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考古中國:史記遺落的1200年歷史

作者:岳南
考古中國:史記遺落的1200年歷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 苦難的歷程

第六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

苦難的歷程

碳十四定年實驗室建成後,立即投入到考古學的應用之中,為檢驗碳十四定年實際效果,仇士華自田野考古拿來四種樣品進行盲檢(事先不說明出土地點和推定年代),測試結果分別為商代早期、戰國早、晚期、漢代四個時間段,具體年代基本上與考古學家的估計相同。有了這次小小的成功,仇士華、蔡蓮珍信心倍增,接著又請不同的考古學家拿來十種樣品進行盲檢,由於一個樣品需要連續四十八個小時測試,仇士華夫妻二人便日以繼夜地堅守在實驗室謹慎而精密地操作。十種樣品全部測完時,蔡蓮珍的雙腿已紅腫得難以走路了。儘管如此,夫妻二人還是精神振奮,欣喜異常。因為測定結果除一、二種外,其他幾種依然與考古學家所估計的年代相近。這十四種樣品的成功測定,標誌著中國碳十四定年技術在未來的考古學、地質研究領域可以大顯身手,發揮自己獨特的威力和作用了。這個結果在讓考古學界感到由衷高興的同時,也讓仇士華、蔡蓮珍兩位科學家為之深深感動。
在仇士華等碳十四定年科學家回京的問題上,郭沫若以出國文物沒有具體年代為由,請求調回所有碳十四定年實驗室的人員,以便盡快測定出年代。這個請求經過周恩來批准後,和_圖_書仇士華、蔡蓮珍等人於一九七一年八月離開河南軍營,重返工作崗位,開始修檢安裝損壞的儀器,並投入碳十四定年工作。一九七九年,仇士華、蔡蓮珍戴在頭上長達廿二年的「右派」帽子經有關部門批准後被摘掉。再之後,考古所碳十四定年實驗室捷報頻傳,幾千個考古、地質年代資料被相繼測出。如舊石器晚期文化問題,從前對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年代說法不一,大多數學者估計「距今約有十萬年左右」。但經過碳十四定年,發現只有一萬九千年左右,這個巨大差距是古人類學家在當時無論如何也無法瞭解的。正是由於這些令人矚目的成果,從而使中國不同地區的各種新石器文化建立起一個時間關係的架構,同時也使中國的新石器考古學,因有了確切的年代序列而進入一個新的研究時期。
誰知好景不長,正當仇士華、蔡蓮珍到物理所不到兩年,滿腔的報國熱情正在升溫之時,全國性的反右整我運動開始了。如同那個時代大多數知識份子一樣,仇士華憑著一顆真誠、率直和天真,向運動和組織者提出了三項意見。
一九七〇年,夏鼐、仇士華等考古所大多數科學家被發配到河南信陽地區息縣一個農村進行勞動改造,之後又發配hetubook.com.com到明港一個軍營集中起來相互揭批「五一六」反黨集團。在這座軍營裡,剛剛擺脫了肉體折磨的知識份子又遭遇了更為殘酷的精神折磨。一九七一年,隨著形勢好轉,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向當時的總理周恩來報告,請求中國出土文物出國展覽和在文革早期被停止的《考古學報》等三種學術雜誌重新復刊,周恩來很快地批准。為了讓出土文物在國外成功展覽,也為了早日將下放農村和軍營的科學界眾多的知識份子從嚴酷的困境中解放出來,郭沫若曾以工作為由,想了許多辦法,使一批又一批的學者擺脫了厄運,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
當時的中科院物理所,實際上是隱蔽的原子能物理研究所,是不可對外宣傳的機密單位,所長由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擔任。對仇士華和蔡蓮珍而言,能夠進這樣一個屬於國家政府極其重視又嚴格保密的單位,使他們從心底深處萌發出一種自豪和光榮感,並對未來的事業抱持莫大的希望。
一九五八年,由於中國準備發射衛星,許多技術上的事需要解決,在人手缺乏的情況下,經有關方面批准,原屬物理所的仇士華、蔡蓮珍和其他科學家於同年十一月被召回北京,從事衛星發射https://m.hetubook.com.com過程中部分科學研究儀器的製造。回物理所工作二個月後的一九五九年一月,仇士華、蔡蓮珍來到考古所,開始了新的人生之路。
他提出這三項意見之後,令運動組織者大為光火,立即決定將他劃成右派。當時已經和仇士華結婚的蔡蓮珍也跟著被劃成右派。不久,仇士華夫婦隨物理所部分人員下放到河北省占皇縣農村生產隊勞動改造。
