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正說清朝十二帝

作者:閻崇年
正說清朝十二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光緒的少帝生活

光緒的少帝生活

初七日,光緒奉慈安皇太后住居在東六宮的鍾粹宮,俗稱慈安皇太后為「東太后」;奉慈禧皇太后住居在西六宮的長春宮,俗稱慈禧皇太后為「西太后」。光緒住在養心殿。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實行垂簾聽政。皇帝訓諭稱「諭旨」,皇太后訓諭稱「懿旨」。
載湉繼承皇位後,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六歲,就要到上書房讀書,他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光緒年齡太小,母親又在醇親王府不能見面,只好由他父親醇親王奕譞到宮裡幫助照顧。醇親王奕譞是一位知進退、明榮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與為人的人。
第二件是台灣建立行省。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九月,清朝「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正式建立台灣行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清國史.劉銘傳傳》記載:銘傳,安徽合肥人,「秉性忠勇,卓著戰功」。《清史稿.劉銘傳傳》記載:少有大志,青年從淮軍,後在淮軍「為諸將冠」。他建議修鐵路,史稱:「中國鐵路之興,實自銘傳始。」中法戰爭期間,加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率軍英勇抵抗法軍侵略。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後在台灣築炮台、修鐵路、架電線,發展經濟、安定社會。加兵部尚書銜。死後,贈太子太保,建祠祭祀。今台北市公園有鄭成功、劉銘傳等的塑像。電視劇《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就是根據劉銘傳的事跡改編的。
第三件是慈安皇太后故去。慈安太后的父親為廣西右江道,早故。家族不繁,較為寒落。慈安的死,《清史稿.后妃傳》載:「同治八年和_圖_書,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慈安)太后立命誅之。」從此,慈禧同慈安結下嫌怨。慈安的死,死得突然。《清史稿.德宗本紀》記載: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三月「辛未(初九日),慈安皇太后不豫,壬申(初十日),崩於鍾粹宮」。於是產生一種傳說,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慈禧害了一場大病,據說是患「蓐勞」,醫生薛福辰「說假病,下真方」,用補藥,效果好。慈禧病癒,慈安知道慈禧失德,仍置酒感悟她。慈安保存著咸豐臨終前給她的手諭——這份手諭的內容是,如果慈禧跋扈,就用此諭誅之。慈安把這份手諭給慈禧看了,慈禧既驚訝又感動。慈安當著慈禧的面把這份手諭燒了。數日之後,慈禧請慈安到自己所在的長春宮,並拿出點心招待。慈安有午睡醒後吃點心的習慣,就吃了點心,連說「好,好!」慈禧說這是她娘家送來的。過了幾天,慈禧派人送點心給慈安,點心裡放了毒藥。慈安吃了慈禧派人送來的點心後,腹痛噁心,遽然死去,年四十五歲。慈安死後,沒等娘家人來就入殮,更加引起人們的猜疑。當時慈禧得的什麼病?慈禧是否害死慈安?慈安是否保存手諭?宮廷詭秘,沒有證據。這正給影視創作留下想像的空間,也是學者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慈安病死之後,慈禧獨掌大權。
第二,請求免去一切職務。醇親王奕譞的官職主要有: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神機營事、管善捕營事、步軍統領、弘德殿行走等。他上奏「誠懇請罷一切職任」,說:hetubook.com.com「惟有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慈禧皇太后在奕譞請求下,命免除醇親王奕譞一切職務。他僅接受親王雙俸的待遇。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光緒帝在毓慶宮入學,奕譞受命加以照料。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先說醇親王奕譞在兒子做了皇帝之後,他做的幾件事情:
光緒經過十二年的少帝生活,早已到了親政的年齡。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六月初十日,慈禧皇太后懿旨:「前因皇帝沖齡踐祚,一切用人行政,王大臣不能無所稟承,因准廷臣之請,垂簾聽政。本日召見醇親王及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等,諭以自本年冬至大祀圜丘為始,皇帝親詣行禮,並著欽天監選擇吉期,於明年舉行親政典禮。」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光緒帝開始親理朝政。
這說明奕譞警惕自己「滿招損」、告誡子孫「驕招禍」,要使得自身和家庭,就像醇親王府邸旁邊的「太平湖」一樣,求得一個「太平」。
