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環遊見聞:北美之部

作者:楊乃藩
環遊見聞:北美之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加拿大 加京渥太華

加拿大

加京渥太華

市議會會議廳及市長辦公室是參觀的對象。會議廳是一間正方形房間,有十餘個座席,成口字形,中間為秘書人員席。靠牆的一端中央為議長席,議長也就是市長。在議長座位背後正中,為渥太華市的市徽,這是由一把斧、一把鏟,和一柄劍所組成的圖案,斧是伐木,鏟是開墾,劍是對付敵人。代表渥太華市的建立。這三者的原物,是陳列在大廈進口處的大廳中。會議廳內,市徽的右邊,是現英女王伊麗莎白的畫像,左面則為維多利亞女王的畫像。維多利亞女王是決定把加拿大的首都放在渥太華的人。參觀者可在三樓的「觀眾走廊」內觀看議會開會的情形,這裡並備有同時翻譯英法文的耳機,以利旁聽。這是加拿大使用兩種國語的特殊現象。議會議事的時間,是每月第一及第三個星期一下午七時三十分開始。市長辦公室也很寬敞,從玻璃窗中,可以眺望渥太華市景。
聖勞倫斯河濱公園有兩個北美洲最漂亮的歷史建築物,一是在凱斯頓的亨利古堡,另一是在麻里斯堡的上加拿大村。前者在渥太華之西,後者在渥太華之東。在渥太華的時候,可以去後者一遊,而把前者留待去多倫多時順道遊覽。
渥太華市區在渥太華河南岸的丘陵區內,其地高出河面數十公尺。市區東部為下域,西部為上域,中間有一條麗都運河,把東西區分開。
渥太華的商業區,只有二三條街,並不熱鬧,卻很優美,倒是幾家銀行,因為是首都的所在地,所以建築很講究。有一條人行道名為邁爾(Mall),中有噴泉、花圃,供休憩的座椅,路旁花木扶疏,燈光掩映,路上纖塵不染,還矗立著幾座現代化的雕刻。兩邊都是精美高級的商店。路上行人往來,十分安適,因為這條路上,是不准車輛駛入的。現在許多重要的都市,都有這種行人徒步區的劃分。
在渥太華,可以作一次聖勞倫斯公園之遊。聖勞倫斯蜿蜒於加拿大與美國邊境之間,風景秀美,二十多年來,經過人工的建設,成為一個延伸達一百哩的河濱公園,總面積有六千餘英畝。西起奎因灣(Quinte),東迄魁北克邊界,渥太華適居其中。
在這河濱公園內,共有十四個主要的露營區,以及幾十個較小的營地,擁有二千四百六十個露營及停放拖車的位置,可供自由選擇。這些位置都由公園管理當局負責維護,有現代化的衛生設備、電源,同時也有供營火用的木材。美國人和加拿大人過慣都市生活,所以最喜歡到野外度假,享受自然界情趣,這樣天然美景正是理想的地點。
原來加拿大的十m•hetubook•com.com個省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是英裔的大本營,而魁北克省則為法裔的大本營。前者的代表都市是多倫多,後者的代表都市是蒙特婁。多倫多以工商業見長,蒙特婁以文化活動名世。兩者互爭雄長,各不相讓。安大略省與魁北克省,是互相鄰接的,而以渥太華河為界。起先,加拿大的首都是互相輪流的,在魁北克四年,在多倫多也四年。但這種辦法,窒礙很多,絕非長久之計,因此於一八五八年,英女王維多利亞乃選擇渥太華作為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雖在安大略省境內,但隔河就是魁北克省。蒙特婁在渥太華東南,相距約一百二十哩,多倫多在渥太華西北,相距約二百六十哩。所以把首都放在渥太華,可以雙方兼列,煞費苦心。不過現在安大略境內,仍不能滿足法裔要求,所以又將屬於魁北克省的荷爾併在一起,使它成為加拿大的共同首都,可以說是一種籠絡調和的方法。目前加拿大的首都,總面積為一千八百平方哩,其中屬於安大略省渥太華市者為九百平方哩,屬於魁北克省荷爾市的也為九百平方哩,可謂勢均力敵,銖𨨄悉稱了。
