演了楚王心腹的角色,並使自己成為最終獲益人。
再往深了想,救不救趙還關乎到楚王熊心能否有機會成為諸侯盟主的問題。要是反秦之勢真被逆轉,秦軍占得先機,秦帝國便有機會東山再起,再次稱霸天下。楚王自然希望這次義軍能藉巨鹿之役一戰定乾坤,將秦軍徹底打入萬劫不復之地,至少自己還保有坐上盟主之位的一線契機。說白了,出兵救趙,絕https://m•hetubook.com.com不是熊心個人英雄主義的自我膨脹,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而這個時候,項羽還只能忍氣吞聲,跟隨宋義北上。宋義,原本只是一位熟讀兵書的書生,卻被熊心任命為主將,頗有點誤打誤撞之嫌。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項梁還活著的時候說起了。
不過,這個貌似公平公正的約定背後卻暗藏玄機。事實上,楚王熊心是絕不會讓項羽入關的,理由很簡單:楚懷王是項氏家族所立,並受制於此。如今項梁戰死,項羽尚不成氣候,熊心的心理壓力減輕了不少,總算過上了幾天「自主」的日子。要是項羽藉入關之機真當上關中王,項氏家族的勢力將再度膨脹,這個楚王之位就不好待了。若是劉邦當了關中王,不僅暫時不會有太大威脅,還會牽制項羽的勢力,一舉兩得。

一、劉邦長者

原來,項梁在定陶打敗章邯兵團之後,項羽、劉邦曾合力剿殺了三川郡守、秦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項梁被接二連三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竟一時有點飄飄然起來。宋義很敏感,察覺到項梁滋生出的驕縱情緒,勸說道:打勝仗了,將領驕傲士兵惰怠,那是一定要失敗的,現在的情況令人擔憂。心高氣傲的項梁哪裡聽得進去,反而嫌宋義太嘮叨,把他派去了齊國,以求耳根清靜。碰巧,宋義在路上遇到了齊國使者高陵www.hetubook.com.com君顯,得知他是去見項梁,便說,項梁這次輸定了,您要是慢著點走,興許還能撿回條命,走快了必死無疑。

二、懷王心裡的小算盤

項羽、劉邦都是有屠城劣跡之人,而劉邦「長者」,更擅攻人心也是事實。可為什麼「懷王、諸老將」又那麼堅定地反對項羽一同西入秦關呢?這裡的「諸老將」是指懷王被立之後投奔過來的原楚國老臣。更重要的是,決策者是楚懷王,他為什麼也反對楚國將門之後項羽西征呢?
果然,連吃幾回敗仗的秦軍調出關中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率兵偷襲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兵敗被殺。
高陵君因為宋義的一番話意外躲過一劫,他見到楚王熊心後對宋義讚不絕口。熊心聽罷異常高興,馬上召見宋義。這一召見不打緊,一番切磋交流之後,楚王當即任命宋義為大將軍,率兵北上救趙。
此時的天下,牽一髮而動全身。項羽的一舉一動都落在劉邦的心裡。劉邦是何等聰慧之人,別看他表面上只顧悶頭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兒,卻不知他正耳聽著八方動靜,眼看著南北局勢,心裡盤算著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他深知,雖說自己憑藉「長者」的美好形象,加上楚王的政治利用,最終得到了西行入關滅秦的機會,算是撿了大便宜,但世事難料,一切都不可怠慢,一切都要靠實力說話,一切都要經過戰爭的檢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