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第一
《三國演義》的幕後功勞
人與人為什麼要恭敬?「遠恥辱也」,免得招來無謂的恥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就是動機,中國文化:親親、仁民、愛物。「因不失其親」,意思是人絕對無私是做不到的。(這個問題,將來會討論到,中國文化中兩個觀念是由道家出來的,一個是大公無私,一個是絕對自私,兩種極端思想,對我們而言都做不到的。而儒家則主張有限的自私。)舉個例子,如果大家沒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給我的父親穿,父親穿了給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時,再給別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遠,漸漸擴及他人。「亦可宗」,像這個樣子,也可以宗仰。
說明學問的道理,並不是只讀死書,而是注重現實人生中的作人處世。孔子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與《鄉黨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態度、作人的標準是相通的。「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能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安逸,貪求過分的享受。這兩句話的意義,是不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重視精神生命的昇華。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裡「信近於義」的「義」,與墨子的「義」字,有相同之處。人為什麼守信?答應的話,一定做到。所以我們歷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論語》中的子路也是這樣的人。「言可復也」,守信和圖書的人,不可講空話,因為「言可復也」,講了話必須恢復。什麼是「恢復」?就是講了的話要「兌現」。
這些都是講做學問的態度。然後再引用孔子的話:
「敏於事而慎於言」,包括了一切責任、一切應該做的事,要敏捷——馬上做。「慎於言」,不能亂說話。「就有道而正焉」,這個「道」就是指學問、修養。那麼哪裡叫「有道」呢?古人的書本,書本上就是「有道」,從書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這個樣子就叫作好學。可見《學而》一篇,並不是說讀書就是學問,前後好幾處,都是這樣證明的。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為什麼中國文化提倡「仁、義、禮、智、信」hetubook•com.com?「信」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教人建立「信」?因「信近於義」,義者相宜也。這「義」字上表現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我們要注意「仁義」兩字,「仁」字,凡是博愛、慈愛都叫「仁」,世界各國文化,都有「仁」的同義字;但中國的「義」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國文字中都沒有同義的字。只有中國文化中才有的。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禮貌的當中要恭敬。所謂恭,就是內心對事情的莊重認真,並不是看見人敬禮就是恭;雖然不敬禮,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那種無限關心的神態,不說出來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態度雖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禮。