市政廳的前面,是麗都運河的起站,麗都運河因為全程地形高低,所以由水閘逐節控制,形成一些小型的「瀑布」。而在每一區段內,則水與岸平,清澈平靜。
往巴立門前面的廣場上,每逢夏季,都舉行「操兵」,那是拱衛英國皇室的御林軍,戴著黑色貂皮高帽,穿著大紅色制服,在皇家樂隊的演奏下,舉行操練,也是渥太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項目。這種操兵,每天舉行,總會操的時候,由總督或總督的代表親臨檢閱,儀容甚盛。
加拿大的首都放在渥太華,固然可以調和英法兩裔的民族感情,但在另一角度看,卻又嫌太偏東部。因為加拿大由東到西,廣達三千多哩,渥太華距東部邊界只有五六百哩,距西部邊界則達二千多哩,就未免有偏重偏輕之感。尤其是加拿大的中部三省,米尼托拔、薩克其凡、亞爾巴脫是著名的草原地帶,這三省的小麥產量,佔加拿大全國百分之九十五。而其主要都市溫尼伯格,相距一三七〇哩,與油田區都市的艾德蒙頓,更相距達二二〇〇哩。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也偏在東半部,不過美東是糧食石油煤鐵主要產地,而且美國的公路、鐵路及河流航線,密如蛛網,脈絡貫通,連繫方便。加拿大東西之間,只有一條幹線連通,比較起來,渥太華就願得遜色了。
上加拿大村內河道縱橫,曲和-圖-書徑蜿蜒,錯落的點綴著三四十座古老的建築物,從華貴的大廈到簡陋的小木屋,一切設施都是配合著二百年前的老樣子。其中有當時的兵營、行政公所、一般民間住宅,最早的是由木塊搭成的小屋,再一步步的改進,可見先民們奮鬥之跡。後期的幾座住屋,其華貴的陳飾,恢宏的格局,雖以現代的眼光視之,也是極高級的。在許多主人不同身分的建築物中,有農家、有醫生診所、有市長住宅、有小學校長的家、有旅館、有茶室、有雜貨店、有麵包舖、有藥房、有教堂、有木匠舖、有鐵舖。在這些房屋中,一切的傢具設備,都是老舊式樣,有古樸之感。但單單這樣是引不起興趣的,還要有動態才對。這些房屋,不是古蹟,而是古代生活的重現。因為每間房屋裡都有人,而這些人都穿著二百年前的服裝,同時以當時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著,譬如他們用古老的方法在後院裡種菜,豬欄裡養著豬、雞、鴨到處尋食,農人牽著全副裝扮的耕牛去犁田,馬拉著滿車的牧草回來,河裡的渡船也是二百年前的原物,遊客們可以試坐。麵包店裡用最古老的方法醱酵,烘焙成長逾二尺的麵包,遊客們可以在大門口的紀念品店訂購。玻璃店的技工用口吹出瓶和杯,作為紀念品出售。小茶館裡很多人在喝咖啡,侍者的衣服、茶具、桌椅,當然都是古色古香的。一個木材廠,正在用二百年前的方法鋸木,一家木刻店,用手工來雕刻,幾位老太太,則正一針一針的繡著桌布。教堂裡則有牧師在證道。總之,人們到這裡來後,就像回到了二百年前的生活,充滿著新奇、刺|激。而在無形中,也令人想到其祖先是如何的胼手胝足,建設這個國家。
渥太華的建築物,以巴立門(國會)領導一切。巴立門建於一座小山上,因此就叫國會山。這是一幢哥德式的建築,古色古香,黃石砌牆,銅綠色的屋頂,尖尖聳峙。前面中央矗立著和平塔,上有鐘樓。樓中置有五十三個銅鐘,最重的十一噸,最小的只有十磅。報時的時候,八音齊奏,播送全城。國會大廈由鐘樓向兩翼伸展,其中的議事廳、圖書館等,都公開開放,供眾參觀。
