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廬小品.勵志

作者:黃永武
愛廬小品.勵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知足之樂

知足之樂

所以提倡知足之樂,乃是當前社會對症的良藥。知足不是自滿,而是對人生的「需求」與「慾求」知所分辨,物質的「需求」既已滿足,應向精神生活去開拓,若再放任「慾求」的追逐,慾海無邊,溺死在慾中的人,遠比溺死在海中的多,跨海可以不溺,而縱慾斷沒有不溺的。只有適度的知足,才會長保快樂。
只如此已為過分!
待怎麼才是稱心?
和*圖*書
再則知足也不是自限,德業學問儘管你去策勵思齊,沒有自限的道理,只對「歆羨富貴」的心,自己該有點節制,不然,一味歆羨自身所沒有的部分,會對已擁有的部分,產生怨懟心;一味迫促地求成功,會對眼前的現實,產生厭棄心,未曾獲益就先www.hetubook.com.com受害,真是何苦呢?
人的胸懷,減少嗜慾才會純淨,一起貪心便增百醜。從前明朝李太后的父親李偉,是瓦匠出身,因為女兒貴為太后的緣故,被封為武清伯。這驟來的富貴,卻使他貪慾無饜,常向太后請求賞賜,有一天李太后賜給他一個竹篋,封緘得極牢因,李偉以為是重寶,歡喜地打開一看,竟是一把瓦匠用的泥水刀!教他回頭想想那段和*圖*書做瓦匠的生涯,這泥水刀像一面鏡子,讓他照見久已忘記的自己,從此他的貪慾才稍見斂戢!
(全書完)
今天西方的消費文化,主張強化慾望,以慾望帶領自己向前衝,衝向成功。這種理念,彷彿與中國傳統的知足觀念有點衝突。然而物質是有限的,人人卯足全勁求取自身的盈滿,求取自身的矜貴,不能不在www.hetubook.com.com爭奪中犧牲別人、利用別人、踐踏別人。古人曾說:「人生有三不祥:曰盈曰矜曰爭!」今天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爭奪劇烈,唯金權利益是圖,不正是社會脫序不祥的痛苦由來麼?
覺得「只如此」中,將現在的富貴安樂,寫得十分滿足,謙退地想一想自己的才短德微,有「如此」的享用,已經很過分了。「待怎麼」三字中,將未來的癡心妄想,寫得這般無益。認真地思考一下,除了自hetubook.com.com身能懂得知足之外,人何時才能稱心滿意呢?把這二句話做為座右銘,才不致被無窮的物慾牽制得憂憤滿懷。古人說過:「知足即為稱意」,「富莫富於知足」,知足,才能享用眼前的樂事。
近年以來,家有千萬儲蓄,乃至家有億萬財物者,比比皆是,然而真正快樂的人,卻不多見,主要是嗜慾無窮,貪念不息,很少人肯想一想,現在的時空,已有多滿足。當我在清人劉廷璣的《在園雜志》中讀到一副對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