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孤獨六講

作者:蔣勳
孤獨六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四 暴力孤獨 人類內在的黑暗

卷四 暴力孤獨

人類內在的黑暗

我想,我們可以把暴力分成兩種:一種是合法暴力,一種是非法暴力;我們都在鼓勵合法暴力,但是在戰場上,鼓勵士兵殺敵,一旦戰爭過去了,他回到了一般人的生活,該如何延續他的生命?在越戰的時候,就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七〇年代的電影導演弗朗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其作品《www.hetubook.com.com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也在探討暴力美學的角色轉換,影片依據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原著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所改編,小說其實是虛擬了一個戰場,探討人類內在黑暗暴力的部分,柯波拉改以越戰為背景和_圖_書,成就近代一部了不起的史詩性電影。
暴力和美學的糾結,在人類歷史起源甚早,我們聽過暴君尼祿.克勞狄烏斯.凱撒(Nero Claudius Ceasar)的故事,他是羅馬最後一個皇帝,我覺得他是一個藝術家個性的帝王,熱中於娛樂、演戲,他以「偉大的藝人」自居。他最後一件作品是放火燒羅馬城,在歷m.hetubook.com.com史上他被當成一個暴君,一個瘋狂的皇帝,但是他在暴力和美學之間,投下了一個非常曖昧的點;如果你有權力,你會不會焚燒一座城市?這個問題是一個人性的挑戰。我相信在我們的文化中,尤其是知識分子,始終不敢赤|裸裸地去談暴力的本質,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這個部分變成最大的禁忌,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對暴力美學不曾有過和*圖*書嚮往。
暴力美學其實隱藏了一個有趣的角色轉換的問題。幾年前,美國華盛頓發生恐怖事件,有人持槍在街上掃射,使大家都不敢出門,這是一個暴力事件,所有的媒體都譴責這項暴力。可是當我們注意到行兇者的背景,其實是波斯灣戰爭的英雄,也就是說,這個人有兩個角色,當他在伊拉克殺人的時候,他是被鼓勵的,他是合法的殺人,他殺得愈殘忍,獲得的勛章m.hetubook.com.com愈多,當他回到自己國家時,他變成不合法的殺人犯,那麼暴力到底是該鼓勵還是恐懼?
其中,有一幕驚人的畫面,以華格納歌劇交響樂搭配整隊直升機進行大屠殺,堪稱經典,讓人印象深刻,那是非常驚人的暴力美學,你會在一剎那之間,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不是暴力?那個投彈的美國人在那一刻簡直成為上帝,你這個時候跟他講暴力嗎?他不會覺得那是暴力,那是偉大的戲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