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加拿大的首都是渥太華。而且,渥太華在事實上也是加拿大的首都,不過,就法律方面來講,從一九六九年起,渥太華是加拿大首都這句話已該有所修正,因為一九六九年一月,加拿大聯邦政府和所屬十個省政府,一致通過把首都的範圍,擴大到把渥太華北面的荷爾(Hall)也包括在內,使其面積增加一倍,也就是www•hetubook•com.com說,今天加拿大的首都,已不是渥太華,正確的說,應是渥太華和荷爾的混合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以一座新的橋樑,已在國會大廈後面的渥太華河上架起來,以連接兩個市區。同時也有一些聯邦政府的建築物,造在荷爾區內,雖然如此,這個加拿大的首都,行政組織上卻十分特別,因為渥太華和荷爾,各有各的市政單位,並不統一。而且除了法律上兩者合併方是首都外。一般的來說,加拿大的首都,仍然是渥太華。荷爾是很少人會提到,也很少觀光者前往的。
渥太華的市政廳,位在綠島上,四周都為水塘圍繞,垂楊飄拂,白鵝悠遊,更為美麗。這是一座八層大廈,按照加拿大的傳統,凡是政府機關,都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的,以使民眾了解服務的情形。進入市政大廈的大門,就有接待處,有專職的嚮導,每半小時一次,引導到大廈各處參觀。人數多時,分成英法文兩組。大廈底層有展覽室,經常舉行一些小規模的展覽會。
市政廳前面,有兩項十分精緻的雕刻,一是前面廣場上的噴泉,其造型十分奇特,晚間燈光照射,更見精美。另一是空軍紀念碑,是一個圓球形鏤空的地球,上有一老鷹,作振翼高飛狀。
在戰場公園內,有一小型火車,經常圍繞公園開行。還有高爾夫球場、輕型飛機機場、汽艇碼頭、餐廳等設備。
渥太華市內,到處可見公園、草地、湖沼,風光如畫。春天,百花似錦。麗都運河畔,一大片鬱金香,是荷蘭女王為了表示其在加拿大蒙塵期間地主國的熱忱招待而贈送的,由荷蘭運來球莖,並派專家照料。每年五月,是鬱金香盛開的季節,加拿大在冬天,長期的冰封雪凍,到此氣候轉暖,大家都鬆動起來,賞花更是最雅緻的大事。看那顏色穠豔的花朵,蜿蜒數里,倒影映在河中,映襯著青天白雲,真是宛如仙境。
與上加拿大村一起的,是克萊斯勒農莊戰場公園,離開渥太華約四十五哩。這一公園面積約二千畝,綠草如茵,盡頭便是聖勞倫斯河,視野十分廣闊。公園內有戰爭紀念碑及紀念館,是紀念一八一二年美軍入侵,與英軍在此作戰,而英軍獲勝。這一仗,決定了加拿大不為美國併吞的命運,因此加拿大人對此十分重視。但對美國人來說,則是臉上無光的。
另外,加拿大的紅騎兵隊也是特色。他們穿著紅色的制服,戴了黑色帽子,騎在高大的棕色馬上,十分威武。這種紅騎兵,真正的任務,與美國的聯邦調查局相似。但是其制服奇特,身材高大,同時這些馬匹,訓練有素,可以表演各種陣法和_圖_書。所以除了實際的工作外,也成了加拿大的景色之一。
晚間露營,白天則可以暢玩,在河濱有沙灘可供游泳,救生設備完全,有野餐用的烤肉爐及桌椅。有許多地方有划船的碼頭,有兒童遊樂場,有高爾夫球場,有賽馬場。在三四月間,楓葉紅的時候,小村中用古法熬製楓糖出售。秋天,許多人到這裡來欣賞加拿大天鵝群,最多的一天中可以看到八千餘隻。
渥太華附近,有得是草地和森林,所以久蟄的人們,都出來舒展筋骨。泛舟、游泳、釣魚、打獵、野餐、露營,顯得忙碌而悠閒。秋天,大夥兒趕往加蒂納公園去賞紅葉。冬天,白雪蓋滿了大地,自有那不怕嚴寒的年輕人,在河上溜冰、山坡滑雪。
巴立門是加拿大國會和行政首長的辦事處,加拿大的行政組織採取英國體制,分為上院和下院,上院議員是英王任命的,都是些貴族和有功人物,下院議員則是民眾,所以政府的權力集中在下院。下院中多數黨的黨魁,便當然的擔任內閣總理,並由其選擇黨內的上下兩院議員,組成內閣,因此內閣和國會的意見是一致的,除非其黨內意見分裂,否則很少會掣肘。這和美國的總統屬於甲黨,國會中的多數黨卻是乙黨,因此時常意見相左的情形不同。
上加拿大村就在鄰近。當一九五九年,聖勞倫斯海道完成的時候,附近有一百多平方哩的農田及八個村莊被河水所淹沒,這些農莊都是英國移民在安大略區最早的建築物,為了保存以留紀念,乃原封不動的把它們集中到這裡來,成為這個上加拿大村。
