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生活美學.情趣

作者:黃永武
生活美學.情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看京都,想咱們

看京都,想咱們

二 為松請命

當然日本也有政治獻金醜聞,也有日本共產黨的宣傳車在街頭演說,也上演一齣近代劇「斷腸亭日乘」裏面出現短鬍子的希特勒,也出現原子彈爆炸的蕈狀雲……不過是些日本人生活中的小點綴,絕無國家認同的危機,所以毫不影響百姓的生計與美夢。且看滿街衣著品味高雅的男女,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白色轎車,輛輛潔淨無垢,京都似乎看不到舊車子,連路邊停放的腳踏車也整潔如新,這樣體面的生活,不正是大家所嚮往的康樂世界嗎?
後來一位住在宇治的叢宏樹先生請我們在宇治川邊進餐,餐罷沿著川邊散步,忽然見到川邊數百株松樹,株株的根幹上方,都像啣著六七個奶嘴,仔細一看,都插著三角形果汁盒樣的針劑,在打點滴呢!請眼尖一些的朋友細看這紙盒上的藥名為「メネデル」,這種樹幹注入液,是根芽的營養劑?抑或病蟲預防針?我不懂,但我必須趕快記下來報導,為國內的松樹請命,救救國內的松樹吧!
一樓幾乎充斥著女性讀物,教女性「如何自處」的書最為熱門,女性從二十歲開始,每二歲就各有一本指導書,從二十六至三十歲,則每歲各有一本指導書,有點像詩經的「摽有梅」詩,一章比一章緊鑼密鼓,奇怪,在京都的咖啡室或餐廳,進來飲食的婦女,都是兩位女性做伴,抽煙聊天,男性去哪裏了?都去柏青哥了和圖書嗎?是個問題。
(本文發表於五年前,引起廣大注意,但松樹依然一一為黑松線蟲蛀死,束手無策。)
例如日本抄本的白居易詩,內容就和現今中國流傳的有出入,經過平岡武夫、花房英樹兩位教授的研究,日本抄本大有妙處,值得研究者重視。
離開京都的時候,已是十二月了,各百貨公司都騰出一層來,專做禮品會場,少見多怪的我,發現禮品竟是包裝好的鮮魚、魚子、麵食!這些竟是「發送專櫃」的主要貨品,顧客填寫好送禮的對象,百貨公司會在指定日期送達。十二月初至廿五日,是日本的「歲暮」送禮季,平日照顧別人的長輩、上司、房東,都將收到一份感恩禮品,此一禮俗,使年底如過江之鯽的百貨公司,更加熱鬧異常。
打開日本的電視,介紹「歲末祭」、「音樂祭」……「祭」相當於中國「廟會」的意思,是群體生活中的一個快樂高潮。「祭」之外,正介紹各地旅遊、介紹傳統歌劇「椿姬」要公演,鏡頭裏一會是銀樹燈花,一會是熱氣球升空,一會報導現代的「半導體增產」,一會又談古代的「建築散步」,為你解說大阪建築裏的日本神話,什麼商神素盞鳴孝、工神太玉命……唉,一個國家治理好了,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人民富足優裕,每天談談自然界的美、文化藝術的美、飲食旅遊的美、節hetubook.com.com慶的美、建築的美、神話的美、美美美,這生活該有多愜意?
其實臺灣的經濟條件也不差,人家原本可以快談世界旅遊,研究食品的美味,談文說藝,過安定優雅的日子,讓臺北像京都一樣,成為免於恐懼的世界都市,你我都有責任去推動建設它的,不是嗎?

四 美好生活

一 國寶在哪?

偶然觸目所見,日本古建築中,只見「松竹梅」歲寒三友的圖案,卻不見「梅蘭竹菊」四君子的圖案,由此也許可以旁證兩者流行年代的早晚,歲寒三友流行於南宋,四君子在南宋還不流行吧?

一樓是暢銷書的天地,雜誌的多樣化,是日本出版界引以為傲的,但自從去年年底開始,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來,企業削減預算,廣告遽減,使大前年一年開創刊的一百六十種雜誌,相繼宣布停刊,其中著名的男性雜誌,在今年秋天,就停了數種。
女性的時裝趣味書之外,就算漫畫書的天下,連日本自衛隊在國外,國內運去的勞軍品,也以漫畫書最搶手。在臺灣這次立委選舉中,民進黨的訴求以漫盡家出馬,翁大銘的文宣亦以一冊漫畫集取勝,都似承接了日本文化的脈動,今日的青年都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對畫面最親切,少用腦,多用眼,漫畫的訴求在視覺上比文字要直接多了。
這次偕內人去日本旅遊,m.hetubook.com.com不採用隨旅行團到處拜碼頭的方式,而採用在京都定點遊覽自家玩。京都著名的寺廟與名勝,印在觀光圖冊上的將近五百處,但大街小巷,幾乎處處有寺社,處處有史蹟,據在京都任教十餘年的侯靖遠教授估計,寺社勝蹟可達二千處。各處庭園鬱秀,巨木參天,風鈴寶殿,古趣盎然,使整個京都市沉浸在濃郁佛教神道的氛圍中,從亭閣高處去眺望,想像當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中國古都景物,真有些神似。