第一件是中法戰爭。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恐怕「失和」而「退讓」。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法國艦隊司令孤拔率領艦隊駛入福建水師基地馬尾軍港。清軍被迫迎戰。同年,法軍又進攻吳淞口。法軍再侵犯台灣淡水、雞籠(基隆),台灣軍務大臣劉銘傳率領守軍扼守淡水,www.hetubook.com.com擊退敵軍侵略。第二年初,法軍在水路進攻浙江鎮海,在陸路進攻鎮南關(今友誼關),清軍獲得「鎮南關大捷」。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四月,清朝「以勝求和」、「不敗而敗」,派李鴻章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訂《中法新約》。
第一,上《豫杜妄論》的密奏。先講一個歷史故事: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無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嘉靖)繼承皇位。嘉靖被從湖北安陸接到北京登上皇位後,演出了一場「大禮儀」的鬧劇。正德的父親、嘉靖的父親應當怎樣稱謂?一些朝臣的意見是,「本生父曰興獻帝」、過繼父稱「皇伯父敬皇帝」;另一種意見則相反。何孟春等大臣一百三十六人匯聚在金水橋南跪伏,撼門大哭,聲震闕廷,長達兩個時辰。嘉靖帝大怒,命懲治二百二十人,其中編修王相等一百八十餘人遭到廷杖(因病創而死者十七人),成為震動朝野的大事件。醇親王奕譞提出,將來如果有人以嘉靖之說奏進,就以此奏駁斥。慈禧將此密奏留中。後來吳大澂果然有此奏,慈禧便出示醇親王奕譞的密奏做回應。
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正月二十日,兩宮皇太后懿旨光緒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即位大禮,並告祭天、地、廟、社。光緒皇帝繼位後,到乾清宮向同治帝御容(畫像)行禮,又到鍾粹宮向慈安皇太后行禮,再到長春宮向慈禧皇太后行禮,復到儲秀宮向嘉順皇后(同治皇后)行禮。這時光緒皇帝才五歲,實際年齡只有三周歲半。
次說光緒到了皇宮之後的生活。
初六日,就是宣佈載湉嗣承皇位的https://m.hetubook.com.com第二天,光緒皇帝由醇親王府邸乘轎前往皇宮,進了午門,到養心殿。他向兩宮皇太后請安,並在大行皇帝同治靈前祭奠後,便「剪髮成服」,入繼大統,做了皇帝。
光緒做了十二年的少年天子。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幾件大事:
西北明積雪,萬戶凜寒飛;
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緒帝開始在毓慶宮讀書。毓慶宮在東六宮東側齋宮與奉先殿之間。師傅為署侍郎、內閣學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與夏同善為同榜進士。翁同龢主要教光緒讀書,夏同善主要教光緒寫仿格(寫字)。御前大臣教習滿語文、蒙古語文和騎射。幼年皇帝讀書先有順治,繼有康熙,再有同治,他們登極時的年齡,順治六歲、康熙八歲、同治六歲,而光緒只有四歲。所以,光緒從六歲,實際上四周歲半,開始讀書。光緒剛開始就讀,對環境、師傅、學習、伴讀都很陌生,很不習慣。他對授讀師傅感到很生疏,有時又哭又鬧,還摔書本。師傅沒有辦法,奏告慈禧皇太后。慈禧懿旨皇帝生父奕譞到毓慶宮,照看小皇帝讀書。隨著歲月推移,載湉年歲漸長,逐漸習慣於讀書生活。光緒讀書很用功,慈禧誇讚他:「實在好學,坐、立、臥皆誦書及詩。」他把讀書同做國君相聯繫,如在《乙酉年御製文》中寫道:「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饑,曰我饑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m.hetubook.com.com致者,即竭誠盡敬以致之。」這一年為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光緒才十五歲。他很想當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光緒還寫了一首《圍爐》詩:
第三,日日敬敬慎慎,夜夜乾乾翼翼。奕譞住的正房名為「謙思堂」;書齋名為「退省齋」;几案上擺放「欹器」,欹器是一種「巧器」,它的特點是:「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曾命弟子將水注入欹器裡,結果正是如此。孔子歎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醇親王奕譞將「欹器」作為座右器,上有「滿招損,謙受益」的銘句。奕譞以「恭謹敬慎」四個字,作為待人處世的準則,更作為侍奉慈禧的圭臬。奕譞子女的房中,掛著他寫的治家格言:
從詩中可以看出,少年皇帝光緒胸中念邊塞、心中掛庶民的心態。
惟有深宮裡,金爐獸炭紅。
光緒有父親奕譞在毓慶宮照料自己讀書,但君臣之禮,取代父子之情。奕譞「謙卑謹慎,翼翼小心」的性格,對光緒影響並不大。影響光緒性格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一是遺傳因素。光緒的性格,更多的不是繼承其父「敬謹」的因素,而是母親一支的「桀驁」的基因。他的外祖父惠徵曾因攜銀逃走被免官,可見其不守本分。她的姨媽慈禧太后的強悍性格更是表露鮮明。這些或對光緒皇帝的性格形成有著先天性的影響;二是教育因素。光緒在毓慶宮長達十餘年的讀書學習,儒家經典,師傅薰陶,是其性格形成的教育因素;三是社會因素。光緒面臨戰敗賠款,民族災難,則是其性格形成的社會因素。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