所以硬要把荷爾,也劃入加拿大首都範圍之內,乃是由於調和包含在加拿大之內的兩大民族——英與法——的感情。如前所說,加拿大的人口,主要是由英裔和法裔組成,而兩者各用各的語文,各守各的風俗習慣,有分庭抗禮之勢。為了避免分裂,乃有各種協調的措施。把加拿大首都由渥太華擴充到包括荷爾在內,便是這種措施之一。
市政廳的頂樓有瞭望台,可以看到這座建築物,等於圍繞在許多長滿綠樹的小島和湖沼之中,美麗異常。正前方是渥太華市,背後隔渥太華河,就是魁北克省的轄區,也即是加拿大首都的另一半——荷爾市。
緊接巴立門的,是勞萊旅館(Le Chateau Laurier),這座古堡式的旅館,內部陳飾豪華,有五百五十間客房,是加拿大的首席旅館。前面是康腦脫廣場,廣場中心聳立著一座加拿大陣亡將士紀念塔,是全加拿大最美麗的雕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本土雖然沒有遭受一槍一砲,但加國人民,受英hetubook.com.com王號召,從軍戰死的,達六十二萬人,佔當時加拿大全人口八百萬的十三分之一,犧牲十分重大。因此這座紀念塔的建造,也不惜求工。用青銅鑄成的一群砲兵、馬隊,在戰場上艱苦作戰的情景,生動的刻劃出來,在這傑構上面,鐘形的石牌坊上,聳立著和平和自由之神的雕像。
渥太華的建設,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一個美麗而清幽的小城,目前約有五十萬人口。位於渥太華河和加蒂納河的會合處。在南面,有廣達四千四百畝的「綠帶」所包圍,在北面,更有加蒂納公園。前者綠草如茵,後者森林茂密。水草和森林的面積,超過了市區本身。這個城市在自然條件上的美麗、清靜,可以想見。
以園林之勝著名於渥太華的,是加拿大總督的官邸,稱為麗都廳。這是一座並不太大的石砌二層樓房,其庭園倒有七十六英畝,以美麗的花圃著名。總督一年一度的酒會,是渥太華社交季節中的最高潮,在這廣大的庭園中,釵光鬢影,彷彿宮庭景象。平日,總督府開放給民眾參觀,麗都廳前有一本簽名薄,觀眾可以在這上面簽名致敬。如果機會湊巧,你留下的地址還可獲得總督的謝函。而最後觀眾感到興趣的,是門前的兩名王室衛隊的換班,其儀式和衣飾,和倫敦白金漢宮完全相同。只是規模較小而已。
看完了上加拿大村,在歸途,還可以順道參觀十五哩的聖勞倫斯水力發電廠。這是在康華爾地方的聖勞倫斯河上,築起一道長達幾里的堤壩。這道堤壩的水力供應了兩個水力發電廠,一個在美國部分,名為勞勒摩斯發電廠,一個在加拿大部分,名為勞勃桑德斯發電廠。加拿大方面的發電廠發電量為九十萬瓩,可供六十萬戶家庭的用電。建築費用共達六億美元,由美加雙方分擔。這個發電廠於一九五八年完成,在壩的中央,美加兩國分界處,於一九五九年六月,由英女王伊麗莎白舉行揭幕禮。在一方石刻上寫著:「這塊石頭為美加兩個國家的共同目標作證。他們的邊界是友善的,他們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他們的工作是和平的。」這個發電廠公開開放,參觀者都可跟著嚮導巡禮一週,瞭望那長達數哩的水壩,依瞰那壯觀的發電室。同時也可對聖勞倫斯河一帶的風景,居高臨下,作又一次的瀏覽。
渥太華除了政治氣氛外,也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它有一個「國家藝術中心」,其歌劇院可容二千三百個座位。國家圖書館和檔史館、科學博物館、戰爭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天文台,都維持相當水準。渥太華大學及卡爾登大學是兩座最高學府。其校園也十分清幽可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