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澳洲見聞

作者:華嚴
澳洲見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白而不空」

「白而不空」

經濟學家高布蘭(D.Copland)一再向國人解釋實民的重要性:國外接續而來的移民可能會引起某方面的不便和不安,為了顧全大局,這項代價是必須付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工黨移民部長柯維爾(A.A. Calwell)主持下,積極吸收歐洲移民;十五年內,來了一百五十萬人。最初還希望和_圖_書來者當中一半是英國人(不曾放棄「半數須由不列顛來」的原則),誰知道事與願違。後來只好求其次,地中海區人民如義大利、巴爾幹半島、葡萄牙、西班牙、馬爾他島等地的人也一視同仁;從亞洲各地出來的歐洲難民,更是由衷的歡迎。工黨下去,自由黨上台,移民政策並沒有改變。
澳洲政hetubook.com.com府非常明瞭,單靠限制有色人種,並不一定能保證白澳的成功,最主要的還是疆域以內住滿了白人。這樣,一方面可以積極的建設國家,另一方面杜絕鄰居們的覬覦和垂涎。「白而不空」(White but not empty),「不實民便滅亡」(Populate or Perhttps://www.hetubook.com.comish)便成了他們的口號和方針。
「在澳洲生長的人,才是最好的移民」(The best migrant is the Australian─born),澳洲有關當局希望每年增加人口三十五萬,其中一半由國外移入,一半靠國人生男育女。但後一項又事與願違。知識水準愈高,人民hetubook.com.com愈著意節育,政府的獎勵(如分娩津貼、子女補助金、減少所得稅等)也難改變他們的初衷。何況,二十年才長成「一條好漢」,靠自然繁殖來充實人口,不知道要等到那年那月。
澳洲人口不足,是他們最引為憂慮的事,經濟開發需要人力,國防安全也需要人力,如何加速的增添人口,是澳洲建國的基本要務。
移民部長當諾(Dow和_圖_書ner)於一九六二年在議會宣佈,希望大家面對現實,修正以往的決策,這就是向十九世紀後半美國的移民政策看齊,採取兼容並包,大量吸收的態度。他們希望入境移民的後代,能夠共守澳洲的生活方式。
資源、資金和人力,是建立一個富強國家所不可缺乏的三要素,三者間互為因果。澳洲已有充足的資源和資金,相信人力的問題,也將隨著得到解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