三 出版風尚

京都的淳久堂書店,共有五層,是較有規模的書店,圖書分類後分層展列,第二層為歷史地理,一進門顯眼處,就是討論韓國與中國的書,日本人對韓國的興趣,遠勝於中國及臺灣,這可以從出版品的多寡窺知一二,討論中國政治現狀的書約有二、三十種,因六四事件而指責中共的書不少,有心人批評臺灣的書也有四種,稱讚臺灣的只有一種,那就是邵玉銘先生所寫,由日人翻譯的那一本。臺灣實際上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宣傳真是有待加強。
我很佩服京都民眾的共識,大半的建築甘心守著古老的形式,而不肯翻造改建,大家能以維護古都風貌而驕傲,在咱們中國,這能做得到嗎?一月四日又將有古代的踢足球「蹴踘」賽,一月十五日又有新成年女性的射箭賽,我來不及觀看了,不知其中存有多少中國古禮的影和-圖-書子?試想中國若能把古禮研究保存,維護幾座大城做古文化櫥窗,像京都一樣,光憑觀光收入,就遠勝商場與工廠了。
京都的古松,每株都是價值連城的「文化財」,我留意觀察,沒見一株枯死病變的,是病蟲沒傳來日本?還是日本早有了預防之道?我雖不懂,卻很熱心地留意著這個問題。
京都即將要慶祝建市一千二百年,是一個將古典與現代融合得很調和的都市,當走進小巷的民宅,頗有回到民國三十九年初來臺灣時的景況,榻榻米的小房間,紙門與木格窗,極小的天井也不忘石塊花樹的妝點。但地下商場地下鐵道極普遍,鐵道竟有三家,交通商業早就極為現代化。
由於日本文化界的流行,往往會在數年後牽動臺灣文化界的流行,所以可以預想今後數年臺灣的出版界,將更是女性的感性讀物為主。談女性人生的話題,仍列風行暢銷書的榜首。
順著地圖去參觀古寺,知道各種名寶古抄,早不在原寺裏存放,大都寄放在京都國立博物館,有的古抄本已印出,如大阪美術館就有部分影本,其中有一張抄了孟浩然等詩篇的「唐詩選」,至今還沒人研究,正好取回來作為我下一步要做的研究資料。
京都多松,松在京都是備受呵護的植物,有的橫出的松枝下,護著托架;有的古老的巨幹上,纏著護衣。這些松大抵已幾百上千年,青翠挺拔,無言地俯視著歷史的滄桑。在楓葉滿山的秋景,紅楓綠m.hetubook.com.com松,松的襯映不可少;在櫻花滿隄的春景,丹櫻翠松,松的襯映仍不可少,京都人以園庭觀光為全市的生計,對古松的愛護照顧如同寵物。
我在京都,自然以看古寺神社為主,留心古寺中的「主要國寶」,二條城中的障壁畫、永觀堂中的金銅蓮花文磬、平等院裏的木造佛像,日人列為國寶,這些倒不是我所關心的,我最留心的是唐朝宋朝,有許多日本和尚來中國,抄回去不少唐宋人的詩文卷子,究竟有多少?
由於近三年來,松的萎死,像是世界性的瘟疫。我家愛廬有一株小松,葉黃枯萎。半年前隔鄰老唐門前的巨松,還在向朋友吹牛說:「從前大陸上的火柴盒上,印著一株華山松,就像門前這棵巨松的姿勢。」可憐現在葉梢發黃陰黑,變色後已經奄奄一息。一位喜歡駕車遊山的朋友對我說:「金山青年活動中心的後山上,松樹己一排排死亡。北投公墓附近,松樹也一排排死亡。」更有一位從安徽黃山暢遊回來的朋友說:「黃山以奇松著名,但松樹也流行著死亡病。」臺灣與大陸的松,正受病蟲傳染的襲擊,至今沒聽說哪位森林專家站出來呼籲救難,為什麼呢?
至於男性雜誌,訴求政經路線的由於電視報紙的開放,加倍報導,勢必沒落,男性雜誌的內容也將由國家社會,轉向為社區家庭或個人,臺灣的男性雜誌《風尚》還剛起步,與美國聯線,或許能平衡一下受日本文化牽引的影響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