一九五〇年代初,當里比教授創建的碳十四定年方法獲得成功並震撼了整個西方考古學界和地質學界之時,中國對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仍是一片空白。一九五五年,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具有盟主地位的蘇聯,基於多方面的考量,在同年一月的蘇聯部長會議中決定通過、並發表公開聲明:幫助中國和其他幾個社會主義國家研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問題。這個聲明的發表,自然引起中國各界高度重視,許多報紙、雜誌都紛紛撰文介紹和宣傳放射性元素在工業、醫學、生物學和其他科學上的應用。但是,對放射性元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卻鮮有媒體報導和介紹。
面對這種情況,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的考古學大師夏鼐,首次以標題為《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放射性碳素或碳十四的斷定年代https://www.hetubook•com.com法》的文章,發表在《考古通訊》一九五五年第四期,向學術界介紹放射性元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自此,中國考古界對這項最新科技方法有了認識和瞭解。與此同時,根據國內、外的科學發展趨勢,夏鼐開始醞釀在中國建立碳十四實驗室。經過一番波折之後,一九五九年,在夏鼐的策劃下,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調來年輕的物理學家仇士華、蔡蓮珍夫婦,到考古所正式籌建中國第一個碳十四實驗室。
在夏鼐的指導下,仇士華、蔡蓮珍先找來碳十四定年技術的創始人里比所著的經典著作《放射性碳元素測定年代》一書學習研究,待真正弄清了其原理和測試方法之後,便根據大量參考資料開始進行機械設備的組裝工作。由於所需儀器特殊,在國內無法買到,當時又不可能靠國外進口,只有從零開始,自己動手設計、加工、組裝。仇士華、蔡蓮珍憑藉所學知識和在物理所工作的實踐經驗,先是研製了探測器,再利用無線電零件裝配測量儀器,及其他的小型電器零件、如變壓器、玻璃管等,能買的買,能造的造,為節省經費,所需鐵片則跑到廢品回收站挑選。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於一九六二年完成了全部設備的組裝工作,再經過近三年的調試和改進,中國第一個碳十四hetubook.com.com定年實驗室終於在一九六五年正式誕生了。
仇士華,一九三二年生於江蘇如皋一個中產階級的農民家庭,一九五一年考入浙江大學物理系。學習物理是仇士華年少時代的愛好和願望,進入浙大之後,他被選為系學生會主席、班長,不到半年,又加入了共青團。一年之後,隨著國家高校的院系調整,浙江大學變成了工學院,上海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於是仇士華隨浙大物理系遷往上海,又成為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的學生。一九五五年畢業後,他與同班女同學蔡蓮珍一起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正當考古所主管和仇士華等人決定在此成果的基礎上乘勝追擊,測定更多樣品時,文化大革命爆發了,碳十四定年計畫自然也跟著流產了。
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即將重新開始的新的事業,仇士華、蔡蓮珍興奮不已,但又令他們感到沮喪的是,夏鼐明確表示,籌建國內第一個碳十四實驗室,大家都沒有經驗,只能邊學邊幹,獨立完成。需要錢可以由所裡給,但需要的一切機械儀器都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面對可以想像的困難和挑戰,仇士華、蔡蓮珍明白既然來了就不能退縮,面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狠下心來想盡一切辦法,建成這個在中國科技考古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碳十四實驗室。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